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鉅艦大萌最新章節列表 > 006 馬江海戰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06 馬江海戰1

注:想了想,有毒收留我,我也不能太放肆,而且現在風暴沒掃到這裡不代表以後掃不到,所以該有的遮掩還是得有。

時間線向前推一千年,有可能有影響的名稱儘量用諧音或別的稱呼,希望大家理解。

………………………………………………………………………………………………

有錢有人,辦事風風火火的孫笑立刻讓衙役帶路,去附近村子裡招人。

上峰新派給他的衙役和幫閒幹別的不行,對附近村子倒是十分熟悉,在他們的幫助下,孫笑非常順利的招募到一百壯丁,孫笑與當地宗族談妥,這些壯丁並不參與作戰,只是幫他把大炮運到指定地點,然後挖個大坑。

作為報酬,孫笑支付他們四十六兩五錢銀子。

當人夠多的時候,區區幾噸重的艦炮就不算什麼大不了的問題了,何況村民們還牽來了幾頭牛。

大家一起動手,找來繩索,二十人一組,輪流接力把炮身帶到孫笑指定的地點,至於炮架和底盤,則用牛拉到目的地。

然後把底盤半埋在指定位置,這個時代,150mm克虜伯艦炮的底盤並不沉重,實際上是直接安裝在甲板上的,這固然方便運輸,但只靠鬆散的土地,根本沒法真正固定大炮。

好在張青帶來了鐵釘,用繩索捆綁和鐵釘固定底盤,總算讓這兩門大炮至少處在可用狀態了。

花了一天半的時間,總算把兩門艦炮安排的妥妥當當,孫笑拿出三兩銀子,買了些酒肉給所有人加餐,然後又花了最後五錢,買了些漁網,並且請村民和衙役在遠處的山上砍了大量樹枝。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要做一個偽裝網。

雖然因為沒有經驗,他做的這個偽裝網未必能跟周圍環境渾然一體,不過這個時代本來就缺乏偽裝網的概念,孫笑覺得,做了就總是能起到一點作用的。

……

就在孫笑匆忙備戰的時候,局勢風雲突變。

8月23日上午10時,法彌斯駐復州副領事向大明閩省總督提交最後通牒,要求船政水師在當天撤出馬尾港,否則開戰!

閩省總督本著皇明的傳統,當場嚴辭拒絕:馬尾是大明的領土,哪有外人命令自己離開自家的道理?

兩刻鐘之內,談判破裂了。

下午13時35分,法彌斯遠東艦隊司令孤拔下達進攻馬尾的命令,法軍開始強行衝擊馬尾港。

由於馬尾港水深不足,法軍裝甲艦“凱旋”號並未參與衝擊行動,只在港外負責攻擊港口附近的炮臺。

實際進攻行動,由6艘巡洋艦和3艘炮艦負責,孤拔本人坐鎮巡洋艦“窩爾達”號,跟在巡洋艦“杜居士路因”號和“費勒斯”號後面,第三個進入戰場。

跟在“窩爾達”後面的,是巡洋艦“拉佩魯斯”號、“德勒丹”號、“尼埃利”號,以及炮艦“益士弼”號、“野貓”號、“蝮蛇”號。

明軍方面,以“揚武”號巡洋艦為首,大型炮艦“伏波”號、“飛雲”號、“濟安”號、“永保”號、“琛航”號緊隨其後,排成戰列線堵在港口處。

小型炮艦“振威”號、“福星”號、“福勝”號、“鎮濤”號“藝新”號組成第二陣列,在第一陣列後方準備支援主力。

實力雖然差距巨大,不過這態勢倒是比歷史上的馬尾海戰好多了。

由於閩江口狹窄,法軍只能一艘艘入港,這在前期給了華軍一個以多打少的機會。

13時50分,法軍“杜居士路因”號率先衝入馬尾港,“揚武”號發炮警告,要求法艦退出,“杜居士路因”號以艦艏火炮射擊,立刻遭到一艘巡洋艦和五艘千噸級炮艦的集火反擊。

戰爭正式開始。

以六打一,而且事實上佔著對方的T字橫頭,開戰後的半個小時內,明軍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明軍第一輪是齊射,由於距離不超過三千米,密集的炮彈在“杜居士路因”號周圍濺起無數浪花,冰冷的海水拍打著法軍巡洋艦,把甲板上所有人都澆的透心涼。

跨射,但並未命中。

這個時代的海戰沒有統一的射擊指揮,所謂的齊射,不過是各艦朝著某一敵人用所有夠得著的火力一齊射擊而已。

這種亂哄哄的射擊對各艦觀測彈著點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實際上是根本沒法觀測彈著點了。

不過以六打一,26門大炮一齊轟擊,雙方距離又越來越近,開火次數多了,不會總是空手而歸。

13時55分,“揚武”號打來的一枚70磅炮彈從“杜居士路因”號艦橋前不到十碼的位置上,擦著甲板飛過。

隨後一枚24磅炮彈重重砸在起左舷位置上,但並未擊穿,而是反彈回來落入水中。

13時59分,真正的打擊來了。一枚120mm炮彈擊穿“杜居士路因”號側舷,在艦尾甲板下方爆炸,當場炸死三人,傷11人。

此時,“杜居士路因”號已經衝過狹窄的港口水道,右轉舵與明軍艦隊平行,以便讓開航路讓其他法艦進入。

不過這個動作使得自己側面迎敵,被彈面積大增,隨後這艘3500噸的巡洋艦就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連續有3枚炮彈擊中“杜居士路因”號,其中一發150磅炮彈擊中其前桅杆,把桅杆打斷後,略略改變方向,又把旁邊一艘掛在甲板上的救生艇打得粉碎,法艦前桅杆桅盤上的一門諾登飛速射炮和兩名炮手落入水中。

隨後一枚120mm炮彈擊穿法艦的前煙囪,並未造成人員損失,但另一枚120mm炮彈運氣極佳,正中側舷2號140mm炮位,擊穿單薄的炮盾後砸在炮座上爆炸,引爆周圍11個發射藥包。

剎那間,法艦內部電閃雷鳴,彈片橫飛,由於法艦採用貫通甲板,彈片和烈焰毫無阻礙的在“杜居士路因”內部亂竄,本側甲板下4門140mm炮全都受到波及,當場付出17死32傷的代價,而且引起大火,濃煙滾滾。

此時已是14時22分,法軍艦隊衝出狹窄而危險的閩江口水道,在其旗艦的指揮下準備重整陣列,而明軍各艦依舊執著的集中攻擊“杜居士路因”號,原因很簡單,這艘船是港內參戰的法艦中最大的一艘,而且是帶頭衝鋒,理所當然的被沒有看到敵方將旗的明軍當成了法軍旗艦。

明軍誤以為,擊沉這艘大艦,就能摧毀法軍指揮系統,這是贏得這場海戰的最好機會。

於是明軍完全無視其他法艦,甚至打亂隊形,六艘大艦一股腦全向“杜居士路因”號湧去,一門心思想要幹掉這艘敵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