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鉅艦大萌最新章節列表 > 061 佔領海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61 佔領海防

政客永遠都是這樣子,彷彿全世界都該寵著他們,想要什麼,別人就得立刻給他們雙手奉上,不講條件,沒有道理。

比如這次,法彌斯議會的政客們不願意再給安南增派一兵一艦,但卻要求必須把被圍困的1萬法軍救出來,似乎不這樣安排,不足以顯示他們對法彌斯士兵鮮血和生命的重視。

至於將軍們詢問沒有援軍,怎麼開啟包圍圈?

呵,這與政客們有什麼關係?

再說,不是還有阿非利加的殖民軍可以用嗎。

只能說,14年前法彌斯被德里志暴揍,不單單是軍事上的失敗。

偏偏將軍們還必須執行議會的命令。

這自然而然的引發了一系列悲劇。

法彌斯人的悲劇。

885年2月10號,一支2700人的部隊從南方向海防包圍圈發起突擊,這支部隊是此時法彌斯在安南最後的精銳了——全部是外籍軍團和殖民地部隊中最能打的那部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支法彌斯軍隊確實很能打,10號當天就很順利的突破了明軍兩道封鎖線。

然而他們兵力畢竟太少了,在突破到距離海防港不足50公里外的地方,就被大明新軍一個旅擋住,再也無法繼續前進。

馮子材是那種老派將領,他出身與一次反抗大明的農民起義,不過那次農民起義規模和影響都比太平軍小得多(大明沒有幾十萬完全無用的八旗綠營,當時的部隊再弱也不至於一千多人被7個人用竹竿捅進河裡,另外也沒有二阿戰爭的損失,因此這次起義相對較快的被鎮壓了),大明也沒有韃清那種在自家精華地區搞三光的習慣,馮子材作為義軍降將,搖身一變成了大明的將軍。

順帶一提,黑旗軍也是當初義軍殘部跑來安南求生,後被大明招安的地方武裝。

說回馮子材,這樣的傳統將領自然也很喜歡看起來較為傳統的軍事佈局。

比如說對海防法軍圍而不攻,試圖餓死他們。

也比如說,佈置對法彌斯援軍圍點打援。

沒錯,馮子材一直沒有發動強攻消滅海防法軍,除了想儘可能避免傷亡(他擔心法軍困獸猶鬥)外,還打著把南方法軍勾出來消滅的主意。

他成功了,在法彌斯議會政客們的配合下。

2月10號夜間,黑旗軍出動帶著溫切斯特和大刀的敢死隊,偷襲法彌斯援軍。

法彌斯人被槓桿步槍強大的火力打的雞飛狗跳,黑旗軍一舉突入,雙方展開白刃戰。

外籍軍團不愧是法彌斯陸軍最精銳的力量,黑暗中他們亂而不潰,堅持抵抗,最終黑旗軍沒有得手,被法軍逐退。

不過這次夜襲嚴重阻礙了法軍的救援行動,法軍經過一夜激戰,已經疲憊不堪,不得已開始原地修築陣地,準備休整。

這一休整,他們就哪也去不了了。

明軍新軍以一個旅的兵力繞過法軍側翼,佔領重鎮太平,切斷法軍退路,另一個旅在黑旗軍的配合下從側翼海洋逼近。

2月12號,明軍以新軍3個旅6500人外加黑旗軍2500人完成對2700法軍的包圍。

這下好了,援軍不僅沒把救援目標救出來,反而把自己也送進去了。

2月14,明軍對法彌斯外籍軍團發起總攻,外籍軍團拼死抵抗,但在絕對兵力和火力雙重優勢的明軍重擊之下,很快喪失戰鬥力。

最後關頭,法軍拼湊所有能動的人向南突圍,他們挺著刺刀,迎著彈雨前仆後繼,一度突破優勢明軍的封鎖線,但隨後他們就被紅河的一條支流所阻擋,突圍法軍沒有渡河工具,結果在河邊被明軍追上殲滅。

戰至此時,海防法軍已經再也無戲可唱,雖然他們還有1萬人,超過60門火炮和20挺機槍,但被圍兩個月,糧食已經見底,士氣嚴重低落,外圍偽軍已經基本全部向明軍投降。

更要命的是,他們已經沒有援軍可以指望了。

885年2月20號,海防法軍喪失了最後的勇氣,在其司令官的帶領下舉起白旗,向明軍投降。

法軍主動投降讓馮子材感到十分詫異,他總覺得法夷應該還有戰鬥力——所以他一直不敢把練營兵投入到進攻中,只是讓他們嚴守陣線,防止法軍突圍。

可海防法軍連突圍動作都沒有,完全是被動的等著別人來救他們。

援軍來的時候他們沒有反攻配合,援軍失敗他們居然就真的投降了。

海防易手,成了明法戰爭陸上轉折點,此戰法軍一下損失接近13000人(偽軍還是不算人),僅俘虜就有11000有餘,其中還包括1位將軍,3位上校。

更關鍵的是,法軍已經喪失了在安南的全部機動力量,剩下的5000多安南法軍中,有3000多人分散部署在青化以南的幾百個大小殖民據點之中,這些據點只能用來鎮壓當地安南人的反抗,在正規軍面前毫無抵抗力。

法彌斯在安南最後一股成規模的力量在西貢,有2000陸軍和第一遠東艦隊的殘餘艦艇,如果得不到更多增援,那麼毫無疑問,這裡也無法抵擋大明海陸兩軍的攻擊。

然而援軍還是沒有到來,第二遠東艦隊還有大約15到20天的航程,陸軍倒是拼命抽調殖民地部隊,一點一滴的給西貢增援。

同時法軍下令放棄西貢以北所有據點,當地守軍南撤到西貢與主力會合。

法軍希望透過收縮戰線爭取一些時間,在西貢拼湊1萬人左右的陸軍,堅守待援,直到第二遠東艦隊到來再做下一步打算。

同時不斷催促議會儘快派出更多援軍,或者儘快與大明達成協議停戰。

2月23,新的噩耗傳來——第二遠東艦隊還抵達馬六甲,大明水師卻是先到西貢了。

這一天,明軍“濟遠”、“滄遠”、“開濟”、“寰泰”、“南瑞”、“南琛”共6艘航速較快的巡洋艦突然出現在西貢外海,猝不及防的法軍炮艦“鬥拉克”和兩艘運輸艦被擊沉,一艘運輸艦被俘虜。

那兩艘法軍運輸艦上有兩個非洲營的援軍,結果這1200陸軍全部隨船沉入大海。

被俘的運輸艦上有50萬法郎的軍餉和一批彈藥,自然也全部便宜了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