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星際爭霸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660章 :拖拽成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60章 :拖拽成功

第一次這樣的實驗開始了。發射節點單位從小行星隔離帶的外側開始向內推進。他們使用了最大動力,向裡面進行快速推進。由於小行星隔離帶上下厚度都超過500km。所以推進的速度仍然是相對比較緩慢。

如此厚重的小行星,隔離的紅外光波融化起來也是需要很長的時間。這也是一種自然的反應。並不是說紅外光波能力不強,由於對方小行星隔離帶厚度很寬。要想全部如畫,當然需要很長的時間,這不像融化對手的光波射線。

不過林東到有十足的耐心。正當發射節點單位向內快速推進。一步步靠近目標的小行星,現在距離目標小行星只有大約2000萬km。馬上就可以讓自己的引力射線接觸到它的表面。這之間僅間隔了1000萬km。

看到這裡,林東顯然覺得自己的計劃應該是成功了,能夠推進到這個位置,就說明自己的想法是有作用的。不過開啟這個通道之後,大量的小行星和冰塊兒將被融解。當自己的紅外光波退卻回來以後,小行星會按照引力重新對接融合。但很明顯,這條小行星隔離帶至少要短了。1億km。

也就是說兩端有可能流出一道狹長的縫隙。可以讓34星系裡面有可能存在的外星族群出來。所以自己也要做好這種備用防禦。於是他命令第一民間艦隊,也就是高天順的艦隊。讓他率領艦隊。到達小行星隔離帶的左端。最左面的位置在這裡,開始佈防艦隊。發射探測器。

探測器的目標就是第34星系。防止那裡有外星族群艦隊。突然來襲。而命令自己特混艦隊的第一編隊。到達小行星防線的右端。在這裡使用發射節點單位進行布控。防止對方從這裡穿越出來。而又命自己的第二編隊繞到高天順艦隊的背後,距離他1000萬km。

在這個位置上開始發射發射節點單位。和無人機系統。準備好二次作戰。這很明顯,林東是讓高天順的民間艦隊當自己的馬前卒。如果從34星系裡面,可能出來的外星族群艦隊是一支高水平艦隊。他的攻擊能力,技術等級可超過超一級水平。

他就可以馬上叫自己的艦隊,也就是高天順的部隊,立刻向後穿越。回到第二編隊防線背後,由第二編隊派遣自己的發射節點。堵上缺口。因為發射節點單位的射程就在1000萬km。而發射節點單位距離高天順艦隊的背後只有500萬km。

也就是說高天順現在所在的艦隊位置,就是發射節點的射程之內。只要高天順發現對方艦隊超過自己等級兩級以上。林東就會馬上讓他撤回到後方。這樣發射節點不用動地方,就可以直接打擊對手的艦隊。

對於第34星系,目前來說,遠征軍還沒有進行探索。主要因為眼前這條小行星隔離的。他的寬度可高達一光年以上。要繞到兩端進行探測,探測器可不像遠征軍的艦隊。需要至少5~6次穿越才能到達。所以現在兩邊派去的探測器,還沒有到達小行星隔離帶的。兩段。

沒有繞過隔離帶,就無

法探查第34星系。也就不知道那座星系裡面到底有沒有外星艦隊。但遠征軍作戰的思維就是新行星系未探查的。就要把它當做可能存在外星艦隊來看待。所以林東已經做好了,防止外星艦隊從34星系裡面。突然冒出來的可能。

現在高天順的艦隊在小星星隔離帶的左邊外側。擺開陣型,靜靜等在這裡。而他也向前方發射了探測器系統。些探測器朝著34號星系飛去。開始對34號星系進行接觸掃描。人類現在遠征軍的探測器,不會再像21世紀那樣。傻乎乎的和外星人打交道。

去向外星人報告自己的位置和自己的身份。探測器只是利用自己的回播。將回撥發射到星系的外圍奧爾星雲。只要存在奧爾星雲的星系,大多數都有可移居星球。但可宜居星球的體積以及各種性質目前無法探聽。能在奧爾星雲的外面探測,掃描,探查它的厚度。

在右端的林東的第一艦隊編隊,也向前方發射了大約200個億的發射節點單位。第一艦隊編隊不像高天順的部隊,他們已經超過了小星星隔離帶。進入到34星系的外圍。距離奧爾星雲的邊緣大約還有兩千萬公里。

在這個位置上,艦隊向前方。500萬km發射自己的無人機編隊,再由無人機編隊再向前方發射500萬km距離上的。發射節點單位。兩百個億的發射節點單位,立刻就在星系的側面拉開防線。

當然,這片星系雖然是個小型星系,類似於太陽系大小。但兩百個億的發射節點單位,每個單位間距億公里左右。也可以排成兩百個億的陣線。防止對方從防線正面穿出來。而且無人機單位又馬上發射第二波次發射節點陣線。

這又是100個億的發射節點。連著前面發射完畢的兩百個億節點的尾端,開始慢慢向星系後部環繞。形成了一個半圓形的包圍。其實按照遠征軍以前作戰的模式,它在右邊一定也會建立一個半圓形的包圍。這兩個包圍一般都會超過100億km。

然後在星系的外圍環繞這團奧爾星雲的直徑探測器掃描估算之後可超過三光年。那麼裡面的星系是不是和太陽系的直徑一樣?或者要比太陽系更大。太陽系的外面就有一片奧爾星雲。這片奧爾星雲直徑超過3.2光年。包圍著整個太陽系,而在奧爾星雲裡面,只有一個太陽系。

在進入奧爾星宇以後才是柯伊伯帶。穿透柯伊伯帶才能進入太陽系的內部,也就是它的外側軌道。大約在海王星軌道周邊。那裡有海王星製造的大面積引力區域。所以如果要是進入太陽系能到達地球的話,要穿越三四層的防線。

因此上地球是處於整個太陽系的保護之中。這種奇特的星體結構,在星系裡面也是非常少見。現在小行星隔離帶中間。已經被徹底的開啟,距離目標小行星已經接近只剩下800萬km。這個時候兩端的紅外光波停止運動。

讓自己中間部分的通道向前快速延伸。完全超脫了紅外光波的防線位置。直接接近到小行星周邊大約100萬km。引

力光波直接照射在這顆小行星上,然後按照零中的指令開始,向後在進行拖拽。引力光波利用引力回波的能力,不斷的拽動這顆小行星進入自己的通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旦小行星被拽入了通道之後就停止在裡面,不再使用引力光波拽動,而是將通道向回收縮。收縮的速度可比發射速度要快了幾百倍,因為收縮的時候空洞的通道裡面一無所有。這樣很快的,就把這顆直徑500km的小行星從通道裡面拽了出來。離開了小行星隔離的。

現在林東的發射節點單位可以慢慢撤離,小行星隔離的。首先將自己的那些引力光波快速收回到紅外光波防線裡面。再由紅外光波不斷的向後退去。引力光波從通道裡快速撤離,紅外光波,隨後填補了一塊兒塊兒的通道。最終形成原來的紅外光波推進戰線。

但現在不是在向前推進,紅外光波隨後開始向後撤退。一步步的倒退,返回過來。但引力光波已經收回到紅外光波的後面。小行星就跟著引力光波快速向後前進。把他拖拽到陳雅所在的小行星基地周邊。

要對這顆小行星進行掃描和改裝,防止小行星上面帶有危害人類安全的。隱藏生物。所以首先用死亡光波對小星星全部表面進行深度照射。這顆小行星是個橢圓形小行星。也是不規則的橢圓形結構。他的中間最大直徑約有100km。

兩端的長度直徑約有520km。這算數一顆相對比較超大的小行星。但還達不到矮行星的級別。想造神星的直徑都有1200~1500km。他卻只有500km左右。所以只能作為一顆小行星來使用。這顆小行星被拖拽捆綁到小行星基地周邊。

進行死亡光線照射以後,小行星上面的生態物質將被徹底摧毀。很多的小行星表面都有不少的冰層。那些冰層裡很可能含有人類起因的蛋白質,氨基酸。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這種物質構成的。在一些研究表明寒武紀生物大爆發之前,就有大量的小行星墜入到地球。

雖然他們與地球大氣層極力摩擦生熱,但隱藏在小行星內部的這些物質,隨著撞擊地球爆炸分離。散落在地面地表,岩層土壤裡。而一部分碎片墜入到地球早期的海洋裡面。漸漸沉沒在海底。氨基酸和蛋白質就在海底適應生活下。組合成最原始早期的生命。

最後造成了寒武紀生命到大爆發。所以地球上的生命從理論上講,基本上都是來源自大海,包括人類自身,也是從海洋當中來的。人類具有很多的海洋生物,哺乳類動物的特徵。雖然人類把自己看做最高級的等級生物,但仍然是一種大自然創造的生命體。

這顆小行星基地。只進行大量改造。現在三院的科學家可以登陸到小行星基地上面。那上面已經完全被清理乾淨,不會有任何外太空的氨基酸。和蛋白質。水化合物。這些東西都可以組合成生命,也有可能汙染人類。

現在要將這顆小行星剖腹挖心。裝上動力系統。把它建成像小行星基地一樣的新型可移動式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