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貞觀小財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二章 洛陽初印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一十二章 洛陽初印象

忽然之間,李世民感慨萬千,一封訃聞,不止是帶給他一個巨大的噩耗,同時還讓他看到自己一心培養的儲君,終於有了一點振作的跡象。

其實,對於李世民來說,或者是更多的現任皇帝來說,選擇接班的太子,考慮更多的只是這個人的治國能力,對於他個人的人品,並不是十分看重。

人品好,當然是一個很好的附加條件,可是,只要理政能力出色,人品差一些,行事放蕩一些,也不能算是多麼大的問題。

就比如,最簡單的,將承乾和他爹李世民做對比,承乾再壞,行事再齷齪,總也不至於做出殺兄及弟的事情。

在放浪形骸和真實的殺人越貨之間,誰都會知道,到底誰是真正的惡人。

承乾做的這點惡事,只要他能夠收斂自己的行為,努力當好儲君,其實都算不上什麼重大的問題。

於是,因的這一封信,李世民的老毛病就再次發作了。

對承乾的憐憫,再次在心中泛起,到底是嫡長子,多年的用心栽培,也不是說放棄就能放棄的。

若是承乾還可以走上正道,對於李世民來說,將是最好的結果,他又何必將賭注全都押到年幼的雉奴身上。

正是因為這一連串的問題,初到明德宮的李世民,才全然沒有遊玩的興趣。

李治看出,父皇因為溫彥博的死訊,情緒十分低落,他當然無法探知李世民現在最關切的問題是什麼。

那始終盤桓在他的腦海之中的問題,究竟是哪一個。不過,他這人有一個好,對於很多事情,沒有那麼強求。

很多事情,他會積極爭取,但若是真的不能遂心願,也可以容忍,並不會就此暴跳如雷,或是徹底翻臉。

李治的性情是溫柔和善的,講究中庸的,並沒有那樣非此即彼,不達目的不罷休。

這種性格的形成,也絕對不是後天塑造就可以形成的,根本上來說,也是先天的。

從小,李治的身體就比較孱弱,至少,和他的兩位兄長是沒得比的。養在深宮中的他,也沒有什麼提高體質的能力,於是,步步都趕不上的他,早就領悟到了人生不可能事事都順心如意的真諦。

就算你是皇子又如何,尊貴的身份也不會讓你身體強健,想通了這一點,人生就變得快樂了許多。

於是,父皇擺擺手,讓他自己歇息的時候,他很快就放棄了掙扎,自己愉快的玩耍去了。

當然,是帶著沈安。

此時的沈安,還陶醉在初到洛陽的欣喜之中,東都洛陽,雖然不比長安沉澱深厚,可到了有唐一代,它也儼然是中國歷史上,數得上名號的古都之一。

尤其是經歷了北魏、隋的經略之後,可以說,洛陽的風華一點也不遜色於長安了。

當然,略有些遺憾的是,貞觀時代的洛陽,還沒有得到全面的建設,它的鼎盛期,要到武后執政的時候才能到來。

如今的長安洛陽兩都,正是在隋朝的基礎上建設而來,尤其是洛陽,更是連位置都沒有挪動多少,幾乎就是在原有的宮殿基礎上進行增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洛陽城的建設,基本上還是仿照的長安版本,不過,佔地面積上要比長安城稍顯狹小一些。

同時,長安城因為地利之便,在進行城市規劃的時候,是嚴格遵守城市中軸線,對稱建設的。

從上空俯瞰,城市是規規整整的四方形,其中,格目分明,大小也幾乎均等。

而洛陽則不同,因為洛水穿城而過,這裡的城市建設無法嚴格遵守井田格。

在形態上,總是有些歪斜,同時在佔地面積差不多的前提下,因為要給複雜的水系讓路,個個裡坊總是要小一號。

他們現在呆的明德宮,位於宮城的偏東方向,屬於是宮城的最外一層。一般情況下,李世民來到洛陽,就會在此處落腳。

前兩年,明德宮才經歷了一輪新的翻修重建,材料用的都是比較新的,相比宮城內部較為陳舊的宮殿,這裡的殿堂要乾爽很多。

最適合李世民這樣舊傷纏身,還身患氣疾的人了。再加上,這裡毗鄰明德門,往來交通都很方便。

畢竟,李世民來洛陽是為了避暑遊玩的,他也不可能整日的都把自己關在宮殿裡,不見天日。

出去遊獵或是打馬球的話,住在這裡行動相當的便捷。

這裡也是雉奴喜歡居住的宮殿,一出殿門,他就看到了沈安。這並不是偶遇,而是必然的相遇。

溫彥博的死訊,一送到洛陽,沈安也就知曉了。今天李世民不願意出來遊玩是必然的。

他又不是沒心沒肺的人,就算是做做樣子,也會保持憂愁的姿態的。倒是李治,沒有受到這樣訊息的影響,早就和沈安約定好了,他先進殿問安,這之後,就會出來和沈安匯合。

沈安是第一次來洛陽,對這宮城裡的各項設施都還很不熟悉。李治便自發的充當嚮導,要給他做一介紹。

這樣的好意,沈安當然不會拒絕。只要李治不去動那些亂七八糟的歪腦筋,他做什麼,沈安都會支援。

兩人在宮城的寬闊大道上慢慢的踱步,李治鬥志昂揚,小手在空中比比劃劃,經由他的介紹,沈安對洛陽宮城區,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給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卻不是巍峨的宮殿和精妙的建築藝術,而是宮殿群中間或出現的,鬱鬱蔥蔥的花草樹木。

不論是長安城還是洛陽城,在這一點上極具共通性。那就是,城市綠化做的相當的好。

這一點不必懷疑,雖然不論是長安還是洛陽,其城市規模和現代都沒得比。

即便長安城常住人口巔峰時期,達到了上百萬,可是,人口密度仍然不能和現代城市相提並論。

很多地方,遠的不說,就說長安城的一百零八裡坊,真正熱鬧的,其實也只有靠北邊的那幾十個。

以安善坊為例,展開城市的平面圖,可以看出,安善坊的位置雖然不能說是偏北面,但也在城市的中間部位。

距離南門還遠著了,可即便如此,這個地方發展的也不是很好。唐高宗當政時期,曾經在這裡開設了中市。

專門經營牛羊、驢馬等牲畜的交易,但即便是朝廷專門經營,到了武后當政的年代,中市也漸漸蕭條,不復興盛。

原因無他,沒有人群的聚集效應,交通不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