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回到明朝當太后最新章節列表 > 136、孃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36、孃家

看著女孩兒們歡天喜地的去了,汪舜華心裡有點澀:作為母親,能陪孩子的時間太少了。

於是招重臣進來,讓選送適齡女孩兒進宮陪公主讀書,看大家有點猶豫的樣子,笑道:“你們且放心,皇帝還小,就是給公主選伴讀,你們如果有合適的,給孩子訂了婚;將來成婚的時候,我再送她出宮。我也是有女兒的,不會為難她們。”

既然如此,那就這樣吧。于冕的次女錦鸞,今年八歲,早已內定為皇后,自然是要入宮的;李賢的次女李瑤、商輅的三女妙清,都才十歲;此外勳貴家也有女兒,不能厚此薄彼。汪舜華對汪家沒什麼感情,但孝順的招牌不能砸,何況寧氏所出的春華已經許配給衍聖公孔弘緒,就算為了安撫孔家,也要有所表示,於是也讓她入了宮。

不過這群女孩子中最引人矚目的是羽林前衛指揮使吳俊的長女晚晴,今年還不到十三歲,卻已經出落得花容月貌。

汪舜華馬上想到《紅樓夢》中那一段描寫: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真沒想到世上竟有這樣的傾城絕色,此前錢皇後和唐貴妃都秉絕世之姿、具稀世之美,但與這個小女孩一比,卻又似乎相形見絀了。

尤其難得的是,小丫頭相當聰明,不僅通詩文,還彈得一手好瑟,性子也好,大大方方的。

可惜自己的三個兒子都還小,不能湊對了。

汪舜華在心裡發出一聲嘆息,好歹經歷了大風大浪,場面上的話能說,當時笑道:“‘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固然是好詩,我卻想到另外一句‘有美一人,清揚婉兮’。”因此賜名婉清。

吳婉清拜謝。

只是進了宮,就要遵守宮裡的規矩:放足。

宮裡的除了嬪妃,都是有活計的,自然需要放足。

女孩子們開心也好,哭鬧也罷,只能遵從。太后身邊的女官說的很明白:“公主都沒有纏足,你們何苦如此?”

當然家長跑到汪舜華面前哭訴一番是免不了的。

汪舜華沒心情聽他們聒噪,纏足還不到解決的時候,但可以由點到面逐步推動了。

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但是下面的大臣總會著急的。

著急就好,急則生智。

汪舜華起駕去看女孩子們讀書。時值課間,女孩子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說話,只有李瑩心不在焉的坐在一邊。

聽見太后到來,眾人急匆匆拜見,就有東西從李瑩袖子裡掉出來,李瑩急急忙忙的撿起來想要藏掖。

很不幸的被汪舜華看到了,吩咐呈上來。

李瑩跪在地上,不停的磕頭,口稱:“太后恕罪。”

汪舜華卻被詩箋吸引住了,龍飛鳳舞,明顯是程敏政的字,題做《門有車馬客行》。

儘管知道應該尊重隱私,汪舜華還是忍不住往下看:

席為門,茅蓋屋,窮巷蕭然媚幽獨。

裡中卻有張氏翁,能識陳郎非碌碌。

有女不嫁王侯族,願與陳郎侍櫛沐。…

蛟螭自古困泥滓,男兒豈久居蒿萊。

偉哉陳郎被戎服,從赤龍,逐秦鹿,宰制天下如宰肉。…

汪舜華忍不住喝彩:“寫得好,頗有李太白‘我輩豈是蓬蒿人’的風采。”

一邊看向李瑩:“起來,不是什麼大事——這是敏政寫給你的?”

李瑩的臉應該可以擠出血來:“是當日訂婚後,他呈給家父的,不過塗鴉罷了。臣女捨不得丟棄,夾帶入宮。臣女該死。”

汪舜華笑道:“少男少女,人之常情;倒是難得你們兩情相悅,要珍惜。”

想了想,又看了看詩箋:“敏政志不在小,以陳平自喻,想要宰割天下,封侯拜相。以他的才氣,不是不可能;不過,要真的做到,光有才學是不夠的。朝廷要的,是才幹,是實績,還有品質。”

四月裡,隱帝的孝除了,不過除了十王府,朝廷裡沒有任何動靜。人們都選擇性的遺忘了這件事。

汪舜華倒是把周貴妃等人喚進宮來,賞了衣服首飾,又叮囑幾個孩子好好讀書。

她看了眼重慶公主,今年虛歲十四,按照風俗,該考慮結婚了。

不過現在她還不急著辦這件事,於是跟周貴妃明說了:“孩子才十三四歲,自己都還沒有長成,就匆忙結婚生子,對母子身體都不好,最好二十左右再考慮婚事;最早也不能早於十八。我的三個女兒,將來出嫁也不能早於這個年齡。”

周貴妃本來就想提重慶公主的婚事,這年頭十三四歲出閣,正當其時;沒想到汪舜華竟然說出這樣的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年頭,十八九歲如何能嫁的好人家?何況自家母子幾個現在本來就尷尬;只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只得道:“只要太后把這事放在心裡,妾就感激不盡了。”

敕諭朝鮮國王李瑈,警告他不要亂動。此前得到邊將的訊息,說朝鮮和建州三衛頭目交通,當時派人警告了一頓,李瑈卻認為理所當然,不認為自己有問題。這次再次警告他。

汪舜華放下筆,遼東女真,未來明朝的心腹之患;朝鮮是專會噁心人的三姓家奴,這兩個沒一個好鳥。你們先打,誰打傷了打死了我都痛快,到時候再把另外一家燒給你。

這時候又收到舉報,武定侯郭英的兩個孫子,老大郭昌,老二郭昭。本來郭昌應該嗣侯,但是郭昭也想當,於是賄賂汪太后的父親汪瑛;誣告郭昌不孝其母,於是下令錦衣衛調查,結果查明事實。

汪舜華自然大怒:“沒想到汪家還是不老實!”

汪瑛已經憋得太久了。

當年被汪舜華警告太上皇和黨羽已經盯上了她,真要是犯了眾怒,皇帝丟卒保帥,她被打入冷宮,汪家首先就要拉出來祭旗!

汪瑛自然是不信的,他知道女兒得寵;但汪泉還有理智。年初剛剛鬧了一場“妖狐夜出”,是個人都看得出如果不是景帝,太上皇和汪舜華都能活剝了對方。那是在位十五年的正統皇帝,萬一真讓他揪住不放,汪家不可能全身而退。

因此,汪家老實了好幾年;甚至汪舜華誕下嫡子汪家進侯爵,在汪舜華連哄帶嚇之下,也悻悻的回家了。

直到奪門不成後太上皇死了,汪瑛終於可以昂首挺胸了;緊接著景帝去世,他感覺好日子終於到來了。

但當時群臣反對汪舜華垂簾聽政,有景帝的遺詔,汪舜華又堅持,大家自然要找別的把柄,意圖壓制汪舜華的氣焰。

汪家成了最好的突破口。

汪舜華也意識到了,派了心腹登門,警告他們老老實實,不要亂說亂動,汪家也只好夾著尾巴做人。

一波三折,汪舜華終於臨朝稱制,汪瑛父子感到汪家的春天終於來了。

只是汪舜華剛有點力氣,就把外戚叫進宮裡談話,看到她嚴厲的眼神,聽著那些刺耳的話語,汪泉汪瑛說心裡沒點波動是假的——畢竟馬上不僅連太祖的駙馬,甚至親王都吃了掛落。

今年,朝局初步穩定,汪瑛也就覺得世界很美好。

侵佔土地的事暫時還不敢幹,但私下收錢納賄說句好話也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於是汪瑛就這麼幹了。

汪瑛的話,汪舜華是自動要打折扣的。當時就問:“郭昌不孝順,那該是督察院管的事,跟你有多大關係?”

汪瑛吃了癟,只得訥訥的:“我這不也是實話實說,跟太后反應實際情況嘛。郭昌不孝,如果讓他當了武定侯,才是折損了朝廷的臉面。”

汪舜華看著他:“郭昌有沒有不孝順,朝廷自會調查。我只是提醒你,汪家現在已經位列侯爵,要學會知足。不要拿不該拿的錢,否則查出來,我沒辦法法外施恩。”

現在調查清楚,督察院都是不畏權勢的主,直接捅到太后跟前:固安侯收受賄賂,又是在這個關口,應該從嚴從重治罪,但他是您的親生父親,該怎麼辦,您看著辦。

于謙等人也皺著眉頭:這個汪瑛,就是狗改不了吃屎!上次的處罰還不夠重怎麼的——確實不夠重,強佔了160多萬畝田地,退回去了,罰了俸祿,免了伯爵,沒兩年又還給他了,女兒生了兒子還給他升職。

——誰讓他有個好女兒!

可惜這個女兒註定不是貼心的小棉襖。

汪舜華不是景帝,景帝是皇帝,口含天憲,他要寬宥誰,那也不是什麼大事;她是太后,本身是藉著皇帝的勢,下面有很多人已經不滿意了,如果處事不公平,下面一定沸反盈天;尤其在對待孃家的問題上,輕不得重不得,否則人家罵你“六親不認”都是輕的,搞不好還會說沽名賣直,甚至扯出王莽殺兒子、武則天掐女兒的典故。

當時得到訊息,把汪瑛叫進宮來罵了半個時辰,汪瑛只能認罪,說自己一時糊塗,請求寬恕。

汪舜華嘆了口氣:“這話你當年就說過,可是並沒有往心裡頭去。我跟你說過了多少次,你是從來沒有放進心裡。總覺得自己是太后的父親,可以為所欲為;你忘了,天下是朱家的,不是我汪舜華的;更何況皇子犯法還要與庶民同罪,遼王華陽王的下場你沒看見嗎?還敢以身試法!”

她吸了吸鼻子:“這些年來,我沒有照顧過孃家嘛?你們得到的不夠多嗎?你從一介布衣提為正六品兵馬指揮使,然後是都指揮同知、錦衣衛指揮使,封了伯爵,四個兄弟,全部受了官;甚至上次強佔160萬畝土地的事也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後來還進了打破慣例進了侯爵,孫太後的哥哥孫繼宗當時也不過是個伯爵,你家的兒女全部和世家大族聯姻,甚至和衍聖公攀上了親,你還要怎麼樣?你想要榮華富貴,朝廷就不要吏治,百姓就不要過日子嗎?你有個做太后的女兒,就可以為非作歹;以後別人的女兒做了皇后太后,是不是也可以拿你開刀?”

汪瑛耷拉著腦袋。

汪舜華不想再跟他廢話,宣旨:“追繳賄賂,降為伯爵,冠帶閒住,以後非詔不得入宮。”

汪瑛大驚:“太后!你總得為我,為你的弟弟們著想吧。”

汪舜華沒有看他:“我還得為我兒子,為大明的江山著想。你回去吧,以後好好在家修身養性,外頭的事不用操心,也別忙著進宮。”

隨後下旨,郭昭誣告兄長,罪犯不義,且賄賂大臣,罪在不赦,賜死;所有涉案人員,一律嚴辦。

汪瑛跌坐到地上,眼淚掉了下來。

汪舜華舒了口氣:賠錢的買賣沒人做,但願從此以後朝野上下都能看到汪瑛父子在她這裡說不上話,也就不會再去找他們。

這回京城裡是真的氣溫降了不少:太后對自己的父親都能重處,別人就別自找苦吃了。

四月的最後一天,工部尚書江淵上書:“國家大計,莫先於糧運。現在自通州以南,直抵揚州,河道膠淺,糧運艱行,宜命管河道軍民官員,組織附近衛所府州縣軍民,設法疏浚水塘泉源,用以接濟運河。”

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汪舜華想了想,吩咐朱驥:“把徐有貞洗乾淨,換身衣服來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