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鉅艦大萌最新章節列表 > 056 歸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56 歸國

孫笑按計劃參與了“龍威”號戰列艦的試航工作(鳳翔是在另一個船塢建造的,不歸孫笑管),最終得出的資料是:

標準排水量10500噸,最大航速17節,火力為2座雙聯裝共4門35倍口徑305mm艦炮。

兩舷炮郭內各5門,一共10門QF6英寸型152mm管退速射炮,此外還有大量47mm小口徑炮和格林(加特林)機槍。

在試航中,孫笑發現龍威級幹舷很高,甲板上浪不嚴重,可以在高速航行的同時開火。

而對定遠級來說,這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於是,孫笑代表大明方面對龍威級的效能表示滿意,隨即蓋章確認收貨。

10多天後,大明本土來的接艦官兵抵達,帶隊的是孫笑的老熟人鄧世昌少將。

就在英格雷,鄧世昌代表北洋艦隊接納孫笑歸隊。

892年9月,孫笑辭別妻妾兒子,登上戰列艦“龍威”號,啟程返回闊別三年的祖國。

……

兩艘戰列艦幾乎是沿著當初孫笑出國的路線倒著走了一遍,只不過上一次他是乘坐郵輪前往國外留學,而這一次他是乘坐本國的戰列艦回國應對新的挑戰。

兩艘戰列艦結伴而行,抵達荷屬印支時,艦隊受到了當地華人華僑的熱烈歡迎,當地的尼德蘭殖民地官僚和猴子一樣的土人都被嚇得噤若寒蟬——歷史上,土人曾經在尼德蘭殖民者的慫恿下多次屠掠、搶劫華人,釀成過無數次令人義憤填膺的血案。

他們之所以敢於這麼做,就是因為之前的大明對海外遺民關注度不夠,海軍實力不強的時候,也沒法給予足夠的支援。

現在,情況明顯不同了,不要說入侵大明,就是像往常一樣欺壓海外漢人,也得先問問北洋艦隊那黑洞洞的炮口是否答應!

……

隨著兩艘戰列艦啟程回國,大明海軍總噸位瞬間增加21000之多,這樣的實力即使是在列強中也能排的上號了。

毫無意外,除了被驚嚇住的尼德蘭之外,反應最激烈的國家就是東瀛。

他們在自己國內號召國民每人每天捐出一頓飯錢,給海軍用以購買、製造戰艦。

東瀛皇帝從宮廷內駑中拿出30萬円,算是起到帶頭表率的作用,於是整個東瀛上下踴躍捐款,幾個月時間就湊了110萬円。

老百姓是不會知道,東瀛皇室每年開銷超過300萬円,區區30萬不過只是做個樣子而已。

而那110萬円,扔進海軍這個巨坑裡也不過是個小小的浪花,根本不算什麼。

不過不管怎樣,湊錢買船的決心是下定了。

除了捐款之外,東瀛還增加農業稅,以更大的力度壓榨本國百姓,同時對外發行高息海軍公債,第一期就有1500萬円。

雖然公債賣的不是很好,不過這才是東瀛湊海軍經費的主要來源所在。

883年初,比歷史上早了一年半的時間,東瀛勒緊褲腰帶向英格雷下達了2艘戰列艦的訂單。

這兩艘戰列艦同樣是君權級的改進型,噸位比龍威級大了2000多噸,航速預計18節,火力與龍威級相當,也是4門305和10門152,區別在於,東瀛新艦的主炮採用40倍口徑的新炮,因此主炮威力上其實比龍威級強不少,而且這兩艘戰艦主炮有炮塔結構,不再是裝甲圍牆,防護也就顯得更強一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東瀛訂購兩艘一等戰列艦的訊息讓大明如芒在背,於是893年5月,大明內閣調撥特別海軍經費,要求訂購4艘新式戰列艦!

大明對新式戰列艦的要求只有一個——必須比東瀛剛剛開工的戰列艦強!

東瀛拼了老命才勉強湊足兩艘戰列艦定金,多少從紙面上拉近了一點與大明海軍的差距,卻沒成想,大明這個最大的競爭對手居然轉眼間就又準備了兩倍於自己的方案!

這讓東瀛政要們徹底認清了一個事實——東瀛是沒法與大明持續軍備競賽下去的,等到自己的兩艘戰列艦回國,大明都有6艘一級戰列艦和2艘二級戰列艦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如果真的要賭國運,那麼早一天開戰比繼續拖延更合適!

所以,東瀛的伊藤首相直截了當的在其國會中宣佈:

“準備戰爭!”

……

883年3月,“龍威”、“鳳翔”兩艘一等戰列艦歸入北洋艦隊建制。

這兩艘戰列艦的入役必然要帶來一些人事上的變動。

之前的“鎮遠”號戰列艦艦長林泰曾少將改任“龍威”號戰列艦艦長,同時兼任北洋水師副司令。

原“定遠”號戰列艦艦長鄧世昌少將改任“鳳翔”號戰列艦艦長。

原巡洋艦“揚遠”號艦長葉祖珪上校改任“定遠”號艦長。

原巡洋艦“威遠”號艦長林永升上校改任“鎮遠”號艦長。

原巡洋艦“超遠”號艦長邱寶仁上校改任“揚遠”號艦長,同時擔任巡洋艦隊指揮官。

而“超遠”艦長改為黃建勳上校,“勇遠”艦長改為林履中上校。

4艘戰列艦和4艘新式快速巡洋艦中,空出一艘巡洋艦“威遠”號艦長職務,幾乎沒有任何爭議的,由孫笑這位後起之秀接任。

其實這件事從登上“龍威”號回國的那一刻起,孫笑就已經知道了——朝廷把他升級為上校,很明顯就是要讓他擔當大任,戰列艦肯定不可能,不過一艘巡洋艦是跑不了的。

就算不給他“威遠”,江南造船廠還有兩艘即將完工的新式巡洋艦呢。

畢竟,孫笑雖然只有27歲,但他的軍功、軍銜、學歷甚至資歷,都已經在整個艦隊名列前茅了。

883年3月20,孫笑登上“威遠”號巡洋艦,與林永升上校完成交接工作。

兩個月後,孫笑按照之前的約定,向北洋艦隊司令劉步蟾中將提交申請書,把以周大福為首的幾個老兄弟一起調到自己的軍艦上。

於此同時,剛剛從海校畢業的延平郡王世子鄭伯初也登上“威遠”號巡洋艦,以少尉的身份開始其正式服役的生涯。

893年10月,大明自造的巡洋艦“恆遠”號進入北洋艦隊服役,4個月後的894年2月,同級別巡洋艦“興遠”號進入北洋序列。

兩艘巡洋艦的最終資料是:

排水量3900噸,航速20節,主要火力為2門152mm速射炮和10門120mm速射炮。

至此,大明海軍當初的購造艦計劃已經全部完成。

……………………

第二卷,軍校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