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星際爭霸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493章:新的作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93章:新的作戰

剛剛被收入到體系裡面的遠征軍第一聯邦艦隊。總兵力大約為15000艘作戰母艦。

這是在前面星系裡面,剛剛收入進來的外星族群,他們已經被上升為與遠征軍一樣的人類艦隊,水平的艦隊。

他的等級和權力範圍超過了原來12個同盟軍艦隊。這是林東最新更改的一種外形合作族群,艦隊的機制,從以前的同盟軍改變成為聯邦艦隊。

因為現在遠征軍的最高委員會已經從原來的遠征軍軍事委員會變成了銀河系聯邦委員會。

林東是銀河系聯邦委員會軍事委員長,也是最高元首。所謂的銀河系聯邦軍事委員會,就是要將各個族群可以納入到聯邦委員會體系下管理的族群,作為聯邦的成員。

這種聯邦成員艦隊擁有一定的自身自主管理權,但總體的管理權限要統一在聯邦軍事委員會的旗下管理。

他們已經不是在像以前的同盟艦隊那樣直屬在整個的遠征軍管理體系一下。

聯邦艦隊理論上現在只歸屬於遠征軍中央叢集艦隊的管轄。他們暫時沒有被下放到其他各大艦隊,所以只屬於林東自己親自掌管的部隊。

第一聯邦艦隊就是剛剛被收貨的那只光波作戰時代的外星族群,他們擁有15000艘作戰母艦。

按照遠征軍標準的三三制編制,編成了三支聯合艦隊。每支聯合艦隊擁有5000艘作戰母艦,現在他們已經開始向231星系開始前進。

聯邦艦隊第三聯合艦隊已經到達了231星系的外面,他們擁有5000艘作戰母艦兵,分兩路在星系左右兩側駐紮下來。

首先向星系的內部發射探測器,由於這個新發現的231星系和別的星系有很大的區別。

這不是一個完整成熟的星系,而是只有半個星系體系的星系。他的四科內部行星圍繞著一顆恆星旋轉,而在四科內部行星的外部並沒有其他星球。

而是移到寬度高達將近億光年的範圍內的大型塵埃雲。在這片塵埃雲裡面,探測器已經發現了,至少有20個左右未成型的初始行星狀態。

這到塵埃雲的厚度超過了1500萬公裡。所以遠征軍艦隊要想攻打裡面的四個星球,其中的第三星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裡發現了一隻外星族群的艦隊,從探測器所掃描的情報來看,這只外星族群艦隊擁有至少一萬艘作戰母艦,而且已經是光波作戰艦隊。

不過由於沒有開戰的跡象,所以還不瞭解外星族群攻擊作戰手段是哪種光波形態,或者是雙重光波手段。

遠征軍要跨越至少一光年左右的外部塵埃雲才能到達裡面的星系,而這裡面星系的外星族群艦隊已經佔領了第四號星球。

但他們並沒有向恆星內部的兩顆星球推進,可以發現這兩顆星球的環境和太陽系當中最近的兩顆行星有很大類似情況。

在太陽系的最近軌道裡面有兩顆地質行星,也就是內地的岩石行星,一顆是水星,一顆是金星。

這兩顆星球,人類曾經在20世紀的五六十年代到70年代,對他們進行過探測器的探索,由於這兩顆星球的環境極其惡劣,高溫高壓濃雲密佈,所

以根本就不適合落地偵察。

當時人類的探測器降落到金星和水星地表面上。僅僅存留的幾個小時以後,這兩個探測器就化為了烏有爆炸,成為了星球的一部分沉渣。

所以從探測器測算的範圍來看,目前213星系所發現的裡面這些距離恆星最近,軌道的兩顆行星,理論上應該和地球太陽系所存在的最近軌道上的金星水星的環境幾乎相差不多。

所以在第三號星球上的外星族群並沒有攻佔裡面兩顆星球,而是將外面唯一一顆行星佔領了。

這顆星球距離核心恆星外部軌道的最遠距離大約約為六億公里,最近的距離大約約為6000萬公裡。

這和地球距離太陽的範圍幾乎相差不多,只差了一兩千萬公裡,在茫茫宇宙當中,一兩千萬公裡,甚至幾億公里,其實都是很渺小的一段距離。

由於是人類擁有了超時空傳輸技術,以後從最開始的憶光年時空到了現在,林東已經擁有了100光年平均傳輸速度,而且還可以超過這個速度。

這個時候人類就開始覺得在太空當中100光年以內的時空,距離對於人類來說已經不算是難度了,而在幾千萬幾億公里,這種距離對於人類現在來說已經成了非常渺小的距離間距。

現在遠征軍的兩支聯邦艦隊分艦隊已經將星系的左右兩側進行了側面包圍。

聯邦艦隊作戰的手法主體上,基本按照了遠征軍艦隊作戰的手法,他們也是形成了三道包圍圈,第一道包圍圈在左右兩翼各發射了400個億的發射節點單位。

形成了左右兩翼半包圍結構。在第一道防線的背後,是左右兩側500萬架無人機。各自是兩個編隊叢集配屬在發射節點防線的背後。

而在最後一道防線才是兩側的艦隊母艦艦群。由於現在遠征軍的艦隊基本上都是四四編制,或者是四五編制。

所以林東又用原來的k13金屬,正在為這支艦隊進行新的母艦數量的補充,至少會給他補充大約5000艘母艦作為這支艦隊第四個聯合艦隊的編制。

第一,聯邦艦隊的兩支分艦隊在星系的左右兩側已經拉開了針線。現在他們正等在外星族群艦隊從內部向外穿越,穿越過大約一光年的那些物質雲帶。

然後和自己在整個星系外圍進行交戰,不過外星族群艦隊很顯然沒有這樣的興趣,他們並沒有馬上向星系外面進行穿越。

這樣做的方式或許是因為整個這個物質雲在它的寬度達到了將近一光年的水平,而且厚度也超過了1500公里,如果要穿過這樣密集的雲彩,很可能外星艦隊也會出現一些想不到的風險,所以他們並沒有主動打算開始攻擊遠征軍手下的聯邦艦隊。

而是依然在自己恆星系統的外部軌道邊緣正在進行徘徊,準備防禦可能進入到物質雲帶以後的聯邦艦隊。

第三,聯邦艦隊立刻把自己的訊息傳輸給了林東,讓林東的大屏幕上顯示出來,星球星系右邊的環境情況。

第一艦隊從左側將自己提取到的星系環境情況也上報給了林東,這裡現在的關鍵是林東的聯邦艦隊,或者是他的遠征軍艦隊如何平穩跨越這道寬度意

光年的星系外圍塵埃層。

外清族群之所以如此的踏踏實實的躲在星系的內部,沒有對外主動擴張,看來這片塵埃層很可能是很難逃過去的,由於塵埃曾是星系形成行星的一個關鍵的物質層,所以它裡面已經發現了有一大批的正在形成當中的行星的核心。

由於行星在塵埃層裡不斷的旋轉,四面的進行引力對內收縮,吸引塵埃層裡面的各種物質降落到星球表面,加大星球表面外盒的進行發展。

所以在塵埃層裡面經常會出現,例如電磁雲風暴劇烈爆炸,滾動風浪等等,這些風險。

這個213星系的外部塵埃層裡面,由於它的寬度,還有它的長度已經超過了普通塵埃雲,所以他的爆炸也是接連不斷,心細,整個內部的行星形成環境也集齊的不穩定。

因此上林東也不能讓自己的聯邦艦隊生闖這種寬大的塵埃,曾那樣的話,也許塵埃層的某一個爆炸就能摧毀自己的聯邦艦隊。

林東命令自己聯邦艦隊兩支分艦隊部署在星系左右兩側。

從探測器的掃描結果來看,這個星系的整體的體量和他的尺度和太陽系的體量尺度相差不大。

不過他的第三軌道距離恆星的邊緣軌跡的距離要超過地球距離太陽的軌道,所以證明它的恆星的尺度和它的體積應該大於太陽。

否則的話,中間第三顆星球就不可能成為可宜居星球。那上面的外星族群就無法生活在星球上面。

而現在外星族群在第三星球軌道周邊建立了兩圈的小行星防禦陣地,與此同時,他的艦隊也在星系的邊緣內部軌道上進行掃蕩飛行。

但目前聯邦艦隊和裡面的外星族群艦隊中間隔了將近億光年的厚度塵埃層,所以訊號和光波無法透過塵埃層到達內部。

也就是說,內外只能透過高瞄望遠鏡或者是訊號掃描,才能發現對方,但無法和對方進行詳細的傳輸,溝通交流。

聯邦艦隊向星系的上空發射了一片探測節點。讓這些探測器在星系的上空和下部的位置,對整個星系進行掃描探測,同時向星系內部第三星球周邊的外星族群艦隊發去訊號。

林東手下這支第一聯邦艦隊,他們的某些做法和地球遠征軍有些不同,他們會首先向星系裡面外星族群艦隊進行友好式的溝通。

必定第一,聯邦艦隊不是真正的人類艦隊,他們是剛剛不久前歸順到遠征軍麾下,由林東親自組建指揮的聯邦艦隊。

族群上他們是一群外星人,經過了思維灌輸以後,完全忠實於地球遠征軍,所以他們的做法是會採用外星人常用的做法,首先是採用訊號聯絡勸降資訊,內部的外星族群。

而遠征軍的艦隊將所有外星族群一律視為敵人,一旦遇到以後,立刻拉開防禦陣線,準備開始和外星族群的交戰。

遠征軍的艦隊從來不會把外星族群當做個爭取的物件。而是將他們一律首先看作為敵軍,除非在作戰當中對手,首先向遠征軍繳械投降,這樣的話,要看對手的科技水平能力的話,定才會讓林東把他們升級為聯邦隸屬艦隊。

外星族群也開始和第一聯邦艦隊的分艦隊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