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詭蹤異跡最新章節列表 > 003講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03講座

第三章 講座

西南大學述業館大禮堂內,正舉辦一個講座。裡面人山人海,上百位學生帶著學生證坐在那裡,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數十個記者,扛著攝像機,站在觀眾席的過道裡,調好角度,將攝像頭對準演講臺。演講臺後面顯示著一副巨大的畫,它以太空為背景,畫著一顆蔚藍色星球以及一個圓柱狀,張開太陽板繞地球飛行的空間站和一枚尾部正往外噴射火舌的火箭。演講臺上面掛著一條紅色橫幅,上面寫著“熱烈歡迎神十宇航員吳宇兵來我校作報告”。

講座開始,禮堂內爆發熱烈的掌聲,戴著黑框眼鏡,穿著筆挺黑色西裝,五十多歲的西南大學校長和穿著天藍色航天員工作服的吳宇兵,同時步入主臺。校長朝吳宇兵點點頭,登臺致辭,在臺上,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歡迎吳宇兵來做講座。

校長講完後,將吳宇兵請到臺前,並把話筒遞給他。吳宇兵等掌聲平息,先用幽默地語言做個簡短的自我介紹,“同學們好,我叫吳宇兵。大家都喜歡叫我老吳,但我琢磨半天,自己也不老啊,後來有人告訴我,這樣喊親切,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所以同學們也可以喊我老吳。我是個‘過期’的宇航員,今天有幸來到這兒,和大家聊聊航天的那點事兒。”

吳宇兵的幽默開場引得同學們一陣歡笑,他接著重點講述了自己在外太空空間試驗室內主要負責的工作,和在太空中一些有趣的經歷。隨後,吳宇兵讓學生們自由提問。學生們提出地問題大同小異,無非是關於自己怎麼在太空中生活,像什麼怎樣吃飯,睡覺、排便等。

這樣的講座吳宇兵都記不清已經做過多少次,老是被人問同樣的問題,他感覺自己就像是絮絮叨叨地祥林嫂,逢人就說自己的那點事兒。不過,看到學生們渴望的眼神,他不得不帶著笑容,一遍遍不厭其煩的回答這些毫無新意的問題。每當他回答完一個問題後,會場上又會有無數雙手高高舉起。

吳宇兵掃了一眼觀眾席,發現左邊第一排有個女生正咬著嘴唇,胳膊剛往上抬,手還沒舉過頭頂,就立馬縮了回去,看樣子像是在猶豫。吳宇兵笑了笑,抬手一指,把這次提問的機會給了那個女生。

女生被同伴推了一下,才愣愣地站起來,像是根本沒想到宇航員會叫自己。她抬頭看向吳宇兵,吞吞吐吐地問:“吳老師,我想問……您見過外星人嗎?”

女生剛說完,現場突然安靜下來,接著爆發一陣鬨笑。女生臉瞬時紅起來,趕緊低頭坐下。吳宇兵很高興,他終於遇到一位思維開闊的學生,但有沒有見過外星人,他自己也不知道,畢竟在太空中工作的那段時間裡,有兩年的記憶缺失。這一切說不定真的和外星人有關。

“我也不知道,但宇宙中只有我們,會不會太寂寞?”吳宇兵等笑聲停下來,風趣地反問道。聽到這樣的回答,學生們又笑了起來。而後,學生們像是忽然間變得活躍起來,紛紛舉手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其中一個男生就問他生活在太空站裡,望著外面無邊的黑暗,會不會恐懼。吳宇兵回答說:“我不像蝙蝠俠,喜歡在夜裡出沒,我也嚮往光明。”

講座進行得很順利,演講完畢後,坐在觀眾席最前排的一個六十多歲老頭站起來,他留著黑色短髮,戴著眼鏡,穿著白汗衫,走到吳宇兵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和他聊起來。吳宇兵拉著老人的手,笑呵呵地說:“二叔,能把您老人家請來,真是不容易啊。”

老人名叫吳遠行,是西南大學歷史系的教授,主要從事考古方向的研究,尤其對古文字很精通,在考古界有一定聲望。聽說侄子吳宇兵要來這裡辦講座,他今天特意過來捧場。兩人還沒說幾句,學生們就圍過來,向吳宇兵索要簽名。恰巧這時,吳教授的手機鈴聲響起,他走到一邊去接電話。

吳宇兵正給學生們簽名,忽然看到二叔急匆匆地走過來,他問怎麼了。吳教授很高興,說:“我有急事,得先離開,有空咱爺倆再聊。”他說完就要離開。

吳宇兵見二叔滿臉興奮的樣子,心想二叔平日裡是個沉穩地人,今天這麼反常,必然出了什麼事。吳宇兵來了興趣,急忙說:“我馬上就好,咱爺倆一塊走。”

吳宇兵從學生們的包圍中擠出來,跟著吳教授離開禮堂。路上,吳教授告訴吳宇兵,他今早上看到一條微博,上面有張燭臺的照片,燭臺上的花紋,很像是他正在研究的一種古文字,就尋思著去發現燭臺的地方看看。

“什麼微博?”吳宇兵聽二叔說的這麼懸乎,很想知道是什麼花紋。

吳教授掏出手機,登上微博,把高個子驢友發的那條微博找到,遞給吳宇兵看。短短十個小時內,微博被轉發了接近二十萬次,網友們競相評論、轉載,對燭臺花紋的歷史、來源都提出自己地見解。有人說燭臺上的花紋就是饕餮紋。但這種觀點一經提出,就遭到不少網友地質疑。他們收集了不少饕餮紋圖片,與燭臺上的紋路進行對比,卻發現兩者只是相似,但紋樣、工藝、風格等都有很大差別。也有網友猜測燭臺上的紋路是符篆、甲骨文之類的特殊符號,但卻根本拿不出讓人信服的論據來。

吳宇兵看到吳教授的微博上被@了上千次,請教、詢問、質疑的等都有,他把微博上的圖片放大,仔細看了看上面的花紋,也看不出是什麼,就把手機遞給吳教授,問:“這真是饕餮紋?”

“不,饕餮紋又稱獸面紋,是商周時期,人們根據各種動物特徵,加以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裝飾性紋路。而你看這些花紋,它的線條、紋樣和饕餮紋都不一樣。從某種意義上說,它自成一派,是某段特殊時期的產物。”吳教授第一眼看到這些花紋,就覺得裡面肯定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特殊時期?”吳宇兵不解地問。

“是的,一開始我推斷這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父系氏族文化的一種文物,但考慮到地理環境等因素,又覺得它可能出現更早,應該是中石器時代的工具。中石器時代距今一萬多年前,作為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的過渡階段,它最顯著的特色是用燧石組合成的小型工具。雖然這段時間很長,但很少有歷史記載。如果我能證實這些花紋是記錄中石器時代小型工具的花紋,那將會在考古界掀起軒然大波。”吳教授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吳宇兵。

吳宇兵聽吳教授說的眉飛色舞的,心裡也癢癢起來,就問驢友是在哪兒發現的。

吳教授嘿嘿一笑,說他早就想到這個問題,因此在來參加講座的半個小時前,他讓學生用GPS定位微博上燭臺照片的拍攝地點。只是他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了訊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歷史文化學院辦公樓剛剛投入使用,它採用中式的裝修風格,別緻典雅,吳教授進入大樓,不時地和其他人打招呼。坐電梯到三樓,吳教授帶著吳宇兵到辦公室,推門進入,吳宇兵走進去打量這間辦公室。屋子裡很簡潔,除了一個書櫃,只有兩套辦公桌,沙發、茶几什麼都沒有,看來二叔從沒想過要在這裡接待客人。

靠近門的那張辦公桌,坐著一個女人,女人正埋頭敲打著筆記本鍵盤。聽見有腳步聲,女人回過頭,看到他們,她趕緊站起身。吳宇兵對著她點點頭,她沒有化妝,皮膚白皙,眉毛細長,高鼻梁,嘴唇略厚,給人一種很乾淨,很自然地感覺。她穿著白色襯衫,淡藍色牛仔褲,既顯得幹練,又不失風韻。

吳教授似乎忘記了吳宇兵,快步走到女人身後,問起燭臺的事。女人將一份衛星地圖遞給教授,然後問:“教授,這位是您的侄子?”

吳宇兵很詫異,問:“你怎麼知道?”

女人笑著指了指吳宇兵身上地天藍色航天服,航天服左胸上清楚的寫著中國航天四個字,並繡著一面國旗。“教授經常提起你這個當航天員的侄子,今天還特意為去你捧場,所以…。”

吳教授笑了笑,向吳宇兵介紹起這個女人。她叫何晨,是吳教授的學生,目前正在讀研究生,是美籍華人。她聰明好學,做事認真,交際範圍廣,前些日子她聯絡到美國麥海恩歷史學會,在幫助該學會破譯了幾組古文字後,雙方達成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現在吳教授的很多專案,都是靠美國方面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

“研究古文字需要什麼技術支持?”吳宇兵不解地問。吳教授向何晨點點頭,何晨會意,開啟一個搜尋軟體舉例,介紹說:“這個軟體能夠自動搜尋考古界的網路資訊以及最新研究成果,關於那個燭臺,就是透過它搜尋到很多相關的資料。看,這就是燭臺微博發出的地方。”

吳宇兵看了她一眼,湊到電腦邊,上面顯示的是一副衛星地圖,地圖為深綠色,一條細細地白線橫穿半個地圖。數十間房子聚在一起,集中在地圖的中間位置。吳宇兵暗中咋舌,這麼偏僻的一個小山村,軟體也能找到,而且還顯示的那麼清晰,堪比軍用的GPS,“這條環繞的細線是進村的道路?”

吳教授說:“是的,那個村子離這兒不遠,就在K市吳山鎮。”吳教授記得自己的一位大學同學現在就在K市的考古研究所工作,想到這兒,他趕緊給那個老同學打電話,向他說明情況,準備過去看看。

不一會兒,教授結束通話電話,走過來對何晨說:“太好了,那個村子正是老周負責的考古區域,我們馬上開車過去,有了他的幫助,事情就好辦多了。”

吳宇兵想自己反正也沒事兒,不如跟著去看看。就問他二叔可不可以帶上他。吳教授心想也好,一方面吳宇兵身強力壯的,可以幫著提行李,另一方面,爺倆好久沒見面,這次可以好好聊聊。就開車帶著他和何晨,直奔K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