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死亡直播手札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六章 分屍習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六章 分屍習慣

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

上官建林和陳木沒聊多久,便結束通話了電話。

上官智不開心地撅嘴道:“師傅,你幹嘛不讓我跟老頭說我們被欺負的事情啊?”

“聊什麼了?”

“啊?”上官智不明白陳木的意思。

陳木提醒:“和餘楊他們。”

好像沒聊什麼,他們主要就是想跟上官家攀關係,他們的父輩沒機會認識上官建林,於是就在下一輩上做努力。

這樣的場合上官智經歷過太多,沒有一個人純粹是因為他是他,所以才和他相處,全部都是因為他是上官建林的兒子,最開始上官智很不理解,他首先不應該是自己,然後才是誰的兒子嗎?

長期生活在父親的光環下,上官智很不喜歡這種感覺,哪怕他去家裡集團上班,所有中高層還是會看在上官建林的面子,對他施以援手。

繼續跟父親上官建林做同一行業,那麼他極有可能這輩子都不如自己的父親,既然如此,還不如選擇一個全新的行業,為自己而活。

陳木耐著性子和上官智分析,警察之所以是警察,那麼肩膀上就有旁人想象不到的擔子和責任,這次去俱樂部,不是去玩兒的,而是出任務。

不要讓上級給你安排所有,自己也要學會察言觀色,包括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接下來要做什麼,都要心中有數。

通過觀察,餘楊性格略張揚一些,梁國棟做人做事較為內斂,莊恕則更健談,恐怕在團隊中,莊恕也是屬於粘合劑那一掛。

五名嫌疑人,目前對其中三個已經有了一定瞭解,陳木和上官智回到警局,在嫌疑人蔡東東家庭住址一欄,倒是有一個有趣的發現。

蔡東東家庭住址,離爛尾樓兇手蔡勇家很近。

沒等陳木抽出空來去和蔡東東碰個面,蘇志遠那邊緊急召見。

特案組成員全員到場,蘇志遠簡明扼要地說明最近一段時間發現的情況。

向日葵案第一起案件死者謝永芳,案發時間為2012年4月17號,祖籍山西平陽,後長期定居A市,和丈夫夫妻感情一般,謝永芳丈夫為人敦厚老實,踏實肯幹,其它人對謝永芳本人評價褒貶不一,總得來說過得去,但謝永芳有個愛好,打麻將成癮,據說曾婚內出軌過。

第二起案件死者王芬,案發時間2013年7月份,祖籍A市下屬縣城,後嫁於王家村落戶王家村,和丈夫夫妻感情一般,王芬丈夫愛喝酒,但為人沒啥問題,王芬則喜歡打麻將,喜歡網聊,曾被丈夫捉奸在床,丈夫貌似最後選擇家醜不外揚,繼續過著日子。

第三起案件死者孫悅,案發時間為2014年10月份,A市人,和丈夫奉子成婚,夫妻感情還不錯,但因為孫悅愛打麻將,丈夫對此頗有微詞。

表面上看,三名死者統一特點都是愛打麻將,其它方面相似度並不高。

陳木提出問題,“孫悅沒有外遇是嗎?”

楊潔:“從目前掌握的資訊來看,沒有。”

為了確定案件卷宗上證人證詞真實性,蘇志遠和楊潔他們再次拜訪過那些,和向日葵案死者有交集的人,得到的資訊和卷宗上寫明的基本一致。

兩人暗地裡去探訪過其它人對向日葵案死者的印象,主要就夫妻關係這塊兒,但夫妻關係,不熟悉的人確實知曉不多,當年的鄰居又因為身邊住戶發生命案,大多選擇了搬家。

尤其是前兩起案件死者鄰居,搬家比例比較大,楊潔那邊透過各種關係,找到了一戶曾經住在謝永芳旁邊的鄰居,鄰居言語中表示,老婆死了,丈夫肯定是嫌疑最大的啊。

說是什麼連環殺人碎屍,謝永芳可是第一名死者,再加上謝永芳和丈夫感情並不好,那個時候經常聽到兩人吵架,甚至還動過手,失手殺人這種事,又不是做不出來。

誰願意跟一個殺人犯住一起?萬一有一天起爭執,自己被殺害了怎麼辦?

小張緊鎖眉頭,“你們說,會不會根本沒有什麼連環殺人碎屍狂魔?”

假設第一起案件是熟人作案,謝永芳被丈夫所殺害,因為妻子謝永芳的關係,丈夫對打麻將成癮的出軌女性懷恨在心,所以接連犯下了其它案子。

楊潔不認同這個說法,打麻將成癮的出軌女性作為前提條件的話,第三起案件死者孫悅怎麼解釋?

孫悅和丈夫關係良好,只是愛打個麻將而已,打麻將又怎樣?又不是吸毒,國家雖不提倡聚眾賭博,但並沒有明令禁止,何況三名死者不屬於公職人員,閒暇時間和朋友家人一起打個麻將是可以理解的。

“楊姐,那照你這麼說,這三起案子一定是同一個人做的?”

“張,你跟我糾結這個沒什麼意義,之所以三起案子合併為向日葵案,也就是說有高度相似之處,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是連環殺人案。”

小張不服氣地說:“那不還有百分之十可能是獨立案件嗎?”

好比爛尾樓案,一開始所有人都以為,是連環殺人碎屍案兇手手筆,只是沒來得及碎屍而已,這不案情明朗之後,發現只是模仿殺人嗎?

楊潔不想跟小張糾結這百分之十的可能性,每個案件再拆分開來,豈不是又增加了破案難度。

“兩位說得都有一定道理,案件討論本身就是各抒己見。”蘇志遠看向小張,“小張,說說你的看法。”

小張因公務,沒有去外地調查,鑑於第二起案件死者王芬及丈夫均住在王家村,王廣天等王氏幾兄弟也全部在看守所,小張問過王氏幾兄弟,對王芬和其丈夫是否熟悉。

王廣天有聽說王芬丈夫的名字,但平時沒有什麼交集,畢竟王廣天一直沒怎麼在王家村裡待著,很多事情不太清楚。

王家村裡,同齡人瞭解同齡人會多一些,閒來無事說說閒話聊聊八卦什麼的,哪怕不熟悉,但對名字或者這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印象,除非不在王家村住,知道的資訊會少很多,最明顯的例子是王隊長。

定居A市的王隊長,瞭解王家村的途徑只能是還在王家村的好友以及家人,同樣的,想瞭解王隊長,也必須透過王隊長的好友以及家人。

說到王家村,陳木調整了下坐姿,仔細聆聽著小張的看法。

上官智聽完,沉思半天,“小張,你的意思是,這三起案件是獨立案件?”

“有這個可能。”

這樣一來,案件調查怕是要重新換個方向。

蘇志遠認可了小張這種發散性的思維,連環殺人碎屍案,這麼久沒有進展,無非是大家思維已經被固定住,或許換個方向想,也是件好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陳木:“獨立案件這個觀點我曾和宋老師聊過,宋老師更傾向於兇手是同一人,不管世事如何改變,人的習慣是不容易被改變的。”

“連環殺人碎屍案,重點可以放在連環,也可以放在殺人,但宋老師的重點,只能放在碎屍,宋老師細細比對過兇手切割的屍體部分,兇手在切割人體手指的時候,喜歡兩刀切,先是手腕一刀,然後將無名指單獨切下,最後保留手掌和有著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小拇指,像一個雞爪的形狀。”

模仿殺人只能模仿其大概,不可能連切掉哪根手指,保留哪幾根手指都清楚吧。

還有,警方這邊未公佈過案發現場照片,其實死者臉部血洞中的瓜子,是有規律可循的,至少,兇手掌握著其中規律,三起案件死者臉上的血洞,血洞中的瓜子,嘴裡的麻將數量,包括屍體切割部分,完全一模一樣。

除了同一人所為外,沒有其他解釋。

甚至爛尾樓案,除了死者孫小紅沒有被碎屍,臉上的血洞、瓜子和麻將數量,和前三起連環殺人碎屍案死者面部情況基本一致。

以至於最開始大家會誤認為連環殺人碎屍案兇手時隔多年再次作案。

小張有些吃癟,沒有再出言反駁。

不過,經小張這麼一提醒,陳木突然想到一件事,若說是獨立案件,確實熟人作案的機率偏高,像這種連環殺人碎屍案,兇手大機率和三名死者沒有那麼熟悉。警方這邊也沒有找到三名死者朋友圈有交匯之處,三名死者可以說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但是,完全沒有交集的話,那麼為什麼三名死者,不約而同的擁有著打麻將成癮這個特點呢?巧合嗎?

兇手必須要和死者認識,或者是見過,才能有下手的機會,來製造這麼一樁趨近於完美的完美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