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大明,開局就是氪星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章 左懋泰同志是個有福氣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章 左懋泰同志是個有福氣的

唐通和白廣恩兩位現在躲在山海關城下面的總兵大人。

這兩個被楊老闆盯上了的前大明總兵,他們在幾個月前,就剛剛帶著手下的‘精銳’們在大順的天兵的刀子下一鬨而散了一次,然後就順水推舟地火線加盟了前途大漲的大順國。

李自成深知吳三桂的分量,所以在入京後,就命令唐通和大順政權新晉的兵政府左侍郎,左懋泰左大人一起,出發去鎮守和接收山海關。

呃,也就是那位領了老李同志委任狀的新任‘密雲防禦使’的左大人。

當然除了有幸榮登了大順朝在北京頒佈的錄用降官第二榜榜首之外,對於穿越者最熟悉的,就是這位左懋泰同志還是民末的山東民族英雄左懋第的堂兄。

這位左大人因為節操值和機靈勁都可以跟某些人有得一拼的緣故,在接了老李同志的委任狀後跑到唐大總後的軍營裡跟他一起北上,活脫脫地一根毛都沒掉地逃脫了劉鐵匠後續‘追贓助餉’的大悲劇。

後來唐通和左懋泰兩個大明朝的難兄難弟在老李的命令下來到山海關下後,兩人還修書給吳三桂,盛讚李自成禮賢下士,在三桂同志的軍營裡面團團地說些‘新主好賢,太子完善’,‘專待將軍共圖大業,以作開國元勳。’的場面話。

還按老李的意思,許諾給吳三桂父子封侯什麼,巴拉巴拉的。

說得吳三桂同學一度信以為真,喜滋滋地打算歸順老李作個大順新朝的開國元勳。

結果他剛帶了關寧軍的幾萬人馬讓出山海關,來到永平沙河驛的時候,就接到了北京城裡老爹寄來的雞毛信,聽說家裡被人逼捐了五千兩銀子的事,連愛妾陳圓圓也被殺妻證道的劉鐵匠在進城的當天晚上給擄了(小蘿莉:賣鍋了!~賣鍋了!~又黑又綠的大鐵鍋!三元一口!十元三口!~)。

不知道世上有黑心蘿莉這種生物,以為自己的帽子一下變綠了的吳三桂同學是當即大怒,那叫一個‘怒髮衝冠’,那叫一個的‘君父之仇必以死報’……

什麼“得東宮即降”的?

一邊玩去……

吳三桂同學這種明末社會的人生贏家,他們可沒有什麼原諒大順和劉先生之類的,生活很是過得去的現代廢宅們的心思。

所以在幾天之前吳三桂同學就從沙河驛‘縱兵大掠而去’,還兵山海關攻打唐通的接收人馬,大順的總兵大人唐通在這次山海關的作戰中一朝回到解放前,僅帶了八個小弟從關寧軍的追殺中跑了出來,其麾下的八千餘‘精銳’都投降了吳三桂……

當然好運氣的左懋泰大人,這一次仍然是一根毛都沒掉。又屁顛屁顛地跑到了吳三桂那裡,重新扛起了我大明的旗子,在山海關當起了俘虜。

老李知道接收山海關的唐通被吳三桂打得只剩下八個人跑路後,當然不能就這麼算了。

不過他後面派出支援唐通的白廣恩白大總兵,這位也是一個和唐大總兵相差彷彿的廢物,只是剛帶著幾萬人馬氣勢洶洶地來到山海關下……

然後不出所料地,這些新附軍就又一次在山海關下面被吳三桂的關寧軍給打了回來。

所以現在的唐通和白廣恩兩位總兵雖然看似在道上一個個名號都是響噹噹的,行伍經驗異常豐富,好似永遠都是‘戰無不剩’很牛逼的樣子,其實現在麾下就只剩下了兩三萬的瓜皮在充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其中一大半還是聽到闖王的口號和大順行情看漲後跑過來混口飯吃的流民,饑民,還有青皮混混。

這些人不要說是什麼戰鬥力了,現在就連他們手中的兵器、衣服和這幾天的糧食都湊不齊全。

唐、白兩位牆頭草原本還打算在山海關外面等候闖王後續的援軍來著,結果天下大勢變化得太快,跑路的功夫又沒有修煉得像是關寧軍和左良玉那樣登峰造極。

所以兩人在山海關下才剛剛收到闖王僅剩八千人從北京城跑路的訊息,還沒有收拾完細軟,就被楊老闆的白蓮教大軍給堵在了撫寧縣的東北角。

然後這兩位剛剛降了大順,還沒有安定兩個月的前大明總兵直接就坐蠟了。

面對大明朝新任的七省督師大人和披了身明皮的白蓮教大軍是降也不好降,是跑也跑不脫。所以兩位總兵的兩萬多人,這三天來一直就在山海關的城牆下面裝駝鳥,縮在那裡委屈巴巴地畫圈圈呢。

幸好是這回楊老闆缺少燒磚、挖礦還有修築防線用來抵禦韃子的苦力,把這幾萬唐、白兩位總兵千里迢迢帶出來的‘精銳’們給盯上了。

不然再晚上兩天,這些人可就全都得在關寧軍和白蓮教兩隻大老虎的夾縫中餓肚子了。

所以在穿越團中尊敬的七省督師大人和她的女票,兩們女俠在洋河上游完成了砍伐任務過後,楊老闆就急吼吼的把她倆招回去了。

……

不過在出發山海關之前,楊老闆這個大明包工頭又把高貴的安大督師給加急使用了一把。

只見洋河的入海口上游五百米處,安娜同學抱著一根十來米長的已經碳化處理好,並且一頭削尖了的圓木向河水中走去。

然後在及膝的河水中呼啦啦地把圓木舉起。

噗呲!~

向著腳下的河水中使勁懟下去。

然後呼地跳到豎直的圓木上方,對著圓木的頂部垂直地就是連續幾腳……

噗呲!~

噗呲!~

砰!

噗呲!~

砰!……

在幾聲砰砰砰和淤泥漏氣一樣的聲音中。

每一腳下去。

腳下的圓木就釘入了一米多深。

十來米長的圓木就這樣,在氪星牌人形打樁機的暴錘之下,不到半會就釘進了河中的淤泥裡,最後只在水面上獨獨地露出來了一米多長的一小段。

就這樣安某人每隔一米釘一根,每隔一米釘一根……

沒兩個小時就把幾排木樁子像是矩陣的像素點一樣,給釘到了離岸幾十米的地方。

然後下面的小弟們就像接力一樣地跟上,抱木板的抱木板,帶麻繩的帶麻繩,拿大鐵釘子的拿大鐵釘子。

木板、麻繩和大鐵釘子齊下,只是三五個小時就建造好了兩個可以停泊70米長飛剪船的臨時碼頭。

當然了,對現在的白蓮教來說,就是可以同時停泊四艘雙桅斯庫納帆船的碼頭。

然後在漫天的火把照明下,可以起吊一兩噸的人力滑輪組起重機也優先從船上一個個卸下在木質碼頭上當場組裝,被1860年工藝的滾珠軸承和輪轂加持的人力手推車也一輛輛地被推到碼頭。

開始從龐大的斯庫納船隊上面一點點地往下卸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