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矩陣之主最新章節列表 > 316 創造者凌夏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16 創造者凌夏樹

凌夏樹對新A.I.放在首位的要求就是‘聽話’,這個對別的A.I.來說毫無意義的問題,卻在最近的隱世旅程中給凌夏樹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他之所以會念念不忘要編寫一個新的A.I.,就是因為「瘋狂希望」雖然潛力很足,但是可控性卻十分差勁,感覺就像是養了一頭非常有主見的寵物,它本身並無惡意,相反還十分重視凌夏樹的安危,但對凌夏樹的指令卻經常要想一想才去做,有時候如果感覺到有危險、還會本能地打個折扣甚至拒絕執行。

這對控制欲極強的凌夏樹來說是絕對不可容忍的。

因此新的A.I.框架裡面,凌夏樹不準備在智慧方面投入太多,有基本的底層邏輯庫就已經足夠,凌夏樹的戰鬥風格也決定了他更願意親自操作A.I.戰鬥,‘靈活多變’並不是主要選項。

然而這裡面似乎就產生了一個新的衝突:這個A.I.既需要實現他初步構想的‘領域’環境,又不能有過高的智慧……聽起來就是完全對立的要求,根本不能達到。

但凌夏樹並不是胡亂設計的,在確認了自己的程式設計思想之後,他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並在不斷的摸索中構思好了解決方案,那就是採用所謂的“模仿演算法”。

這是一種在過去地球上的各種工業裡曾經很流行了一段時間的程式設計思路,簡單地概括起來就是讓A.I.直接利用人類積攢的某種行為經驗來解決各種問題,但缺點是只能解決‘已經有經驗’的問題,遇到超出經驗範圍之外的事情,就會變得完全無法處理。

因此,這樣的程式又被稱為“學徒演算法”,就像過去學手藝的學徒一樣,能夠憑藉多年積攢的經驗在某個行業裡嫻熟地製造產品,但因為並沒有掌握原理,一旦換個工具、甚至換種材料就等於全部作廢,在程式來說也同樣如此——汽車自動駕駛的A.I.裝到廚房機器人身上,結果必然是一塌糊塗。

凌夏樹本來也沒有對效果抱很高的期望,只要它能替代自己進行大量繁瑣的機械操作、當一個合格的後臺苦力,就足以滿足他的要求了,說起來倒是很像主機系統的構成,凌夏樹自己是軟體,而新A.I.則充當了機器程式碼層的角色……所以他準備編寫的正是這樣一個‘學徒’程式。

剛開始的時候他會親自使用‘領域’,讓新A.I.學習他的操作,不斷積攢經驗,到一定程度之後讓它接手,雖然這個‘智力有限’的A.I.一開始肯定會把‘領域’搞得一團糟,但凌夏樹本身有著B.B.D這個高許可權病毒,現在又獲得了這臺排程主機真正的管理員賬號,容錯能力極高,有雄厚的資本支撐它多次試錯,

而隨著凌夏樹不斷使用‘領域’的能力,它也會不斷積攢越來越多的相關經驗,變得越來越得心應手,直到最後‘經驗豐富’到能夠代替凌夏樹支援領域的運作——那個時候,很可能凌夏樹只需要一個眼神,它就能準確地按照他的意思來操作資料。

框架圖的另外一個關鍵點是新A.I.和‘領域’的結合方式,由於演示給新A.I.學習必然涉及到‘領域’控制權的頻繁轉移,凌夏樹索性直接把‘領域’徹底模塊化,每種功能都設計成單獨一個封閉的模組,只留下輸入輸出埠,將來再採用自己私人編制的通訊協議連結成整體。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凌夏樹和新A.I.誰連上埠,誰就能用標準指令進行操作,而且還有一個好處是,如果他對某個功能有了新的創意或者學到了新技巧,就可以直接編寫一個新的模組來實時替換升級,不影響整體的使用。

這種模塊化的程式設計思想算不上什麼新奇,即使是普通編寫者也能慢慢自我摸索出來,但這種方法最大的制約之處在於,這樣的編寫方式會造成模組內的大量程式碼只能‘專用’,比如一個‘求平均值’的數學模組一旦被寫入了模組,那就只能在使用這個模組時起作用,無法被整體程式共享,大部分時間是閒置的。

真正程式設計的時候一個模組必須是一個完整的架構,閒置浪費的程式碼量更多,是隱世的編寫者們無法承受的奢靡,同時越多的程式碼量就需要編寫者的大腦能構建出越大的冥想空間才能構建和除錯,也讓大多數編寫者無可奈何。

然而這兩個要求對於凌夏樹來說,都完全不成問題,B.B.D開闢的龐大空間,甚至足夠讓‘拾音’這種操作整個矩陣的系統映像展開。

……

由於心中已經有著明確的方案,經驗也已經足夠豐富,目前要求實現的功能也還沒有發展到非常復雜的程度,所以凌夏樹很快就把大致的程式框架建立了起來,接下來的工作就只剩下按照框架圖往裡填程式碼,然後一遍遍試運行查詢BUG——純粹而又‘簡單’的體力活。

凌夏樹轉頭看了看正在不斷積聚的純淨素材,大致計算了一下積攢的速度,對自動採集的程式作了些調整,檢測分析了主機日誌、確認所受影響非常微小後、又複製增加了一份自動採集程式,把製造速度翻了一倍。

埠記錄顯示費爾南他們剛剛才進入地面的舊版本世界,短時間內肯定不會有什麼反饋,又檢查了一遍框架圖草稿後,凌夏樹一時之間陷入了無所事事的等待狀態。

採集速度不能再快了,排程主機的其他模組關係到整體穩定性,現在也不適合研究……沉默地環視一圈之後,凌夏樹的目光停留在半空裡那幅顯示著新A.I.框架草圖光屏的頂端,終於意識到自己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沒有做:

給新A.I.取名。

現在的凌夏樹和當初剛進入隱世的那個懵懂的他完全不一樣了,獲得了大量程式設計知識的他現在已經明白,這並不是一件隨意的事情——這相當於在整個矩陣體系內給自己的程式定下一個新函式名,而矩陣的機制決定了,一旦這個名字過於複雜、或者和其他函式有所衝突,新函式就不得不增加額外的鑑別程式碼,甚至用更複雜的規避方式來執行,必然會影響到執行效率。

——幸虧是B.B.D本身是超級病毒,不然「瘋狂希望」很可能會因為他缺乏常識的命名而受牽連了。

而且執行A.I.的‘硬體’其實就是使用者自己被矩陣佔據的那部分腦細胞,所以這裡確實存在一個契合度的問題,一個讓自己感到順眼舒服的名字,執行起來可能就會更順暢。

所以,編寫者們對後輩的告誡是,‘遵從本心’。

本心……

回憶著那本程式設計基礎知識筆記上的內容,凌夏樹的表情變得嚴肅。

我的‘本心’是什麼?

他閉上了雙目,思緒起伏,不過很快就重新睜開了眼睛,年輕乾淨的臉上,目光變得更加堅定——我的本心一直都很明確,從來沒有改變,那就是和家人一起過平靜的普通生活,這個AI.唯一的使命,就是按照我的意志,守護這個平淡的願望。

其他一切,都和我無關。

帶著莫名的情緒,凌夏樹抬起手,指尖微微發光,在框架圖草稿的上方,鄭重地寫下了新A.I.的名字:

「鋼鐵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