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天神聖典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3章 神仙妹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3章 神仙妹妹

從文明本身的性質來說,華夏文明跟其他地區的文明有著根本不同,基本上是獨一無二的。

商周時期的人創造了絢爛輝煌、舉世聞名的青銅器,完全只是為了祭祀自己的祖先,卻從不為神供奉。對此,那兩位大神也從未惱怒。

們甚至可以放任人們唯我獨尊,將們降格為人類,而將自己的祖先吹噓為“神”。

經過黃帝和蚩尤一役之後,中原人在征服、融合東夷族的過程中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主導性,勢必要將炎、黃抬高到和神一樣高的地位。

於是後世不斷地將神的特點附加到頂多是半神的“人王”身上,祖先崇拜愈演愈烈。

後世編撰的“黃帝世系”和“五帝”之說,就是一個將半神的人王“神化”,將真神編入人族世系,模糊兩者界限的過程一個歷代修史者不懈努力製造出來的結果。

“天”本來只有一個,但漢代出現了“六天”之說。

即至高者為天帝,又名“太一”,其下有統治東西南北中的“五方天帝”,即華夏上古五位聖王賢君:太昊伏羲、炎帝、黃帝、少昊、顓頊,而以中央黃帝為尊。

東方天帝“太昊”原為炎黃之前的東夷遠祖,與伏羲混同為一。

西方天帝“少昊”也是東夷遠祖,太昊之後,其部族以玄鳥、鳳凰為圖騰。

少昊在傳說中是帝俊和娥皇之子,山海經說“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其國“以百鳥為官”。

他本與黃帝無關,但在黃帝世系中被編為黃帝長子。

少昊之孫被記為“帝嚳”,“帝嚳”從文字和特點上就是“帝俊”的變體,各種混淆和嫁接將神“帝俊”變成了黃帝的玄孫,一個叫做“帝嚳”的人類(此處省略讀者懶看資料一萬字)……

帝嚳之子記為帝堯、商族之祖“契”、周族之祖“棄”。

商族屬於東夷,被編為帝嚳之子也算沒錯,但與西來帶遊牧性質的周族並非兄弟關係。

北方天帝“顓頊”來自黃帝的另一支系中原一族,他是黃帝之孫,又是舜和禹的爺爺。

總之,“五帝”中炎、黃、顓頊屬於中原一族,太昊、少昊則屬於東夷族,華夏民族就是中原龍文化、東夷鳳文化、長江流域等地文化相互融合後形成的。

融就融了,現在華夏一家,還分什麼彼此?然而,一些編排還是忍不住讓人吐槽:

上小學時,王朋就被“湘妃竹”的故事感動過舜帝南巡蒼梧而死,崩葬九嶷山。娥皇和女英二妃千里尋夫,知舜已死,抱竹痛哭,竹上生斑,淚盡而死……

等等,娥皇不是帝俊的老婆嗎?

你把我當孫子可以,但是不能搶我老婆啊!!

隨著帝俊變為帝嚳,常羲也變成他的妻子常儀。

羲和與常儀原為日、月之母,帝俊之妻,後來卻成了帝堯手下的天文官,負責佔日、佔月。

巫山神女瑤姬本是王母娘娘的女兒,後來變成了炎帝之女。蓬萊神話的北海龍神禺強成了黃帝之孫。

此外,大羿射日也被歸功於堯。

《淮南子》曰:“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堯乃使羿上射十日,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擁戴堯為天子)。”

在此神邏輯面前,大羿:“……”

帝俊的其他神格特徵也被一一嫁接到舜的身上,足以令後世學者將“帝嚳、帝俊、帝舜”三者混為一談。

再說黃帝,其原型本是遠古華夏族一個酋長國的首領,戰國時許多人對他的一些傳聞進行編聯增纂,終於造就出一代帝王的形象。

傳說黃帝誅蚩尤於涿鹿,代神農氏為帝之後,立百官,制典章,命群臣造宮室,作衣裳,制舟車,定律歷,文字、算數、音樂等皆相繼發明,遂成盛世局面。

戰國至漢初,黃帝除了輝煌的帝王形象,又兼具了仙人的形象。

張修創立五斗米道,獨尊老子為教祖,而尊黃帝為古仙人,遂被後世沿襲增飾,說黃帝遍歷名山、求仙問道,最後得道昇天。

後來,黃帝又崛起為中央天帝,位列最尊,出巡時乘龍雲,雷神開路,雨師灑水,風伯掃地,強大的神物都成了他的僕役。

最後,黃帝直接以“天帝”的身份成了崑崙山的主人,就連妖媚的神武羅都成為了黃帝行宮的“管理者”(不知用詞是否恰當)。致使後世產生了“黃帝既然身為天帝,為何要拜謝九天玄女”的疑問。

傳說伏羲就是龍,又說取蛇身、鹿角、虎眼、鷹爪等創立了中華民族的圖騰,從此“龍”成為了至聖的象徵。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於是華夏先王們在文人的筆下也一個個具有了龍顏,出行紛紛乘龍。

在龍看來,們絲毫沒有被尊重的感覺,只是帝王們身邊華麗的裝飾品和吉祥物。

王朋不禁仰天喟嘆:娘娘啊,老天爺啊,你們真是心胸寬廣……

這時遠處傳來一陣歡聲笑語,仙女如雲,從宮闕間飄過。

王朋立刻從史料堆中跳了出來,放眼望去,只覺得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真是的,想那麼多大歷史的東西幹嘛,與我何幹,還不如看美女呢!

仙女們的身影稍縱即逝,王朋平復了一下心跳,喃喃自語道:“崑崙山有點陰盛陽衰啊……”

系統接話說:【王母是女仙之首,且不說她的女弟子了,光她的女兒文獻中就記載了二、三十位,崑崙山當然美女成群啦。】

王朋抱著腦袋:“啊……為什麼我單身時不能來這種美女扎堆的地方,而偏偏是有了女朋友之後?”

【本來就是貝斯特帶你來的嘛。】

王朋一陣尷尬,系統卻又故作殷勤地說:

【除了你見過的之外,這個時代的女神還有令騷人墨客魂牽夢縈的巫山神女‘瑤姬’,傳授黃帝經典教科書的‘素女’,你要不要瞭解一下?】

王朋板起臉:“本來就嫌美女多,還來勾我……”

【要是得到了《素女經》,你可以跟貝斯特雙修一下哦。】

“這樣啊……”王朋臉紅起來。

忽然聽得一聲清脆的喊聲:

“姐夫!”

聲音很近,就在他的背後。

王朋一激靈,趕緊回身。

一位身著粉紅羽衣的少女眨著水靈的大眼睛站在跟前,年紀和貝斯特相仿,容顏也有幾分相似。

通通,王朋心跳了兩下。

貝斯特清新麗中帶著些許神秘感,這位少女則甜美如天上的仙桃。

以王朋的現在的修為,竟不知她是何時出現在身後的,難怪有個形容詞叫做“神出鬼沒”了。

“原來是七妹……七公主啊……”王朋有點緊張,不知稱呼是否恰當,“……‘姐夫’可不是亂叫的,我和貝斯特還……”

“哧……”眼前的少女笑了,“那我也叫你‘鵬哥’好了,你就叫我巧兒吧!”

“巧兒……”王朋面上發燒,一下子與她親近了許多。

七仙女的傳說他很熟悉了,七姐妹中最小的這位公主名為“玉巧”,手持七竅玲瓏梭,掌管天庭的神蠶蟲,為眾神織布。她便是“織女”的原型。

貝斯特是七仙中的六公主,原名“玉霞”,手持七彩帶,掌管天庭的花草樹木。

本來朝霞、晚霞都很美,可惜“霞”字被中國人用濫了,王朋還是習慣叫她貝斯特。

不過叫“霞兒”似乎也還不錯,要不要改口呢……王朋想。

巧兒湊近了,目光閃動地看著他:“還在想姐姐呢?真令人羨慕……你們是怎麼認識的啊?”

一陣好聞的香味從她身上傳了過來。

“這個嘛……”王朋揉揉鼻子,心想:妹子,你沒事捱得這麼近,不會是你姐姐派來考驗我的吧?

從洛神到巧兒,這崑崙山的考驗可真是層出不窮啊。

還好我一上來暗戀的就是伊南娜,算是見過“大世面”的人,沒那麼容易失足……

於是王朋小心地後退了一步,表情自然地聊起他與貝斯特相遇的經過。

巧兒認真聽著,發現他們之間的距離拉開了,不知不覺又上前了一步。

王朋這才發現巧兒不是故意要撩他,而是她天生的距離感比一般人要小,習慣跟人靠得很近。

經過洛神一役,王朋哪裡敢越雷池一步,只好心如止水,坐懷不亂了。

於是他邊聊邊退,巧兒邊聊邊前進,不知不覺中,他們從走廊的這頭一直聊到了走廊的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