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乾龍戰天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二三章 雲景道長自敘家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二三章 雲景道長自敘家世

沈雲訝然,禁不住再次插話:“先生,這也是道心?他們不會太自私了嗎?修行的動機一開始就不純啊。”

一心想著成為人上人,過上世間最優越的生活……抱著這樣的心思去修行,豈不是修為越高深,越是自私自利?

雲景道長呵呵:“自私?怎麼就自私了?修行本來就是自己的事,孩子們想著為自己修行,怎能說動機不純呢?更何況,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只是些六歲的孩童,能指望他們對大道有什麼深刻的認識?能認識到為了一個遠大的仙程,必須刻苦修行,並且能將付諸實際,就已經算是心志堅定,道心不凡了。至於將來……”他垂眸看著自己手裡的茶碗,言語裡突然多了幾分悵然,淡聲說道,“既有大道三千,又有十子十相。個人有個人的緣法,道心如何,全憑自己修行。總而言之,前事為因,後事為果。修行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一切因果自負。”

正因為大家都認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所以,很多人的性子越來越孤拐,養成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性子……想到那些為了搶奪資源,不惜動用一切下作手段,卻仍然以修真正道自居的人,他突然發現自己無話面對主公的這句質問,心裡也存了疑問:真的是從一開始就動機不純的緣故嗎?

這就是論道的好處了。透過相互間的交流,既能長不少見識,也能暴露出自己的某些不足來。此刻,雲景道長就發現自己這一刻底氣明顯不足,唯有籠統的將之歸結於大道的包羅萬象,以及因果報應。

而沈雲也發覺了他話語裡甚至含糊,在心裡反覆琢磨了幾遍,心道:原來先生也是不贊同啊。只是先生對此暫且也認識不清。

想到這裡,他決定跳過這個問題,抬起頭來,又問道:“先生,你剛才所說的,是道心的最低層面。那麼,更高的層面,又是什麼呢?”

“哦。”雲景道長迅速回神。他有點兒不好意思。做為論道的主講方,他剛才居然走神了。老臉微紅,他道了聲“抱歉”,斂神說起往事來,“測出有靈根後,孩子們都會被送入門派之中。資質好的孩子們會被大門派選中,甚至有可能成為大能們的親傳弟子。而資質較差的孩子們,有兩種選擇,一是參加大門派的入門試,有可能考上內門弟子,再不濟也會成為外門弟子;二是去名聲不顯的小門小派,做門內弟子。”

“先父的資質與貧道相當。當年,先父選擇的就是去小門小派做一個內門弟子。結果,修行五十載,築基三次,皆以失敗告終。在仙門有一項規定,即,對於修行年限超過五十載,並且築基三次都不能成功的弟子,其師門有權勸退。於是,先父被勸退歸家。也就是被打上了仙途無望的標籤。”

“象這樣的修士,若是修真世家裡出來的,他們通常是幫助家族打理庶務,繁衍子孫,寄希望於後輩子孫;象先父這種家世不顯的,闊別五十載,再回家中,已是人物兩非。回不回去,都沒有什麼意義了。他們往往是要麼淪為散修,要麼另選一心儀之地,置辦一點田產,娶妻生子,開枝散葉。先父雲遊三載之後,在漠南定居下來。

“貧道是他唯一的孩子。當測出一樣的靈根之後,當地一個小門派裡有一位頗有名望的築基長老看中了我,願收我為親傳弟子。這在我們那裡是非常榮耀之事。不想,先父卻婉言謝絕了。並以最快的速度賣掉家財,帶著我,千里迢迢,遠赴玄天門,參加入門試。在入門試的前一天,先父與我長談,講完自己一生的際遇後,總結道,他當年是想著‘寧為雞頭,不為鳳尾’,可他為這個錯誤的認識付出了一生的代價。他不想讓我再走上他的老路。當時,玄天門在十大門派裡排列第五。先父坦言,玄天門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他能力有限,傾盡家財,也只能就近將我送到玄天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結果,我資質不好,家世不顯,入門試也表現平平,沒有意外的成為了玄天門的外門弟子。當時,年幼的我甭提有多失望了。放著親傳弟子不做,卻成了在外門散養的尋常弟子……我甚至惱上了先父。明明先父就住在玄天門外面不遠的一個小鎮裡,我卻沒有想過要去看望他。直到三年之後,我成功突破煉氣境,回想自己的修行路,再比較先父當年,這才意識到先父幫我做出的選擇是對的。我悔不當初,進入師門後,第一次請假,外出探望了先父。還好,先父的身子依然硬朗。因為我是玄天門的弟子,左鄰右舍也沒有排擠之舉。”

“十年之後,先父天壽耗盡,過世了。終生不得築基,止步於煉氣境大圓滿。而我,同樣的資質,卻在一百八十九歲的時候,結出金丹。”

沈雲先前聽得稀裡糊塗。先生明顯是答非所問啊。但看到先生一臉凝重,完全陷入了對往事的回憶之中,他不忍打斷之,耐心的聽著。

不想,越聽越有感觸:在仙山,修士們的生活其實與凡俗裡的凡人沒有本質的區別。他們也是為了生存而奮鬥著。所以,他先前質詢仙山的孩子們修行動機不純,顯得是多麼的偏激。

正如先生之前所言,除去那些生而為仙者,世間有誰是生而為強者的?哪個不是透過自己的努力,一點一點變得強大起來的?所以,在修行之初,仰慕強者,想做一個一樣的強者,有什麼錯?六歲的孩子,抱著這樣的目的去修行,又有什麼錯?

說起來,錯的是他。他時時抱著凡人是弱者的念頭,而對修士們太過苛求了。

意識到這一點後,他扼腕在心裡說道:沈雲,這樣的弱者心態最要不得。你既然想讓千千萬萬的凡人修行,與有靈根的修士們平起平坐,那麼,你就必須徹底摒棄資質說。凡人沒有靈根,一樣可以修行。所以,凡人從來就不是弱者。

心態扳過來後,再聽雲景道長的自敘,他漸漸品出了另外一重意思——先生是想透過自己與其先父的修行經歷,道出大門派在幫助弟子樹立道心這方面,與小門派的不同。我們青木派完全可以借鑑裡頭的成功經驗,讓門眾們在修行之始少走彎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