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82章 最好結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82章 最好結局

王應麟的心思正如皇帝猜測的一樣。他宦海沉浮幾十年,又熟知歷史典故,深知內廷雖然有不得干涉外政的約束。但是規矩是人定的,也可以隨時被廢除。

內廷作為負責皇室事務的機構,看似只是負責管理皇帝生活起居,但也是最靠近皇帝的人,非是親信不能擔任。所以內廷還有小朝廷之說,一旦皇帝的旨意難以在外朝得到執行,其就可以利用‘小人’去做,並重新控制朝政,奪回權力。

這當然不是危言聳聽,歷朝中的宮闈之亂、外戚干政、內侍擅權等等看似是內廷混亂,其實根源還是內廷和外朝間的權力鬥爭激化引發的。因而外朝向來對內廷保持著警惕,打著各種旗號,採取種種措施來限制內廷的權力,干涉皇家內部事務。

王應麟也清楚當下內廷權力很大,當年的軍機處可以越過外朝,直接釋出諭令,插手六部事務,調動軍隊,對官員進行任免。而今軍機處雖然名存實亡,但是那個‘御前辦’還在,說是負責溝通內廷與外朝的聯絡,協助皇帝處理公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陛下處理軍政事務的助手,左右皇帝決定的一股潛在力量。

而王應麟也不得不佩服小皇帝的識人的眼光和調教下屬的本事。看看當下御前辦的出去的林之武、蔡喬、蔡若水、莊公從都已經是坐鎮一方的大員,治世能臣,而他們當初的出身都不過是普通士子而已。

現下御前辦的實力,因為‘老人’們的外派,而有所削弱大不如從前,但是現在的陳識時、馬端臨和徐無難也皆是一時的俊傑,稍加調教和歷練,不出數年也能獨當一面。還有時時伴在皇帝身邊的御前護軍都統倪亮,從前不過是個鄉下野小子,如今也是能謀善戰的大將了。

最讓外朝忌憚的還是御前護軍這支武裝力量,它名義上歸屬樞密院,但是樞密院是調不動的,他只聽從皇帝的諭令。而其從吃穿到武器皆是由內庫供給,與外朝無關,這也決定了護軍只忠於皇帝,而絕不會聽從外朝的調動,成為皇帝直轄的軍外之軍。

作為整個北伐的親歷著,御前護軍的戰鬥力也給王應麟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他們在江東和符離戰役中皆承擔了最為艱鉅的任務,面對強敵毫不退縮,敢打敢衝,每戰皆能重創敵軍,取得勝利。而在樊城之戰中,護軍一旅千里轉進,半日就攻克城池,其戰鬥力可見一斑。

有這樣一支強軍在旁,警衛京畿,拱衛皇城,無論出現什麼樣的動亂,陛下一聲招呼,他們就能將一切反對勢力碾成齏粉。想想那些士紳,欲靠著巫漢神棍挑動民意和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士子的上書,就想迫使皇帝屈服,真是不知量力。

況且大宋幾十萬禁軍對小皇帝忠心耿耿,王應麟以為前往荊襄督戰,會有一番波折,但是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將在小皇帝面前也生不起反抗之心,一個個束手就縛。而其在士兵中的威望更是無人可及,不待其下令,軍卒們便自發的冒著抗令的風險前去迎駕。可見小皇帝對軍隊的掌控力,即便太祖也難以企及。

想到此,王應麟生出種無力感,當前小皇帝已經非是十年前的那個孩子了,他悄然間已經完成了佈局,在朝廷中有了自己的班底,在地方已經不動聲色安插進去了自己的心腹之臣,使得他的諭令可以得到貫徹和執行。而透過此次北伐,再次鞏固了在軍中的威望。尤其是親征襄陽,順勢消除了行朝舊將在軍中的最後一股勢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次恢復三省,不過是皇帝透過整合朝廷各方勢力,讓自己的親信得以進入最高權力機構,分化和削弱反對力量,從而完成自己掌控朝廷計劃的最後一步而已。再待幾年,即便如自己這般老臣也要致仕,那時候朝廷上下就只有皇帝一個聲音,沒有人能夠挑戰其的權威了。

一個孩子從多年前就開始佈下了這麼大一個局,想想都讓人覺得可怕,可這也證明了小皇帝心思之縝密,眼光之長遠,反應之機敏,透過一次次朝廷發生動盪的機會,不動聲色的開始壯大自己的力量,打擊異己。但如此也算最好的結果,朝廷沒有因此發生大的動盪,平穩的完成了新老交替和權力的轉移,老臣們得以全身而退,安享晚年。

“如今內廷之事皆歸於皇城司,但內廷之事日益紛雜,已經難以承受,朕想恢復內侍省負責內廷一應之事。”趙昺給兩人斟上茶,笑著回答道。

“哦,臣深以為是,如今不比在瓊州,宮城狹小,事務亦少。當先陛下已經大婚,又誕下皇子和公主,事務劇增,只憑皇城司已經難以承受了!”王應麟從沉思中醒悟,施禮道。

他知道行朝遷入瓊州後,只是興建了範圍很小的宮城。而內廷在逃亡中也是一切從簡,機構設定不全,後與帥府的內府合併,成立皇城司掌管內廷事務,人員也不過百,內侍也很少,不得不依靠當時規模很小的侍衛營才能夠保證運轉。

回到臨安後,舊宮已經毀於大火,陛下節減,沒有重修,而是借用了高宗皇帝的行宮崇德宮,進行整治和稍加擴充作為宮城。人員雖然有所增加,恢復了六尚,但是有的司、典也是設而未立,空有虛名。且依然由皇城司主管,現在看來已經是不合時宜,也不符合禮制。

內侍省,早已有之,為皇帝之近侍機構,專司管理宮廷內部事務。北齊初置中侍中省和長秋寺;隋初改稱內侍省,後稱長秋監,參用宦官和士人,掌侍皇帝,管理宮室之事。唐代或稱內侍省,或稱內侍監、司宮臺,專用宦官,由內侍監、內侍、內常侍等為首官,掌傳達詔旨,守禦宮門,灑掃內廷,內庫出納和照料皇帝的飲食起居等事務。

本朝增置入內內侍省,與內侍省號為前後省,而入內省尤為親近。通侍禁中、役縣褻近者,隸入內內侍省。拱侍殿中、備灑掃之職、役使雜品者,隸內侍省。

“陛下,內侍省還是依舊制設立嗎?”謝枋得問道。

“不,朕初步設想,內侍省下設秘書監、殿中監、將作監、軍器監、內務監和太醫院及皇城司,即五監一院一司,分管內廷各項事務。”

“陛下,將秘書監和殿中監歸於內廷,分管何事呢?”王應麟問道。但心中稍定,監的官員品階一般要低於省,如此內官就難以一步登天,擔任宰執,是對內廷的一種遏制,也可視為陛下的讓步。

秘書省是專門管理國家藏書的中央機構。從東漢後期設立秘書監起,到南北朝升為秘書省。他知道秦始皇焚書後,天下藏書幾為一盡。再加上手抄方式和簡帛載體的限制,對於普通人來說,圖書是至為珍貴的物品。西漢以來,朝廷曾多次下詔求書,藏於宮內秘府,等閒人難得一見,“秘書”一詞即由此而來。

在這種特定的歷史環境下,秘書省自然備受重視,享有較高的地位。但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印刷出版技術逐步成熟起來,圖書數量越來越多。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官府和私人設立的書院、藏書樓等,即使在中央,藏書機構也不僅限於秘書一府了,其重要性逐漸削弱。

本朝前期經籍圖書歸秘閣,秘書僅掌祭祀祝版。神宗元豐改官制,秘書省職事恢復,日曆所、會要所、國史實錄院等均歸秘書省管轄,規模較唐時較大。但經歷靖康和德祐之亂後,國家圖書或被擄走,或毀於兵火,秘書省已經名存實亡了。

至於殿中省,起於魏晉以後,在門下省設殿中監一官。隋代始設立殿內省,唐武德年,改殿內省為殿中省,掌皇帝生活諸事,所屬有尚食局、尚藥局、尚衣局、尚舍局、尚乘局、尚輦局六局。唐龍朔年曾改中御府,咸亨元年復舊。本朝沿置,但僅為寄祿官,六尚局職掌分由它署擔任,如尚食歸御廚,尚藥歸醫官院等,已經名存實亡。

“朕打算將秘書監職能擴充,不僅掌管天下圖書秘本,還要將御前辦併入其中,以所管分設數局,協助朕處理一應公務,安排朝會、出行、會見等日常事務。”趙昺喝口茶言道,“殿中監則負責內廷的一應雜務,將酒庫、內酒坊、外物料庫、牛羊司、乳酪院、酒醋庫、車馬院、皇莊、皇苑、行宮、採辦等皆交由其管理!”

“至於將作監、軍器監和太醫院一切如常,而內務監則掌管內宮事務,設六尚局,皆由內官充任,負責管理內庫,侍奉皇室親貴,不得干涉外務。”趙昺緩了緩又道,“皇城司掌管宮禁宿衛和鑾儀衛,撤銷御前護軍都統府,一併權能移至皇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