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征服美職籃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七章 山風(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八十七章 山風(下)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就像俗話說的那樣,任何一位天才都有自己的弱點,在鄧肯與基德身上其弱點與優點同樣明顯。鄧肯的罰球命中率一直都是他的軟肋,而基德的投籃命中率和失誤也同樣是這位天才的癥結。

自從進入到以來,鄧肯無論在哪個方面的發揮都是十分出色,除了自己的罰球命中率。在其六年的職業生涯中,鄧肯的罰球命中率從沒有超過80,最高時的命中率僅能達到79,可以說籃球場上最簡單的得分方式在鄧肯看來還是一個巨大的難題。但如果你看看身高在210米以上的現役球員的罰球命中率的話,你就會發現鄧肯有如此的罰球命中率是一個巨人的正常現象。

由於那些巨人們的身材過高,所以習慣性投籃的拋物線軌道要比小個球員平很多,再加,上他們平時罰球訓練並不頻繁,所以說巨人罰球失靈的現象並不是一朝一昔就能改變過來的。在今年的季後賽中,鄧肯的罰球命中率曾經差點讓馬刺隊將到手的鴨子放飛。在常規賽中,鄧肯的罰球命中率僅為71,而在季後賽中,鄧肯的罰球命中率僅為674,而且季後賽中的所有對手都將對鄧肯犯規,然後讓他罰球當成種頗為有效的防守方法,而站在罰球線上,能夠助鄧肯叱吒籃壇的雙手卻發揮不了絲毫作用。

在與小牛隊的系列賽中,鄧肯的罰球命中率僅為638,成為其職業生涯的最低紀錄。基德的罰球命中率很不錯,雖然不能和諸如休斯頓等罰球專業戶相提並論,但本賽季平均841的罰球命中率卻可以達到良好的分數線。但基德也有自己的苦惱,他的投籃命中率似乎不太符合一名出色後衛的標準,雖然他的命中率總是在進步。

在球場上,基德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傳球上,而投籃得分好像成了他的額外工作。在其職業生涯中,基德每一個賽季的投籃命中率都不是很好,其職業生涯投籃命中率僅有404,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到,基德的投籃命中率也是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從剛出道時的369到本賽季的414,基德一直都在努力地嘗試進步。

除了投籃命中率穩步上升以外,基德的膽子也越來越大,這裡我們所說的膽子指的是投關鍵球的勇氣,往往在最關鍵時刻,投最後一球的機會通常都會落在手頭最準而且心理素質最佳的球員手中,現在基德已經鼓足勇氣肩扛起網隊最後一投的機會了,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在與活塞隊進行的頭一場比賽中,基德在最後時刻的投籃直接宣判了對手的死刑。由此可見基德對自己並不出色的投籃命中率充滿了自信。

基德的另一個軟肋就是所謂的失誤,在本賽季的的失誤排行榜上,基德又一次極不情願地當上了第二名,但如果將一切失誤全部歸結在基德的頭上的話,恐怕有失公允。第一,基德的持球時間在網隊排名第一,而且全隊的進攻都要由他一人來組織失誤多一點屬於合理範疇;第二,基德最擅長發動閃電快攻,在高速運動中傳出高質量的球很難,平均每場基德要傳出近30個跨場球,其失誤的機率當然會多一些;第三,基德喜歡讓隊友在他的領導下發動攻勢,但如果隊友們不能充分領會他的意圖的話,球就會快速地被傳到無人的空位,而隊友卻跑不到位。如果想減少失誤的話也很簡單,減少傳球就可以了,但如果這樣,無論對於網隊還是球迷無疑都是一個無法彌補的損失。

聯盟中,應該還沒有打過老婆、鬧過家庭矛盾的球員不能當選的規定吧,這又不是評選好人好事的代表或什麼五好家庭,更何況那點小事對當今摩登社會來說只不過滄海一粟罷了,但基德卻連續兩年因為這點負面性質的雞毛蒜皮與該年的擦肩而過。我們來看一看基德在本賽季的表現,場均187分、68個籃板、89次助攻成績相當不錯,而且還有224次搶斷。此外,他本賽季還拿到過四次大三元,並以領袖的身份帶領網隊蟬聯東部冠軍,可以說基德的表現越來越好,其個人成績看起來相當符合當選者的標準。但即使這樣,最終那位各項資料排名都不是第一,但發揮卻十分穩定平均的鄧肯還是在基德面前拿走了象徵完美籃球的獎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是鄧肯連續第二年擊敗基德拿到最有價值球員稱號,雖然兩人的私交甚篤,但在原則問題上,兩人還是當仁不讓。去年的評選,基德與鄧肯是公認的最佳候選者,而且兩人中任何一人當選都不出意外。最後關頭,鄧肯憑藉穩定的發揮以及那毫無負面新聞的背景榮幸當選,而受一年前股妻醜聞所累的基德只得痛別,這回人們終於知道那只輕輕揮出的拳頭到底有多大威力了。

在當今的比賽和電視轉播中,總是會出現相當多的公益廣告,這其中包括勸導青少年遠離毒品和槍支,並讓他們多讀些好書等,而如何防止家庭暴力也是主要宣傳的內容之一。雖然賺錢贏利是的目的之一,但這些出現在球賽中的公益廣告影響力卻是非常的巨大,不知基德毆妻事件對他的負面影響要延續到什麼時候。

在本賽季,參加最有價值球員有很多,而且鄧肯與基德兩人也並不像去年那麼顯眼,所以今年鄧肯的勝出可以說是亂中取勝。另一個原因,儘管尚在襁褓中的新澤西隊在基德的帶領下越來越不可小視,但其小弟馬丁與傑弗遜也已經開始在網隊獨撐一面,基德在隊中的決定性作用被人為地減少了。鄧肯則不同,石佛在馬刺隊的作用實在難以估量,如果沒有鄧肯的在內線那種穩定的發揮,馬刺充其量只能打到季後賽首輪。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本賽季的大獎歸在鄧肯名下也是預想之中的一個結果。

基德今年已經三十歲了,而且在這個三十而立的年齡段中,基德也開始散發出自己成熟男人的獨特魅力。當男人到了這個年齡,擁有一個成功的事業與溫馨的家庭是其生活的最高標準,而身為聯盟第一組織後衛的基德則就是這樣個擁有完美的男人。雖然這個溫馨的家庭曾經歷過一番風雨,但今天的基德夫婦卻用良好和睦的家庭關係將這種曾經的烏雲打散。

在美滿的家庭方面,鄧肯與基德十分相似,唯一不同的就是,鄧肯與妻子艾米從未鬧過什麼家庭不和的傳言。自從01年結婚以來,夫妻兩人一直都在過著相敬如賓的安定生活。與30歲的基德體現出十足成熟男人的魅力不同,今年27歲的鄧肯卻是一個心理年齡在15歲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基德事事以作為一個男人為己任,他沉穩的處事風格滲透到每一件小事當中,甚至在與自己的三個孩子嬉鬧和為草坪澆水等日常瑣事當中,我們也能發現基德的成熟男人的魅力。

鄧肯則不然,在面對熟知的球迷、溫柔的妻子時,鄧肯總會不由自主地展現出另一個真實的心靈層面,而這個層面中的鄧肯與我們所熟悉的那個一臉冷漠、處事不驚的球場鄧肯恰好形成鮮明的對比。與小球迷在一起時,15歲的鄧肯總是帶著一副神采飛揚的表情,而在比自己矮四十多公分的妻子面前,俏皮的鄧肯絕對不會為找不到共同語言而發愁。

如的許多明星一樣,基德與鄧肯兩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公益基金會。基德在93年創立了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會,這個基金會每年都會為兒童醫療檢查提供基金。除了這些,基德還在每年的聖誕節期間與妻子喬瑪娜一起為無家可歸的孩子們贈送玩具。前年,基德別出心栽地提出“ssisrkis“的募捐口號,承諾自己每助攻一次就會將100美元捐贈給兒童基金,所以說本賽季基德拿到助攻王的稱號對那些無家可歸的兒童來說無異於上帝的福音。

鄧肯主要幫助的物件是那些疾病纏身的病人。在鄧肯14歲和26歲時,他的父母相繼因患癌症而離開了這個世界,所以鄧肯對幫助其他病人克服癌症充滿熱情。鄧肯在幾年前建立了一個為美國癌症協會籌款的基金會,以幫助其他孩子不再有失去父母的痛苦。此外,鄧肯還積極參加附近社群的各項公益活動。每到馬刺隊有主場比賽時,鄧肯總會自掏腰包買24張貴賓球票送給社群學校品學兼優的學生,作為獎勵。透過各自和睦的家庭與慈善基金會,鄧肯與基德向人們昭示了大山與颶風的溫柔側面。

在88年漢城奧運會上,當湯普森所帶領的美國男子籃球隊被來自歐洲的前蘇聯隊踢出決賽之後,美國籃球協會當即決定在今後的國際大賽上派遣最出色的職業球員參賽。也是從那時起,真正的夢幻籃球才正式從天堂來到人間,而夢之隊的組成也讓我們對職業球員的愛國思想有了更近一步的認識。

從92年巴塞羅那奧運開始,所有來參加國際籃球比賽的球隊的目的只是來爭取亞軍的,而冠軍永遠只能屬於夢之隊。但是,再神奇的神話也有破滅的一天,隨著夢五隊的神話在美國人的家門口被打破,如臨大敵的美國籃協又一次面臨著類似88年那次扞衛尊嚴的抉擇。

直到現在,許多高傲的美國人仍然將夢五隊在世界錦標賽上的慘敗歸咎於當選的球員與教練的水平名氣都只能算是一般,這支所謂的夢之隊只能算是二流球員和二流主教練組成的一支三流球隊。其實,不光美國人如此,就連全世界的籃球迷對這支被各國球隊蹂躪的夢之隊感到很失望,所以美國籃協對參加04年奧運會的夢六隊的打假行動已經是勢在必行。

其唯一的手段就是加入出色的教練員與超級球星。果然,在組建夢六隊的過程中,人們想到的大牌球星除少數幾個漏網之外,基本都被網羅進來,其中最受人注目的就是三進宮的基德與本賽季的第一次正式入選的鄧肯。

早在00年悉尼奧運會時,基德就以隊長的身份率夢四隊奪取了悉尼奧運會金牌,同時這也是基德籃球生涯中第一個值得紀念的大獎。在兩年之後,基德又一次入選準備參加世錦賽的夢五隊,不過由於意外的腹股溝受傷讓他僥倖錯過了那次猶如煉獄般的痛苦經歷。這次為了挽救美國的聲譽,美國人又一次想起了福將基德,而基德也令人信服地頭批入選這支復仇夢之隊中。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公民基德的入選是責無旁貸,而身為國際球員的鄧肯入選夢之隊卻是為了一種追求完美人生的榮譽感。首先,來自美屬託管地區維京群島的鄧肯並不是純粹的美國公民,在外籍球員排行榜上赫然寫著鄧肯的名字,不過他的籃球事業則起步於美國的籃球教育系統,而知恩圖報的心理也讓鄧肯有責任為美國的籃球出一份力。

其次,在鄧肯的榮譽庫中,幾乎收藏了聯盟的所有大獎,例如總冠軍、常規賽、總決賽、全明星球員、聯盟最佳陣容等,甚至98年的最佳新人獎也被他收入囊中,但在這些獎項中,獨缺象徵運動員最高追求的奧運會金牌。如果在運動生涯中拿不到一塊奧運會金牌的話,那麼其運動生涯就會是一種殘缺,無法達到完美。其實鄧肯早在00年就應該達成自己大滿貫的夢想,但由於左膝的受傷讓鄧肯的完美之夢不得不推遲了四年之久,現在的鄧肯比起四年前球風更剛毅,技術更全面,他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以最完美的方式拿到這枚遲到的奧運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