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岷江風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六章 魔王再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六章 魔王再起

當五津渡燃起一片火海,農民軍哭號著向東潰去,馬蘭蘭率軍佯裝追趕。

本已上岸的劉見寬旋即撲向火海,眾和尚道士、江湖遊俠們趕緊幫著滅火。雖人多力量大,數百只船也被燒得滿目瘡痍。

這一場惡戰,楊展師兄弟全部負傷,但他們顧不得自己的傷痛。大戰過後的五津渡,戰火未燼,屍橫遍野,血流滿江。

楊展身上的箭,已被取出。他忍著痛,帶著大家救護傷者,打掃戰場。負傷的農民軍沒有趕得上隊伍,便成了俘虜。他們跪在地上,彷彿待宰的羔羊。

有人衝到面前,舉起了大刀。這三個月,李自成的九部聯軍進入四川,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多少家庭支離破碎。

現在正是以牙還牙的時候,俘虜們卻痛哭流涕地哀求。

楊展嘆息了一聲,對大家說道:“且饒他們一命吧。這些人可恨也可憐,沒飯吃,只好造反,造反就要打仗,打仗就要死人。他們並非魔鬼,是戰爭讓大家都成了魔鬼。”

費小金便對俘虜們說道:“今天饒過你們,趕快滾回陝西,再也不要到四川來。”

內中有膽大的卻求道:“我們不想再回去了,回陝西,也只死路一條。請將軍和諸位大爺給我們一條生路吧!”

這裡正在議論,朱平樨帶著蜀王給的十萬白銀和酒肉、糧食趕到了。

看見師兄弟們滿身的鮮血,他潸然淚下,雙拳一拱,單膝著地,給大家行了一個大禮,泣道:“若不是幾位師弟和眾大俠相救,成都危矣,蜀王府危矣。”

楊展問他當時情形,平樨講述,李自成將成都圍起來的時候,周邊的守軍都在川東、川北,成都僅兩千兵力。蜀王拿出十萬白銀給官府,緊急徵兵,竟然未招到一兵一卒。

楊展聽此,馬上有了主意,對平樨和眾人說道:“如今天下大亂,我們要保成都和川西平原沒事,必須養一支不受官府調遣的兵。如今蜀王拿了十萬白銀出來,我們就以這個為基礎。你們看如何?”

大家紛紛贊同,略一計議,便達成共識。

這支隊伍就駐在重瞳觀,楊展的師兄弟以及江湖遊俠們,都不再跟他去廣元,留下來負責徵兵和訓練。

這次的俘虜,願意加入這支隊伍的,就留下來,不願意的,遣回陝西。

安排妥當,楊展便回廣元與馬蘭蘭匯合了。

李自成向東潰退,卻又遇張令的保寧軍,只好迂迴至川北。不曾想,洪承疇已在梓潼埋下重兵。

經五津渡和梓潼兩仗,九部聯軍傷亡慘重,幾乎全軍覆滅。又改變行進方向,自劍州入甘肅。甘肅太荒涼,再入陝西,卻被官兵圍追堵截,打來只剩一千人。

李自成準備帶這一千人去河南發展,在潼關南原又陷入重圍,最後只帶十八騎勇士突圍,逃入商洛山。

商洛山與谷城相連。李自成和張獻忠,一個在谷城集草屯糧,打造軍器,招兵買馬,訓練士卒。一個在商洛山臥薪嚐膽,看書學習兵法,招兵買馬,勤練武藝。

當孫傳庭和洪承疇都被調到遼東抗擊清軍的時候,李自成知道時機來了。他帶兩人,悄悄到了谷城太平鎮,張獻忠的駐地。

張獻忠與李自成“雙雄”相聚,徹夜長談,約定來年端午前後同時起事,重舉義旗。

崇禎十二年五月六日,張獻忠在谷城再次反叛。

谷城背靠武當,面臨漢江,既是天然屏障,又可水陸並進。張獻忠屯兵於此,養得元氣滿滿。

他把分佈在谷城四郊的四營將士集中到太平鎮,向大家宣佈:

“大明朝廷已腐敗不堪,很快就要滅亡了!我們在這裡,還要忍受各級官僚無止境的索賄、敲詐、刁難。他們從來就沒有信任過我們,守在這裡,遲早都是死路一條。我們只有重舉義旗,打下江山,才能生存,才能富貴!”

義子們帶著將士高呼:“重舉義旗,打下江山!殺!殺!殺!”

張獻忠一馬當先,如出籠之虎,撲向縣城。

等這一刻,已經兩年。魔王只有在戰場才能迸發活力。

谷城守軍很快命喪鐵蹄,曾經自殺未遂的縣令阮之鈿和巡按御史林銘球迅即生祭了他的虎拳,大軍順利進城。

四個義子分別帶隊拆毀城垣,劫銀庫,放囚犯,抓監軍,斬官史。

當張獻忠離開谷城時,把明庭上下大小官員向他索賄的名單、數字和時間,都詳細地寫在了城內外的牆壁上。

他要讓老百姓看看,這便是腐朽的明王朝。

在谷城太平鎮東山再起的張獻忠,已經是一個成熟的造反者。除李自成外,他又聯絡了羅汝才、馬守應同時舉義,農民起義的烽火,又一次在中原大地上熊熊燃燒起來。

熊文燦得知義軍再起的訊息,立即調左良玉和羅岱領兵追剿。

張獻忠將大軍埋伏在房縣以西的羅猴山,張網佈陣,並派出一支隊伍佯攻敗退,引誘官軍入山。

左良玉和羅岱沒想到張獻忠已學會兵法,全力進山追剿。誰知伏兵一出,一萬多官軍被圍在當中。

張獻忠和他的義子們痛下殺手,官軍兩三千人死於非命,其他全部潰散,羅岱被活捉,左良玉丟盔棄甲,伏鞍而逃,連軍符印信也丟失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崇禎帝一怒之下,撤了熊文燦的職,並予逮殺。左良玉降三級,帶罪隨軍立功。接著,改派大學士、兵部尚書楊嗣昌督師,總督以下並聽節制,再次展開對農民軍的大規模圍剿。

楊嗣昌一到襄陽,就丟擲他策劃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戰略。會師十萬,並檄河南、四川、陝西、鄖陽諸撫鎮將領,分扼衝要,主要任務是全力圍剿張獻忠和李自成。

起初,張獻忠不瞭解情況,接連失利,非常被動。後來透過情報摸清了官軍底細,他說服羅汝才,兩軍聯合,加強了義軍的力量。

張獻忠將“以走制敵”“避實擊虛”的戰術發揮到了極致。他的重甲鐵騎已經有上萬人馬,分成幾個小隊,今天在這裡,明天又到了三百裡外的地方,每每出沒無常對付官軍。

他非常重視情報工作,派出很多機靈的軍士扮成商人小販,四處探聽訊息。老百姓也常把官軍的動向告訴義軍,還常給張獻忠的隊伍做嚮導。

因此,他能及時掌握敵情,迅速採取軍事行動,打得官軍措手不及。然後迅速轉移,使官軍摸不清他的去向,難以追擊。官軍的主力部隊不是撲空,就是遭到埋伏而損兵折將。

張獻忠不僅有了成熟的戰術,更是提高了對局勢的判斷能力,也對自己的實力有足夠的認識。

儘管現在經常打勝仗,也將官軍玩得團團轉,但始終經常被困在官軍的包圍圈裡,非常不利,隨時都有被圍殲的危險。

必須徹底粉碎官軍的圍剿計劃,跳出包圍圈去作戰。

辦法只有一個——“以走制敵”。

張獻忠一路狂奔,戴罪立功的左良玉死命追擊,兩人玩起了躲貓貓的遊戲。一旦遇上,便打上一仗。

十幾仗下來,雙方都損失巨大。左良玉帶的是官兵,損失了不心疼。張獻忠帶的,卻是過命的兄弟、義子、同鄉,損失一員,都象割肉。

終於,兩人在陝西枸枰關遇上,都不想跑了,也跑不動了,只有決戰。

左良玉對張獻忠虎拳的厲害已瞭若指掌,對他手下大將也是非常的忌憚,所以他不和他們比武功,只和他們比裝備。

他的火炮如雨一般落在張獻忠的陣中,上萬支火銃壓得八大王的隊伍沒辦法往前衝。

當張獻忠好不容易衝到官軍面前,密密麻麻的盾牌抵擋著他的虎拳衝擊和弓箭的射擊。

打了一天一夜,張獻忠慘敗,敗得一塌糊塗,死傷近萬人。老婆孩子,連帶那位叫做潘獨鰲的軍師,都給抓了,被押解去了襄陽。

由於敗得太慘,跑得太快,張獻忠連隨身的“天賜飛刀”和“西營八大王承天澄清川嶽”的虎符都丟了。

但,好歹,張獻忠又跑脫了。

楊嗣昌隨即將戰略調整為“驅賊入川”,試圖利用四川的特殊地形消滅張獻忠和羅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