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軍旗飄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章 海軍撈錢的手段(正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九章 海軍撈錢的手段(正文)

陸地戰場遼郡中部和南部兩條戰線上,戰事很快陷入膠著狀態。

海軍方面,東岸海軍戰前制定的計劃是利用露國準備不足,由聯合艦隊不宣而戰發動偷襲殲滅或者重創露國遠東艦隊,奪取制海權,保障陸軍在宇宙國和遼郡登陸,配合佔領遼南港。

而露國海軍戰前的作戰思路是讓遠東艦隊協助陸軍“阻止東岸軍隊在宇宙國西海岸登陸”,“儘可能儲存海軍力量,無論如何不採取冒險行動”,等本土艦隊增援過來再一舉擊敗東岸聯合艦隊。

戰爭爆發後,兩國海軍沒能完成全部既定目標。

東岸聯合艦隊魚雷偷襲失敗,未能殲滅或者重創露國遠東艦隊,不過在“奪取並掌握制海權,保障陸軍在宇宙國和遼郡登陸”方面進展順利。

露國遠東艦隊沒能幫助陸軍“阻止東岸軍隊在宇宙國西海岸登陸”,不過主力軍艦尚在,變相完成“儲存海軍力量”的任務。

新曆904年4月到5月之間,兩國海軍的較量進入殘酷的遼南港航道阻塞戰和水雷戰階段。

被堵在遼南港的露國遠東艦隊損失巴浦洛夫斯克號戰列艦,艦隊總司令馬卡洛夫陣亡,目前還有六艘戰列艦和四艘大型裝甲巡洋艦(三艘在海參衛港)。

詭異的是牢牢掌握主動權的東岸聯合艦隊損失兩艘戰列艦,目前僅剩四艘戰列艦和八艘大型裝甲巡洋艦,比困守孤城的露國海軍戰損還要大……

新曆904年8月,東岸陸軍第三軍遲遲無法攻破露國遼南港北方要塞群,海軍也無法直接衝進遼南港內停泊場對露國軍艦大殺四方,海上戰場同樣陷入僵局。

留在利國參加完兩艘無畏級戰列艦龍骨鋪設儀式,又磨磨蹭蹭耽擱一個多月,最後壯著膽子乘坐輪船回國的路遠分析過東露兩國戰場形勢後,被迫打自己的臉:

從大英帝國的利益出發,東露戰爭最好長時間拖延下去,讓兩個強盜“把血流幹”,耗盡元氣兩敗俱傷。

已經持續半年之久的東露戰爭確實有可能演變成經年累月的長期戰爭,但是戰爭烈度卻遠遠不夠——兩國陸軍以中小規模戰役居多,遠遠談不上傷筋動骨。兩支艦隊攏共才戰損三艘戰列艦,還有十艘戰列艦和十二艘大型裝甲巡洋艦。

或許在俄國叫露國的位面,真的需要一支“瘋狗艦隊”不遠萬里前來攪局,迫使雙方開始決戰。

新曆904年8月4日,北海。

南天號巡洋艦載著軍火物資,緩緩駛入帝國最北方的軍港——葫蘆港。

東露戰爭背景下的葫蘆港異常冷清和蕭條。

海軍部擔心葫蘆港被東露兩國的戰火波及,將駐紮在這裡的魚雷戰隊第二支隊撤走,只保留岸防部隊駐守。

所謂的戰隊和支隊是帝國海軍部針對巡洋艦隊軍艦數量日趨增多,重新進行編組。

根據作戰性質,巡洋艦隊被分為主力戰隊、魚雷戰隊和後勤戰隊。廢除“左、中、右”、“前、後”這些拗口的命名方式,以支隊釐定。

其中主力戰隊由龍威級、南天級組成第一支隊,由北容級組成第二支隊;魚雷戰隊由兩艘建康級魚雷炮艦分別作為領艦,配屬龍、青、華、犀四艘驅逐艦組成第一支隊,配屬辰、宿、列、張四艘魚雷艇組成第二支隊;後勤戰隊由三艘應瑞級組成第一支隊,由兩艘運輸艦組成第二支隊(新曆902年新補充一艘一千噸級運輸艦)。

至於飛鷹號驅逐艦,南海護僑後多數時間都駐守在帝國南方的沙門軍港,另外根據與南海僑民的約定,三艘北容級巡洋艦也輪流駐守在湛藍軍港,一旦南海地區有事,大英海軍兩艘軍艦很快就能增援過去。

南天號巡洋艦側靠碼頭繫留後,陸軍派過來接收物資的輜重軍官用長長的馬隊將物資拉走。

幫辦大副左匡生盯著陸軍輜重部隊看了又看,最後搖著頭頗為遺憾的折回自己的軍官艙室。

“前後給駐守在遼郡的新軍送來七個批次的物資,咋一直沒能撞見陸軍科那幫雜碎呢?”期待與少年軍校老同學見面的左匡生疑惑不解。

等陸軍後勤部隊走遠,冷清的葫蘆港再次熱鬧起來。

南天號現任管帶是葉明均。

北籌號管帶陳昭遠與路遠競爭龍威號管帶失利,轉頭又去跟原南天號幫辦大副葉明均競爭南天號管帶職務,結果再次敗北……

在葉明均的指揮下,水兵們從各處艙室裡搬出成箱的武器彈藥以及其他物資,透過甲板上的起重機慢慢吊放到碼頭上。

掀開堆在後甲板上,用帆布嚴嚴實實遮蓋的木箱子,還能看到拆解狀態下的76毫米江南速射炮、從老舊廢棄軍艦上拆卸下來的各種型號艦炮、舢板炮、機關炮,還有特別緊俏的馬克沁機槍。

這些都是海軍提前囤積或者戰後突擊生產的軍火物資。

東露戰爭打到這個份上已經沒有和解的可能,殊死較量之後肯定會有一方徹底倒下。

由於戰爭持續的時間遠遠超出預期,東岸提前儲備的物資每天都在大幅度消耗,為了維持遼南港攻勢,籌劃遼中會戰,東岸陸軍被迫到處搜刮物資。

露國也沒有好到哪裡去,他們將國內軍火物資蒐羅一空,拼命的往遠東調撥。形勢最嚴峻的時候,露國本土僅剩下三個重炮團,其他火炮不是已經拉到遼郡戰場上,就是堵在增援過來的路上。

這時候,大英·軍火販子·海軍粉墨登場,透過之前鋪設好的渠道向兩國倒賣軍火物資。

宣佈中立又私下倒賣軍火物資的國家很多,其中以大英海軍交貨速度快,物資種類多,還能武裝送貨上門,所以漸漸有了不俗的口碑,迅速開啟軍火銷路。

從各種型號的火炮、機關炮、馬克沁機槍、步槍、彈藥到輕紡工業品、糧食、煤炭等物資,海軍部都儲備充足,背後還有配屬修造廠以及船政部所屬的工廠加班加點生產。

其實東岸和露國對大英海軍兩頭倒賣軍火這檔子缺德事心知肚明,不願意說破而已。

他們抱著暫且忍耐,等戰爭結束後再找大英帝國晦氣的想法,揮舞著鈔票相互抬價,試圖將海軍手頭的軍火全部吃下,一顆子彈都不留給對手。

海軍部這下賺的盆滿缽滿,連海軍大臣鄭詩濤最近都學會了看賬本,掰著手指頭計算什麼時候可以填上路遠搞出來的一百五十萬金鎊購艦費用窟窿。

另外帝國海軍大臣也算著日子等路遠回國,給這個年輕人一些深刻教訓。

南天號巡洋艦攜帶的軍火物資被搬到岸防部隊提前準備好的馬隊車架上,剛晉升為南天號巡洋艦幫辦大副的左匡生、槍械二副廖少遊生領著六十多名洋槍隊士兵和五十多名軍港岸防部隊士兵,護送物資前往遼郡戰場。

這支馬隊護送隊伍中就有羅四小,南圻號巡洋艦歸國途中因為風暴不幸落海又被救回來的那名炮弁。

五年的時間過去了,羅四小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海軍炮弁,隨後晉升為南圻號一名弁目,現在掌握一支由十四人組成的洋槍隊。

這支小隊除了李文書是剛剛招募的水兵,其他人都是服役至少兩年以上的老兵,所以被左匡生當成馬隊的哨兵頂在前面偵查警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為東露戰爭的關係,遼郡局勢混亂。

露國和東岸陸軍在遼郡向來橫行霸道,遼郡軍民反抗也此起彼伏。戰爭爆發後兩國潰散的軍人、山匪馬賊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野蠻生長。他們隨意殘害大英子民,甚至敢直接劫掠帝國軍隊。

陸軍新軍抵達遼郡後,連續剿滅好幾支山匪馬賊隊伍,才讓這片肥沃的土地稍微平靜了一些。

由於擔心李文書缺乏經驗,帶隊的羅四小弁目讓他跟在自己的身後,一旦有緊急情況發生能保護好他。

才十七歲的李文書挺畏懼總是繃著臉沉默寡言的弁目。

聽隊裡的老兵說羅四小以前是個很爽朗的漢川漢子,不過現在除了當年救過他命的幾個人以及少數同僚,羅四小很少與外人說話。

即便如此,李文書也沒有申請調往其他崗位,因為羅四小是他的偶像——路遠路副統制官曾經的下屬。

李文書是路遠的狂熱崇拜者。

在大英帝國海軍內部,這樣的年輕官兵並不在少數。

他們熟知路遠的輝煌履歷和戰略理論,堅信意呆利哥蘭布號巡洋艦是被大英歸國艦隊擊沉的,以東海洋面那句“我艦奉命撞擊你艦”作為最高信仰。

他們很不耐煩從北海水師那一代走過來的老兵老將,覺得老海軍暮氣沉沉苦大仇深。他們對自己的定位是海軍少壯派,追求簡單粗暴能徵敢戰,而路遠就是他們當之無愧的精神領袖!

護送軍火物資的路上,李文書跟在羅四小的後面,很隨意的抓著毛瑟步槍左顧右盼,喋喋不休的纏著訥口少言的弁目大人說路遠的故事。

故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