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易道吟之一枕眠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二章 誰人不少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五十二章 誰人不少年

德昭老夫子一行人沒有下榻在皇室安置的酒家。

哪怕是已經包下了一整座酒家,任憑慕容世家的人自己安排飲食用度。

這慕容德昭卻是在魔師宮對門自家租下了一個小院落,就連帶來的弟子都有些擁擠,卻是剛剛安頓了,這位夫子對著門下子弟說了一句:“你們不要外出,若是宮裡來人尋我,若是傳信你們就接下,若是請我赴宴就說我去訪故人去了。”

隨即卻是朝著對面門扉緊閉的魔師宮正門行去。

叩開門扉,在紅塵客的引領下果然是如至尊猜測的一般進了姬家小姐的院落。

正好趕上姬家小姐行功完畢,此刻正在調息,邊上那位易安大人難得笑吟吟的微微伸手請德昭老夫子坐下等候。

姬家小姐是背對著院落的,面前一池秋水,裡面有三兩尾一尺多長的紅鯉。那睡蓮微微搖曳,幾隻蜉蝣小蟲不停的在那水連夜下藏來藏去。

姬家小姐那座下只有一方稻草蒲團,雖然不是什麼貴重物件,卻是對姬小姐有特殊意義。

此時行功完畢,臉上微微還有幾滴汗珠,此刻卻是頭也沒回的說道:“夫子的氣息還如往常一般平和,難怪我大兄一直稱讚慕容世家易出道德高士。”

德昭老夫子難得漏出一個淺笑,平常閒聊家常一般的口氣說道:“姬家易出得道高士,除去隨時能進天人之境的道痴先生,現在的姬家有大先生和姬季這兩位陸地神仙境,姬家封山隱門想必不出十年再次開山的時候便可再次拿回世家之位,而且姬季年紀甚小,註定名揚天下。”

姬家小姐卻是笑的有些含蓄:“我大姐道痴乃是方外之人,從來不理會這些俗事的。帶著姬季出山來見過也不過再給我這不成才的小妹一個機會重歸姬氏的機會。姬家有女不成器,卻是浪費家裡這麼多丹藥才可恢復修為,以後就是回了鹿門山也不敢去祖師堂敬一炷香了。”

“再說了,姬家已經封山隱門,百年內是不敢再開山了。這乃是完成我小弟與魔君的一個約定,此事也不隱瞞夫子,魔君已經取走姬家留住的小弟那一魄,姬家十七以後再也不會再現人間了。這一柄從祖師堂請出來的斬龍刀名劍定干戈,為的不過是壓勝一下魔道氣運,怎麼夫子還真以為是拿出來讓你們斬姬家神龍的。若是你們這麼想,便有些過分的不當人子了。”

德昭老夫子擺擺手,意思是此次不是為了借刀的。

卻是繼續說道:“既然魔君已經取走那一魄,是否代表著姬太還有一線生機。”

姬家小姐眼角卻是落下一滴淚,用手上指甲接了放在眼前那秋池裡,緩緩轉過身,依舊是坐在那個蒲團上:“先父在世的時候曾說我小弟身負天大氣運,必定註定了能成就一副大事業。沒想到還是為了這蒼生,累的身隕紅塵之中。若是早知道會這樣,我寧願他一輩子隱居在鹿門寺中,至少無這麼多人算計他。我也不迴避夫子你的那個問題,我小弟乃是天人輪迴轉世已經不知道多少次了,一點靈性不溟卻是次次身負氣運,按道理來說早該成道。按現在來看,我大姐道痴說若是此次他能復生,成神入魔皆在一念之間,但是卻註定了人性全無。只是不知三教諸位算計他的大能可願意看到如今的局面。”

德昭老夫子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喃喃半響後卻是說道:“他乃是一教之尊,誰敢算計他。”

姬家小姐難得一笑,滿是嘲諷:“您家敦煌君前幾天便不一樣被算計了。只不過我小弟十多年前身死道消隕於長安,敦煌君身負重傷撿的一條命的區別。”

“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生在紅塵,迫不得已。”德昭老夫子亦是無可奈何。

姬家小姐有些不接受這個說法,於是換過一張滿

是傲氣的表情反問一句:“若不是我小弟的情面,只怕此次敦煌君亦需身隕在這殺局之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德昭老夫子到底是好脾氣,和這姬家小姐也不計較,倒是滿是贊同的說:“今日我便是為這事上門請教你與易安大人的。”

姬家小姐正要說話,卻是見得這魔師宮中不遠的院落裡突然再次一個劍陣,一收一放純然熟練。

德昭先生見到這個密集的劍陣一時也是訝異,有些眼熟,確實試探的問的一句:“這個劍陣看著有些眼熟,莫不是姬季就在這個魔師宮中。”

易安大人接過話頭,搖著頭笑道:“這才多久沒見,德昭先生果然貴人多忘事,這乃是慕容氏的棄徒。這望穿秋水的心法已經大成,果然不愧是得到聖尊魔君青睞的後輩。”

這話倒不是諷刺慕容恪,只不過是揶揄一下。

這慕容德昭老夫子一時間卻是有些啞然失笑,片刻後才緩過神來:“他至多也才金丹巔峰,如何能駕馭這等高深功法,只怕魔君是拔苗助長了。”

姬家小姐笑吟吟擺擺手道:“原本才金丹若愚境界,只不過最近功力大漲已經快要突破金丹守拙境了。雖然比不上姬季半步天人的陸地神仙,但是在世家子弟當中確實算的前五的高手,這還是算上我另外那位侄子慕容隨遇了的。”

姬季這種一夕悟道邁進半步天人之境,雖然只有元嬰合道的修為,但是能用出陸地神仙越五境修士的神通。當然拼鬥起來比一般的合道境修士厲害多了,畢竟是感悟過天道的。

姬家這種不講道理的修行方式被不少仙門家族詬病,就是因為太讓人羨慕嫉妒恨了。別人辛辛苦苦修行,他們這只要感悟到了便能成道越過五境,所以這也是姬家人丁雖然稀少,但是在五大世家之中卻是算的實力雄厚的原因。這也是為何諸家都說是姬家獨自享有一卷道藏帶來的好處,其實姬家就是道門的修行方式,只不過腳踏天人兩道,高手輩出而已。

前些年已經算是姬家最慘的時候了,就只有兩位半元嬰修士,算的是姬家最衰弱的時候,所以也才有被盯上世家之位的事出現。

姬家修士多數會卡在金丹巔峰,修天道的不能放下便不足以感悟,一旦放下感悟了便一夕成道,強的不講道理。所以便是挑剔門徒的道家,都是把姬家視若自家禁地一般,不然儒釋二宗把手伸進山海苑的盤子裡。

姬家修天道的需要感悟,修人德的便是在於遊歷紅塵。這姬家小姐雖然只是在這一間院落裡隱居,只不過現在這身上的氣息卻是比德昭老夫子記憶中的要高出許多了,自然瞞不了眼前這位已經半隻腳跨進了五境,後半隻腳也提起的夫子。

德昭夫子認真的打量了姬家小姐一眼:“難怪易安先生需要時時護道在你身邊,沒想到你已經走到這一步了,只怕安陵他再見你的時候卻是要繞道走了。”

姬家小姐淺淺一笑:“安紳就算見到我也不用繞道,我已經放下了。我和他安家的恩怨在夫子剛剛進這間院落的時候我已經放下,不日待我稍稍把我兒慕希託付好,我便隨易安大人一起回山海苑精修了。此生應該不會與安紳再見了。”

德昭老夫子一時愕然,還是看走了眼,追問一句:“你剛剛已經越過了五境,是半步天人還是一夕成道。”

姬家小姐伸手把秋池中一株為綻放的花骨朵摘取,就在手中剎那花開,然後才緩緩回答:“我本只是合道,就在剛剛和夫子談話的時候道機隱現,然後便放下了與安家的前塵過往,放下了與安紳的男歡女愛,也放下了與安老夫人的恩怨情仇。自此天人二分,我度過了這情劫也算是成道了。”

隨即把手中那一朵從花苞開成花朵的睡蓮放下秋池,卻是那睡蓮遇水生根。

德昭老夫子追問一句:“這便是人德一脈修的德廣彌天境界,匹敵上善若水的境界。”

姬家小姐微微一笑,此刻身後卻是大道影現,卻是一派花開凋榮的景象。

卻是又回答德昭老夫子:“天道人德雙修難道不可嘛!我家小弟十六歲在夫子家的天一閣前修成善上若水和德廣彌天的大成境界,只差一步便能邁進太上忘情至高境界。於是當場墮境回到元嬰合道夫子您居然不知道。”

“為何墮境,我這是第一次聽說越過五境後還能跌境的。”德昭老夫子眉頭緊鎖。

易安大人難得開懷一笑:“姬十七情劫未度,如何談拿起放下。再說不知何時姬十七會如此愛這個塵世間,要放下世間大愛蒼生,何其難也。”

姬家小姐卻是一手整理了一下袖袍,緩緩說道:“小十七先後三次越過五境,然後又墮境回元嬰合道。這些都在姬家傳承譜上自有記載的。說起修道,能比上我小弟的人唯實沒有。待他第四次邁進天人合一的時候卻是身死道消之時。隨說儒釋道魔四教匯流難,那裡又難得過這反反覆覆的成道又自毀大道從頭再來的。”

這一席談話卻是解開了德昭老夫子多年的心頭疑惑,為何那位後輩光明教主的修為起起伏伏不定,氣息玄妙卻又無從捉摸。

姬家小姐此刻見得德昭老夫子恍然大悟的表情,便知道這一位是真不知道,於是接著說:“我小弟最後一次越過五境乃是強行以力證的三千左道大興魔道氣運。如不是如此,當年大兄也不會親率幾位兄長參加神都大戰。若不是小弟道心動搖一瞬間不忍心滅掉整個正道,又何有今日的局面,雖說都是三家聖人算計,但是一位魔道教主豈是有那麼好殺的。”

說完,卻是在德昭老夫子和易安大人眼下拿出一柄似劍非刀的寶刀,直刃單開封,極其精美的刀柄,正是那一柄斬龍刀,曾經鎮壓四海龍族的無上寶器。

姬家小姐看了一眼刀後卻是對著刀說:“去吧,找你的主人去吧!”

然後揮手丟出,這劍定干戈卻是化作一道驚鴻帶有七彩沖天而去,就是神都洛陽上空坐鎮的三教聖人也來不及阻擋片刻,因為那七彩煞氣非比尋常,就是陪祀聖人的金身也不能被磕碰者。眼睜睜的看著那一道七彩奔這西方遙遠的雪山而去,然後嘆息不止。

德昭老夫子看著姬家小姐的這個舉動確是微微搖頭:“姬氏,你也太孩子氣了,這等重器如今將落入魔教之手,只怕不是好事。魔道已經大興在望,你這豈不是烈火烹油之舉。”

姬家小姐此次卻是真誠一笑:“誰人不少年,姬氏便再任性一回。此刀中有我小弟姬十七一抹靈識,若是不迴歸,待他復生歸來豈不是靈識不全。這個柄寶器落在姬家也是禍端,還不如送去一個天下人都知道的地方讓這些喜歡算計人的前輩也去賣力氣爭一爭。我任性妄為也不是今天一次了,當年私奔逃婚不也做了嘛!當年全無依靠,如今都能回姬家了他們還能把我如何,難道三教一起來打我姬家的山海苑不成。”

德昭老夫子苦笑不止,你這都越五境的存在了,不日便要回姬家山海苑洞天之中靜修了,三教此時都不會找你的麻煩,只會把這賬算在安紳父子身上,那些小肚雞腸的聖人也並不是不計較,時候未到罷了。

那一道七彩直奔崑崙光明頂,徑直落在了那曾放魔道至寶劍典的位置。

守護聖殿明堂的十大長老見狀,只是驚訝這寶的遁速怎麼這麼快,從那道七彩遙定崑崙開始到落到女媧雕像的托盤之中不過七日,這也剛剛是陸地神仙跨越五境的御劍遁速了。除非是能有代步的寶器勉強能更快一點,就多數來說法器之流只會比修士御劍更慢,好處不過是剩力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