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退隱江湖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八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八章

他是一個書生。

他也是一個書生。

他曾勤勤懇懇坐於老屋中讀萬卷聖賢書。

他曾瀟瀟灑灑遊於青樓中賞鶯鶯燕燕聲。

這是一個有關於兩個書生的故事。

劉青石

正如他的名字一般,流傳青史才是他苦讀的動力所在?抬頭,透過紙糊窗上的破洞,看向院落,看那無盡的雪白。呼呼寒風冷冽刮著。

萬物皆被厚厚白雪所覆蓋,這場大雪掩蓋去一切。

他推開了門。

呼呼地風聲攜帶著雪粒子,刺骨的寒冷打在衣著的粗布麻衣上。

屋內是漫卷詩書,整整齊齊疊放著堆在牆邊,已是有人高了。其中不乏古舊的竹簡書,以及當下盛行的草麻作紙為書。小小火爐靜靜地在角落中燃著,散著溫暖,在這大雪漫天之下。

劉青石望著雪,甚至心生不忍,遲遲沒有邁出腳步去,惶恐的是自己的足跡弄髒了這由天神而鋪設的雪白毯子。

靜立許久,悠悠嘆了一聲,又是合上門。

門也許是上了歲數,不住地哀嚎。

“吱呀。”門合上了,隔絕開這片天地來。

劉青石的身世很簡單,故事很簡單:

他生於書香門第,爹是個書院老夫子,娘是個知書達理富家小姐。

真不知道娘為什麼要受這個苦下嫁給只會舞文弄墨的老夫子老爹。劉青石常這樣“大逆不道”地想,也未想出個所以然來,於是便不深究。

劉青石慶幸自己還略懂變通,不像那些讀傻讀瘋,只會成日裡嘴中念念不停的傢伙。尚且自己沒有因為苦讀聖賢書而茶飯不思。

八歲入學堂,十八歲出學堂。

十年寒窗?想來世人看之的十年寒窗不過如此,也沒有多少的難熬。至少劉青石還時常懷念懷念當初。如今已是二十一了。

老夫子花大價錢造了一座項脊軒,數百銀兩簡直超出常人之想象,多是老夫子所謂節儉省下來的。尚且有些許陋室的味道在其中。但是劉青石絕不是這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之虛徒。因為他並無相交結友之人。

想來有趣,道:“孤家寡人嗎?”

冬日陋室,青年獨語,唯有火爐中的火星點點,炭紅片片。

劉青石的故事,總是平淡無奇的,縱使有之花紅柳綠,也是被潑墨掩蓋而去。

莫萬卷

他不知他老子怎麼給他取了這麼一個不倫不類的名字。

無論是這一路上的歡聲笑語,以及他們之間從認識到熟知,再到分別。

從某種方面來看,是倉促了些。

無論是小王爺蕭然、少女軒馨兒、山賊李如風、苦行僧釋空、書生魏冉羽、邊關少年姜曉、老頭、老道、馬子、凌……

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性格,他們的特點,幾乎沒有——很抱歉,我確實沒有做得更好,做到我想要的地步。

原本我想象中的江湖,應該是將哪怕一個店小二的神態動作以及言語性格盡收筆下——我沒做到,我狂妄了。

因為什麼?不自量力來形容也不過分。

初寫小說,沒有大綱,沒有主線,就這麼渾渾噩噩地寫,說得好聽些便是“水”王。希冀自己的小說不像那些套路小說一樣不倫不類地埋下“顯而易見的伏筆”,我希望這趟江湖,大多數人,都會成為未來的伏筆,未來的變數。

所謂變數,所謂伏筆,都是人,人的故事,江湖人。

然而我確實是失敗了,也不是妄自菲薄。

在這場講述中,漸漸迷失了方向,甚至連每一個角色的性格都有些混淆了——樂觀向上、嘴炮達人……

似乎將“性格”這種獨一無二的東西給揉成一團,隨意放送。

這是大忌。

這是大忌。

這是大忌。

然而用有自知之明不代表擁有改變的動力。

就像擁有了兩隻手滿打滿算還算不過來的“角色”,賦予他們“靈魂”,繼而它們脫離作者的“掌控”,在文中開始演繹著自己的角色地位。

然而實際上,我就像是一個表演提線木偶的新人,不自量力想要演繹一幕多角,一書百態,想要為後來的後來做鋪墊,可惜總是手忙腳亂地拖動絲線,小心翼翼地約束著他們的行為,防止他們脫離原本的“位置”。

當我第一次試圖除錯江湖的雜亂絲線時,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頹廢感,失敗感——江湖埋下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實在是太多了,混雜在一起,不一樣的江湖人,不一樣的目的,不一樣的性情導致的不一樣的江湖行——全都沒有了,或許有些,可大多是雜亂無章——至今。

-*****-

首先是徐七,徐七作為整本書的主人公,有著中心的地位,而他的性格,從初入江湖的畏畏縮縮,到遇到蕭然和老頭的逐漸開朗,再到老頭沐浴天劫而死變得沉默寡言——這是第一卷的內容大概。

第二卷開始當一個獨行者,話不多,人很冷,心中想法再多也只是藏在心中,遇到書生是如此,遇到山賊李如風亦是如此——徐七只是在最後,見到讓他忍無可忍亂了心的最後,才不顧一切提起刀砍了哪老賊一條臂。也許在那時,徐七躲避自己真實性格而插上的封釘,開始有了鬆動。

在天水城時候,在城內見過一個“願當配角”的戲子,那晚空闊戲臺前一席話,動了心神。

在城外偶遇的老屠夫,那日午後的屋前菜圃旁,一老一少,高椅和矮凳,同樣是一席閒談,二動心神。

再之後,從天水城離開之時,見過一個富商,自然是被富商的性情所影響,逐漸放開了心態,也許是因為富商為老人,所以徐七才敢敞開心,開啟話匣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或許後來的邊關少年姜曉才是讓徐七變化最大的。

徐七在姜曉身上看見了當初的自己——與老頭同路而行之時的自己。

在途中見識到上一代的江湖人,真正的“武”與“俠”的味道,開始在徐七心頭滋生的特殊感覺。

可是在見過官道上的車翻人馬浸血汙之後,以及對姜曉離去的誤解,導致徐七後來的獨往天水茶樓,更是純粹靠著隨機應變和運氣殺了五個名噪一方的高手。

——至此,徐七是徹底發洩了“老頭死後的抑鬱悲切、沿海小城惡人不能殺之而後快的憤懣、苦行僧人被世人無緣無故謾罵的同情……“這一類情緒的混雜。

除去了這些情緒,剩下的,又是迴歸本心的徐七,相比之前稚嫩更加成熟無畏的徐七。

在秦嶺大山之中,被追殺至死——若不是深居秦嶺大山之中的長髮男人的出現,徐七早已因為那柄穿透了胸腔將自己釘在樹根上的刀而死。

或許刀入體的那一刻,徐七是慶幸的,是認命的。

那一刻,心態已經發生改變,徐七這地回覆了當初那副沒心沒肺的嘴臉,這才有了之後與長髮對談絲毫不落下風的“嘴炮達人”徐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