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星際爭霸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494章:回饋反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94章:回饋反應

第一聯邦艦隊已經將自己的規則模式提交給了林東,林東也很快批示了他們的做法,同意第一聯邦艦隊和星系裡面的外星族群進行溝通。

與此同時,林東江剛剛生產出來,裝備完畢的5000艘光波作戰母艦劃撥給了第一聯邦艦隊,讓他們成立了第四艦隊。

這樣第一聯邦艦隊已經完成了自己艦隊全部的按照系統化的編制建設。

他們從原來只擁有15000艘的作戰編隊,現在已經擴充套件到兩萬艘作戰木劍,與此同時,還給他們配屬了大約5000艘工程母艦。

不過一般來說,遠征軍計算作戰數量不計算自己的工程部件,都是按照艦隊編制計算自己的作戰部件,所以這支聯邦艦隊所擁有的作戰母艦也達到了兩萬艘。

這個數量和林東所率領的中央叢集艦隊,現在所編制的母艦作戰數量是一樣的,也都是20000艘。

聯邦艦隊所採用的方式是首先採用和平交流方式勸導對方在星系內部的艦隊向遠征軍歸降,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艦隊技術級別被遠征軍最後劃分為聯邦艦隊,或者是同盟艦隊。

要想達到聯邦艦隊這個級別,那麼對方至少要在光波作戰門檻裡面,要是屬於光波作戰艦隊。而且技術等級上至少要超一級的水平,比林東的艦隊只能相差一級。

過了大約四個小時以後,聯邦艦隊的第一分艦隊立刻給林東的大屏幕傳來訊息,對方的艦隊同意和聯邦艦隊進行和平協商談判。

聯邦艦隊將派遣一支作為談判代表團的母艦,這支母艦是由自己的工程母艦進行承擔的,不帶任何護航編隊開到雙方商談好的指定地點進行談判工作。

林東遠征軍的中央叢集艦隊已經開始向這個星系外圍移動,中央叢集艦隊和前面外星族群的艦隊有所不同。

林東手下大約有10個聯合分艦隊,每個聯合分艦隊,現在的艦隊數量約為2000艘作戰母艦。

這比聯邦艦隊單一分艦隊的數量要少至少3000艘。不過它有10個這樣的分艦隊,而聯邦艦隊只有四個。

雖然林東的分艦隊每支分艦隊都比聯邦艦隊的數量要少至少3000艘,但他的作戰實力和自己的打擊能力要遠遠超過聯邦艦隊的分艦隊。

林東派遣他的第三第四艦隊,從心繫的正前方和背後開始進行何為動作準備,配合聯邦第一艦隊的兩個分艦隊,將整個軍訓的周邊進行包圍,防止對手從興許周邊進行逃竄動作。

不過現在透過交流或者談判手段,已經不是林東的中央叢集艦隊所要管的事情,這種事情完全交給了第一聯邦艦隊。

外星族群從自己的星系裡面也派遣出來一隻工程母艦,這只工程母艦是蝶形的大型工程母艦和林東的蝶形工程母艦,有些外觀內飾過他的韓束也和林東的工程母艦航速差不多。

雖然在整個星系的外圍,也就是他的塵埃層的外圍建立的遠征軍和聯邦軍的防線,不過這道防線並沒有採用環形包圍圈。

也沒有徹底的將整個星系對外通道完全切斷,所以它的星系內部外星族群的工程母艦還是可以透過引力傳輸的方式將母艦從星系裡面傳輸出來。

跨越過外圍的,做到強大寬度的塵埃層。外星族群的工程母艦開始和聯邦艦隊派來的工程母艦相互之間進行交流。

對方向聯邦艦隊提出來,自己的要求,要求聯邦艦隊離開這裡。不要打擾他們這支艦隊和族群的寧靜生活,但這種要求肯定被聯邦艦隊拒絕了。

第一聯邦艦隊要求外星族群按照遠征軍的規定向遠征軍繳械,投降歸屬於遠征軍的管轄。

當然,外星族群很多的族群是不接手,直接就投降給遠征軍的,所以遠征軍內部制定的政策發現所有外星族群一律定為敵人,在今後的作戰當中,以及它的外形族群的科技文明水平等級。

再由林東判斷是否把它當做聯邦艦隊或者是檔次更低的同盟艦隊。

這等於說第一次談判,林東的聯邦艦隊的要求被對方拒絕了,對方的外星族群艦隊不同意如此和平,低調的就投降,歸屬於遠征軍的管轄。

很明顯,這只外星族群艦隊並沒有覺得林東的遠征軍和他的聯邦軍艦隊能有多大實力威脅到自己?

外星人的母艦談判完畢以後,便轉頭傳輸回到了星系裡面,和自己在裡面的艦隊匯合。

現在要想和外星人作戰,林東的艦隊必須首先開始穿越星系外圍龐大的這種塵埃層。

於是聯邦艦隊接受林東的指令,向塵埃層裡面發射自己的穿越探測器。

總計發射了大約5000個探測器,其中有1000個探測器在剛剛進入到塵埃層裡面的時候,立刻發生了自毀爆炸,有的則是被正在形成的,在塵埃層裡面的恆星的雛形。

由於它的引力吸附作用,周邊的塵埃層正在向行星的表面上撲去,這樣一來就導致了相應之間的作用。

這些探測器被這種行星的合成雛形的爆炸運動吸附運動所干擾探測器,有一部分跌入了行星體的引力,曾化作了一片灰燼,和那些引力層吸附的塵埃。形成了一樣的塵埃層混合在星系的周邊。

這一次叫林東的行動,有個些為難他自己不可能派遣大量的發射節點,單位使用自己的紅外光波,再向內推進,這樣的話,整個星系有可能出現十分動盪的變化。

林東讓自己的艦隊在前後心細的兩個方向上各自發射了500萬架無人機,這些無人機立刻開始發射,前後各自大約400個億的發射節點單位。

這些節點單位列成的前後陣線,在它的正前方,並不是外星族群艦隊,而是龐大的塵埃層面積在這裡面發現了有不少的正在形成當中的行星。

外星族群的艦隊也開始搶塵埃層的內部反環縣開始進行移動。他們在塵埃層的內部環線周邊部署了自己的艦隊,分為幾個節點方向,每個節點方向大約有3000艘作戰母艦。

不過他們派遣出來的無人機和發射節點單位並不是很多,有了這種發射節點,單位林東首先就從大屏幕上判斷,眼前這只外星族群應該也處於最次也光波門檻作戰時代。

如果按照最高標準的估算,這只外星族群艦隊應該也屬於光波作戰艦隊,等級上頂多比雲中差了一級到兩級左右。

不過外星族群躲在了寬大的塵埃層裡面,而

且這個塵埃層的寬度接近了一個光年。

要想簡單的穿過這一個光年的距離,很可能會受到這些塵埃層裡面正在形成行星的環境下的干擾,甚至阻擋。

而林東又打算使用自己分解光線,將這片塵埃層裡面正在執行的那些外星族群的胚胎體進行溶化。

但外星族群的艦隊也是指在整個星系環繞的塵埃層裡面進行行動。

不過如果林東的艦隊不去佔領這個星系裡面的第三星球,而且叫這個星系的外星族群艦隊盡最大可能數量的歸屬於自己。

關鍵的位置就是如果開啟整個這個星系的外圍遮蔽層。

這外圍的遮蔽層被密密麻麻的各類新團所控制,他們形成的在外部環境下給行星造成的成型體系。

現在林東的遠征軍艦隊還是無法靠近這個星系的密集的塵埃層,如果不能穿越。就無法和裡面的外星艦隊交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林東看到外星艦隊也是在整個塵埃層的內部環線上進行巡航掃蕩。很明顯,裡面的外星族群的穿越和安全保障能力也不能進行,對整個塵埃成的穿越。

從自己的大屏幕上來看,整個這個星系是一個平面橢圓形的星系,所有的星球在一個平面軌道,距離上因此上如果從清晰的上下兩端進行穿越,那麼他的塵埃曾是不可能干擾到這樣穿越動作的。

於是,林東命令第一聯邦的第三第四艦隊開始向星系的上下兩面運動。

要到達距離星系頂部上空,大約為1000萬公裡,在這個位置上開始進行向下攻擊。

第一聯邦第四艦隊則是向下進行飛行到達星系平面的下部,也距離上部大約有1000萬公裡,從這個位置上開始反向向上攻擊,形成了上下兩端的夾擊。

而這種攻擊手段完全避開了星系外面的形成行星的密集塵埃雲。林東,這個決定他認為外星族群的艦隊要是有自己的能力。

就可以在星系高空和星系下方的空間和自己的聯邦艦隊開始作戰,這樣雙方的艦隊作戰的時候,避開了平行線上厚度高達1500萬公裡的密集的塵埃雲。

而星系的中部則是一個平行空間,他沒有那樣厚的塵埃雲度,所以星系的兩端直屬距離上不會受到兩側塵埃雲厚度的干擾。

林東的第一聯邦艦隊按照他的指令,立刻派遣自己的第三第四次艦隊,分別從星系的兩端進行運動,開始準備從星系的上下兩端向內部攻擊。

星系的外部塵埃雲雖然寬度厚度達到了1500萬公裡。不過它們是環繞整個星系內部四個岩石星球環繞存在。所以岩石星球到恆星中間這塊距離。它的上下空間不受到周邊環繞的厚厚的塵埃雲的干擾。

這樣一來,林東上部的聯邦第一艦隊的第三,聯合艦隊已經到達了上面。

不過在它的下方正對的位置是恆星的表面位置,所以他的艦隊不能靠近恆星表面位置過勁,否則的話會被恆星強大的溫度摧毀自己的艦隊,至少要距離這裡超過2000萬公裡。

但超過2000萬公裡的位置,自己的光波作戰武器就超過了射程,所以聯邦第一艦隊的第三聯合艦隊攜著開始對星系內部進行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