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中州紀最新章節列表 > 138 水神的傳說(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38 水神的傳說(一)

在葫蘆頭山腳上有一座豪華的廟宇,供奉著水神藍仙子。

當年藍仙子治理的是九曲河水患,與揚子江並沒有關係,隨著時間推移,她的香火逐漸從北方蔓延至南方。對老百姓來說,敬神是為了求一份心安,神仙的來歷是什麼、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神仙,不重要。

這座水神廟即是“水神祭”慶典的總會場,四月十九日,楚江國王、大臣與各地的使節將會聚於一堂。

為了慶典,官方重新裝飾修整了廟宇,並在江邊搭建觀禮臺。工程從幾個月前開始,前幾天剛完成。現在,廟宇的附近被官兵把守,閒人免進。

李悅嘉等人當然不在此列,他們大搖大擺地走進廟宇,盡情觀賞。

廟宇分三進,一入大門是兩間偏殿,左邊屋供奉著水生靈獸烏鼉龜和應龍,右邊屋供奉著一個奇怪的塑像。那神靈面目黝黑,高鼻深目,上身赤裸著,頭扎西方星羅人喜歡戴的布纏頭。

當歸見到神像,頓時勾起了回憶,它與涇水邊荒廟中的極相似。唯一的區別是,這一個正氣凜然充滿了英雄氣概,那一個目露兇光不像是善輩。

一旁,安可也對神像產生了興趣,代他問出心中的疑惑:“公主,這位神靈是誰?以前不曾見過。”

“我也不曉得,水神廟是二百多年前全斗柄主持修建,”李悅嘉回答,“據《江寧府志》記載,當時全大師堅持要添上這不為人知的神像,聲稱是藍仙子的侍者。原本他打算放在正殿,立於水神之側,工部尚書反對,最後雙方折衷,專門建立了一間偏殿來安置。”

全斗柄是著名的建築大師,一生中修建過許多輝煌的建築物,他寫的《營造八式》,被公認為建築學的標準教科書。

“天才往往有怪癖,常人難以理解,說不定全斗柄加入了什麼邪教。”安可感慨道。

林明君冷笑一聲,毫不客氣地反駁:“全斗柄修這個神像自有緣故,安公子不要自以為是,信口開河。”

“什麼原因?”李悅嘉問。

“水神藍仙子根本不是神仙,她是四百多年前的一位修道者,名叫蘭彩裳;神像乃星羅國人氏,號稱‘赤焰明王’;全斗柄的家族世代以土石匠為業,這一點大家都知道。想必全家祖先曾追隨蘭彩裳治理九曲河,將真相傳給了後代,因此全斗柄造塑像紀念被歷史遺忘的真正英雄,蘭彩裳和赤焰明王。”

眾人聽呆了,皆生出好奇心,李悅嘉催促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從頭說。”

關於水神藍仙子的真實由來,其實林明君才知道不久。在來江寧府的路上,他與同行的一位修道者聊起即將舉行的“水神祭”典禮,對方告知了真相。這會兒正好拿出來賣弄,在李悅嘉面前展示博學,壓制安可。他當即洋洋得意地講述起剛聽來的故事。

四百多年前,東方大陸是統一的趙武王朝,因為九曲河經常氾濫,國王特意成立了治水部門,權力與六部等同。

水部侍郎叫蘭河,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官,常年奔波於九曲河兩岸,修堤排澇。然而收效不大,九曲河的水患來自於特殊的地理和天時,非人力能改變。

有一次,在修防洪堤的地基時,民夫挖掘出一個魔族遺蹟。遺蹟非常小,沒有守護者魔偶,裡面的東西也很少,只有幾本書。蘭河誤以為是古墓,順手把書帶回家,翻了幾頁看不懂,丟在一邊。

蘭河有一個女兒,喚作彩裳,那時才六歲。她是天生的修道奇材,閒著無聊拿遺蹟的書玩耍,竟不知不覺修成了魔功。

蘭彩裳漸漸長大,隨父親治理九曲河,她有神通在身上,有時候不免使出來,例如搬運巨石、攔截水流之類。漸漸地風聲傳出去,有修道者上門試探。

蘭彩裳是自學成才,不懂修道界亂七八糟的規矩,一來二去,得罪下不少人。有人挑戰,被她三下五除二打敗。失敗者回去請師門的高手出馬,仍然不敵。蘭彩裳的名頭傳播開,引起修道界的矚目。

儘管她不懂行規,人卻聰明得緊,不肯透露道法的來歷。其他修道者以為有高人傳授,沒多做追究。

最初的衝突緣於誤會,接觸久了,人們被蘭彩裳的品性和本領折服,化敵為友。而且,蘭彩裳美貌異常,一時間修道者趨之若鶩,紛紛示愛。她一個也看不上,全部婉言謝絕,平日裡專心助父親治水,不摻和修道界的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過得幾年,青松真人遊歷星羅國後返回東方,帶著在那裡結識的朋友,伽羅摩訶。他們聽說蘭彩裳的名頭,找上門切磋。百招後青松勝出,卻也佩服蘭彩裳的身手。

三人惺惺相惜,成為好友,蘭彩裳更與伽羅摩訶一見鍾情。隨後兩個人結伴暢遊天下,如神仙眷侶,引來無數羨慕和嫉妒。

被外來者搶走了本地最美的女人,許多修道者頗有微詞。

不過,伽羅摩訶相貌英俊,一身星羅國法術不遜於東方修道界的頂尖好手,完全配得上蘭彩裳。

一雙情侶做下了許多精彩的事蹟,最轟動的是,蘭彩裳在東崑崙雅布藏青峰上擊敗萬法宗掌教,奪來三大神兵之一的“飛魚劍”。

正當他們春風得意之時,傳來噩耗,蘭河在一次突發的決堤中喪生。蘭彩裳悲痛欲絕,責怪自己只顧享樂,把老父拋在一邊。她從小在世俗中長大,觀念與修道者迥異,解不開生死與紅塵的羈絆。

蘭彩裳決心一勞永逸地解決九曲河水患,以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

九曲河水患的原因是,中上游有一大片質地疏鬆的土壤,被河水挾裹起大量的泥沙,帶到下游淤積起來,導致河床越來越高,當雨季水流量加大時,便漫出兩岸。

上古時代,神族曾在九曲河最狹窄的陵川峽出口開鑿了兩條運河,進行分流,避免大型水災發生。那地方名叫“三岔口”,上游的河水到此後分成三路。

一千二百年前,天烈大帝與葛抱朴的義軍交戰,因局勢不利,使出“水攻”之策。他施展莫大的神通,從西方借來琉璃寶山,鎮壓在三岔口,截斷了兩條運河的通路。主河道登時暴漲,河水決堤,漫延數千平方裡,義軍傷亡慘重。

從此九曲河只剩下一條河道,水災成為常客。

人們曾想過,只要能去除琉璃山,即可打通運河,緩解水流的壓力。然而琉璃山的材質極其堅硬,數百斤鐵錘鐵釺砸上去,只不過造成一個小白點。兩座山都方圓十幾裡,高達數百米,一萬年也鑿不開。

蘭彩裳換了一個思路,用人力移山肯定行不通,但法術呢?既然天烈大帝能憑魔族的法術將山移過來,自然也能憑魔族的法術移走。

她與伽羅摩訶四處尋找魔族的遺蹟,天不負有心人,經過十幾年的辛苦,終於找到一個神秘的地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