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岷江風月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八章 西王入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八章 西王入川

張獻忠真的要入川了。

他別無選擇。湘楚水陸四通八達,無險可守。左良玉象一隻蒼蠅死盯著不放,今天來奪這個城池,明天又攻那個要塞,再這樣死磕下去,大家都是死路一條。

如果順江東下,攻取南京,明軍在長江沿線又有重兵防守,南京附近還有死對頭黃得功、劉良佐的部隊。

不如拿著江南搜刮的財富,盡驅楚人逆江而上,攻取四川,然後以四川為根本,養精蓄銳,伺機北伐中原,平定天下。

再說,四川的所謂天險,在張獻忠眼裡,就是幾條水溝、幾座小山包。對他來說,不是阻礙,反成了優勢。他的水軍,在江南已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正可逾越長江天險。

至於和巫山接壤的神農架原始森林,過去十來年,他的重甲鐵騎在裡面縱橫東西,早就習慣了其複雜地形。

更何況,在四川,他誰都不怕,只怕楊展,楊展卻已消失將近兩年,據說,他被崇禎老兒關進了監獄,哈哈,天助我也!

現在,只需調兵遣將。

可望上前一步,張獻忠以為他又要爭奪先鋒,誰知他道:“父王若要入川,定要籌劃出應對楊展之法。他雖被關了起來,其師兄弟和一眾江湖遊俠的本事也不容小覷。特別是那個怪陣,當初在大別山,區區幾十人,便可吃掉我們幾千人。”

張獻忠怒道:“我怕他作甚?咱老子現在擁兵百萬,浩浩蕩蕩,看他怪陣能奈我何!”

定國也勸:“父王還是當小心,百萬之眾,只可齊頭並進,切不能再分兵幾處。”

能奇哈哈大笑,“兩位兄長也是久經沙場,怎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言畢,跳出來請令:“父王這次就將先鋒官大印賞給孩兒吧,孩兒定當不辱使命,為父王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張獻忠讚道:“吾兒雄壯!這次的先鋒官非你莫屬。你帶三千鐵騎,為我開路。只需緊記,每到一地,先禮後兵,招降貼鋪天蓋地撒出去,省你多少力氣。如遇抵抗,記著我的殺字訣,不殺得血流成河、屍積如山,不足以震懾人心!”

“謹遵父王教誨!”能奇領命退下。

張獻忠隨又喚道:“文秀吾兒!”

“是,父王。”幾個義子中,文秀最是乖巧,從來不爭不搶,卻堪當大任。

“你領十萬鐵騎,沿長江右岸前行,既可作能奇後援,又可作我水師護衛。”

“文秀領命!”

張獻忠站起來,走到可望和定國身邊,拍了拍他們的肩膀,笑呵呵說道:“你們兩個,不愧為兄長,思慮周詳,足可為我分憂。你們的建議,老子都記下了。現在,你們二人聽令。”

可望和定國趕緊俯身聽令。

“可望,三日之內備三萬只木船,運載水師和糧草。再備百隻大船,裝上金銀珠寶和各家老小,到時候,水師就由你來指揮吧,把老子的船放在中間,我可要好好遊耍一番。”

“是,父王。”

“定國,你性子比較穩重,驅趕楚民的事情,就由你來辦吧。切記軟硬兼施,別把人殺完了,進川的路很長很遠,我們需要這些楚民來當炮灰。五日之內,你負責把湖南各州縣男婦驅趕到荊州,到時候,跟著部隊,分別在長江左右兩岸前行。”

“是,父王。”

張獻忠隨即又安排王尚禮、白文選、馮雙禮、馬元利、張化龍等大將,除白文選帶步兵在長江左岸前行外,其他大將都分別輔助可望、定國、文秀、能奇,作好了充分的入川準備。

崇禎十七年正月十六日,張獻忠率領水陸大軍百萬,從長沙出發,經荊州,入西陵峽,揚帆西上。

大西軍以長江為中軸,左岸步兵,右岸騎兵,排成寬四十裡的橫陣,夾江齊頭並進,江中三萬只木船擁著百艘大船逆流而上。

西王張獻忠帶著丞相汪兆麟,端坐在中間最大的一艘戰船上,船頭一竿黃色大旗,上寫“只殺貪官,不犯順民”八個大字,迎風招展,嘩嘩作響。

能奇帶三千鐵騎,穿過茂密的原始森林,神不知,鬼不覺,到了巫山縣城。他必須在大部隊進入巫峽之前拿下這裡,大明朝什麼都沒有了,但是火炮卻多。巫山縣城居高臨下,僅用炮火攻擊,便可阻擋大西軍在巫峽的前行之路。

他之前已打探清楚,這裡的總兵叫王之倫。他派人先給王之倫送去了招降牌,就是那幾句:若是投降,加官進爵,但若抵抗,五馬分屍。

王之倫趕緊坐著木船順江去探,看見下游烏央央遮天蔽日的船帆駛來,頓時魂飛魄散,趕緊調轉船頭,也不回城,徑自向上游方向逃竄。

他怕被發現受到處罰,逃跑的路上,竟把大西軍入川的訊息瞞了下來。

能奇三千鐵騎突然到來,巫山縣城群龍無首,大江南北,兵民奔竄,勢莫能止。能奇輕輕鬆鬆取了縣城和水陸各隘,張獻忠率大軍相繼進入巫峽。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巫峽峽長谷深,如一條美不勝收千奇百怪的畫廊,可惜現在都成了人間煉獄。

張獻忠在大江中悠哉遊哉,所擄楚中男婦,彌山塞野,盡食麥苗草根,有時候屠人馬為食,餓死的人相互枕藉,屍橫遍野。

大江舟楫,絡繹不絕,用了兩個月時間才過完巫峽,巫山的老百姓也被擄走了千餘人。

之所以花了兩個月的時間過巫峽,除了人多外,最重要的,是他的先鋒官能奇,在上游瞿塘峽的夔門,遭遇到入川以來第一個勁敵——秦良玉。

崇禎皇帝曾經為秦良玉贈詩一首:“蜀錦徵袍手製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多少奇男兒,誰肯沙場萬裡行?”

但此時的秦良玉已整整七十歲了,陪她一起守夔門的白桿兵不足三千,畢竟人吃馬嚼,需要糧餉。而大明朝的四川巡撫陳士奇,對她長期排擠打壓。出了楊展入獄的事,更是對她百般防備。

現在,她僅提三千白桿兵,就想擋著百萬大西軍。

張獻忠進入巫峽的時候,她又拿著那個設十三關隘的建議去找陳仕奇,巡撫陳士奇瞅一眼秦良玉,又瞅一眼她畫的地形圖,兩手一攤,說道:“你讓我到哪裡去籌集軍糧啊?”竟一口回絕了。

張能奇打來的時候,也是先送招降牌,被她撕得粉碎,而後,全身披掛,翻身上馬,不等敵軍殺到,前去夔門外迎賊。

能奇與秦良玉對陣,雖武技不及,但勝在年輕力大,漸漸,便將秦良玉逼回陣中。

秦良玉長槍一揮,她的白桿兵一擁而上,勾倒了不少鐵騎。大西軍滾鞍下馬,死傷大片,體會到了讓清軍聞風喪膽的白桿兵的厲害。

雙方激戰兩天,互有死傷。秦良玉振作精神,正準備一鼓作氣攆走張能奇,張文秀帶著十萬鐵騎殺來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兩軍對壘,文秀念當初在百丈關被楊展和馬蘭蘭善待之情,不忍心置秦良玉於死地,好言勸道:“秦將軍巾幗英雄,一生為國拼戰沙場,令人好生敬佩。但現在我大西百萬大軍,你又怎能阻擋?趕快帶著你的人走吧!”

秦良玉凜然斥道:“小子,有本事,你和我單挑!只要我秦良玉不死,休要從夔門過一兵一卒!”

張文秀把眼睛一閉,令旗一揮,他自己躲到一邊,大西鐵騎鋪天蓋地而來。

秦良玉和她的白桿兵沒有害怕,人人奮勇,竟一次又一次打退了大西鐵騎的進攻。

能奇責怪文秀道:“誰叫你好心?你忘了父王的殺字訣了嗎?明天,我和那老太婆單挑,宰她於馬下,就能滅了她的白桿兵了。”

第二天,能奇衝在前面,秦良玉果然接著,兩人廝殺在一起。文秀指揮鐵騎一擁而上,白桿兵頓時陷入重圍。

秦良玉漸感力竭,悽然想到:“我終究還是戰死沙場,一雙兒女,竟不能相見了。”

能奇卻是越戰越勇,大刀一揮,就要劈在秦良玉頭上。呯的一聲,他卻突然栽下馬來。張文秀眼疾手快,越眾而上,將他接到自己馬上。

呯呯呯,硝煙彌漫,火銃聲大作,大西鐵騎紛紛倒下。張文秀抱著能奇,一邊還擊,一邊指揮隊伍退下。

他快馬加鞭將能奇送到巫峽,上了張獻忠的大船。

張獻忠心疼得哇哇大叫,“老子怎麼忘了?能奇上次就是在夔州城受的重傷,這次就不該讓他上,文秀啊文秀,你是怎麼照顧你兄弟的?”

文秀泣道:“是我沒有看好他,父王責罰我吧!”

可望在一旁哼道:“你確實難辭其咎,看這情形,一定是你對那老太婆手下留情,久拖不決,才引來了那幫人!”

張獻忠馬上明白了,命令道:“可望,你去,把這幫人給我殺得片甲不留!他們來得正好,不除掉他們,我還擔心往後麻煩不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