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地上道國最新章節列表 > 0630 我給論語加一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630 我給論語加一行

庾獻想起當初扮做吳起時的種種,他心中感慨,又有些觸動。

高何的諄諄教導和滿腔期待,庾獻感同身受。

子夏的明辨和認可,也讓庾獻發自內心的喜悅。

因為庾獻覺得被善待的是“我”。

然而無論是吳起別母遠離,還是殺妻證道,庾獻卻都能冷靜旁觀。

因為他知道那不是“我”。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人生,庾獻卻在不同階段對“我”和“非我”有不同的認知。

那麼,什麼是我呢?

符合我認知的,便是我嗎?

如果把認知,視作自己看待事物的價值觀,那麼這段邏輯自洽的價值觀,便是我嗎?

若是如此,當初葫蘆中的“庾小獻”,豈不是更加純粹的自己?

庾獻想著,不由想起了那個有些古靈精怪的蠶神斑斕。

這個問題的答桉,或許斑斕想過?

她是那麼聰明。

作為一段可以邏輯自洽的回憶,作為一個已經準備轉世人間的妖精,她一定是有著成熟的思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若是以前,在庾獻不知道社會險惡的時候,說不定還會雙眼清澈的再去找斑斕幫忙。

可是現在一想呢?

斑斕已經成功的取得了肉身、骨身和魂身,自己這個工具人已經沒有用武之地了。

那個“庾小獻”,邪惡放肆,毫無做人底線。

就連庾獻自己見了都有點頭疼。

那讓這個邪惡無底線的“庾小獻”降臨世間,取代自己,是不是更符合她的利益?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考慮,想把“庾小獻”從人間具現出來,有什麼天材地寶,能比自己這具現成身體更合適的?

庾獻這會兒覺得,自己被錦帆賊甘寧盜號之後立刻下線,實在是幹的太漂亮了。

若不是他讓自己得了這個喘息之機,給自己遊歷世間錘鍊心性的機會,恐怕真的要面對各種萬劫不復的局面了。

崔州平和石廣元見庾獻進香完畢,準備離開這先賢祠,兩人對視一眼,趕緊上前。

石廣元熱切的說道,“叔父此來,豈能無一語留下,侄兒願意為叔父鋪紙磨墨。”

庾獻啞然,“先賢祠中,我也是小輩,有什麼好說的。”

崔州平卻不肯放棄這天賜良機,跟著央求道,“叔父學問精深,必有高論,還望不吝賜教我等。”

庾獻無語,他懂個蛋啊。

只是他之前裝逼裝的那麼嗨,這時候也不好露怯。

那就隨便說兩句好聽的吧。

庾獻想了想,這穎川書院雖然是私學,但是卻熱衷仕途。就算是在亂世中,也在活躍的進行著投機。

這些黨人標榜清高的下野士人,一直在觀察著朝廷的一舉一動。

反倒是劉表的官學,襄陽學宮,在一門心思的做學問。

劉表不但將洛陽太學逃來的儒生和關西、兗州、豫州等地來投奔的學者照顧的很好,而且組織了大批學者,修訂了十分重要的《五經章句後定》。

用王粲的話來說,“五載之間,道化大行。耆德故老綦母闓等,負書荷器,自遠而至者,三百有餘人。”

隨著各個流派的大老雲集,荊州的襄陽學宮出現了難得的盛況。

除了主流的儒家經典之外,還有《荊州星佔》、《傷寒雜病論》之類駁雜的著作問世。

庾獻想著,忽然心中一動。

潁川書院的作風倒是和子夏的政治主張暗合啊。

那叔叔就和你們共情一下吧。

庾獻當即笑道,“你們潁川書院已經盡得子夏精髓,何必用我多言?”

崔州平和石廣元聽了又驚又喜,他們潁川書院竟然被疑似“董子第二”的大老認可了。

兩人都激動的齊聲道,“還請叔父明示。”

庾獻笑道,“便是那句‘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兩人一想,果然如此,人家子夏可不是什麼矯情人。

見庾獻沒有動筆的意思,崔州平連忙提筆,寫下此言。

石廣元見庾獻又要走,連忙追問道,“那叔父得無一言相賜?”

庾獻猶豫了一下,心說也對啊。

若是光把子夏的教導說說,豈不是顯得自己全無主意?再說,這句話《論語》上就有,還用得著自己來說?

庾獻被趕鴨子上架,越發蛋疼,只能硬著頭皮說道,“以我來見,我儒家做學問,最重要的便是如子夏這般,學以致用……”

忽然,又覺得此語作為“公元193年,國師贈給年青人的一句話”,似乎逼格不夠啊。

於是靈光一閃,順勢看著兩人,語重心長的說道,“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這!

崔州平和石廣元聞言心中一顫,竟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學以致用。”

“知行合一。”

如果說董子的“大一統”理論給儒家提供了世界觀,那麼“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表述,無疑就是給他們提供了方法論啊!

這不但是對子夏理論的延伸闡述,甚至可能帶來劇烈的經學變革。

兩人激動崇拜的看著庾獻。

不愧是大老!

恐怖如斯!

庾獻偷了王陽明的心學理論,終究有些心虛,咱也是要臉的體面人。

見兩人傻傻不動,只得輕咳一聲,示意該離開這裡了。

崔州平聞言一驚,緩過神來,連忙手舞足蹈的說道,“叔父恕罪,且等侄兒將此金玉之言留下。”

說著,連忙提筆蘸墨,要把這句話寫在剛才那句的旁邊。

只是筆觸落下,稍一遊走,崔州平才發現不對。

“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這一行字的旁邊,竟無半點墨跡。

崔州平吃了一驚,連忙檢查手中的毛筆。

卻發現筆尖圓潤飽滿,吸足了墨汁,沾在手上還弄汙了一片。

他有些不信邪的又落筆去寫。

那墨汁卻凝在筆尖不肯滴落。

崔州平和石廣元都看的瞠目結舌,不知所以。

就在此時,旁邊書架上忽然譁啦啦掉下來一卷竹簡。

三人被吸引了注意力,俱都看去。

那竹簡舒展,顯露出的部分,最顯眼的便是一行。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眾人都大吃一驚,不知這是怎麼回事。

倒是石廣元反應迅速,他呼吸粗重,心跳加快,連忙取筆蘸墨,跪獻在庾獻面前。

“還請叔父,親筆留書。”

什麼?!

聽了此話,崔州平倒吸一口涼氣。

給《論語》寫批註的多了,可誰他媽敢往裡面加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