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修真之家族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 永珍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章 永珍城

狼牙山的名字是朱元昌取的,他本是凡間武將,肚子裡沒多少墨水,見此山怪石嶙峋,如狼牙般起伏跌宕,就賜名狼牙山。

如今狼牙山朱家莊大小百多口人,朱元昌閒來無事,把沒有靈根的兒孫按照練兵之法訓練,傳授凡間武學,倒也把個家族管理得似模似樣,表面上看來兵強馬壯。

一個時辰後,朱有道完成了童子功的第一次修煉。

這門功法需要每天修煉一個時辰,少修無益,多修無用。

他收起純陽寶珠,下了山頂,剛進家門,就遇到爺爺一臉喜氣地迎了上來。

“有道,好消息,我給你在永珍城找了一個好差事,一品閣正在招收制符學徒,正好他們的管事是我多年的好友,他答應讓你去試試!”

朱有道正好不知道該怎麼和朱家人相處,爺爺的安排正和他意。

修真者有各種技藝輔助修行,統稱修真百藝,但公認最重要的技藝還是丹,器,符,陣四門。

丹,是煉丹。修士離不開丹藥,無論日常提升修為、衝擊修行境界、療傷渡厄,都離不開丹藥。丹藥也是唯一一種可以直接提升修士修為的技藝,穩居修真百藝之首。

器,是煉器。法器是修士除魔護道的最重要的工具。所謂修為不夠,裝備來湊!實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空手的總打不過拿刀的。

符,是制符。制符是把法術符文提前封印到靈符裡,與人爭鬥時用出來,速度既快,又節省法力,可謂是居家旅行、打家劫舍的必備佳品。

陣,是陣法。人力有時而窮,陣法卻能呼叫天地之力,以人御天,是陣法的真諦!自古以來,赫赫有名的以弱勝強,以寡勝多的經典戰鬥,都有陣法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

大多數修士,都會學一兩門技藝在身,以賺取資源輔助修行。像朱家這樣全家沒有一門技藝的實在不多。倒不是朱元昌父子不想學,而是求藝無門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元昌畢竟是凡人無意中踏上修真之路,沒有師傅引路,也沒有親朋交流心得。就是修真百藝的說法也是這些年定居狼牙山之後,和周邊散修交流才慢慢瞭解的。

這次為了讓朱有道學習制符,朱元昌也是舍了大代價。他本人愛面子說那陳管事是他多年好友,其實人家根本不認識他,被他軟磨硬泡煩了,又收了他賄賂的兩件法器,才勉強同意朱有道來做制符學徒的。

而付出了兩件法器的朱元昌父子,可以說是一窮二白了!

不過,好歹走出了接觸修真技藝的第一步,朱家父子還是很重視的。

朱元昌把家裡僅剩的幾十塊靈石給朱有道帶上:“有道,別怕吃苦,好好學,丹器符陣能輔助修行,等你成了制符師,家族的興旺發達就靠你了!這些靈石你拿著,省著點用!”

“我知道了,爺爺!”朱有道乖巧地道。

臨走之前,朱有道的母親也挺著大肚子來給他送行。

朱有道的母親名叫李婉蓉,在凡間還是王爺家郡主,朱剛烈雖然修為低下,好歹是修行之士。他有一次去凡間遊玩,碰巧救了一位落難的王爺。那位王爺為了報答救命之恩,就把女兒嫁給朱剛烈為妻。她已經為朱剛烈生了個朱有道,如今又懷孕在身,朱有道很快就要多了個弟弟或者妹妹了。

李婉蓉抱著兒子又哭又叮囑,把個朱有道也弄得傷感起來,他前世父母早逝,沒有體會到親情母愛,這一世倒是補全了這個遺憾。

母子兩人抱頭哭了一陣,朱剛烈把他拉到一邊,偷偷塞給他一個小包:“兒子,你爹我就瞞著你爺爺攢了這點靈石,你拿著,別委屈了自己,能學就學,不能學就回家來!”

隨後,朱有道就被爺爺帶走了。

在去永珍城的路上,朱元昌道:“你爹把私房錢給你了?小兔崽子,以為我不知道他私藏靈石?哼哼……”

一路上,朱元昌把自己修行路上的見聞都說給朱有道聽,他雖然修為不高,好歹混了半輩子,經驗還是老道的,朱有道自然認真聽。

從狼牙山到永珍城,路程不知道多少萬里,沒有飛行法器,如果靠走的話,只怕要走一年。

朱元昌帶了朱有道,來到了附近的一處修真坊市,租借了一頭鐵羽飛鷹。

鐵羽飛鷹是修士馴養的靈禽,飛行速度極快,乘坐飛鷹,三日就能到達永珍城。

只是乘坐飛鷹的價格可不低,每日需要一塊靈石,每頭飛鷹最多能坐兩人。

在飛鷹背上,看著無限河山在腳下掠過,朱有道突然生出一股豪情,他心中生出要與這個世界的英傑們一較長短的心思。

前世,他能縱橫商道,今生又怎麼好平凡下去?

當鐵羽飛鷹到達雄偉的永珍城時,朱有道的野望也達到了頂點:永珍城,我的夢想就從這裡起步吧!

……

永珍城是周家所建,但雲州各大勢力都在城裡有產業。

一品樓是永珍城一家比較有名的商鋪,主要經營靈符,背後的東家是玉樓山陳氏家族。

陳家也是雲州大族,家中有金丹期老祖坐鎮。

朱元昌把朱有道送到了一品樓,叮囑幾句就走了。

一個姓陳的管事將他帶到一位清瘦老者面前,對他說:“這是鄭師傅,以後你就跟著鄭師傅了,他讓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如果他對你不滿意,你就自行回家吧!”

朱有道連連點頭:“我明白了!”

陳管事走後,鄭師傅坐在椅子上問他:“叫什麼名字?多大了?”

“鄭師傅,我叫朱有道,十歲了!”朱有道畢恭畢敬道。

“吃得了苦嗎?”

“吃得!”

鄭師傅點了點頭,指著屋子裡幾十個罈子道:“把這些罈子搬出去晾曬,每個罈子間隔三步,曬足一個時辰後搬回來。這些罈子每天要曬一次,直到罈子冒出紅光為止!”

朱有道點頭道:“我知道了!”

“那就開始幹吧,做完了還有其他事情!”

朱有道挽起袖子就幹了起來。

這些罈子看著不大,份量卻不輕。每一個罈子都有百餘斤,要是前世的自己,抱起來還真不容易,但他今生好歹是修真者,雖然只有練氣二層,力氣也比凡人大多了。饒是如此,抱起罈子也相當吃力。

五十個罈子搬完,剛喘口氣,正好一個時辰到了,他又得開始依次把罈子搬回屋子。

又是一個時辰後,朱有道終於完成了這項工作。此時的他已經精疲力竭,畢竟這具身體才十歲,以前沒幹過什麼活。

沒等他休息一會兒,鄭師傅又放下一筐赤色的石頭,吩咐他研磨成粉末。

研磨石粉雖然沒那麼累,卻更麻煩,更需要耐心。學徒是沒有午飯吃的,朱有道強撐著疲憊和飢餓,繼續幹活,這一幹直到天黑。

鄭師傅走過來,道:“把手伸出來!”

朱有道把雙手平伸,掌心向上,手掌上已經磨了一層水泡。

鄭師傅在他手上放了一個藥瓶:“回去把藥敷上,今天就到這裡了!”

隨後一個小廝過來帶了他去吃飯,又給他安排了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