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四章我們在行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四章我們在行動

祁縣王氏的現任家主王蓋本是王允的長子,曾經在王允的運作下,做過一段時間的侍中之職。

王允才華橫溢,謀定而後動的優點,王蓋是半點也沒有學到;

但王允薄情寡義打壓同族,剛愎自用的缺點,王蓋卻學的是爐火純青。

王允的“謀定而後動”到了王蓋這裡變成了“先定而後謀”。

再加上現在的王蓋是祁縣王氏家主,剛愎自用的缺點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現。

故當奮武軍在陽曲縣和曾託的軍隊剛剛交戰之時,王蓋便將其莊園中的兩萬精壯調回了祁縣;

並且王蓋以大量的黃金招募祁縣中的精壯男子,許以高利讓這些男子參與守衛祁縣的戰事。

這個小小的祁縣,在王蓋的努力下,守城的兵力已經達到了三萬之眾。

雖然奮武軍還沒來,但祁縣王氏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

王蓋對於祁縣王氏內部人才的打壓,可是深的其父王允的精髓。

只不過他父親王允打壓的是太原王氏分支的人才,而王蓋打壓的是祁縣王氏內部的人才。

“兔子還不吃窩邊草來”,但王蓋卻是“這個窩的草只能我一房的兔子吃”。

他的父親王允為了壯大祁縣王氏,便狠狠地打壓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這代最出色的人才—王澤,原為代郡太守後轉至雁門郡太守。

在任職期間被王允隨便找了個原因貶為平民。

因為王允勢大,王澤只能乖乖的回到太原縣,接任家主之位,平時以處理家族事務為主。

祁縣王氏裡,在王蓋這一輩,比王蓋出色的同輩之人還真沒有多少,但王允的兄弟王隗之子王凌文彩四溢,正是這祁縣王氏中比王蓋還耀眼的‘那顆星星’。

王凌成年後舉孝廉,出任兗州東郡發幹縣縣令,王蓋便利用重金,打通官路,讓王凌因小罪而獲刑。

雖然王蓋缺點多了一點,但其還是深深地知道一個道理:奮武軍和祁縣王氏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

因為一個想將土地分給百姓,而另一個想將百姓的土地變成自己的。

於是乎,王蓋繼續憑著祁縣王氏的影響力和財力在祁縣內招兵買馬,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好最充足的準備。

......

自從李儒接管了奮武軍的情報營後,情報先行變成了奮武軍出兵時的第一件事情了。

於是乎,李儒便派出了情報營的主力干將—軍候白畫,讓其帶領著五十多名情報營的士兵偽裝成糧商隊伍,在王蓋還未召集其麾下的兩萬精壯男子之時,便提前進入了祁縣。

白畫跟隨李儒去了一趟草原,表現出色。回來後,韓成履行了諾言,直接將其升任到情報營軍候之職。

李儒對白畫做事靈活多變,做人八面玲瓏的能力十分欣賞,所以此次祁縣的情報任務,便交給了白畫。

白畫到了祁縣之後,第一件事情便是找一個穩定的住所和生成一份穩定的關係。

因為白畫知道,曾託的軍隊不是奮武軍的對手,祁縣城下必將發生大戰。

到時候,即使王蓋再傻,也會排查祁縣內的‘外來人員’。

自己早早地

到來,提前準備好,就是為了到時候會相安無事的,為城外的大軍在恰當的時候提供恰當的情報。

這也正是李儒給他們情報營的人員上的第一堂課—“活著才是一切的根本,才能有機會打探到情報。”

經過了幾日的送禮和運作,白畫搖身一變,成為了祁縣縣衙內有備案的‘穩定糧商’。

待住所及關係穩定下來之後,白畫便收買了祁縣王氏家中的下人和僕役。

李儒曾經講過:“別小看這些下人和僕役,重要的情報,往往來自於他們的口中。”

幾日後,王蓋便下達了召集其麾下兩萬精壯男子的命令。

白畫從祁縣王氏府中的一個下人口中得到訊息後,第一時間告訴了沮授,沮授便立刻發兵,拿下了京陵縣。

半月後,奮武軍的大軍兵臨城下,祁縣城中的局勢更加緊張。

這對於白畫來說,是個渾水摸魚的好機會。

但白畫若有所動作,則需要其他勢力的掩護。

於是乎,白畫的第二步計劃—先讓祁縣內產生混亂,在開始實施動作了。

大軍來臨,祁縣的糧食再多,也會顯得異常緊張。

但白畫早早地準備好了大量的糧食,並以糧食為誘餌,收買祁縣中的地痞流氓,街頭乞丐,讓其當作白畫的‘眼睛’和‘嘴’。

一方面替白畫打探祁縣城中的風吹草動,另一方面造謠並傳出對祁縣王氏統治祁縣不利的言語。

“奮武軍英勇無敵,三日便拿下了太原郡三縣之地;如此戰力,豈是祁縣內剛剛訓練不多久的三萬精壯男子能抵擋的?”

“雁門郡太守大人韓成仁義,雁門郡內的每一個百姓都可分得土地,而且稅收極低,若奮武軍佔領了太原郡,我們祁縣的百姓將會和雁門郡的百姓享受同樣的待遇。”。。。。。。

這樣的言語,不知從何時起,在祁縣的大街小巷逐漸流傳了起來,隨著時間的加長,百姓們逐漸的相信了這些流言。

這也是李儒給他們情報營的人員上的第二堂課—“能從別人的口中說出,儘量不要自己親自去說,一是危險;二是說出來不可靠。”

現在祁縣還在王氏手中,這些流言翻不起什麼大的浪花;

一旦城破,這些流言也許就變成了壓倒祁縣王氏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祁縣王氏的家主王蓋仍然我行我素的招兵買馬,完全還沒意識到危險的來臨。

......

祁縣城外,沮授看著高高的城牆以及在城牆上忙碌的士兵。

心中感嘆道:“自己太狂妄了,出戰之時,自己不應該說十五天就拿下祁縣王氏的話,雖然奮武軍的士兵不畏懼死亡,但不能白白白送死。

只有在無路可走時才能硬碰硬的攻城,幸虧主公及時提醒自己。

看來以後還要和主公的二叔—韓鳳校尉多多學習,做事深思熟慮一番才是一個謀士的根本。”

正在這時,李儒緩步走到沮授身邊,難得一副柔和的樣子,對著沮授說道:“長史,可有破城之策?”

沮授對李儒很是尊敬且崇拜,對著李儒一副求教的樣子說道:“韓校尉,祁縣此城地勢甚高,且城內糧食充足,

守城人員甚多,輕易不好拿下啊。”

這個年代,能吃飽飯就已經很不錯了,祁縣王氏再囂張跋扈,魚肉百姓;

但只要其祁縣城內糧食充足,只要百姓能有一口飯吃,不管好壞,便沒有那個百姓會造反,那麼此城也就順理成章的變成了一座‘堅城’。

李儒面對此‘堅城’,雖然沒有良策。但是李儒前來,可不是打擊沮授的,而是給沮授信心的。

於是乎,李儒風輕雲淡的對著沮授說道:“長史,我情報營的一部分人馬已經混入到祁縣城中。

但我們大軍到來,城中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他們無法傳出訊息。

長史可退兵回京陵縣,讓城中的百姓可自由出入,我們的情報營便可傳出訊息,到時候內外夾擊,定可一舉拿下祁縣。”

沮授本來就已經無計可施了,但聽李儒的計劃後,便知可行,遂下令,大軍撤回京陵縣。

城中的王蓋在城頭上,看見城外的奮武軍大軍撤退了,心中說不出的歡喜,高興的對著一旁的浮雲說道:“我就知道他們堅持不了多久。”

浮雲知道王蓋必輸,這只不過是個時間先後的問題。

況且浮雲心中另有計劃,故順著王蓋的話說道:“王兄料敵在先,提前在城內備好了糧食和軍隊,有備無患,敵軍自然知難而退了。”

王蓋心道:“這個孫雲越來越會說話了,雖然說的都是事實。”

過了三日,王蓋見奮武軍回到了京陵縣,並沒有派兵攻打祁縣的跡象;

再加上祁縣城中本來百姓眾多,每日的糧食消耗都是一個巨大的數額,故王蓋允許百姓出城,只是在城門口處嚴加盤查,且許出不許進;

軍隊呢,仍然處於戒備狀態。

第一天,沒有一個百姓出城;第二日,才有三三兩兩的百姓出城;直到第三日,白畫才安排一個機靈的‘夥計’前去陽曲縣報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到了城門口,守城門的士兵對著這個機靈的‘夥計’問道:“幹什麼的?為什麼非要出城?”

這個機靈的‘夥計’將一兩黃金塞到盤查的軍官手中,說道:“我們是糧商,在縣衙中有備案的。東家催的急,少東家讓我先回去和東家稟告一下。”

盤查的軍官見其在縣衙內有備案,再加上一兩黃金的面子,一臉嚴肅的說道:“去吧去吧,不過出去可以,出去後就不能再回來了。”

這個機靈的‘夥計’對著盤查的軍官微微一笑,說道:“請大人放心,小人定不給大人添亂。”

一日後,陽曲縣的奮武軍大營中,沮授,黃忠,劉豹,李儒等人皆在帳內,聽著這個機靈的‘夥計’的彙報。

這個機靈的‘夥計’被李儒的情報營驗明了身份,確實是情報營之人。

眾將聽其不僅將祁縣王氏的家族關係說的明明白白,並且還有著內部策應的攻城計劃—三日之後,一更時分,城內起火為暗號,裡應外合,破開東門。

沮授心中默算一下,時間還來得及。下令:“明日夜間,全軍啟程,兵發祁縣。”

並對著李儒說道:“若拿下祁縣,情報營可記首功。”

雖然李儒不在乎這點功勞,但沮授的態度,確實讓李儒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