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白色果實最新章節列表 > 墓誌銘 甲-008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墓誌銘 甲-008

41世界的盡頭——甲008

轉眼間郭三日已在墓園工作和生活了的大半年,這期間基本沒離開過,吃住都在裡面。這也就是郭三日這種一人吃飽飯走哪哪是家的人能堅持下來,而且他自己還很滿足。可最近幾天他卻一直想請一個假。理論上他也是有假期的,不過園區的情況現在基本也瞭解,要是走的話根本就沒人替他,所以這個假原本也沒想過要真的休。事情是在幾天前發生的變化,當時的他還沒遇到那個旅行宣傳片。那天中午沒什麼事,郭三日讓一個墓園的修理大爺幫忙照看一下監控室,自己去市區邊上最近的一家超市採購一週的生活必需品。就在超市的正門,郭三日被那大屏幕上風景如畫的宣傳片深深吸引。在一個海島的海岸前,一個帥氣的大男孩站在一塊岩石上,海風徐徐,岸邊的植物搖曳著,這時一個海浪打了過來,浪花過後男孩突然消失了,在滿屏的水珠中間顯示了一行日文,底下標著漢字“立神巖”,畫面在一個浪漫的音樂中結束了。那天郭三日像著了魔一樣站在螢幕前看了很多遍,讓他自己都有些懷疑,是不是一天天的在園區呆的人都傻掉了。口上雖然這麼說著,但那畫面還是在心裡揮之不去。匆匆的在超市買了些東西後就出來了,並在回去的車上決定了要給自己一個假期。當他把請假的想法向公司提交後,讓他意外的是人事部門馬上就有了回覆,批准了他的請假。郭三日現在是劉總面前的紅人,誰敢得罪,像人事部門這種非核心機構,巴結還來不及呢,那還敢說個不字。一個甜美的聲音說道,“郭隊園區那邊您安排一下,公司這邊找好代您班的人,您就可以放假了”,這聲“郭隊”很是受用啊,但也沒人封他啊。郭三日仔細琢磨了一下,這監控室裡裡外外就他自己一個人,自己管理自己,所以叫他聲“郭隊”也不算過分,這還得說人家小丫頭會說話,讓人聽著就那麼舒服,他郭三日就沒有這種能力……。但那句“找好代班”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如果沒人替他這假就泡湯了,那這批了不是等於沒批嘛。郭三日不禁又惆悵了起來,回想剛剛那小姑娘的聲音好像也沒有那麼好聽啊。人啊,不管多大都會有一些孩子氣,也正因此凡人看上去才有那麼一絲可愛。就在他心裡還在為這事情七上八下的時候,事情卻出奇的順利。第二天一早他就接到了劉總親自打來的電話,關心他這近一年來的工作生活,讓他好好出去轉一圈,放鬆一下,自己事多園區哪邊方方面面的不可能兼顧,讓郭三日自己調節好,至於工作方面的事,他不用擔心,人事部現在不忙,既然給他假了就會安排好,這星期他隨時可以去度假,並強調玩時一定要玩得開心,工作時一定要把心收回來,這樣分得清,事事才能幹好。劉總這頓既像領導又像長輩的話語,讓郭三日內心非常溫暖啊,但這溫暖也只是一閃而過,隨後就被即將到來的假期生活的興奮完全取代了。

42世界的盡頭——甲008(2)

郭三日的行李本來就不多,簡單收拾了一下,準備著明天下午跟團起飛,去往那個夢幻般的小島——與那國島。就是那天宣傳片中讓郭三日痴迷的小島,名字是報名時導遊告訴他的,這是一條近幾年來去“日”@.@“本”的熱門路線。其實郭三日原本沒有打算跟旅遊團走,但瞭解出去的各種手續後,他決定還是報個團靠譜些,別到時國門都出不去,好好的假期變成海關一日遊了。像他這種無車無房無存款的“三無”青年,第一次出國過不了海關的可能性還是蠻高的,所以在這個青年需要燃燒自我,加班奮鬥的年代,留給他們出去玩的選擇真的不是太多。極度興奮中的郭三日,並沒有忘了和人事打好招呼,從那小姑娘無奈的嘆息聲中,讓他似乎感覺到了這個假期間人事部七八個人將要面臨什麼。但一想他自己一個人在這墓園一待就是大半年多,這麼多人,輪值幾天應該也沒什麼,更何況現在的他也沒心思考慮這原本就不歸他管的事情。看收拾的差不多了,該交代的也都交代了,回到床上準備早點休息,迎接明天美好的一天。

第二天一早郭三日乘車來到了機場,別看是第一次乘飛機出國,但多年的集體生活,讓郭三日學會了一種本領,就是走在別人的後面,自己就不會迷失,隨著機場人流的方向移動著,郭三日順利的換個登機牌上了飛機。導遊沒有給他們發“小紅帽”,也沒有在飛機上“訓話”,只是簡單的說了一下集合地點,給每人一份日程安排,就找個地方自己睡著了,這讓他很欣慰。飛機在顛簸了三個多小時後,終於在島上唯一的一座機場降落了,而且他們發現這個機場的航站樓可能是這個島上最高的建築。就在大家都下了機準備前往目的地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導遊消失了。原本他睡得很快,大家以為他工作辛苦,抓緊時間休息,就沒人在中途打擾,但沒想到的是這醒的也最早,在大家開始找他之前就消失了。其實他們確實說對了一點,這個導遊確實是非常辛苦,因為這一次他不僅帶了郭三日他們這一個團。而是在頭等艙那邊,還有一群“小紅帽”在等著他。他們看著自己的導遊,遠遠的正在和另一群人點頭哈腰的,已經白活半天了,和在飛機上那半死不活的狀態判若兩人,直到這時郭三日才明白,感情這哥們並非什麼良心導遊,而是懶得和他們開金口啊。既然這樣了,也沒有什麼辦法只能站在這邊等著,又過了十多分鍾後,那個導遊給那群人鞠了一躬後,飛快的向他們這邊跑來。大家以為是要帶他們去酒店或者是哪個景區,畢竟時間還早,可沒想到,導遊氣喘吁吁的過來後,指了指遠處的一輛大巴,告訴他們上那輛車去酒店,之後的安排按行程走就行了,島子不大,不會走丟的,說完後就想回去。這時人群中發出了陣陣抱怨,大家都感覺被騙了,郭三日倒沒這個感覺,獨自向車走去。導遊可能也被問煩了,最後說了一句,你們的錢除了機票夠在這吃飯睡覺嘛!這一句話後人群那邊好像就沒了什麼聲音,導遊也懶得廢話了,又向另一群等待的人跑去。郭三日坐在車上看見其他人也陸陸續續往這邊走,那個導遊回去後又是一頓鞠躬……,看著這些滑稽的場面,搖搖頭無奈的笑了笑,他可不想讓這群人破壞了自己半年工作換來的寶貴假期,更何況他原本也並沒打算跟團,隨著導遊走有什麼好的,他不是很理解這幫人。

機場停車入口處有一幅巨大的海報,畫的正是郭三日看的那個宣傳片上的岩石,他凝視的看著畫面,決定到了酒店後就馬上起身,這才是他此行的意義。

43世界的盡頭——甲008(3)

大巴將他們送到了酒店,房間是以家庭為單位定的,郭三日自己一個人,所以獨自享用了一個房間。在請服務生把東西送上去,從前臺拿了一張名片後,郭三日就匆匆走出了酒店。道路兩邊停了好幾輛當地的計程車,等他心急的竄上了其中的一輛才發現了一個關鍵的問題。他只知道那個岩石叫做“立神巖”,其他的一無所知,而且怎麼把這個名字翻譯給司機也是個問題。就在他上了車,一聲不吱坐在後面尷尬的時候,司機到先開了口:“去哪裡?”,一口地道的臺灣閩南腔。郭三日一下愣住了,忘了答話,一時竟感覺自己是不是坐錯了飛機,還沒飛出祖國呢,但兜裡明明揣著護照啊……。司機又急促的問了兩聲:“去哪裡啦,先生!”,郭三日才緩過神來,馬上答到“立神巖”,司機一腳油門車飛了出去,和他說話的漫頭絲語形成了鮮明對比。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其實郭三日不知道,這個島雖然歸日本管轄,屬日方領土。但與臺灣島更近,各方面的聯絡也更緊密,所以官方的語言為日語,老百姓平時生活則多用臺語,與郭三日溝通起來基本是無障礙。這種特殊的情況,對不瞭解的人來說,一開始都會感到很驚訝。島子不大,不多時司機就將郭三日送到了地方。郭三日下車後並不急著進去,他知道越是這種人氣爆棚的景區越不能急於觀看,那樣進去後隨著人群走馬觀花地看了一圈,得到的大多都是頭腦中透過其他渠道已存有的資訊,基本就失去了這一趟來的目的。他站在了入口處,遠看著整個海岸線,突然感覺那塊“立神巖”與周圍的山體格格不入,並不像是山體向海床的延伸,更像是從海中冒出的一根石柱被山體環繞著。郭三日的猜想,很快被旁邊幾塊木板上的文字證實了。這是一段有關“立神巖”的文字記載,原來這塊岩石並非宣傳片上看到的那麼簡單。

在很久以前,有一天一個青年坐在這個“立神巖”上休息,不知不覺中就睡著了。瞬息之間這海上風雲突變,波濤洶湧,當他發現時,一個十幾米高的海浪已經拍打過來,再想跑,已然來不及了。這個青年只能閉上眼睛,雙手合十,祈禱著希望神明能夠保護自己,躲開這場災難,結果過了一會兒他再睜開眼睛時,發現自己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安全的陸地上,至此之後這塊石頭就被稱作是“立神巖”。當地至今還一直保有祭祀“立神巖”的傳統,希望神靈能夠保佑他們。事情到這裡,原本只能是被當成本地的一個古老傳說。但讓人驚奇的是,幾年後人們發現這一片海域的海底有著這大量的人類遺蹟。隨著科技發展,人們對這些遺蹟四周做了進一步的拓展挖掘,他們發現這塊“立神巖”的正下方有著一些不同尋常的東西,探索研究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了一座巨大的人頭雕像,這雕像如小山一般,有幾十米高,上面有明顯的人工雕琢痕跡……。

看到這些文字記載後,郭三日覺得這一次日本之行可能並不只是一次單純的海島沙灘旅遊,而更像是一次人文之旅了,但這也似乎更合他的口味,不禁帶著些許的期待向景區內走了進去。

44世界的盡頭——甲008(4)

郭三日向前走著,整個海岸要比看上去大很多,而且人也多很多,雖然已是下午兩點,白天出來遊玩的旅客大多已經返回酒店,期待著夜晚的精彩節目。但被安全鏈圍住的立神巖前,應有很多人在排隊等著合影,而作為中國人你一點兒也不會覺得沒有存在感,周圍到處都充斥著我們的同胞,總有種恍惚在國內的錯覺。望著長長的人群,郭三日放棄了靠近幾十米,與其合影的衝動,這個雖然值得留念,但對他來說並非必要的。在不同角度,郭三日圍著立神巖遠遠近近繞了幾圈後,覺得非常的滿足,這根龐大的不規則圓頂柱形巨石,已經深深映入了他的腦海,至少在必要時他完全能回憶起基本的外貌特徵,這對他來說已經是足夠了。他甚至還有了一些自己的猜想。如果門口那介紹文字是準確的,那這根突出海面的圓柱,是不是海底那個人頭雕像頭飾一類的東西呢,想著郭三日不盡自嘲的笑了笑,自己又不是什麼考古學者,就一名攢了半年工資出來散散心的“偽心理學研究人員”——現任的小打工仔,何必下這些非專業的定義呢,不管是什麼它都帶給了這些人快樂,將這麼多人聚在一起讓其心情愉快的停留在此,這不是很好嘛。郭三日抬頭向大海望去,透過立神巖,後面的海面上突出了一個山體,形成了一個陡峭的懸崖,筆直的推進了大海,在崖頂上似乎有一座建築……,因相隔太遠了,具體的樣貌看不真切,但在這個位置,與這邊景區的距離又不是很近,應該不是近年來建的,弄不好可能與這立神巖的年代相近,這不禁讓郭三日對其產生了興趣,不自覺得往那邊走去。

遊玩中時間過得都是很快的,當郭三日沿著山腳下的小路上到山頂,看清眼前這個建築時,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這個建築從外觀上看應該是座寺院,但風格有些特殊。通體灰色,大殿頂部高高隆起,房簷向外探出,有點類似於中南亞的建築特點,可材質卻為磚石結構,這又和許多內陸國家的建造手法相同。郭三日疑惑的走到了山門前,看著近在咫尺的寺院垂直高度落差竟有百米,向上修了上千級臺階立在山體上,讓人瞧著都腿軟,這還真是和自己開了個玩笑。但已到門口哪有不上去的道理,郭三日咬著牙,藉著晚霞的餘暉開始往上爬,沒想到卻因此有了一段不同尋常的機緣。

45世界的盡頭——甲008(5)

當郭三日走到寺門前時,已是大汗淋淋,抬頭看去見寺門並未關著,就抬腳走了進去。踏著巨大的方石,穿過前廳來到了正殿。室內光線並不是很充足,但空氣很好,透過陣陣海風讓人周身有一種清爽的感覺。奇怪的是這殿內並未供奉任何神像,而是豎立了幾塊像是石碑一樣的東西,上面還有大量的文字。就在郭三日,想仔細看看時,一個小和尚模樣的人走了進來,看到他很是好奇,便問:“您是什麼時候進來的。”郭三日轉過來微微欠身回道:“剛剛進來不久,打擾你們修行了。”“小和尚”看著郭三日,一頭還未消退的汗水並未生氣,倒有幾分喜色:“不打擾,本寺一直是對外開放的,只是地處偏僻,少有人來。”這點還真讓郭三日有些意外,看寺院的整潔程度和香火並非荒廢的樣子,難道都是寺院自己出資打理的。望著郭三日在那發呆,“小和尚”似乎知道他在好奇什麼,便道:“小寺定期會有人過來打掃,山下的立神巖原為本寺古時的講經之處,後為世人開發遊玩,定期會分於小寺一些費用,修行之人不求錢財,維持寺院正常生活尚可,善人若有心也可捐些善錢,稍後我可帶您見見我們的長老。”郭三日感覺這個“小和尚”待人如此真誠,表情純樸,想是一處真心修行之地,便將兜裡所有零錢都捐了出來。“小和尚”眉毛微抬後未有更多言語,轉身帶著郭三日向後院走來,在一處屋外停住,脫鞋直接進去了並沒招呼,郭三日見狀只好在門外等候。稍頃“小和尚”出來了,招他進去,郭三日邁步進去後才發現第一個屋原來只是一個過堂並沒有人在,只擺著一副茶具,茶水還微微冒著熱氣,並未飲用過,穿過這個屋開開第二道門,才進了一個老者的居處。屋內佈置自然,老者席地而坐,前面有一套和剛剛堂屋一樣的茶具,茶水也在微微冒著熱氣。老子見郭三日來了並未有什麼變化。小和尚將他引到座位後便退了出去,屋內只有郭三日和老者兩人,時間一點點過去了,兩個人都未說話,老者不知道郭三日在墓園裡整天一個人,別說這麼一會兒,就是一天沒人和他說話他都感覺正常。大概又過了能有十幾分鍾,茶水已經涼了,案上的香也剛好燃盡,老者起身拿香,並喚了一個道童模樣的小女孩,進屋把茶水換了,郭三日看著金黃色的茶水一動未動,倒了有些可惜,便道:“還能喝,倒了太浪費了”,老者擺手讓“小道童”退了出去,微笑著坐了回來,端起茶杯看著郭三日道:“可有什麼不同”,郭三日淺呷一口後道:“涼了”,老子笑道:“剛剛熱的沒什麼涼了”,郭三日竟一時答不上來了。老者看他不語,又指了指那香道:“可有不同”,郭三日仔細看了看,大小顏色和香味與剛剛燃盡那個根本就是同一種香,便道:“無不同”,老者看了看他問道:“那剛剛那根呢”,郭三日恍惚間像明白了什麼,退後伏在地上便不再說話。老者這才張嘴問道:“你剛剛在大殿內做什麼?”郭三日以為老者在責怪自己,雖然語氣緩和,但可能是人家修行之人把持得好,便忙道:“我只是對上面的文字有些興趣,並沒有其他別的意圖。”老者道:“哦,那你可知道他說的是什麼”。郭三日搖了搖頭道:“應該是古人的東西,我並沒有學過,人類文化的傳承都是有序的,若是需要,我可以幫著問一下相關方面的朋友。”其實他口中相關方面的朋友無非是一些大學時文學系或歷史系的同學。老者還是微笑著,並未說話,過了一會兒才道:“文化的傳承有太多方式,有序和無序就要看個人的理解了,你可遇到過自己以前無法理解之事。”郭三日這半年正憋了一肚子的事沒和別人說過,今天到是有機會和這老者談談,就把自己在墓園中遇到的一些事講給了老者。

46世界的盡頭——甲008(6)

老者聽郭三日講完自己的經歷後非常滿意,點頭道:“有些事我並不能給你答案,但人類其實並不很瞭解自身,大多數只會看到現狀,做過的和能做的大多都看不見了,所以我可以幫你看到一些東西,但能看懂多少和理解到多少就在你自己了。”說完起身在案几上取出了一本小冊子,遞到郭三日手中:“如果願意的話,今晚可在正殿守夜。”這對一個香客來說,能在正殿代修行人守夜是一件很榮耀的事,而守夜香客是否得到長者的開啟,就要看每個人的機緣了。聽長老這麼說,郭三日當然立刻就答應了。他在上山時還在想,這個時間過來要回原來的酒店就太晚了,不如在附近住一宿,沒想到的是竟有這個機緣,有幸留下守夜。郭三日拜謝後退了出來,由來時的那個“小和尚”帶到了正殿,殿後的牆邊有一個只有單人床一半寬的矮床,是留給值守的修行人坐著休息的,當然你如果不嫌窄的話也可以趴著。殿內的粘土板,就是郭三日進來時以為是“碑文”的那幾塊石板是用來參看的,但不能離的太近,更不要用手觸碰,如果有什麼觸犯的話,對修行的人來說就是大不敬之罪,對自身的影響很大……。“小和尚”交代過這些事情後就轉身離開了。過了不大一會兒,有人送來了一份晚飯,出去時關上了殿門。郭三日簡單的用過後,拿出了那本小冊子翻了翻,頁數不多,只有十幾頁,材質倒很厚,像是一種動物的皮革,上面的文字都是人工手抄的,想必不止這一份,但應該也不會很多。著寫的內容有點像一本詞典,都是一些符號的解釋,郭三日這人天資不算笨,尤其對一些奇怪的東西悟性甚高,他看著這些奇形怪狀的符號,感覺似曾相識,仔細想了一下,突然想起了這不正是殿前那幾塊粘土板上的“文字”嘛。整個人馬上從矮床上跳了下來繞到前殿,蹲在粘土板前,拿著小冊子專心的研究起來。這看似複雜的符號,其實自有其自身的規律,只是相比現在的幾種通用文字結構更為複雜,比如同一字,它可能根據幾種不同的語境,在外面加上不同的符號,表達了幾種不同層次的含義。這種複雜的結構看似繁瑣,但卻有一個好處,就是絕不會有歧義的產生,他可以把每一件事情及狀態描述的極其準確。也正是這樣卻給郭三日帶來了巨大的麻煩,比如一些話翻譯成我們現在的語言,是相同的一句,但你若細心分辨的話,就會發現,他要表達的是幾種不同的意思,因此郭三日在大體瞭解了這種文字的結構後,先粗淺的翻譯了一遍,之後再一句一句的詳加確認。時間不覺的過去了五六個小時,這時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海風還在陣陣吹著,外面也有了些涼意,但殿內蹲在粘土板前的郭三日滿腦門都是豆大的汗珠,他雖然對這複雜的文字還不能很準確的翻譯,但已大體上知道了這幾塊粘土板上記錄的事情,一個神秘的世界展現在了郭三日的面前。

47世界的盡頭——甲008(7)

在一萬年以前曾有過一個文明程度遠超現在的世界存在。他們生活在一個平坦而巨大的陸地上。如我們現在的人類一樣,一代代繁衍發展,沒有辦法知道他們存在了多久。在他們的傳說中世界來源一個頭如太陽的九頭巨蛇(或是九個頭如太陽的巨蛇),這九個頭和身體分別化作為這個大路上的十個民族。因為他們自信來自於相同的身體,所以相處的很融洽,以身體為化身的族群稱自己為“本”,以九個蛇頭為化身的幾個族群稱自己為“首”,按其記憶中的順序排列為“領”“正”“旁”“側”“幾”“尾”“追”“空”“望”,分別為領首族,正首族,旁首族,側首族,幾首族,尾首族,追首族,空首族,望首族,十足一心各顯所長。並且他們的記憶中並沒有什麼進化之說,只有發展。他們的祖先既已對世界有了一個初步的認知,對天地間的規律有了基本的掌握,他們只需保持文明的發展讓自己壯大,也就是說他們的心中沒有過多的迷惑,這可能也是一種智慧的根源。而當時的自然環境更是好到現在的人難以想象,地域廣闊平坦,物質豐富,四季如春……,一切都為一個文明的加速發展提供了條件。在經歷了無數代之後,他們的文明達到了一個鼎盛的時期,其程度讓現在的人類無法想象。他們可和動物自由結合,成為一種更有力量的生命體,甚至超越了生死;可以用一種能量將一片地域在空間中抹去,將其中的生命和能量都化變為晶石;他們已經超越了我們現在社會對人的概念而近乎於神。對他們而言,最大的威脅和挑戰就是彼此,這可能就是災難的種子,誰知道呢,事情已經太久遠了,這粘土版上的文字距那場災難的發生也已有了數千年,這對他們來說也是在記錄一件遠古的事。

具體的起因,以無從知曉,一場災難卻在悄悄的降臨。當時所有四散擴充套件的頭族與一直在中心大陸發展的本,發生了一次空前巨大的衝突。在強大的能量衝擊下,天地為之變色,其雙方都無意識時,整個大陸卻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下沉,而等他們停下來一起面對這個問題時,一切都已經變得太晚了,海水快速漫過了這個平坦的大陸,飛翔的人不能久飛,最後力竭而死;奔跑的人無從立足之地;水中的人無法忍受逐漸升高的海水溫度,沉於大海……。一切的光輝都不再存在,散於各地的倖存者,數量之少,環境之惡劣,以不足以承載這樣一個高度文明,所有事情都來得那麼突然,一瞬間讓他們瞭解道了自己並不是神。大水持續的時間無法用天數來計算,隨著事情的推延,迎接著這個世界的是一切的盡頭,而這粘土板,就是在其謝幕時最後的一次星光閃爍。

一個文明就這樣,從鼎盛到衰落,最終走向了滅亡。

48世界的盡頭——甲008(8)

清晨海風透過窗格吹到郭三日的臉上,讓他整個人清醒了過來,緩慢的站起了身,一夜未睡竟沒感到疲憊。這時院子裡已經有了響動,修行之人大多起的很早。昨天帶他進來的那個“小和尚”見他以起身,便推門走了進來,領他一起去給長老請安。其實郭三日是可去可不去的,但“小和尚”見他呆呆的立在大殿裡,既沒有走的意思,又不像等著去用早餐,手中還緊握著的聖典(小冊子)也不便收回,就索性將他帶到了長老處。“小和尚”請過安後,便自行退了出去,屋內又只剩下長老於郭三日兩人。郭三日將“小冊子”放在茶案上,恭恭敬敬的立在了一旁。長老見他把“小冊子”放了回去,別問他可看懂了。郭三日把自己讀懂的大致說了一遍,長老聽過後雙目微睜,又問他可有何覺悟,郭三日道:“無常”,長老搖了搖頭,道:“不可”,郭三日見狀又道:“珍惜當下”,長老搖頭不語,郭三日沉思良久道:“順其自然,不可強求”,長老抬起頭看著他道:“何為自然,何為強求?”郭三日一時答不上來,長老對視良久方說:“人世無常,於天道不變,天道即自然”,郭三日點頭稱是,退了出來。臨走時長老將“小冊子”送給了他,並告訴他,如有人問起就說“有人送予,並非拾得”,郭三日拜於腳下,重謝後便離開了。

隨後的幾天按行程的安排,大巴車又帶著他們在島上其他各處轉了一圈。但這些已經完全引不起郭三日的興致。大家發現這年輕人不知在島上什麼地方買了一本書,整天捧著研究,不讓別人看,更不讓碰,到了購物的地方他也不下車,不過要是什麼特色景區他到是第一個衝出去,但也不跟著人群走,而是自己尋找一些碑文,或是在大殿、橫樑、轉角等處搜尋一些奇怪的字元,若有發現,高興的大喊大叫,大家都感覺這小夥子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最後還是大巴車的司機有見識,一眼便看出他這指定是和當地的姑娘談戀愛了,那本“書”就是女孩子給他的情書,所以才一天天當個寶貝似的。大家在瞭解了情況後也就不在意了,畢竟愛情來的時候誰也阻擋不了。

後來在回程時,身邊坐著的大媽總是問郭三日,“是不是不願意走”,“怎麼自己一個人”……之類的話,弄得他倒有些莫名奇妙起來,還懷疑是不是這大媽瘋了,嚇得他只好轉過臉去裝睡,一直到飛機落地,急忙的跳了出去。因為後來這大媽竟說回國了要給他介紹女朋友,是自己親外甥女兒家的姑娘,郭三日看著大媽那張臉——充滿了真誠,體內頓時翻江倒海,佯稱暈機,逃過了一劫。

公司的人事部,在得知郭三日回來了之後,如被大赦般人人歡喜,還特意在監控室補足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免得郭三日回來一時備不齊,還需要出去購買。其實郭三日前前後後才走了一個多星期,讓他們這一弄倒好像走了幾年一樣,還特意接風了。看到那“小山”一樣的一堆東西,郭三日到有些不好意思起來,這次出去他整日研究那些文字,都忘了給大家帶什麼像樣的禮物,就把在寺院請的一些木質的護身符小牌兒,當成禮物送給了大家。當時長老得知他的工作,便讓他多拿了些,以便以後需要,還特意送了他幾個紋飾別緻的。沒想到大家還很喜歡這獨具異域風情的小物件,郭三日選了一個有精緻紋飾的,讓他們帶給了劉總。

隨著郭三日的回來,墓園裡的一切又慢慢的恢復了正常,人們的生活如車軸般,旋轉繼續著。

結語:

人道幻之如沙,聚之如蟻,如無所求,或散或聚,散之飄於天地,雖得一人之遙,但終無建樹,聚之,忙忙碌碌,目於一尺,行於一隅,生如螻蟻,死如殘塵,無可言;

人道之意當追於天道,天以質分人當自勉,質雖有高下,行則同;凡追於天道,或立其標,或潤其眾,或聚微匯成江河,終使人道漸強,人道可使天應之時必遵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