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貞觀小財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九十四章 一房難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九十四章 一房難求

“先不要想那麼多。”

“一切自有父皇定奪。”李治耷拉著眼睛,顯得無所謂。

說的簡單,沈安抬眼,瞧瞧某人的神色,雖然他嘴上說著不在意,其實,心裡早就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太子預備役。

不只是在調整自己的狀態,甚至都開始招兵買馬了。

要不然,他非要帶著自己去東宮做什麼?

不就是給自己拉幫手嗎?

而且,很顯然的,李治還有另一層的想法,他想自己選擇幫手,而不是從原有的朝臣之中挑選合適輔佐的人。

其實,他原本不需要這樣早就下手。

一手推舉他上位的長孫無忌,必定會給他全力支持。甚至比當初輔佐李承乾還要盡心。

畢竟,承乾初登太子之位的時候,就已經有李治這般大了,接下來他順順當當的當了好幾年的太子,有了自己的意志,長孫這些老前輩的話也漸漸聽不進去了。

他的思維已經定型,不是長孫能掰的回來的。

於是,對於長孫這樣的宰輔之臣來說,李治顯然是更好的培養目標。長孫很多的見解,企圖都可以透過對李治的灌輸,得到實現。

有了長孫無忌這樣的人精,哪裡還需要沈安這樣吊兒郎當的所謂人才。李治人小鬼大,肯定也明白這一點,一旦父皇真的讓他當太子,首席宰輔肯定是長孫無忌。

別人是沒有這個機會的,也不會有人和他搶。

在這樣的背景下,他還是執意要叫上沈安,這就說明他是另有企圖。

他不信任長孫?

不可能!

沈安端詳著李治的神色,從他稚嫩的臉上,根本看不出這一層的含義。再者,長孫在他的面前也完全是兩幅面孔。

對於承乾,李泰來說,現在的長孫更多的是朝廷上的權臣,而不是自己的舅父。

而對於李治來說,一切剛好反過來了。

長孫也只是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外甥,並沒有考慮將李治看成是自己掌握權力的障礙。

既是如此,李治這樣做,只能看作是他想給自己的東宮多多擴充自己人。

沈安顯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沈公,你不必緊張,我讓你到東宮來,不會讓你擔著大責任的。東宮不比其他地方,閒散的差事很多。”

“只要你能隨我來,適合你的差事多得是。”

“閒散?”沈安疑惑滿臉,一時沒有想明白李治的意圖。

“殿下不是要對我委以重任?”

“當然不是了!”李治撫掌大笑,這才明白他的顧慮。

“現在父皇也沒有宣旨,只說讓我搬到東宮居住,只要一日沒有聖旨,那這件事就沒有敲定。”

“你就算是跟著我去東宮供職,也不過是隨從而已,沒有正經的職位。”

“再者就是有了旨意,我也不會給你安排繁重的職務,你的任務,就是陪著我玩,你到現在都還沒有弄明白你的使命嗎?”李治負手而立,欣然反問。

這一下,還真的把沈安問住了,他眨巴眨巴眼睛,拳頭一敲:“對啊!”

“我怎麼就沒想到這一層!”

什麼升官不升官的,只要跟著李治混就可以了。

這不是他一開始就確定好的策略嗎,都怪最近閒事太多,竟然讓他信念模糊。

有李治這麼一條大腿,在這裡擺著,他還需要猶豫什麼?

“殿下有任何吩咐儘管說,沈安在所不辭!”他弓手道,李治這才點點頭:“不容易啊,你終於想通了!”

“官位的問題,先不要著急,等一切塵埃落定再來討論。”

既然李治安排的這樣周全,那還有什麼可猶豫的,當然是同意了。最後決定,這件事由李治出面,最是穩妥,還不會引起李世民的反感。

而沈安,則抓緊這最後幾天呆在善和坊的時候,開始籌謀另一項大事。

當然,還是和賺錢有關。

沈安跳的這樣高,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不久的將來,他真的要到東宮去任職,那沈府就要退還給朝廷,繼續分配給新任的都水謁者。

看似沈安也沒有多少損失,因為這沈府也是李世民御賜的,並不是他爹沈安出資購置的。

然而,實際上,沈安還真的要有一筆大花銷。

凡是在長安城供職的官員,沒有不想給自己添置一套房產的。然而,作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城市,長安城的房產也著實不便宜。

既然是官,那住在哪裡就是有講究的,不說別的,至少也要住在北城吧,越靠近南門,便宜的房子也多得是。

但你還是不能選。

要麼,就是年久失修佔地鄙陋,連十幾個家奴都容不下的。要麼就是和荒墳家廟毗鄰,夠膽也是可以選的。

當然,沈安是不夠膽的,自然也不會選。

於是,饒是空閒的地方很多,卻也還是僧多粥少,一房難求。

在長安城的官場上,有官位卻沒有家宅的人,可能就是最慘的一群人。很遺憾的是,這樣的人還很多。

後世的大文豪,柳宗元、杜牧皆是如此,有了高官也不見得就有厚祿,即便你的待遇提升上去了,維持不住,也照樣還是無法在城裡置辦一套像樣的房產。

於是,對於沈安來說,置辦一套新的房產也必須提上議事日程了。他不可能長時間和李治呆在東宮,總是要有自己的宅院的。

雖然以他現在的財力,在長安城買房子根本就不是一件難事,想找什麼樣的宅子找不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他卻不是這樣想的,精打細算是他做人的準則之一,這筆買宅子的錢,絕對不能出在他這只小綿羊的身上。

必須另外找門路。

於是,他來到了灶房,檢查那些夏天就釀造好的白酒,看現在的情勢,應該已經可以拿出去賣了。

當然,不能把他粗製的白酒和現代窖藏的白酒相提並論,現代白酒根據釀造年份,可以分出高中低檔來。

一年的,三年的,五年的,應有盡有。

可在大唐,自然是不具備這樣的條件,這裡的釀造水平到底還是差一截。

即便沈安熟悉方法,也儘量做到原樣複製,可做出來的成品,依然度數較低。

沈安親口品嚐,判斷,這酒也就是二十多度,就連現代市面上主打的低度白酒都比不得。

當然,在大唐已經是佼佼者了,放到市場上,必定可以迅速風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