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九零年代當團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學習,它好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三章 學習,它好香

這次的比試是在眾人的監督之下完成的,每個人的成績都張榜公布在廠門口的佈告欄上。

除開陳建國外,還有幾個外來的和尚也上了榜。

國企最佳化改革,下崗的人數眾多,但也不乏有部分人被返聘回單位。這些人籤的合同中明確規定了產品合格率和工作時間等問題。

關於返聘和外聘的問題,廠裡的老人也去鬧過,什麼示威靜坐,打舉報電話,鬧著要自殺,種種手段層出不窮。

也因為這個原因,廠裡的安保都增加了人力,還專門外聘的安保公司來做這個工作。

加之現在推行的科技先行的政策,好多純屬混日子的工人根本連基本考核都完不成,鬧了一次被全廠公開考核成績,自己也就沒臉再去。

透過了這一次的考核,陳建國跟項目組簽訂了半年的合同,半年後會有個難度提升的考試,透過之後再籤半年。

目前項目組的目標是組建一條完整的生產線進行老式生產線的更新換代。而半年後的七月份,新招聘的大學生會上崗,跟著老師傅學習半年才能決定其是否能留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這半年很不好熬,老師跟學生之間也有競爭關係。學生的手動操作肯定不如老師傅,但勝在知識儲備量更多,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更快。

“爸爸你可要加油了。以後肯定是科技佔據優勢,高水平的技術型工人才能站穩腳跟,他們必須得精通最先進的裝置操作,還得有一手過硬的基本功。爸爸你的基本功肯定沒問題,就是學習這方面得加把勁。要不,給你報個夜大你去上上課?”

陳怡歆在爸爸打電話來報喜的時候,給出了建議

職業技術院校開了不少的成人班,夜大,週末班,函授班,在這個階段並沒有被淘汰掉。

在各單位轉型的時期,獲得一個國家承認的文憑,也是很多人是否能留崗的基本條件之一。

陳建國對學習很頭痛,但凡有點可能都不樂意去上課。但是在B市這段時間改變了他的想法,學習不是真的無趣,只是他沒有找到自己的方法。現在這樣一邊學一邊上手,他接受起來挺快的,至少是他這個年齡段的工人裡面他能排進前三。

跟女兒打電話的時候,陳建國讓他們春節到B市來感受一下首都的氣氛。

“我倒是想去,可沒時間啊。我們補課呢。”陳怡歆跟他算了算,最多只有七天時間。

“坐火車過去就得兩天,來回四天,我能呆兩天多,太折騰了,還不如留家裡刷題。媽媽跟奶奶可以帶著弟弟去。媽媽的生意從二十五就差不多可以關門歇業了,彬彬寒假有二十多天,他們過去還能多玩一下。”

對於B市她不怎麼感興趣,之前就去過一次了,該看的都看過,目前對她來說最重要的是高考,其他的都別想讓她分心。

真的是眨眼間就到了高三上期期末考試。

這次期末又叫一診,很多學校會依據這個成績來指導學生複習。一中也是如此,甚至還開放了閱覽室和實驗室,讓學生們自由選擇複習的地方。

陳怡歆留在班上,跟她一起複習的都是年級排名前五十的人。也不是故意,不知道為什麼,大家自然而然就分成了。

侯文跟萬寧去了B市參加冬訓營,沒有意外的話,他們倆個也穩穩的拿到了保送資格。現在就陳怡歆一個人還在拼高考,壓力也不是不大。只是她的經歷比起同齡人來說要豐富太多,抗壓能力也更強。

下午三點,老師們已經回到辦公室,學生們上自習。第二天就是一診,整個高三年紀的氣氛相當的壓抑。

這樣其實不太好,但是老師們已經努力讓學生放鬆了,可他們越勸說學生就越緊張,弄到現在老師都不太敢輕易露面,只讓班上的班委負責帶領同學們複習。

陳怡歆刷完一套題,起來活動了下胳膊和頸椎。

難得今天天氣不錯,太陽暖烘烘的照下來,有種歲月靜好的錯覺。

她在陽臺上站了一會兒,突然往回跑,把自己的課桌和凳子搬出來,放在陽臺邊上,能曬太陽的地方。

身後就是教室後門,班長輕輕的戳了戳她,小聲問:“你幹嘛呢?不刷題了?”

“今天不刷了,我想曬曬太陽背會兒書,要來嗎?這太陽曬著挺舒服的。”

班長猶豫了片刻,果斷起身,把課桌搬出去,跟陳怡歆並排挨著。

兩人也沒幹其他什麼,只互相抽背古文和各種公式定理。

這時候背這些其實並沒有太大作用,但莫名的就讓人很放鬆。

沒多會兒,靜悄悄的,陽臺一溜邊兒全是課桌,甚至有人校服一蓋,趴桌上小憩片刻當放鬆了。

只要學生們不鬧騰,老師們也不會多管。畢竟這棟樓就高三一個年級,其他年級已經開始放寒假了,他們這樣做也影響不到別人。

不過陽臺就這麼大一圈兒,最多兩個班的課桌就佔滿了地方,後來的人沒辦法找到位置,乾脆拿著書下去操場,隨便找個地方坐著曬太陽看書,心裡都覺得痛快。

老盧在辦公室的窗戶邊上看了一會兒,帶著微笑繼續埋頭整理教案。

一診考完,學生們當場放假,成績會在一週後公佈,願意看的直接來學校看,不願意看的可以在家裡痛痛快快的過一個年。

這次的一診時間安排比較晚,該補課的也差不多補完了,就這麼三四天也不能讓學生多學多少,還不如讓他們自己回家複習,查漏補缺。

平白多了四天的假期,陳怡歆沒急著上課,她跑去證券公司轉了一圈,把手上的票全部清掉。

離記憶中的熊市還有三四個月時間,但她沒工夫關心了。股市到現在已經漲了百分之一百五的樣子,而她潛伏早,選的票也好,基本上是大盤漲幅的兩倍。後期加上再投入的跟小舅舅的錢,一塊兒算下來,總金額已經達到百萬之巨。

九十年代末期的百萬投到房地產的圈子裡,只能稱得上小打小鬧。

陳怡歆和劉斌的野望不大,他們現在就做圈地這一項,然後在地皮上建倉庫什麼的,過幾年一轉手,五倍十倍的回報率它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