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星際爭霸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659章 :隔離帶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59章 :隔離帶內

按照林東的想法,科學院開始派遣一支大型工程母艦,伴隨探測器來到隔離帶的外延。距離隔離帶大約500萬km。這是引力光線的射程範圍之內。這艘大型工程母艦。體量上足以達到一顆小行星的級別。他準備用引力光線從隔離帶裡面拽出那五無百公裡的。小行星。

但這顆小行星的前邊,擁有更加密集的小行星碎片和冰塊兒地帶。距離發射埠至少有超過5000萬km。這就非常的麻煩了。科學院馬上把這個資訊傳送給林東的大屏幕。雖然自己的工程母艦到達了小行星隔離帶的邊緣。

但這道隔離帶的邊緣,只是小行星隔離帶的最外側。那顆已經選定好的,被稱作S200的小行星。距離隔離帶的邊緣至少有5000萬km。這個距離遠,遠超過了引力射線的能力。引力射線無法到達這裡,所以要首先開闢一條道路。直接通向那顆小行星。

當然這個工作林東不會讓自己遠征軍去處理,於是他下令高天順,讓自己的工程母艦轉移到這個節點上。用自己的發射系統對這片小行星進行照射,分解這片小行星雲帶。一直要把通道開啟,到達200號小行星的周邊。

而這片小行星隔離帶相互之間。都有引力牽扯。麻煩就是在這裡當高天順的工程母艦,開始使用分解光線。照射這些小行星隔離帶的時候,小行星隔離帶馬上被分解分化。但周邊的小行星卻向中間內陷。立刻又填補了剛剛開啟的空間。

幾番這樣的試驗,結果都是一樣,無法穿透小行星隔離的。看到這裡,林東也是明白了,為什麼遠處的34星系。那裡的外星人可能存在的艦隊無法到達這片小行星隔離帶的對面。看來這片小行星隔離帶和以前見過的是不一樣的。

這片小行星隔離帶裡的小行星碎片。不管大小都有自己的引力系統,很可能都是一些具有磁性線的引力小行星。他們和普通的小行星截然不同。相互之間依靠在一起。相互的引力作用在一起,形成了堅固的帶有彈力的紐帶。自己的分解光線開啟一個埠就被立刻粘接在一起。

所以要想破獲這個小行星隔離帶,林東覺得不能光使用分解光線。他又想到了外星族群,經常破解紅外光波防線的手段。紅外光波就有這樣的特點。一旦鑽透一個缺口,不馬上充填物質的話,就會被其他紅外光波核心所淹沒。

所以外星族群一般都採用大批量的無人機進行撞擊。用無人機撞開一個通道,然後一架一架接著撞擊,這個節點將節點不斷的深入。無人機前方還會發射光波炮。用射線方式直接打擊紅外光波,讓他不能快速融合。這樣一來,就使得紅外光波的裂縫越來越深。

最後一直到達背後的發射節點單位。然後就可以消滅這個發射節點單位,使得這道光束立刻消失在空中,形成了一條無法靠近的通道。遠征軍也經常利用這種辦法打擊外星族群,星球表面密集防空系統。

那就是以前先用遠端導彈攻擊其中的一個點位。不管損失多少導彈,也要將這

個防空點位徹底摧毀。這次打破防禦系統的關鍵一招,打破這個節點之後,地面防空系統就出現了一個小型的空洞。大量的導彈順著這個空洞直接飛入進去。進入之後,分佈去打擊空洞周邊的防禦系統。

這就使得空洞越來越大,空洞的面積越來越大,防空系統的漏洞也就越來越大。進入的導彈也就越來越多。更加容易將空洞面積快速擴張,一直到可以容下林東手裡面的星際母艦。等到星際母艦都可以容納,在空洞上空以後,他就會向四面八方發射各種的引力光波,或者是分解光線。

再或者就發射大量的冷凍光波,用射線方式從最近距離向大氣層內照射。雖然地球距離太陽擁有上億公里的範圍,而且地球還擁有100km左右的濃厚大氣層。但也不可能完全阻擋太陽光射線。

而這種遠征軍作戰方式就是模擬太陽射線。但他的距離可不是上億公里,而是距離對手大氣層只有二,三百公裡。也就是靠近星球的近地軌道,在這個位置上對星球進行冷凍光線照射。同時是採用射線手段。加大了冷凍光線穿透力和飛行速度。

至少要有75%左右的光波可穿透大氣層進入。星球表面。75%的冷凍溫度也足以將星球表面一片位置上所有的人員裝備系統凍結。而現在遠征軍又擁有了凝結光波。凝結光波更加威力強大,它穿透大氣層之後,就開始散落在地面。覆蓋周邊地面上千萬公里。將這一片變成扭曲時空。

這一片內的人員,車輛,裝備完全進入自身扭曲時空。如果不使用反光波照射裝置,就連超級衛士也不能到達下面的環境。所以用這種手段,就可以將星球徹底的門戶洞開。開啟了他的防空門戶以後,接下來就是成百上千萬超級位置飛入大氣層。

一旦超級衛士進入了大氣層內,就和對手的大氣層內空軍交戰。超級衛士擁有強大的大氣層內作戰手段。根本不懼怕外星族群,大氣層內空軍。所以很快都會將對手的大氣層內空軍消滅,取得星球本部一個層面上的制空權。

擁有強大制空權之後,又開始掩護地面進行登陸行動。母艦會向地面投放登陸,引力光線。將母艦上面的部隊傳輸到地面,馬上建立機械城堡或者要塞進行防禦。這樣星球的一個層面就被艦隊所攻佔。然後再慢慢擴充套件,最後佔領全部星球。

這也是遠征軍慣用佔領星球的手段,而且還能最大限度減少抵抗部隊的傷亡。獲得更多的奴隸。透過這兩種模式,林東覺得也可以採取這樣的手段,用紅外光波中間夾著一個反引力通道。讓紅外光波形成內部真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也就是說紅外光波其他的推進都是紅外光波。而中間的幾個發射節點單位採用。兩端為反引力光線,中間則是引力光波。這樣的話,就在紅外光波的內部,自己建造了一個隱藏通道。利用紅外光波的特點,向外進行推進。

紅外光波外沿有上千萬的高溫。可以融化掉那些小行星和冰塊兒。驅趕他們躲開航道。等他們之間有引力相連,也扛不住強大的高溫。

衝擊。這樣就可以快速推進到目標的小行星身邊。

這時候讓紅外光波停止前進,讓自己的反光玻光線建立的通道。凸顯出來,對準那顆小行星。用引力光波在中間直接貼上小行星的外延。然後開始向外拉動。誰知紅外光波的內部開始擴大自己的通道。更多的發射節點單位,在中心位置上改變光線。

從紅外光波轉為反引力光線,不斷的將通道擴大。最終可容納直徑500km的這顆小行星。發射節點單位如果採用平行線推進,可拉開一條10億公里到1000億km的防線,主要看發射多少小發射節點單位。

發射節點單位發射數量越多,拉開的戰線也就越長。這也是標準的防線建造原理,所以民中採用這種辦法。準備把目標的小行星拽出來。他下令自己的無人機編隊。總共發射了大約兩千萬架無人機。讓這些無人機向前方的500萬km位置上再投放大約有1000個億的發射節點單位。

1000個億的發射節點單位首尾相連形成。1000億km的一個範圍。這麼長的一條平行線,直接推向小行星地帶。發射節點單位周邊都使用紅外光波進行推進,掃蕩這片小行星隔離帶的外圍。而中間則是採用兩道左右齊頭並進的。反引力光線。

在中間的發射節點,選擇至少100個進行引力射線光波發射。這就等於在紅外光波中自己建立了一個通道。這個通道本身是和紅外光波外沿平齊的。利用這個通道,快速向小行星隔離帶內側推進。兩側紅外光波不斷摧毀這些小行星。而中間的反光線光路將小行星推倒,兩側被紅外光波融化。

這樣中間就清理出來道路,直對著目標小行星而去。隨著防線向內推進,發射節點防線也不斷向前進展。要達到5000萬km的位置,就要不斷讓發射節點向前推進。但這個推進速度會很漫長。因為每一次推進紅外光波都要融化大量的小行星和冰塊。

因此上紅外光波。推進速度自然會降的很低。而中間的通道也不能現在脫離紅外光波。所以他也是伴隨紅外光波向前推動。一步步就在小行星隔離帶中間部分。形成了一個半圓形的缺口。

這個半圓形缺口一步步向內深入,要到達中間5000萬km的位置上。這道小行星隔離帶的寬度足有億光年的位置。達到5000萬km的位置,不過是他表層的上部。而且小行星隔離的上下寬度都在500km以上。但對於擁有1000萬km厚度的紅外光波來說,這並不成問題。完全可以將小星星隔離帶全部包裹進去。

這樣一來,中間的通道伴隨紅外光波不斷向前推進。速度仍然是比較緩慢,已經接近到距離小行星還有兩千萬公里的位置上。發射節點防線也推進到進入小行星體系。大約有3000萬km。馬上就要接近眼前的目標。

林東在大屏幕上看著有點兒興奮。自己只要把這顆小行星從這片小行星隔離帶裡面拉出來。把他打造成新的小行星基地去對付。脈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