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大明,開局就是氪星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章 伐伐伐伐伐木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章 伐伐伐伐伐木工

崇禎十長年,四月十四日清晨。

安娜同學和女票一起在幾個拎包小弟的陪同下,因為楊老闆的再三催促,正在往白蓮教的入海口營地那裡趕路。

在氪星鹹魚的強烈要求下。

安娜同學和女票大人在上游的伐木營地足足呆了三天的時間,與女票一起玩了好多次‘林黛玉倒拔垂楊柳’的小遊戲,還帶著白蓮教的小弟們把原來撫寧縣翠綠的山頭都給蝗蟲一樣地給砍禿了幾十個。

安娜斯塔西婭這個氪星鹹魚老毛子可不傻。

以她這麼多天來對楊扒皮這個小蘿莉的瞭解,要是她馬上就像傻瓜一樣美滋滋地砍完樹就到老闆面前四處轉悠刷存在感的話。

以現今穿越團缺乏所有建築原料的境地。

楊扒皮這個黑心蘿莉還不得立馬就讓她加入民工們紅紅火火的燒磚、打磚、拉磚、碼磚和搬磚的大業裡面去呀。

想她這麼一個漂亮亮、嬌滴滴、膚白貌美的大長腿,露出手臂上指甲蓋大一點的皮膚就可以晃得瓜皮們亮瞎狗眼,還是大明朝廷新進的堂堂的七省督師大人……

怎麼可以做去那種滿身泥灰的民工活計呢?

要做……

咳咳!~

也是要做砍樹這樣的沒有灰塵的活計嘛!~

而且多元宇宙中還有‘要想富,先擼樹’還有‘伐伐伐伐伐木工……’的至理名言,像她這樣的老穿越者怎麼選不是很清楚的嘛?

所以……

不想在磚窯里弄一身灰的安大鹹魚就只能一邊划水,一邊繼續砍樹,裝作很忙很忙的醬紫。在營地裡勉強維持生活這樣子。

至於你說河邊已經放了十幾堆小山一樣高的圓木堆。

下面的河道也已經被圓木堵塞住了這種事情……

這不是洋河河水和運力的問題麼,又不是她安某人的問題。

她是砍樹的,是穿越團的伐木營大總管,是監國太子‘親封’的七省督師大人和遼東招討使。她又不是洋河龍王,河水有點少又流得慢這種事情關她什麼事呢?

所以在這三天中,安娜帶著伐木的小弟們沿河一路往上,一直來到了後世洋河水庫邊上的天馬山風景區還有更上游幾十裡的青龍縣這裡。

當然了,現在下面的洋河邊上還只是一個河道和蘆葦蕩,還沒有那個在新中國的大建設運動中修成的洋河水庫。

每天監督小弟們砍它幾棵樹,然後看到下邊的洋河河道都被圓木塞滿之後,安某人就開始了放飛自我,先是用小樹塔了一個樹屋,玩起了戶外野營。

然後又在後世洋河水庫那個地方的旁邊,以一種狗熊九年義務教育之教科書級別的標準姿勢蹩腳地釣魚,不過沒耐心的某人最後也一度和狗熊一樣,演變成了氪星人用拳頭炸魚的標準暴力結局。

拜大明的柴稅、漁稅、獵稅、河稅還有城門稅、市稅這些對生態大自然和綠化系統不遺餘力的保護之功,安娜同學在做好樹屋和炸魚之後,就又馬上就沉迷到了砍倒大樹後滿天滿地亂竄的榛雞、野兔,還有山下河邊蘆葦灘裡停留著的大雁群身上。

所以這三天的結果,按十幾個世界前流行的話來說就是。

魚之大~

一鍋燉不下!

雁之大。

需要兩個燒烤架。

一個孜然。

一個微辣……

就這樣美美地過了三天,白蓮教的木材在短期內都不會緊缺之後。

吃得滿嘴流油的安娜同學和女票兩個伐木營地的負責人才開始打道回府,去接受楊老闆的新任務。

之所以是這樣,是因為耿直的太白劍宗弟子們,可能因為在高武世界需要討好門中執事、長老的原因,這些白袍子們幹活實在太實誠了,一點也沒有像有些人那樣摸魚。

幾百個兩足型利搏海爾牌伐木機的努力下,以至於洋河往上五十公裡的兩邊,比較好運用水流運輸,和可以一用的大樹都被他們這些高武世界過來的光頭強給砍完了。

兩邊河岸和山頭上剩下逃過一劫的,就全都是一些不堪用的柴禾和歪瓜劣棗了。

現在那些白袍子正哧呲哧呲地拖著砍好的圓木往洋河裡面丟呢。因為砍下來的圓木太多,還一度引起了好幾段洋河水流的堵塞。

據造筏運送木料和疏導河道的水手們回來說,下游入海口的圓木已經堆得連營地的超大堆場都快碼放不下了。而且下面在河口接收木料的無垢者們已經兩天兩夜沒閤眼……

再不停下……

龍媽可能就要殺過來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

在三天的大建中,小弟中不是老就是少,要麼就是一大半女人的楊老闆深感人手(苦力)的不足。她讓下面的小弟們到撫寧縣中搜刮人手,結果撫寧縣的現實馬上就給了她一次毒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整個永平府可堪一用的鄉勇和壯丁們,那些在她眼中可以幹活的壯勞力,都被山海關總兵高弟和縣太爺們給拉到了天下第一關山海關的關城裡面防禦韃子去了……

而且算算時間,‘滿萬不可敵’的滿韃天兵們知道楊老闆缺人的情況後,也該從北方那邊過來送貨上門了……

這樣就得讓穿越團的武力擔當和招牌安娜同學開始做準備了。

所以轉過頭來的楊某人,就把她罪惡的目光伸到了幾天前剛剛透過撫寧縣,現在跑又不敢跑,打又不敢打,只是在山海關的城下駝鳥一樣埋頭窩著的唐通和白廣恩兩位大人身上。

按理說原來這兩位老牌總兵的身邊也還是有著幾萬個小弟的。

只是我大明境內的軍隊實在太不經打,不管是官軍還是義軍,人數和戰力基本就沒有關係,很多時候人越多戰鬥力反而就越垃圾。

所有軍隊裡面的人數,那都只是在發餉的時候才有用。

那是真的“冊報戶部則兵多,報兵部則兵少;矢口索餉則兵多,責以戰守則兵少。”

至於這個軍隊的人數,在其它的時候則都是星聚而來、又星散而去。

除了個別強軍之外的所謂精銳,全部都會在作戰中被起鬨的流言,或者就是陣前的一兩個韃子給嚇到全軍崩潰。

而唐、白兩位總兵的手下,雖然都是我大明的老軍伍了,但非常不幸的全都是這種在大戰中經常會全軍崩潰的朝廷‘精銳’。

當然了,在投降了闖王之後,他們現在算是大順天兵裡面‘精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