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鉅艦大萌最新章節列表 > 031 海軍競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31 海軍競賽

到1887年底,大明有兩支艦隊:

北洋艦隊有10艘現役戰艦(2艘裝甲艦、2艘小型裝甲巡洋艦、4艘穹甲巡洋艦、2艘千噸級炮艦),12艘魚雷艇(右隊級)。

南洋艦隊有13艘現役戰艦(1艘裝甲艦、8艘無防護巡洋艦、4艘千噸級炮艦),12艘魚雷艇(雷一級)。

另有兩支水師:

船政水師有5艘戰艦(全是不滿千噸的小型炮艦)和4艘魚雷艇(定一級)。

長江水師有7艘巡邏艇(杆雷艇改造而來)

全國共有28艘戰艦和28艘魚雷艇可用於作戰,實力可謂不俗。

除此之外,本土還有2艘在建的小型裝甲艦。

本土設計的4艘魚雷巡洋艦已經下達訂單。

海外有2艘大型裝甲艦、4艘穹甲巡洋艦和7艘魚雷艇(左隊一級6,南龍級1)已經下達訂單。

本土還有2艘穹甲巡洋艦和11艘魚雷艇(左隊一級6,南龍級5)的建造意向(尚未進行投入)。

以上這些戰艦,預計都會在894年之前完工服役,到那時,大明海軍的力量將會是現在的3倍以上!

這種造艦速度在除了英格雷之外的整個世界上都不算慢,大概是歐羅巴列強的中上游水準,放在東亞就是絕無僅有無可匹敵。

實際上,別說連造帶買要準備這麼多戰艦,就是現在的大明水師,實力也已經超過了另一個位面歷史上甲午時期的韃清。

況且,大明每增加一艘新船,對現在的競爭對手東瀛來說,都是個壞消息。

明法戰爭的結果對東瀛來說算是一次震撼教育,大明在海戰中殲滅的法彌斯戰艦比東瀛現有戰艦的總噸位還大得多。戰後大明獲得差不多相當於1.7億円(這個時代,東瀛円與明兩的匯率大概是1.5比1)的的賠償金,這個數字,相當於東瀛整整兩年的財政預算!

東瀛人方面對這麼一大筆錢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誰不希望能打敗一個對手,獲得土地和榮耀,還能得到上億的賠償,好好過一把富豪癮呢?

然而想要達成這個目的,就必須儘可能加強軍備。

而作為一個島國,東瀛人自詡東方的英格雷,也把海軍作為軍備建設的重中之重。

目前東瀛海軍有:

3艘小型裝甲艦:“扶桑”(3800噸)、“金剛”(2200噸),“比叡“(2200噸)

2艘穹甲巡洋艦:“浪速”(3700噸)、“高千穗”(3700噸)

1艘撞擊巡洋艦:“築紫”(1350噸)

7艘無防護巡洋艦:“筑波”(1950噸)、“天龍”(1520噸)、“海門”(1360噸)、“葛城”(1500噸)、“大和”(1500噸)、“武藏”(1500噸)、“天城”(930噸)

2艘炮艦:“磐城”(660噸)、“摩耶”(610噸)

4艘魚雷艇:1、2、3、4號(40噸)

以及一系列從幕末時期保留下來的小型/舊型艦艇——記有“東”(1360噸)、“千代田”(140噸,這不是後來的那艘千代田)、“春日”(1000噸)、“龍驤”(1420噸)、“淺間”(1420噸)、“清輝”(900噸)、“鳳翔”(320噸)

以上總計22艘戰艦,4艘魚雷艇,客觀來說不算弱旅,但相對大明來說就顯得太不夠看了。

特別是那7艘舊型艦艇,預計大都會在5年內退役。

考慮到琉球復國集團的存在和與大明爭奪高麗利益的現實需要,東瀛也不得不拼命投資海軍。

為了對抗明軍的定鎮二艦,東瀛人從法彌斯訂購1艘火力強大的裝甲巡洋艦“畝傍”號(3600噸,240炮4門,150炮7門,航速18.5節),但這艘船在歸國途中於南海失蹤(後確認失事)。

不過這艘船是上了保險的,法彌斯人不得不給予東瀛一筆賠償,後者立刻用這筆錢轉而從英格雷另外訂購一艘小型裝甲巡洋艦“千代田”(2300噸)。

另外,在一個法彌斯設計師白勞逸的鼓動和幫助下,東瀛在本國開建兩艘小型鋼殼無防護巡洋艦:“高雄”(1750噸)、“八重山”(1610噸)。

同時在法彌斯訂購兩艘大型海防艦,並打算自造一艘同級艦(松島、嚴島、橋立),這三艘海防艦排水量4250噸,航速16節,安裝有1門專門給定鎮量身打造的320mm迦納巨炮,以及11到12門120mm副炮。

東瀛人希望能夠憑藉這三艘大艦超過定遠級的320mm主炮在定遠級射程之外摧毀明軍裝甲艦,因此對這三艘海防艦寄予厚望。

除了以上6艘或外購或自造的戰艦外,東瀛人還打算建造2艘“摩耶”級小型炮艦的後續艦“鳥海”、“愛宕”,以及從法彌斯購買15艘魚雷艇(5號型,54噸)。

這樣,東瀛人也有8艘新戰艦和15艘魚雷艇的建造計劃,而且不排除增加更多購艦、造艦計劃的可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此,從1887年末開始,大明和東瀛,展開了一場較為激烈的造艦競賽。

這場競賽,註定要有一方徹底倒下,才有可能結束。

不過,那終究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887年年底到888年這段時間,不過是大明和東瀛兩國海軍軍備競賽的開端,將來的實情,還是要來日方長的。

……

在887年,孫笑的日子過得比較舒心,與張姝瑩的關係確定後,張家一度想給他送兩個通房丫鬟來伺候生活,不過都被孫笑拒絕了——海軍軍官帶著丫鬟上艦,絕對會成為世界級笑話。

不過除此之外,張家以及張姝瑩給他的幫助,孫笑基本都沒有拒絕,特別是金錢方面。

只是張家給孫笑的錢都沒有被浪費,孫笑把這筆錢寄回老家,以張姝瑩的名義開辦希望二小。

然後是這一年孫笑作為《海境明》報編輯之一的薪水,作為海軍中校的軍餉和幫助嚴將軍(提督船政水師,少將)翻譯外文書籍所獲得的報酬,孫笑大概湊了500兩,再由家裡老父母從煤礦分紅中拿出幾百兩,開辦希望三小。

在這裡順便提兩個是,系統給兩所小學校結算了2000點積分獎勵,包括以張姝瑩的名義開辦的那一所在內。

看起來系統也認可了孫笑與張姝瑩的關係。

另外就是,887年,隨著新汶煤礦產量激增,孫家的分紅也上漲不少。

不過這一年煤礦股東擴大投資,孫家沒有錢投入,因而在新汶礦的佔股被稀釋到百分之一的程度。

家裡曾經來信,詢問孫笑是否想要增股,孫笑回信說不用——相對每年幾百近千兩的分紅,孫笑還是覺得一千系統積分更重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