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三章世家的驕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三章世家的驕傲

在沮授率軍包圍祁縣之時,龍湊之戰打響了,並且也接近了尾聲。

袁紹採用田豐先示敵以弱,後斷其補給的策略,逼的青州的公孫瓚不得不改變計劃,與袁紹在龍湊城下決戰。

因為被斷了補給,公孫瓚方糧食短缺,軍心不穩;而反觀袁紹方兵精糧足,士氣高昂。

雙方交戰兵力差不許多,故此戰的勝敗便是最前方的戰場,誰能正面擊敗誰,誰就能贏得此戰。

袁紹雖然不喜歡鞠義,但此關鍵時刻,能抗住公孫瓚親自率領的“白馬義從”的人選也就只有大將鞠義和其手下的三千披甲“先登死士”了。

半個時辰後,鞠義果然不負袁紹所望,再次以步兵擊敗了騎兵,而且還是騎兵中的精銳之軍—“白馬義從”。

正面戰場戰敗,公孫瓚只能率領大軍往北潰敗而逃。

待到了幽州漁陽郡與冀州渤海郡的邊境處,公孫瓚看著身後僅僅剩下的兩萬大軍,其中還多有傷殘,早已沒有了當時出兵時的意氣奮發。

此戰大敗,敗的徹徹底底,被袁紹軍殺死或俘虜三萬多人,而且輜重全丟,就連公孫瓚引以為傲的‘白馬義從’也全數殆盡了。

此戰過後,預示著公孫瓚再無兵力南下了。

一代梟雄公孫瓚看著南面的冀州,落下了幾滴“英雄淚”。

所謂‘福禍相依’。正在公孫瓚愁眉不展之時,從冀州魏郡傳來訊息:袁紹的大本營鄴城被張燕率領的“黑山軍”攻破了。

公孫瓚聽到此訊息後,心中憂愁舒展。

立馬派人告訴張燕,讓其將袁紹等將領的家眷全部殺掉,以報自己此戰戰敗之仇。

心中惡狠狠地說道:“袁本初,我讓你贏了我,卻輸了全家的性命”。

然而統領百萬之眾的‘黑山軍’的張燕並不是個傻子,並未聽從公孫瓚的話,而是將袁紹等將領的家眷全部押送到斥丘縣,等著袁紹派人來談判。

這樣做的原因有二:一是公孫瓚的能力已經不能在南下冀州了,對張燕來說,和公孫瓚的合作關係已經可有可無了,沒有必要

在聽公孫瓚的話了。

二是自己雖然偷襲鄴城得手,但沒殺袁紹等將領的家眷,這樣做後和袁紹等人還有緩和之地;

若自己真的殺了袁紹等將領的家眷,整個冀州和自己都必然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張燕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他是這麼想的,但袁紹可不會這麼想。

從家庭上來說,袁紹出身‘四世三公’的名門世家;而張燕一開始只是個強盜。

袁紹的家人被張燕俘虜,換句話說就是‘世家’被強盜打敗了,這是袁紹所萬萬不能接受的。

而正在此時,張燕派人大力宣傳袁紹家眷被俘之事,張燕只是想提高談判的籌碼,多要點東西;

但聽在袁紹耳朵中,可就不是這個意思的,這是對袁紹的侮辱,是對世家的褻瀆。

世家都是驕傲的,怎麼可能允許家人被一個強盜俘虜呢?故袁紹對張燕的恨意達到了極致。

從此時的心境來說,袁紹剛剛擊敗了北方的霸主—公孫瓚,放眼天下,頓時生出了一種誰與爭雄的霸氣。

然而,就在這種霸氣之下,卻被人告知自己的大本營被強盜佔了。

袁紹想的是:“天下都快是我的了,你個強盜出來湊什麼熱鬧,必殺之。”

畢竟在袁紹眼中,‘黑山軍’只算是個大一點的強盜人馬,算不上是個對手。

而張燕想的是:“袁紹能給我多少錢啊?”

最後從心態上來說,袁紹內心深處從來都是瞧不起張燕的,突然傳來訊息:自己的大本營被張燕佔領了。

就好像平時成績和你差很遠的人,突然間考了第一名,你的心態是什麼?沮喪,懊惱加抱怨......

在這些複雜的環境中,袁紹怎麼可能心平氣和的和張燕談呢?

而張燕卻準備和袁紹談談。正是‘熱臉碰了冷屁股’。

於是乎,袁紹帶領人馬從青州火速趕回冀州鄴城,準備強行解決這件事情。

張燕見袁紹不僅避而不談,反而來勢洶洶,知道袁紹想用軍隊強行解決問題。

故率領“黑

山軍”眾人在魏郡掠奪一番後,回太行山去了。

期間,張燕想殺死俘虜的這些家眷,誰知其手下陶升並沒有率人掠奪,反而獨自率領自己的部眾守衛斥丘縣,不讓其他人進來,保護袁紹等人的家眷。

張燕率軍攻打了幾個時辰,並未攻下斥丘縣。而這時張燕得到了袁紹的大軍即將就要殺回來了的訊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張燕心中思量一番,知道為了袁紹等將領的家眷,沒有必要強攻斥丘縣,造成太大的傷亡。

於是,便率軍回到了太行山中,繼續著自己的日子。

而陶升卻因為保護袁紹等將領的家眷有功,被袁紹封為建義中郎將。

袁紹可是個記仇的人,張燕攻破其大本營讓其這麼沒有面子,怎麼可能就這麼輕而易舉的算了?

於是乎,袁紹率領大軍沿著太行山往北行走,先是擊敗左髭丈八部,後又擊敗劉石部、青牛角部、黃龍部、左校部、郭大賢部、李大目部、於氐根部等人。

所到之處,皆屠其部中人馬,總共斬首六萬多人。

“黑山軍”地勢力,因為陶升的叛變的和袁紹的進攻,損失三分之一,張燕只好帶領剩餘的“黑山軍”眾人去往上黨郡那側生活。

......

韓成收到情報營的訊息,知道袁紹和公孫瓚及張燕交戰的結果。

內心喊道:“袁紹,你還是一如既往的站起來了。”

一邊寫信給張遼,讓其加強常山郡的防守;一邊給常山郡增派兵馬。

不出幾日,張遼給韓成回信,信中一是讓主公韓成放心,只要張遼在,常山郡就在。二是張遼提到了一些對於訓練騎兵的方法。

韓成開啟信後,仔細讀了讀,瞬間明白了張遼的心思。

原來張遼的意思是先是在幷州北部大草原上訓練士兵們的騎術,三個月後,在送到常山郡,讓張遼訓練其作戰陣式等。

這樣,青龍營的訓練速度就大大的加快了。

韓成覺得此事可行,便先給駐守草原的魏延送過兩千人馬去,讓魏延對這兩千人馬進行騎術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