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憶昔大唐貞觀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七章 佛僧,醫僧?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二十七章 佛僧,醫僧?

“本王之前讓青雀帶給你的話,聽明白了?”

“小僧愚鈍!”

“哼!”

李方晨站起身,走出屋外,玄奘趕忙跟上。

“你看著,最多十年,大唐到處都是這種莊子,到那時百姓不愁吃穿,你佛門留之何用?”

玄奘心中吃驚,沒想到秦王殿下會這麼說。

如此想來,秦王殿下建秦王莊,怕是早有深意。

“佛門可安撫民心,解旁人心中憂愁。”

“不夠!”

玄奘好不容易想出的一個藉口,卻被李方晨當場否決。

“這......”

李方晨回神盯著玄奘,不知從哪出現的強大氣勢,讓玄奘有些呼吸沉重。

“請殿下明言!”

“你能代表佛門?”

“小僧,能!”

至此,也不能再說什麼廢話了,佛門如今只有一條路可走。

之前本以為給秦王一個交代就好,可誰都沒想到最後的結果,讓他們自己都有些遍體生寒。

要曉得,大相國寺的佛像,也不過刷了一層金料而已。

在得知長安城中各處的寺廟情況後,大相國寺立刻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哪裡是給秦王交代,分明是給自己一個交代才對。

佛門的發展已經出現了嚴重問題,平日裡一心禮佛的佛僧們,第一次發現了他們對於佛門的陌生。

故才有後面的事情發生,與其說是他們良心發現,倒不如說他們是在為心中罪惡贖罪。

佛講姻緣,述因果。

佛言眾生疾苦,萬物皆有靈性。

佛以身作則,不畏艱險,不貪人欲,才得佛教真意。

可如今的佛門,卻不再是以前的善佛之所。

各種各樣的僧人數不勝數,大小不一的廟宇到處皆是。

是他們的佛墮落了嗎?

不!是他們墮落了,求利己之策,行亂佛之事。

據探知,這批被遣散的佛門僧侶中,多有作惡者。

為逃脫罪責,這才求助佛門之下。

佛門在庇護他們,等同於踐踏了大唐的律法。

秦王殿下說的不錯,佛門,已經成為了國中之國。

玄奘勸解眾師兄弟,借大相國寺之名,發起了大唐第一次的佛門變動。

清理雜僧,金佛不存,耕地歸還。

因為,他們害怕,聖人之心不可測,若是日後惹怒了聖人,怕那時佛將不存。

佛,終究在天上,管不到地上的人皇。

同樣,佛門本就不應該插手凡塵俗世,乖乖當一個看客不好嗎?

百姓需要佛教嗎?

其實並不需要,如果佛教被滅,與大唐又能有幾分動盪?

沒有了佛教,同樣可以有儒家、道家、法家......

李方晨也沒有想到,他看不上的玄奘,竟然會引發了佛門的重大變故。

哪怕佛門如今已經付出了重大的代價,但李方晨並不滿足,他覺得,佛門可以做得更好。

“玄奘,本王問你,佛教東傳,為何?”

玄奘遲疑,本打算說些佛門典故,但是在秦王面前,根本不敢多言。

“小僧不知。”或許,秦王殿下能給他一個滿意的答覆吧?

“佛乃迦毗羅衛國之佛,與迦毗羅衛國之中,佛為信仰。民分四等,婆羅門為最,多為僧侶。祭神禱告,解釋教義,受百姓供養。”

玄奘眼前一亮,對於這種事還真不清楚。

卻不知,這是一代一代轉變之後,古印度的等級制度。

“次等為剎帝利,國王、士族、官吏;三等吠舍,同於我大唐百姓;四等首陀羅,最為低賤之奴。四等之分,非同一層次不可通婚。未有科舉,不見晉升,自出生時便註定了他們的人生。佛教東傳,說到底,更像是一種入侵,讓迦毗羅衛國的教義影響我大唐子民,等到合適機會,大唐必將會被其收入囊中!”

玄奘越聽越是心驚,不知秦王殿下從何得知。

“如此之佛,與我唐有何益處?佛不耕耘,不治國,卻住高位,享受萬民供養?”

玄奘也有些沉默,而且佛經中眾生平等,可佛國之內卻有佛奴存在,本就相互違背。

可若是不相信,卻又不行。

因為秦王殿下口中的這四個姓氏,佛經中多有提及。

而且,秦王殿下也不是會欺騙他的存在,世俗間的事情,大致相同。

“佛既然講究不爭,為何又要爭?田地、百姓、錢財?”

看到李方晨提及此事,玄奘也是一臉尷尬,他心中有愧,從未想過佛門會是如今這番模樣。

李方晨隨後抬頭仰望天空,“佛語不殺,卻能救,你可曾救人?”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小僧倒是救過幾人。”

“為何不救千百人?”

“小僧一人之力,不足以救千百人。”

李方晨笑了,“若是本王給你們這個機會呢?”

至此,李方晨終於露出了狐狸尾巴,前一段時間,全是大棒和恐嚇,如今該是亮出蘿蔔的時候了。

讓玄奘西行?

有什麼用,世界地圖都在李方晨腦海中,只是如今的大唐還不足以擴土四方,頻繁的戰爭只會引來更多的悲劇。

何不以僧醫人?

佛憐愛世人,佛救蒼生。

明明標語如此,為何不以身作則?

眾觀後世各大遊戲,佛門代表的,不就是救人嗎?

“來個和尚,奶大的那種......”

手遊橫行的時代裡,奶大代表著什麼?

自然是有數不盡的隊友和過不完的關卡。

李方晨腦中的惡趣味,玄奘一點不知,在李方晨想來,佛僧做醫,再合適不過!

既然如此,何不藉助佛門的力量,創造獨屬於大唐的僧兵。

道門多有良知者,可大部分還是清靜無為。

他們的道義就決定了道家不可能全員變成醫師,更何況大唐無比珍貴的化學家們,可都在道門中!

只能從佛門入手,藉助佛門教義,拉起一支醫務隊伍,豈不是易如反掌?

“殿下,您的意思是?”

“本王出力,你們出人。佛家不殺,但為何不救?今後的大唐佛教,醫者路有何不好?”

玄奘略顯遲疑,“此事能否容小僧回寺之後,與眾師兄弟商議一番?”

李方晨應允,“給你七日時間,若不答應,本王可以去找道門!”

仔細想想,以後戰場上,僧袍醫師四處救人治病,倒也算是一件美事!

“謝殿下,小僧告退!”

七日時間,不長不短,與長安城的寺廟來說,就好像一場災難。

玄奘將秦王所想講出,立刻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對。

在佛僧們看來,禮佛敬佛,才是他們最應該做的事情。

玄奘本來也是這樣,可反對的人太多了,多到讓他害怕。

心中疑問,固守陳規,對於佛門來說,真的好嗎?

隨後,秦王麾下的白狼軍大肆出動,之前未有散去僧人,更未交出地契的寺廟,全部受難。

多處佛廟被拆,白狼軍搜出的金銀財寶不計其數,這其中甚至還有兩個隱姓埋名的逃犯。

擺在佛門面前,只有兩條路,要麼聽秦王的話,要麼雙方勢不兩立。

秦王李方晨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他的佛門的厭惡。

對此,李世民坐山觀虎鬥,等到最後李方晨殺夠了,出面保下佛門一部分人就好。

若是佛門膽敢冒犯,怕是李世民還會助秦王一臂之力。

長安城中,各大世家,都在此次佛門與秦王的交涉中,保持了沉默。

因為他們看不懂,更不敢參與其中。

平日裡經常去廟中燒香拜佛,可當佛門真正展現出底蘊的時候,他們驚了。

一個個和尚,比他們還要富裕,甚至還隱藏了那麼多的僧人在寺廟中,意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