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天神聖典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1章 尋找伏羲和女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1章 尋找伏羲和女媧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神”對這個區域的放任。

王母娘娘願意幫助這裡的人,但是她隱居山中、不肆意彰顯力量,也不要求人類的供奉和崇拜,只有修煉之人才會去崑崙山尋仙問道。

於是華夏大地漸漸變成了一個“無神之域”。

即使甲骨文裡沒有記載,王朋也不認為伏羲、女媧、黃帝是先秦諸子的編造。他們故事一定經過了千百年的民間流傳,才大量出現在先秦典籍中。

王朋梳理了一下,總體來說,華夏神話世系有著明確的時間線索: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三皇五帝堯舜禹。

但掰著指頭一數,真正意義上的“神”除了他接觸到的王母、帝俊之外,就只有盤古、伏羲、女媧三位了。

其他像燧人氏、炎、黃、少昊、顓臾、堯舜等都是“人皇”,也就是一些被神化了的人類。

盤古開天闢地,沒的說,神。

女媧造人、補天,亦神也。

伏羲一劃開天,創立陰陽八卦,應該也是神。

然後……就沒了。

至於道教“三清”,那是有了老子的道學之後才慢慢發展出來的概念。

但王朋也不好說“三清”出現得太晚,因為盤古的出現也遠遠晚於夏商周時代。

盤古神話最早記載於三國時期吳國徐整的《三五曆紀》,不見於先秦文獻。

“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又有“元氣濛鴻”之說。

“元氣”概念始見於戰國末期,至漢代流行,可見盤古發端於先秦老子的氣論思想,在漢代以後方才形成。

盤古創世的神話除了反應出鮮明的中國宇宙哲學之外,頂天立地、將天地分開的情節,又讓人聯想到將天空與大地分離的蘇美爾神王恩利爾、古希臘二代神王克洛諾斯。

而盤古死後,身軀的各個部分化生成日月星辰、四極五嶽、江河土地、金石草木,又讓人想起巴比倫始祖神提亞馬特被馬杜克斬殺肢解,身軀化作山川萬物的神話。

而在古印度《梨俱吠陀》中,原人普魯薩同樣被創世神阿特曼肢解獻祭,造出了天地、日月和整個世界。

世界各地的創世神話的相似,顯示出文明之間的相互影響。

王朋想,如果盤古只是一個“概念神”,那麼中國的“真神”好像就只剩伏羲和女媧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麼少麼?為什麼我來這裡沒見到伏羲女媧呢?

王朋不甘心,開始在資料堆裡狂翻。可是各種記載紛繁蕪雜,讓人越看越糊塗,簡直無法判斷們是“神”還是人類。

首先,伏羲和女媧屬於“三皇”。

三皇說法一:伏羲神農女媧(《司馬貞三皇本紀》)

說法二:伏羲神農黃帝(《帝王世紀》)

說法三:伏羲神農燧人(《尚書大傳》)

燧人(鑽木取火)、神農(炎帝)和黃帝都是“人皇”,伏羲和女媧和他們並列,並沒有覺得神格有多高。

而且這兩位神還被編入了人類的血緣世系:“華胥氏生伏羲、女媧;伏羲、女媧生少典;少典生炎、黃二帝。”

炎、黃根本不是兄弟,這個世系可以展開的時間線也太短,總體來說不可靠。

據專家考證,華胥氏是生活在新石器時代(約1萬年前)母系氏族的首領,是中華人文母祖。華夏的“華”就來自華胥。

傳說華胥因好奇踏上雷澤裡的巨人腳印,“感而有孕”生下了伏羲。

伏羲和女媧都隨母親姓“風”,均為蛇首人身。

“風”的繁體字寫作“”,“幾”代表的是天穹,“蟲”代表蛇,“”便是“來自天上的蛇”。所以“風”是中國第一姓,也符合伏羲女媧蛇首人身的特點。

然而,文獻又說伏羲和女媧都是部落首領,發明了漁獵、熟食、曆法、文字、樂器、嫁娶制度等,和其他人皇區別不大。

王朋想,說不定是兩位大神將一些文明的初始要素傳給了人類的呢?畢竟伏羲發明曆法需要非常深厚的天文知識,作“易”和“八卦”更是玄奇,不可能有智慧如此超前的部落首領。

至於女媧攢土造人、煉石補天,更不是人類所為了。

所以屈原才向天發問:“女媧有體,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媧創造了人類,又是誰創造了她呢?

《說文解字》裡,女媧是“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山海經》注曰:“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

王朋絕不相信伏羲和女媧是人類,所以當他看到戰國時代的《楚帛書》之後,終於松了口氣。

《楚帛書》是時令曆法之書,記載了中國最早的創世神話,比盤古神話要早得多。

書上說:在天地尚未形成,世界處於混沌狀態之時,先有伏羲、女媧二神,結為夫婦,生了青、朱、白、墨四子,是代表四時、四方之神。

四神又用陰陽參化之法開闢大地,制定曆法,使星辰升落有序,陰陽流通。

《楚帛書》上又載十二月神之名,與《爾雅》所載“聶提格”等十二月名讀音相同。

在漢代畫石像中,伏羲和女媧兩兩相對,腰身以上為人形,腰身以下為龍蛇之軀,雙尾相互纏繞,伏羲手中拿著太陽或者圓規,女媧手中捧著月亮或者曲尺。顯然,他們創造了自然、人類和文明,是人們心中的創世神。

王朋想,就算伏羲和女媧曾經存在於人類部落中(因為留下不少紀念性遺蹟),大概也是天神借了人類母親之腹託生人間。

然後們又與炎、黃等古帝一樣,被後人附會了很多文明初期的創造發明,所以看起來人神難辨。

除了創世,伏羲和女媧也有合力創造人類的傳說。

唐代《獨異志》記載:“昔宇宙初開之時,有女媧兄妹二人,在崑崙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

於是們決定把自己的命運託付給上天,在崑崙山發下心願說:“上天若要讓我兄妹二人結為夫妻,就讓兩堆火的煙合為一股;若不同意,就讓兩堆火的煙分開吧。”

當兩股濃煙糾纏在一起的時,兩人為了繁衍人類開始交合,伏羲拿用草編織的扇子遮住彼此的神情,這就們締造人類的經過。

更多的傳說則將們造人的起因歸於大洪水,這個說法遍佈中原和南方地區,在我國四十多個民族中流傳。

傳說上古時發生了一場大洪水,伏羲女媧兄妹倆躲在一個大葫蘆中,葫蘆停靠的大山正是華胥一族所在的古成紀(甘肅天水)範圍內。

當洪水結束後,到處都找不到人類的蹤影,於是這對兄妹商議造人,用滾石磨的方法佔婚。

結果石磨相合,於是兩人結成夫妻,繁衍了洪水後的人類。

到了這裡,中國與蘇美爾的大洪水傳說完全對上了,伏羲和女媧就是恩基和寧胡爾薩格,葫蘆就是中國的諾亞方舟。

這個故事若是從蘇美爾流傳到中國的,那真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

可是,伏羲和女媧後來到哪兒去了呢?為何我在崑崙山見不到們呢?王朋想。

一則出自南方的苗蠻地區的神話又給了他重要提示:

古時有12個兄弟姐妹,其中包括伏羲、女媧、王雷、王素、后羿等。

後來兄弟之間起了爭執,王雷要報復王素,於是發動天雷,使天河倒懸,暴雨不止。

這個“王雷”大概就是暴風神恩利爾了。

於是伏羲、女媧兄妹鑽進一個大葫蘆躲避洪水,途中又救了很多動物。

然後伏羲一直升到天上,找到了王雷,要求他收回洪水。王雷不聽,兄弟倆戰鬥起來。

後來王雷終於怕了,答應收了洪水。

這時伏羲說:“如果你立即收了洪水,船掉下去,豈不會摔死船上的人嗎?”

王雷沒辦法,只好招來10個太陽,想把洪水曬乾。

但是水乾之後,大地陷入了乾旱,人類都死光了,伏羲只好請來后羿。

於是后羿飛上扶桑樹,將多餘的太陽射了下來。

然而扶桑樹也被后羿踩斷了,從此人神兩界便不能方便地往來。

(原文極具少數民族風格,這裡改成了白話文。)

王朋一看,我的天啊,此文簡直集所有神話之大成,將所有的線索都連起來了!

既然伏羲和女媧也住在崑崙山,伏羲又請來后羿射日,難道便是帝俊,而西王母=女媧??

王朋被自己大膽的猜想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