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征服美職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誕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誕生

46年4月,世界進入原子時代才不過十個月,二戰在45年9月正式宣告結束,在美國大家談論最多的話題是如何發展職業運動。

別以為大家都是體育迷,其實職業運動的發展,和發展電影、電視、歌劇表演沒有兩樣,都是從商業著眼入手的,職業籃球也不例外。因此NBA的崛起,是從如何更有效使用低度利用的室內球場、從而賺取收益開始,也就不足為奇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46年6月6日,一群室內運動場的老闆在紐約市odore大飯店會議室內,討論如在冰球以外,再搞點什麼能吸引球迷、而且能有效利用賽季的運動,填補利用率偏低的球場、因為冰球聯盟NHL每一個星期只使用球場一次到兩次,而其它的室內運動或表演專案,又沒有定週期使用,經營一個室內運動場已經到了存亡關頭,非得自救不可。

到會的主要人物有波土頓廣場花園的總裁布朗、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的總裁艾瑞什以及多倫多、芝加哥、克裡夫蘭等地的室內球場的老闆們,他們都是美國室內球場管理協會的常務理事,另外還有一位重要的人物是NHL的執行主席波多羅夫,因為與會的人士根本就是各支冰球隊的首腦,沒有波多羅夫的參與,是沒有意義的。

在大家熱烈討論時,籃球似乎成了大家的焦點,於是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球場的大當家艾瑞什就成了大家的諮詢物件。為什麼艾瑞什變得那麼重要了呢?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艾瑞什本來是一個報紙的記者,在40年代,有一天晚上他路過一個室內球場,只見裡裡外外都是人,而且聲音鼎沸,他不禁好奇,於是決定一探究竟,細問之下才知道那裡面正在舉行大學籃球賽,紐約市的聖諾望對紐約城市學院,這場比賽之所以吸引成千,上萬的觀眾,是因為這兩隊一個是在紐約曼哈頓島上,而聖諾望是在布魯克林區,兩個隊長年爭勝,所以吸引兩個地區的居民前往觀戰,而又因為賭球的風氣正旺,更助長了球賽的熱鬧;觀眾觀球的興趣,除了看勝負以外,看籃球明星的表演,更是目的之一。

這種熱鬧的景象,給予艾瑞什帶來了生意靈感,他想,如果把這種比賽搬到大型室內體育館去賣票,不是一項生意嗎?於是他找上麥迪遜花園廣場,提出他的構想:邀請紐約市內和周邊的大學來麥迪遜球場比賽,並給他們合理的交通費,主辦單位由艾瑞什另組織運動公司主辦支付租金給球場。

這個構想立刻獲得花園廣場和各大學的同意,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策劃以後,終於正式開始營運;惟一修改的是把每天的賽程改為一連兩場,以使觀眾有值回票價之感,這就是double-head這個詞彙的來由。

麥迪遜花園廣場大學籃球賽給了這些共謀拯救室內球場使用率低的老闆們一些啟示:籃球是項很受人們喜好的城市運動,如果加以組織,成為城市與城市、區域與區域之間的對抗職業運動,前途大有可為。而球場使用率低的問題,也將獲得解決。

大學籃球賽產生很多籃球明星,但當他們畢業以後,不是退出球場、就是到一些小型的職業籃球聯盟去討沒有保障的生活;假如能組成一個穩定且有保障的聯盟,使他們的職業獲得保障,那麼他們的球技會再進步,他們球技的進步,會使球賽更精彩,也會使球場的票房增加。另外,退伍軍人中不乏籃球好手,他們在軍中就有很高的知名度,現在讓他們重拾籃球,也會在一些軍中戰友球迷中產生號召力。

就這樣,一個新的職業籃球聯盟於焉成立,新的聯盟叫美國籃球協會B A A,他們共推波多羅夫為主席。當時共有11個球場的老闆響應這項決議。

在規則方面,為了省事決定沿用當時大家熟悉的大學規則,但職業球賽不可能有double-header的賽程,因為是採用主客場制、不可能有兩個主隊,但讓觀眾只能看一場連暫停,中場休息時間在內只有1個半小時的球賽,實在太短了點,但太長又要考慮球員的體力負荷,當時一場比賽一隊只能上場10名球員。

波多羅夫提議採用NHL的規則、實施3節制,每節15分鐘,全場共45分鐘。但這項提議沒有獲得大家的同意,最後決定採用4節、每節12分***48分鐘制,一場球的時間大約是兩個多小時。比賽時間既然加長,球員的犯規次數的限制就必須放寬,按照比例原則,增加為6次。

如果你認為BAA是當時美國唯一的職業籃賽聯盟,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BAA只是當時眾多職業籃球聯盟之,當時美國東部有太多的大小職業籃球聯盟,但由於規模有限組織也不健全,球員的流動率也太大,更主要的是BAA有紐約的麥迪遜花園廣場和波士頓花園兩大支柱,而且其內部規範、比賽規則、財力背景、選用球員、系統組織都遠比其他聯盟嚴密和龐大,所以它有一個好的開始。但由於當時沒有電視轉播,電臺廣播球賽也不被重視,地方報紙也只報導本地球隊的訊息,所以並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

但BAA也迅速的建立起了它異於大學籃球的風格第一是傳統的職業籃球的打法主宰了BAA的意識,這些打法包括劇烈的身體碰撞、壓迫、推擠、製造被犯規假象、慎重的進攻等等,都對以後的職業籃球有深遠的影響;第二是各隊都在培養得分好手,因為只有得分好手才能引起觀眾的興趣,連帶球隊也受惠;第三是大學明星反而不一定能成為職業籃球明星,“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獲得充分的證明,於是職業籃球逐漸和大學籃球脫鉤。第一個賽季不算成功,甚至有一點失敗但又有誰能預料,五十幾年後的今天,它已經成為全球性最大的運動商業之一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