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軍旗飄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九章 巡洋艦隊總統制的接班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九章 巡洋艦隊總統制的接班人

新曆901年的冬天,小皇帝在威敏宮沒頭沒尾的說了一句“得開始準備了”。

四大公爵謹慎提防了一整個冬天才發現小皇帝並沒有針對他們的意思,又或許針對了四大公爵沒有看出來。總之威敏宮不斷發出各種旨意和法案,帝國上下疲於奔命。

直到新曆902年的春天,小皇帝才逐步減少旨意和法案推出的速度。

這段時間內閣有兩個大臣,三個協辦大臣,二級部門有五個大臣,四個協辦大臣或直接病倒就醫或心力憔悴辭官。

新曆902年春天,遠在北海洋面上組織年度例行訓練的南天號巡洋艦管帶兼巡洋艦隊副統制路遠同樣沒了脾氣,被某個脾氣古怪的老頭子折騰的欲仙欲死。

新曆897年,楊威理被威敏宮邀請回來擔任巡洋艦隊總統制兼總教習。除此之外,小皇帝還專門寫信給利國維多利亞女王,透過上層關係為楊威理保留利國海軍的軍籍和軍銜。

迴歸巡洋艦隊的楊威理和當年加入北海水師的楊威理所面臨的情況沒有多少區別,都是訓練一群知識出現斷層的海軍軍官和剛剛招募起來的水兵。

準確來說,楊威理迴歸時條件比剛加入時還要惡劣。新曆897年的大英海軍就只剩下幾艘老舊的、由兵船改裝來的無防護巡洋艦和訓練艦,新銳軍艦只有飛霆和飛鷹兩艘驅逐艦。

面對一窮二白的大英重建海軍,不再年輕的楊威理勇敢的迎難而上,再度赴任後展現了他的專業和職業,火速把利國海軍嚴格的軍事條令照搬在了這支重建海軍身上。

之前的海軍訓練科目,這幾年新出現的海軍訓練科目,未來可能用的上的海軍訓練科目被楊威理一股腦的塞給了巡洋艦隊官兵。楊威理還經常在半夜裡舉行突擊演習訓練,把路遠他們摧殘的精疲力竭。

另一邊,大英海軍對楊威理嚴苛管理多了許多認同感……不認同的都已經死在英東戰爭中了,認同的為了復仇會更加努力。

老海軍原本就有信念支撐,新加入的海軍官兵與楊威理相處時間久了,發現這個快到六十歲的老頭子雖然訓練手段魔鬼殘酷,做人卻坦蕩,經常帶頭親力親為,是個外冷內熱的人。於是被路遠在東海洋麵那驚天一撞注入大國海魂的巡洋艦隊逐漸被一個利國來的老頭擰成一股繩,戰鬥素質和意志力突飛猛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哪怕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只要警報聲響起,巡洋艦隊全體官兵就能火速起床就位,瞬間進入戰鬥狀態。去年秋天巡洋艦隊南下執行炮艦外交的時候,海軍官兵威武的軍容和專業的戰術素養給老牌海軍強國利國、高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曆902年是路遠來到楊威理麾下差不多第三個年頭。

路遠大致琢磨出來楊威理總是折騰他的原因——這老頭嘴上不說,心裡把他當成接班人了,正在手把手的教他如何當好一個艦隊司令,如何訓練出一支強大的海軍。

楊威理年近六十,海軍服役生涯沒剩幾年。利國海軍部私下裡多次催促他返回本土,否則沒有辦法突擊提拔,讓他以海軍少將軍銜體面的退役。

換做以前,楊威理早就丟下巡洋艦隊跑回本土接受軍銜晉升,這次之所以拖到主要還是放不下大英海軍。

楊威理在大英帝國手把手帶出來兩代海軍人,將自己最好的年華給了北海水師,現在他希望將自己最後的餘暉交給巡洋艦隊。

楊威理很喜歡路遠偶然間說過的一句話:老兵永不死,只是漸凋零。

英雄遲暮,楊威理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態支撐不了太久,所以選中了精力充沛,兼具勇氣、智慧和戰略眼光,另外他看起來很順眼的路遠作為自己的接班人。

其實楊威理覺得江防艦隊曹國斌能力也不錯,可惜那是“遠東最大詐騙犯”曹澤雲的孫子,他楊威理從來不會跟自己的敵人和解!

楊威理對路遠傾注了很多心血,趁他還在巡洋艦隊的時候有意識的提攜路遠,幫著他在艦隊內部樹立權威,教他如何管帶一支艦隊。

不管這小子以後能不能走到大英海軍最高位,他楊威理總算是對得起威敏宮開給他的一千金鎊月薪,對得起這份跨越年齡和國籍的友誼。

路遠同樣能覺察到楊威理的衰老。

剛回到大英海軍的時候,這老頭魔鬼式訓練讓巡洋艦隊沒見識世面的小家夥怨聲載道。結果各作戰科目幾乎全能的老頭經常親自下場跟年輕人比劃,將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家夥們治得服服帖帖。

這幾年再也見不著楊威理跟年輕人較勁了,從不服輸的老頭有時候攀爬舷梯都會氣喘吁吁。

路遠知道老頭子可能幫帶不了他多久,不能給他繼續遮風擋雨。於是路遠留心老頭身體狀況的同時,更加刻苦鑽研海軍指揮和管理,並全力朝巡洋艦隊總統制這個位置發起衝刺,不辜負老頭對自己的栽培。

與此同時,籠罩在世界島東北地區上空的火藥味越來越濃。

新曆902年1月份,利國議會終於透過了與東岸國結盟的議案,雙方簽訂了一份有效期五年的《利東同盟協定》。

按照協定規定,利國與東岸國各自同第三國發生戰爭時,另一國保持中立;當其他國家加入“第三國”戰爭時,則兩國共同參戰。

利國海軍天下第一,沒有不開眼的西方強國敢跑到遠東摻和這場戰爭。東岸人有了與露國叫板的底氣以及更加明確的備戰時間節點——必須趕在新曆907年1月協定到期之前動手。

利東兩國結盟後,東岸和露國預感到戰爭即將爆發,紛紛加緊備戰。露國加快五艘博羅第諾級戰列艦的建造進度,並計劃對波將金級戰列艦進行改進,開工建造兩艘升級版的戰列艦(即葉夫斯塔菲級)。

撇開正在建造的七艘戰列艦,露國海軍艦齡在20年以下的主力艦保有量為23萬噸,東岸只有14.5萬噸,相當於前者的六成,算上正在建造和即將開工的七艘戰列艦,差距只會更大。

於是東岸海軍計劃追加三三艦隊,向利國訂購兩艘戰列艦,自行建造一艘戰列艦和三艘裝甲巡洋艦。

在東岸和露國聲勢浩大的軍備競賽背景下,大英帝國也在偷偷的擴充軍備。陸軍部編練了四個鎮又兩個混成協的新軍,總兵力超過六萬人,另有一個鎮的新軍正在加緊訓練。海軍部也啟動第二階段造艦計劃,小心翼翼的宣佈外購一艘裝甲巡洋艦。

負責考察訂購這艘裝甲巡洋艦的官員依然是海軍部的老朋友,“海軍想要卻註定得不到的那個男人”——工部協辦大臣許景澄。

新曆898年是許景澄被派往露國擔任外交公使的第三個年頭,此時的許景澄患病多年鬢髮蒼白,給小皇帝寫信感慨“時事日非,一身將老,每一念之,悽然泣下”,後者很快准許其回國養病。

回國調養了一段時間後,許景澄被小皇帝任命為工部協辦大臣,負責督辦北方鐵路以及機械工廠事宜,期間還幫著海軍部購買三艘應瑞級練習巡洋艦。

再次接到海軍部的邀請,外購一艘既能夠進行海上破交戰又能夠作為戰列線補充的完美裝甲巡洋艦,病情反覆,身體接近油盡燈枯的許景澄欣然接受。

帝國罕有的購艦專家並未將自己的身體狀況告訴任何人,只是特地命人取來帝國為了修建遼郡鐵路,專門存於露國銀行裡的四十萬金鎊經費。這筆鉅款是他經手辦理的,他擔心自己死後露國人賴帳。

交代完手頭工作之後,許景澄搭乘輪船前往西方各造船廠考察詢價,為他十分看好的帝國海軍事業貢獻最後一份力量。

許景澄年輕的時候目睹大英帝國被列強百般欺凌,洋人在自己的國土上耀武揚威。所以在進入朝堂後,許景澄一直秉持著外交救國抵禦外侮的理想,為維護國家尊嚴和領土權益進行過不屈的抗爭。

在經歷與露國的領土談判失利,英東戰爭戰敗後他的老上司、前外事大臣顧明臣自縊身亡等一系列事件後,年過五十的許景澄不得不承認自己的理想幻滅了。

許景澄渾渾噩噩很長一段時間,覺得自己餘生無望。沒想到幾年後,他從帝國重建起來的海軍身上看到了新的希望。

曹國斌率領軍艦守在鎮海港的堅決,路遠駕駛南天號巡洋艦那一次衝撞的風采,到去年海軍南下進行炮艦外交的從容不迫,撩動了他那顆封塵的心。

可惜許景澄已經惡病纏身,再也不能與海軍並肩作戰。

將海軍視為最後精神寄託的許景澄知道自己此去西方很有可能回不來,卻一往無前,決心為海軍復甦燃燒自己的生命。

許景澄抵達交通便利的利國首都,住進大英駐利國公使館後,許多造船廠第一時間找上門來。

大英海軍在東南半島發了筆小財的訊息早就流傳開了,種種跡象表明遠東千年帝國即將再次開啟規模龐大的造艦計劃,這艘裝甲巡洋艦很有只是只是在投石問路,於是西方各國造船廠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許景澄被造船廠騷擾的不勝其煩,直接說“各廠須以意國加里波第型裝甲快船為原型參考”,結果幾大造船廠競相承諾沒有問題。許景澄又言“各廠須有圖紙,方可酌定”,幾大造船廠很快就將設計圖紙送到許景澄面前,就連與大英帝國關係十分微妙的北美合眾國和前些年有過齷蹉的意呆利國都拐彎抹角將圖紙送到大英駐普國公使的手中。

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幾大造船廠的設計方案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