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九零年代當團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爸爸的戰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二章 陳爸爸的戰場

十一月初,陳爸爸回來了一趟,總共五天的假期,路上就耽擱了三天半,到家只能待一天兩夜。

他是回來看陳奶奶的,雖然電話裡也知道自己老孃身體沒啥大礙,但是快一年沒見他不親眼看看還是不放心。

“廠裡成立了一個攻堅組,讓我留下,至少等這個專案完成再考慮走還是留。”

在B市那邊最難受的就是飯菜不合口味。幸好陳爸爸也不是特別挑剔的人,勉強自己吃的時間長了,慢慢也就習慣了。

“對了,這次回來還要我姑娘幫點忙。”陳爸爸從包裡掏出厚厚一疊資料,“這些是我們主任給我找的資料,需要有人幫忙翻譯一下。他們外語比我強,接受的速度也比我快,我尋思著不找找外援肯定會被淘汰掉,正好我姑娘不是外語挺厲害的麼,正好幫她老爸忙。”

陳怡歆今天是請了一天假專門在家陪老爸說話,聞言接過來一看,全是新型數碼機床的資料,還有一些國外的工業設計相關的資料。這種專業性極強,她都沒把握能完全翻譯準確。

“爸你急著要嗎?”

“也不是特別急,但越快越好。拖得久了我怕我跟不上他們的速度。”

陳爸爸也是有上進心的,而且一個項目組裡面雖然大家都是合作關係,但是同類人員私下也有競爭。像陳爸爸這樣的外來和尚,想要在組裡得到全方位的幫助可能性不大。要不是他那一手操作穩定性出類拔萃,也輪不到他進這個項目組。

出去大半年,陳爸爸的眼界也寬了,不再叨唸眼皮子底下這點東西,連型鋼廠那邊的活他都不再掛念,滿心滿眼都是新裝置新技術。

本來也是,他正當壯年,四十來歲的人,精力和實力正處於巔峰時期,沒有年輕人的跳脫,也沒有年長者的古板固執,這樣的人用起來領導也最為放心。

資料上面編了號,是陳爸爸的搭檔幫忙弄的。但是他搭檔自己的任務也很重要,一週熬夜至少四五天,剩下的時間休息都不夠,肯定不可能再去幫陳爸爸翻譯資料什麼的。

陳怡歆也忙,不過對她來說翻譯這種資料的難度不在速度上,而是一些專有名詞的準確度上。她現在沒有電腦,也上不了網查資料,一切靠自己的話,進度肯定很慢。

這個時候,她想到了在粵省遇到的那群學生,他們是專門學機械的,應該有渠道買或者借閱相關型別的工具書。

正好小舅舅在那邊,她直接打了個電話過去,張口就讓小舅舅幫忙買一套機械相關的專業詞典。

這邊的話,她找到侯文和龐貝,希望能借用他們家裡的關係,去工業大學辦個借閱證什麼的,方便她週末過去查點資料。

說起來正好,工業大學離型鋼廠不算遠,公交車四站路,她完全可以週六過去,週日在型鋼廠宿舍住一晚,週日下午從工業大學直接回家。

這事兒劉斌就能幫她安排,只等借閱證下來就好。

聽到說陳怡歆在複習之餘還要幫她爸爸翻譯資料,萬寧都替她著急了,直接要了一大半過去,說是找人幫忙。他家在教育系統的關係不少,找兩個機械設計專業的大學生幫忙翻譯應該問題不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陳怡歆多了個心眼,把需要保密的那些資料留給自己,只有一些常用的,隨便什麼人都可以查閱的那些才交給萬寧幫忙。

她把自己的時間重新安排了一下。每天留出半個小時翻譯一段,週末集中攻克專業詞彙和句型。

三天後,劉斌託人從粵省直接送回來一套工具書,正好解了她燃眉之急。

前幾篇的翻譯有點難度,速度也瞞,三篇文章翻譯完花了半個月時間,確認無誤後她用郵件傳給了爸爸。

那邊的技術員幫忙下載個郵件列印出來的功夫還是有的,雖然進度上落後一大截,但是陳爸爸不用啥資料都去找技術員詢問了,一些常用的技巧和引數他在平時的聽課和女兒翻譯的資料裡挑選出來,記在本上,空閒時間就自己一點一點的練習。

他們項目組才組建,第一次考核要等半年。

考核不合格的會被替換下去,也正是如此,所以同工種之間的競爭壓力實在不小。

跟陳爸爸搭檔的技術員原本有點態度模稜兩可,但是發現陳建國從老家回來後的一個月裡,學習進展肉眼可見的加速,立馬就站到他這邊了。畢竟像陳爸爸陳建國這樣吃苦肯幹又不生事端的人不多,兩人搭檔也挺合拍的,磨合半年好不容易上路了,突然換一個來,說不定又要磨合好久。

正是因為這樣,陳爸爸在偶爾去請教問題的時候,技術員的耐心都多了,講解也更細緻。

元旦之前,他們項目組第一個小目標測試。很多人都等著看笑話,當然不是只看陳爸爸一個人的,好多工人的文化程度都不高,陳爸爸好歹還讀了初中,某些人連小學都沒讀完就進廠了。

這一次不會淘汰人,但會根據進度的不同來分配任務。

分配的任務越重要,留下來的可能性就越高,反之亦然。

這一次的技術員跟工人是分開測試的,主要測試點是裝置的瞭解程度,參數設置的能力,以及加工精度。

裝置瞭解程度是筆試答卷,一共十道題,兩道選擇兩道填空六道簡答。

簡答的要求也不高,不需要你闡述什麼,只需要把步驟寫出來就行。

然後是參數設置。根據題單要求進行引數的補足。畢竟他們不是專業的技術人員,什麼配搭調整之類的跟他們無關,只需要記住幾個重點引數的指標進行搭配設定就可以。這一部分其實不難,考的是工人的記憶力和細心程度。

說真的,能進入這個項目組的工人都是挑選過一遍的技術型工人,他們不怕吃苦,也有著堅韌的心性,但是高科技不是你吃苦就能掌握的,腦子的運轉和記憶力的強大才是重點。可以說,在高科技的輻射下,工人更加偏向智慧型技術,而非以前的機械性加工。

第三個加工精度跟第二項密切相關,還涉及到手工操作的難點。這一部分也是技術員替代不了的。不然為啥後來數碼機床都那麼先進了,手工技術工種還是沒有被淘汰。因為有些部件真的是機床無法加工出來的,全靠手工一點一點的敲打磨出來的。

為期十天的比試結束,陳建國出乎大家意料的以綜合成績排名第二的絕對優勢站穩了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