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麵食世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章:吃頭水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章:吃頭水面

什麼叫頭水面,其實光看字面意思,就能夠理解了,顧名思義,就是大鍋滾開,下到水裡煮熟又被撈起的第一鍋面。

這頭水面,爽口,有勁道,不僅食材是剛剛送來最新鮮的,而且也是麵食師傅第一手面,手上最得勁,早晨最得心應手的時候。

據說,吃這頭水面吃的就是精氣神,不僅養生,而且沾帶著福氣,能夠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福報。所以,董記麵館門一開,少則二十幾個人,多則幾十個人,都會一窩峰的來吃頭水面,等到面下了鍋,這二十幾個人,幾十個人,就變成了上百人,甚至二百多人。

當然了,這些吃頭水面的人,以中老年人為主,兼和有一個懵懂的年輕人,估計就是來吃早餐的了。

早餐相對簡單,董記麵館提供的餐食種類不多,面有兩種,一種是扯面,另一種是湯麵。菜就是十樣鹹菜、冷盤,都是市面上常見的,就是透著一個新鮮。然後還有無限量供應的麵湯,以及打底的茶葉蛋,茶自然也是太行深山的好樹茶,聞著沒有香氣味兒,但喝下去,淡淡的香味能夠回味半個上午,很是舒服。

扯麵,從晉川省傳到華夏大陸其他省份後,又被叫作了拉麵,其實,本質上,就是扯扯拉拉,叫扯面拉麵都行。

麵食,如果是純小麥面,肯定得用常溫水和面;如果加了其他的面,比如玉米麵、豆麵、榆皮面什麼的,就用溫水和麵;如果只是玉米麵,則多半用熱水和麵;不同的面,要用不同溫度的水。

同理,做不同的麵食,比如刀削麵、扯皮、切面、擀麵等等,雖然都是加常溫水,但加水量的不同,導致了麵食種類和呈現形態的不同。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判斷方法,越是硬而且能放久時間而不重新又團和結在一起的,就加水少;越是軟而且一放就重新團成一塊粘在一起的,就加水少。

扯麵是一種硬度居中的面,以刀削麵半升面,大約180毫升左右的水為基準,加水量要比刀削麵要多三分之一,但卻比擀麵,以及包餃子用的麵皮,少了三分之一。

董記麵館沒有大型的和面機器,都是和面師傅人工在和,這樣講吧,如果你只是想吃一碗面,那用和面機械和,沒有任何問題;但如果你是想享受麵食,那就只能人工和麵了。機械和出來的面,只是麵粉的結合體,而麵食師傅和出來的面,才是精緻可口的麵食。

扯麵很考驗和麵功底,將上好的麵粉倒在大鐵盤裡,拿一把普通的鐵製水壺,裝滿了太行深山礦泉水,一隻手攪拌麵粉,一隻手徐徐的倒水。這也是功夫,水倒快了,手底下攪拌功夫差了慢了點,面就成了外面內粉的生疙瘩,快了點,麵粉就成了稀湯;所以,攪拌要速度均勻,倒水速度也均勻。三個和麵的師傅,以及董家三代,都有自己專用的和面大鐵盆和倒水專用壺。如果讓和面師傅用別的壺,保證和麵做面水平,當天就倒退五分之一不止。

先把面在大盆裡攪絆,初步團成一整塊,然後放下壺,開始用雙手和麵。真正懂和面的師傅,絕對不會是滿身白粉,兩手麵疙瘩的,相反,衣服一天下來,也只是有幾點面星,手上也只有零星的麵皮,一衝一洗,就完全乾淨了。

初步結成一整團之後,面盆裡團揉五分鐘左右,再拿到巨大的面案上,團揉十分鐘左右,然後把十幾斤重的麵糰往角落一放,用乾淨的油布遮住。這裡有學問,面和好了,得醒上一會兒,讓面略微有一點自身的發酵,這樣出來的面,才會有勁道,好吃。用油布遮住,是怕表層的面失水,整個面板結了,也就不好吃了。

接著,和下一團面。一團大概15斤左右,一早上,要賣出去這樣的麵糰,平均下來,每天早上都得15團左右。

等食客進門的時候,和麵、準備麵湯、準備湯麵的菜湯、準備早上小炒菜和小冷盤、茶味蛋端出來、燒滾開水的事情,已經全部就緒。食客吃面用的大碗和一次性餐具,也已準備就緒。

食客一進門,三個師傅就開始扯麵了,面案上就傳來此起彼伏的“啪啪”的清脆的聲響,然後,師傅把扯好面的面尾一揪,麵條往滾開的水裡一扔,白麵變透明,三滾水,就熟了。

而揪下的面尾,也可以再放到麵糰裡,以免浪費這好東西。

扯好的一根面,大約比一指寬窄一點,厚度大約是到毫米左右,長度是規整的75釐米左右。

為什麼有面尾呢,因為扯麵的時候,這師傅得拉著面扯啊,師傅拉著的部分,就會形成一團小麵糰,不扯掉,下鍋裡,就成水饅頭了。

一聲出鍋,百十來號人,就齊齊的排在了三口大鍋前的臺面上,望著熱氣騰騰的大鐵鍋,食慾大開。

早上的稍子種類也比較多,像典型的小燉肉、西紅柿雞蛋、尖椒茄絲、土豆胡蘿蔔不勝枚舉,常見的就有十二種之多。當然,最受歡迎的,還是小燉肉和雞蛋西紅柿了。

端面,依個人口味放好稍子,加上醋、醬油、辣椒等調味品,再盛碗湯,然後付賬,拿餐具,就可以坐到餐位上享用自己的頭水面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然,一鍋麵的容量是有限的,三鍋面當然也有限,頭水量,其實只有九十碗出頭,剩下的面,只能是二鍋面了。

於是,吃到頭水面的人,就興高采烈,喜形於言表,話也多了起來,好像今天一定會走好運。而吃了二水面、甚至三水面的,則暗暗咬牙,明天要早起半小時,爭一碗吃。

當然,也有點了湯麵的,湯麵其實就兩種,一種沒加肉的,一種加肉的,湯麵購買者,也以中老年為主,早上熱熱的喝一碗湯麵,很是舒服。

於是,董記麵館的早晨,以一樓開放式廚房三口大鐵鍋為起點,就遠遠的排出了長隊,大抵都是晨練歸來的中老年人,間或有上班早的年輕人,一隊有幾十號人,直排出了幾十米遠。

董記麵館的這七點鐘風景,成為了晉川省潞城最獨特的一道風景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