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的搭檔是神探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5章 何禮的日記(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5章 何禮的日記(1)

老徐,這個本子是我在臨海市火車站附近購買的。

原本只是想記錄一下旅遊時的各種見聞,現在看來可以另作他用了。

跟你通完電話後,我在右江市購買了去往臨海市的火車票,並於前天晚上到達了臨海市。

按照你臨別前的囑咐,我在臨海市火車站的自助寄存站找到了編號為404的儲物櫃,可是櫃子裡面只有一個文件袋。

文件袋裡是一張行文非常正式的官方邀請函和一張沒有照片的工作證件。

當然,證件上的名字並不是我本人的名字。

這一點,你已經做過交代,所以我拿到證件的時候並沒有感到十分驚訝。

只不過除了這兩件東西外,櫃子裡便再無他物,甚至連這次活動主辦方的聯系人和聯繫方式都沒有。

若不是邀請函上寫明了具體的集合時間和地點,恐怕我早就已經爽約了。

當然,無論是臨海市還是琉璃島,其天然風光和人文景緻都在全國名列前茅。

白如美玉的細沙,藍如寶石的大海,綠如翡翠的樹叢,還有人聲鼎沸的人群。

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整個沙灘舒緩而平坦,悠然掀起的海浪把沙灘推出一層層波紋,像是一幅層巒疊嶂的山水畫,美不勝收。

可是這次琉璃島之旅仍然無法撫平我內心的傷痛,悲傷寂寞的情緒非但沒有減緩,反而有了加重的趨勢。

老徐你說,等到回到右江市,我要不要找個心理醫生看看呢?

聽說心理醫生小姐姐們既溫柔又體貼,只是收費貴了一點……

咦?怎麼和另一種職業有點相像呢?

好了,現在言歸正傳。

昨天中午,我和其他受邀而來的客人乘坐一艘名叫“斐星號”的遊艇到達了琉璃島。

這座琉璃島偏居東海一隅,遠離大陸,我們乘坐遊艇用了三個多小時的時間才成功登島。

不僅如此,這裡沒有通訊訊號和電信網路,只有一臺無線電收發裝置可以和海事部門取得聯系。

起先我並沒有在意這些問題,因為這次的琉璃島之旅只有三天兩夜,很快就會過去。

直到這裡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命案。

沒錯,在我們的受邀人中,有一位名叫仝凱的男子在琉璃館的地下室被人殺害了。

在向你說明這起案件之前,我還得先介紹一下琉璃館的建築構造。

琉璃館是琉璃島上唯一的一座酒店,共有兩層,我們大部分人都住在第一層。

第一層一共有十二間客房,中間的一條走廊橫貫琉璃館並將所有的房間一分為二,其中一側的房號是單號,另一側的房號是雙號。

走廊中央是琉璃館的正廳,它面朝酒店正門,背靠自助餐廳,中間則是諮詢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除了正門這一個出入口外,在101客房和102客房中間的走廊邊緣安裝有消防通道,通道外側設定了一個外掛樓梯通向二樓。

另外正廳的左手邊是公用衛生間,自助餐廳的左側是一間用於員工休息的值班室,右側是地下室和能夠升降的電梯。

仝凱被殺害的地點,就在琉璃館的地下室內。

死者仝凱的年齡約在三十歲左右,身高175公分,中等身材,他全身最大的特點就是始終都梳著油頭。

死者死在地下室進門處,屍體呈側躺姿勢,頭部被一把鐵扳手砸開了花,濺在地上不少血跡。

死者的穿著與前一天到達琉璃島時一樣,上身是青色亞麻面料的中式小立領襯衫,下身也是同樣質地的卡其色長褲。

而殺人的兇器,也就是鐵扳手則位於屍體不遠處的地下室的水泥地面上。

透過檢查,我們初步分析為死者系頭部遭受鈍器擊打後死亡。

可是因為我們這些人中沒有從醫的專業人士,所以死亡時間無法進一步確定,只能判斷為從前一晚的七點三十分至今早七點之間。

這個死亡時間的跨度實在太大,很難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至於仝凱被殺現場的地下室,它是一個用於堆放雜物的小房間,室內面積不大,四周都是堅實的牆壁。

它的出口除了進門處有一扇用電磁式房卡控制進出的鐵門外,在正對鐵門的左上角,還有一個邊長約為三十公分的通風孔。

可是這個通風孔實在太小了,別說是成年人,就是一般的小孩子,也難以透過這個狹小的通道進出琉璃館的地下室。

所以我認為,兇手想要進出地下室,只有走鐵門這一種辦法。

但是這扇地下室的鐵門也有令人困惑的地方。

首先地下室的鐵門平時都是不上鎖的,想要反鎖地下室的鐵門,只有利用值班室裡相對應的房卡才可以鎖上房門。

而我們在發現仝凱的屍體時,地下室的鐵門卻是被反鎖死的,還是琉璃館的服務員付慧芳拿來房卡後,我們才將地下室的鐵門推開。

於是這裡出現了本案最重要的謎題之一——多重密室之謎。

首先,地下室的房卡放置在一樓的值班室不假,可是兇手想進入值班室拿走這張房卡卻是不可能的。

因為值班室始終處於上鎖的狀態,而能夠開啟值班室房門的房卡還放置於服務員付慧芳的手中。

因此地下室就是本案的第一間密室。

第二,據付慧芳稱,昨晚五點多燒烤派對開始後,她都在酒店的前院為我們提供服務,當時房卡一直在她自己身上,值班室房門的狀態是由外側反鎖。

晚上九點以後,她回到值班室休息,房卡也始終沒有旁落他人,直到第二天清晨,值班室房門的狀態都是由內側上鎖的。

不管是哪種反鎖的狀態,值班室都無法開啟,所以按照常理推論,兇手是無法進入值班室的。

這是我所說的第二間密室。

接下來還有一間似有似無的第三間密室,就是仝凱居住的110客房。

我們在發現仝凱的屍體後,從死者的褲兜內找到了仝凱110房間的房卡,然後我們又拿著房卡到死者的房間裡進行了細緻的檢查,不過室內的狀況卻有些出人意料。

死者的房間看上去亂七八糟,被褥沒有收拾,其他衣物被丟的遍地都是,房間的窗簾也被拉上,衛生間的水龍頭不斷地流出冷水,沐浴露和洗髮水都有被使用過的痕跡。

見到此情此景,我心裡不禁產生了疑問,房間裡的亂象到底是被害人親手所為,還是兇手在事後所偽造出來的現場呢?

如果是本人所為,110客房的密室似乎更說得通。

比如死者為了赴約,在出門前衝了一個澡,挑選了一遍衣服發現沒有適合的,就索性穿著白天的衣服和兇手會面。

但是如此推測,卻又出現了難以解釋的問題。

死者仝凱平時的穿著非常講究,言談舉止也相當紳士,無論怎麼看他都不像一個不修邊幅之人。

可是昨晚的燒烤派對結束後,仝凱原先的衣服上明顯有很重的燒烤味,而且丟在地上的衣物也有與之風格相類似的,可是他為什麼還要堅持穿這身滿是食用香料味道的舊衣服去赴約呢?

說道味道,最讓我起疑心的問題則是屍體身上的氣味。

在仝凱的房間裡,衛生間的洗髮水和沐浴液都有使用過的痕跡,而且我曾拿起洗髮水聞了聞,可以聞到一種很濃的茉莉花香。

但是當我現在回到房間,回憶起地下室的場景時,在當時卻根本聞不到這種濃烈的香氣。

因此我可以斷定,仝凱的房間一定是兇手偽造出的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