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中州紀最新章節列表 > 124 雲中的島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4 雲中的島嶼

一行人踩著青石階,向山頂進發。早晨剛下過一陣細雨,空氣新鮮,景緻格外地清爽明淨。山路兩旁是五顏六色的野花,酢漿草、雙花黃堇、輪葉紫芫等等,皆是少見的植物。在草尖飛舞著斑斕的蝴蝶,各色鳥類蹦來跳去,吱吱地鳴叫。

雁蕩山與峨嵋山地理不同,氣候差異大,因此棲息的生物迥然相異。賀亞男看得眼花繚亂,興趣盎然,差一點跳過石欄杆,去摘花捕鳥。幸虧翟星沉見機快,搶先用身體擋住,瞪她一眼。

不多時來到峰頂,眼前一片開闊。東方,湛藍的天幕如洗,向著極遠處伸展、垂落,與一抹隱約的蒼灰色融為一體。那邊是東海,天氣好的時候能看見。

賀亞男久聞大海之遼闊和雄壯,十分激動,跑到山崖邊一個勁眺望,可惜不大真切。

一道彩虹懸掛於半空中,散發朦朧的光暈。仔細一看,原來對面懸崖上有一道瀑布,砸在岩石上激起漫天飛霧,折射陽光變幻出虹霓。

在西面卻是另一番景象,雲霧繚繞,遮蔽了半個天空,雲層中隱隱有漂浮的亭臺樓閣——即是雲中坊。

不知情的人會奇怪,西面的雲山霧海與東面的朗朗晴空像被一道看不見的牆阻隔,涇渭分明,互不干涉。而實際上,雲霧乃人工生成,雲中坊,原本是天神建造的學校。

上古時代,天神與人類處於蜜月期,在中州大陸建造了十幾座學校,傳授給人類知識。神魔大戰後,學校盡數被摧毀,唯有雲中坊倖存。然而雲中坊需要用特別的機器驅動,人類已墮入蠻荒時代,不懂得操作。(注:再次說明,本文所提到的歷史背景,都是從書中人物的視角出發,轉述民間傳說,並非作者以上帝視角向讀者介紹世界觀。也就是說,可能是假的,誤傳。)

九百多年前,一名叫燕雙城的修道者進入雲中坊,他天資聰穎,學識淵博,研究出操作機器的方法,重新啟用了雲中坊。

燕雙城在雁蕩山開宗立派,成為雲中坊的第一任掌門。

從峰頂通往雲中坊的,是一條寬闊的青石橋。橋有八米寬一米半厚,一端連線在山體上,另一端延伸至雲霧中。橋身下無支柱,便只是一條橫貫於空中的大青石。

張瀾帶三位客人上了青石橋,賀亞男左顧右盼,滿臉驚奇之色,接著又盯住地面仔細瞧。翟星沉怕她憋不住亂講話露餡,連忙搶在頭裡,裝模作樣發問。

“咦,橋身上沒有接縫,是一整塊石頭嗎?”

這問題幾乎每個來雲中坊的客人都要問到,張瀾引以為豪,回答說:“是的。青石橋長達兩千一百米,是一整塊石頭。這算不了什麼,構成雲中坊的五座浮島,亦是整塊巨石,神族的偉力令人驚嘆。”

浮島?賀亞男轉頭看翟星沉。

翟星沉心領神會,代她詢問:“浮島是什麼?”

“一兩句話說不清楚,等會兒你們便能看到。”

四人沿青石橋行走,逐漸遠離了山峰,進入雲層之中。身周是淡淡的霧氣,腳下的景物歷歷在目。青翠的山峰聳立,羅剎江蜿蜒繞過田野,城郭和村舍將大地切割成一片片不規則的方塊,既井然有序又充滿了活力。雲中的亭臺樓閣越來越清晰,真如同仙境一般。

忘情於美麗的景觀,不知不覺來到終點,前方的青石橋乍然斷掉,失了去路。

翟星沉問道:“沒路了,要飛過去嗎?”。

“不必。”

隨著張瀾的話語,空中飄過來一樣東西。那是一個石頭圓臺,直徑約五米,容納二三十人不在話下。

圓臺飄到斷橋邊停住,張瀾率先邁上去。翟星沉和黎仲炳跟隨著站到他的身邊,賀亞男先在橋上左右走動,觀察了一大圈,才跳上圓臺

圓臺啟動,朝最近的一簇建築群飄去。

“這叫‘星槎’,是來往於浮島的交通工具。雲中坊的附近不能施展法術,我們修道者也必須乘坐星槎。”

在雲中坊的四周,有一個巨大的防護罩包裹著,排斥五行能量。在防護罩附近,修道者聚集不起能量,要想進入雲中坊只能在斷橋乘星槎,不能從空中直接飛進去。在雲中坊內部,修道者可以施展法術,但必須在遠離防護罩的地方,不能接近。

總之,五行能量無法在防護罩的近旁存在,更不可能穿透。

防護罩看不見摸不著,不知是什麼東西,有人說是一種特別的能量,與永恆絕壁類似。

其最大好處是抵禦外敵的威脅,雲中坊僅有斷橋一個入口,還需要乘星槎橫渡空間,而星槎由浮島上的中樞控制檯操縱,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在峨嵋山求知堂,同學們常談論一些道聽途說的修道界趣事,賀亞男對雲中坊的防護罩略有瞭解。如今親眼見到,不算特別驚奇。然“星槎”兩個字是第一次聽說,她這個半文盲搞不懂。

“星槎,什麼的東西?”賀亞男拿腔捏調地問。

張瀾耐心解釋道:“槎是筏子、舟船的意思,星是古代傳說中的星辰。因為圓臺在空中飄移,像天上的舟船航行於星星之間,所以起名為‘星槎’。”

噢,賀亞男煞有介事地點點頭,作恍然狀。其實她仍然不知道“槎”字怎麼寫,但不好意思再問下去。

雲中的建築物漸漸靠近,終於呈現在面前。賀亞男失聲叫嚷:“啊,好壯觀。”黎仲炳是個沉穩寡言的漢子,也不禁顯露出驚異。

浮在空中的,是一塊極其巨大的岩石,甚至岩石不足以形容,應當說是小山。它的體積有雁蕩山群峰的四分之一大,外形更扁更平,其上建有近百幢建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浮島最下面有一塊突出的平臺,類似於河埠頭。圓臺尚未停穩,賀亞男迫不及待跳到碼頭上,一溜煙跑過幾十級臺階,踏上了浮島的正式地界。

放眼望去,街道上店鋪林立,人流穿梭不斷,宛然是一個繁華的鎮子。

迎面一片寬闊的廣場,中心豎立著一座高大的鐘樓。樓閣分四部分,最頂端是刻著十二個標度的圓盤,有鐘擺、時針和分針指示時間。往下是鐘樓的兩肩,左右各有一個巨大的透明圓球,裡面盛滿了水。第三層四周封閉,從外面只能看見一扇小門,內部隱藏著齒輪、槓桿等機械傳動裝置。底層是一個大水池,接收從上面兩個水球流下的水,外壁上畫著春夏秋冬的風景,象徵時光流轉。

這是一座水鍾,透過水流來計算時間,並帶動齒輪,顯示在鐘盤上。

噹噹當,這會兒恰巧是下午一點整,鐘聲敲了十三下。同時三樓的小門開啟,一個木偶舉著方木牌從裡面滑出來,牌子上寫道“未時”。“十二地支”是一種很偏門的計時方式,在一些修道古籍上有所提及,日常生活中幾乎沒人使用。這機關放在鐘樓上,顯得新奇有趣。

雲中坊以機關巧物聞名,所以特意製造了這座巨大的水鍾,使外來人一登上浮島,就受到震懾。

賀亞男與黎仲炳仰頭觀望,迷醉於鐘樓的雄奇和精巧,翟星沉裝作第一次看見,也一副津津有味的樣子。

像這樣的浮島,一共有五座。這座是外坊,主要接待外來的商客,並包括一些製造粗淺器物的工坊。另四座是內坊,系弟子們的住所、練功場和高階法寶工坊。

張瀾將翟星沉等三人領到會館,安排住處,隨後帶領著在浮島上遊覽,逛店鋪,看景物。

PS:推薦善水大的新書《宅妖記》,六隻蜘蛛小蘿莉,你值得擁有~

連結:http://.8kana./book/12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