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岷江風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七章 楊展放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七章 楊展放虎

從枸枰關跑脫,張獻忠別無選擇,唯有入川一路。

為了讓他入川,督師輔臣楊嗣昌將四川精銳部隊全部移往襄陽,這條戰略就叫“驅賊入川”。

楊展也不得不隨侍在督師大人身邊,眼睜睜看著消停了兩年的兵災又要進入四川。督師大人想利用四川的險要地形,困死農民軍。但這樣的戰略,帶給四川的,卻將是生靈塗炭。

他急忙傳信給費小金、劉見寬和帥遠洪,令三人各領兩千重瞳觀兵,協助馬蘭蘭、秦良玉和張令,消滅流竄到四川的農民軍。

“驅賊入川”戰略甫一實行,和張獻忠一起造反、一起投降、又一起再反的羅汝才、搖天動、黃龍等十三家農民軍,紛紛湧入四川。

羅汝才攻打夔州,秦良玉和費小金率軍前往,大破羅汝才,斬首六百餘級,活捉副塌天、惠登相、王光恩,並奪取了羅汝才的帥旗,羅汝才軍走向衰落。

搖天動、黃龍等則被馬蘭蘭和帥遠洪打得屁滾尿流。馬蘭蘭的廣元鐵騎、白桿兵,帥遠洪的火銃隊,三者相加,戰無不勝。

神駑將張令和劉見寬死死防守保寧一線,一一擊潰了流竄到川北、川東的農民軍。

見此情形,還沒有入川的農民軍都不敢進來,只在四川邊界東躲西藏。

張獻忠曾經想從瑪瑙山進來,張令和劉見寬率軍與之大戰。張令雖已七十高齡,仍能開五旦弓,而且百發百中。

張獻忠大敗,逃往岔溪千江河,劉見寬水上追擊,取得一場大勝仗,將張獻忠打進了興安歸州山中,才鳴金收兵。

左良玉卻追進興安嶺,在張獻忠後面緊追不捨,死力把他往四川境內驅趕。

張獻忠不得已,派人攜重金賄賂左良玉,說:“我在,你還能被朝廷重用。我不在了,你就沒用了。你的部下平時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楊嗣昌多疑又專橫,你把我滅了,你也活不久了。”

聽此言,左良玉鬥志鬆懈下來,張獻忠乘機將沿路散落的將士重新聚集起來,在川、陝、鄂邊界逍遙遊走,隊伍越來越壯大。

楊嗣昌對秦良玉、張令、馬蘭蘭阻擊流賊入川的做法非常生氣,勒令邵捷春轄制秦良玉和張令,並令馬蘭蘭在廣元聽調,不得隨意出兵。費小金、帥遠洪、劉見寬只好將自己的隊伍帶回去,藏兵重瞳觀。

按照楊嗣昌的指令,邵捷春領二萬老弱殘兵守重慶,不爭山奪險,消極防守,讓秦良玉在重慶附近三四十裡處設防,派遣張令守黃泥窪。

秦良玉當即指出這種佈防的弊端,她說,“這種佈防甚失地利,賊軍盤踞歸、巫眾山之巔,俯瞰吾軍營壘。倘若他們自上而下,乘勢攻擊官軍,張令部必敗。張令一敗,次必及我部軍。我部軍一敗,誰又能救重慶之急?”

邵捷春冷笑了一下問道:”秦將軍有何高見?“

秦良玉道:“邵公此時,絕不能坐防堅城,應先發制人,與賊軍爭山奪險。”

邵捷春道:”有一天你做了督師,我便聽你的。“

秦良玉寫信給楊展,罵道:“這種佈防,分明就是要將四川大門向張獻忠敞開,如果這次與邵捷春一同戰死,簡直是一種恥辱!”

楊展也很心急,這種情況下,張獻忠任何時候都可以竄入四川。

幸好,楊嗣昌見左良玉追擊不力,便親自帶著大隊人馬,追到邊界上來。

楊展也在其中。他本想自請為先鋒,最好在川陝鄂邊界消滅黃虎。又怕沒有秦良玉、張令、馬蘭蘭的阻擊,將黃虎趕入了四川。在這樣的矛盾和痛苦中,他且跟在督師大人後面亦步亦趨。

張獻忠其實並不想入川,他太懂楊展。他什麼時候入川,楊展就會什麼時候不顧一切阻攔。

他只能將“以走制敵”戰術發揮到極致,帶著楊嗣昌在邊界上轉圈圈。一會兒鑽山,一會兒入洞,經常追到半路,人就沒了,督師大人只能滿頭大汗,坐下來看地圖。

他的鐵甲騎兵一晝夜能行三百餘裡,快速流動,常常把官軍搞得顧此失彼,腹背受敵,疲於奔命。

就這麼追了大半年,毫無結果。

張獻忠非常得意,有一天,他隨口吟了一首打油詩:

前有邵巡撫,常來團轉舞。

後有廖參軍,不戰隨我行。

好個楊閣部,離我三尺路。

楊嗣昌惱羞成怒,他宣佈赦免羅汝才等人的罪行,凡歸降者均授以官職,唯獨不赦張獻忠。並懸賞:“有能擒獲張獻忠者,賞萬金,封侯爵。”

但第二天,楊嗣昌駐地的牆壁上就出現一幅佈告:“有能斬督師來獻者,賞銀三錢。”

張獻忠針鋒相對的行徑徹底惹惱了楊嗣昌,他不得不使出了他最不想使用的殺手鐧——楊展。

楊展的能耐早就名揚四海,他不想讓他搶了風頭。而且,他深知,楊展是蜀中只想自保的豪族代表,他根本就不會真的配合自己的“驅賊入川”戰略。

楊展當了先鋒,果然非同尋常,張獻忠很快被他追進了開縣黃陵城。

他決定,在這裡伏虎。

秦良玉和張令都被邵捷春轄制在重慶,沒人沿途攔截。如果他不在這裡解決掉張獻忠這只黃虎,將會後患無窮。

但楊嗣昌卻再三催他繼續往前追趕,並不讓左良玉等後續部隊支援。

他只有通知師兄弟,讓他們帶隊伍過來,形成合圍。

張獻忠恨極了楊展。不管是入川,還是逃跑,楊展都是堵在他前進路上的一座大山。

他也想在這裡搬掉這座大山。

而現在,正是時機。楊展既無大隊官兵作後盾,又無師兄弟和江湖豪傑作外援。

楊展將張獻忠堵在黃陵城,篤定地等著形成合圍的那一刻。張可望帶一支精兵,悄悄繞到了他的後方。

張獻忠已非兩年前的張獻忠,他不會再拿自己的虎拳去迎擊楊展的伏虎拳和伏虎劍,他已經將兵法使用到出神入化。

他和張可望前後夾擊,其他義子兩翼包抄。

楊展大敗,手下將士死傷過半。他沒來得及和張獻忠父子交手,讓他們領教他更加高強的武功,隊伍便被打散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果不是費小金、帥遠洪、劉見寬及時帶人趕到,他已陷入張獻忠重甲鐵騎重圍。

見楊展援兵來到,張獻忠見好就收,趁他們救護傷兵,一徑往觀音巖、三黃嶺殺去。

楊展趕快組織攔截。

但得勝後的張獻忠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渡過長江,向重慶殺去。

楊嗣昌終於得償所願,驅賊進川了。他悄悄退到一邊,袖手旁觀著楊展們拼命保衛家園的戰爭。

見張獻忠殺向重慶,楊展趕快通知秦良玉和張令。兩名老將帶軍來攔,張獻忠部隊已經到了大昌城下。

張令便急弛前往大昌,想把農民軍就地殲滅在大昌城下,誰知剛走到一半,就得知大昌守將被打敗,張令只能下令在竹菌坪安營紮寨。

張獻忠派義子定國上陣,誘張令出戰。張令看定國不過20出頭,便沒有任何防備,騎馬出陣,被定國一箭射中咽喉斃命。

秦良玉前去援救沒有成功,輾轉作戰又連連失敗,部下的三萬人幾乎全部戰死。

秦良玉於是單獨求見邵捷春,建議呼叫自己二萬溪峒的士兵用來擊破賊軍,自己願出一半糧餉,其餘一半需要官府支援。

但邵捷春以倉庫中沒有現成的糧食為理由,拒絕了她的請戰,因為他需要秦良玉幫他守著重慶。

秦良玉只好嘆息而歸。

路上遇見楊展師兄弟,秦良玉老淚縱橫地哭訴道:“枉我一片為國之心,被這些沽名釣譽、爭風吃醋、明哲保身的奷人辜負了!”

楊展安慰道:“岳母大人且請寬心,我有一條放虎歸山之計,只需如此如此,既能將賊趕走,又能讓那些奷人受懲。”

聽了他的計策,秦良玉立即來了精神。

在張獻忠從大昌進軍重慶的路上,他的情報人員送來訊息,重慶已結集二十萬官兵,等著將他消滅在山城。

他非常震驚,之前的訊息是四川的兵都在襄陽。現在的訊息是,襄陽的兵都在四川。

原來,楊展將重瞳觀兵裝扮成官兵,和秦良玉的官兵一道,打著各地旗幟,一會兒出重慶,一會兒進重慶,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又調動百姓在重慶城外構築工事,安置火炮。

同時派人在市井散播訊息:周邊各省的兵都到重慶了。

狡猾的張獻忠知道,不管訊息真假,他是在重慶撈不到好處了。現在,有一個地方可以去,那裡誰也想不到。

張獻忠在重慶周圍神秘消失了,他的去向,只有楊展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