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章有點單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章有點單薄

眾謀士聽到袁紹的話後,又前後聯絡袁紹剛剛的所作所為,便都一個個的都心知肚明了。

有人曾經說過:身為人主,可以知錯、改錯,但不能認錯。

因為人主需要有自己的威嚴來震懾屬下。

知錯、改錯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就夠了;但認錯這種事情,需要承認錯誤,對別人負責。

故而很少有人主主動認錯,因為會降低自己的威嚴。

若按照這個人的說法,袁紹就更加厲害了,因為袁紹是知錯、不改錯、更不認錯。

將田豐從鄴城的大牢中放出來,確實表明了袁紹知錯的態度。

但撤兵的行為,可不是其改錯的行為。

是因為經過奮武軍騎兵的一番夜襲之後,袁紹軍的將士們士氣全無,身為‘老大’的袁紹到了不得不撤兵的地步,和袁紹改不改錯沒什麼關係。

至於袁紹曾經說過的:此次戰敗都是他的責任。

大家都知道,也就那麼聽聽罷了,這主要是袁紹為其兒子袁尚找個推脫的理由罷了。

這像是認錯的行為,但僅僅只限於‘像’字罷了。

按照這樣算下來的話,袁紹的知錯行為也不是真心的,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形勢所逼。

因為一名真正的人主,對於此事絕對不會這樣處理。

既然知錯,就要大大方方的改錯。

而不是悄悄的命令一個士兵,將大才之人—田豐從大牢中放出來,然後直接接進州牧府。

看似讓人好生侍奉,實則不就是擔心田豐出去亂說話,找個藉口將其軟禁嗎?

這不是改錯的做法。

至於認錯,也就只是想想罷了。

袁紹軍被奮武軍趁著夜色偷襲了一番。

這不是統軍主帥鞠義的過錯,反而鞠義的處理方式,讓人無可挑剔。

若仔細論的話,趙郡的袁尚知情不報,貽誤戰機的責任更大一些。

不能因為袁紹的偏愛,而將袁尚的錯誤一筆抹去。

在退一步講,即使不捨得處置袁尚,也至少有個態度,讓手底下的人知道,袁紹是賞罰分明的,而不是任人唯親的。

可惜的是,袁紹沒有這些。

因為對袁紹來說,能知錯就已經很優秀了,至於改錯,主要看心情;認錯,那是瞎想。

眾謀士也松了一口氣,至少現在可以不用在繼續沉默下去了,可以開口說話了。

一時間,眾謀士對袁紹提出來的斬殺冀州境內燒糧草的一萬奮武軍的計劃,都一致的表示十分贊同。

才思敏捷的許攸在幾個呼吸間便整理好了語言,率先出列說道:“我們可以派遣重兵,將黑鴨山團團圍住。

不出一個月,這萬餘名士兵的糧食就會消耗殆盡。

到時候,這萬餘人就像是砧板上的魚肉,任由我們宰割了。”

許攸的‘老對頭’辛評出奇的安靜,並沒有發出任何反對的意見。

這也是袁紹手下的眾人,第一次心平氣和的將出兵計劃解決了。

第二日清晨,袁紹便令鞠義回到幽州涿郡駐守,張南帶領三萬大軍駐守鉅鹿郡西側的縣城,高覽帶領三萬大軍駐守中山郡南側的縣城。

並對此三人下了嚴格的軍令:不可出城作戰,必須嚴防死守,不讓奮武軍的大軍越過防線一步。

三人接到這個嚴格的軍令之後,便知道了:袁紹這是要下定決心,將偷襲糧草的這一萬奮武軍趕盡殺絕啊。

與此同時,袁紹也帶領四萬大軍,直奔黑鴨山而去。

......

常山郡上艾縣城中的議事廳

韓成讓手下的眾多謀士大將,先匯聚於此,準備一會一起研究下一步的戰略計劃。

其中,司馬懿卻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司馬懿的計劃,可以說是天衣無縫,但結果和司馬懿想象的並不一樣。

這是司馬懿學成以後的第一次出謀劃策。

本以為可以像兵書上講的那樣:己方大軍趁夜偷襲敵軍,使敵軍混亂不堪,然後我軍大獲全勝,斬殺敵軍多少多少人,敵軍首領僅帶領幾千或者幾百人逃離回自己的大本營,然後從此一蹶不振。

出此計劃的謀士也功成名就,從此之後,名留青史。

但實際上呢,己方大軍確實趁夜偷襲敵軍了,也確實使敵軍混亂不堪了,然後我軍也確實大獲全勝了。

前面的做法都一樣,在斬殺敵軍的時候,便打了折扣。

經過了一番拼殺之後,僅僅消滅了大約袁紹十分之一的軍事力量。

為什麼會不一樣呢,是書上寫錯了嗎?

不是的,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兩個原因:一是袁紹軍的反應。

‘先登營’不愧是袁紹軍中一等一的精銳之軍,反應太過於迅速。

雖然‘先登營’最後全數被玄武軍殲滅了,但他們堵住大營門口,確實耽誤了不少時間,沒能讓奮武軍的騎兵迅速的衝進營中,展開攻擊面。

導致奮武軍的騎兵全數進入到袁紹大營的時候,袁紹的南大營和東大營已經穩住了混亂的局面。

二是因為雙方勢力懸殊,兩者間的差距太大了。

三萬與十一萬,可整整是四倍的差距啊。

即使斬殺了西營中的三萬多人,袁紹手中依舊還有八萬多的軍隊,雙方之間還是存在著三倍的差距。

若不見好就收,及時退去,衝營的騎兵會被已經安定下來的袁紹軍全數圍殲的。

沮授是過來人,明白司馬懿此時的心思,便主動來到司馬懿的身邊,拍了拍司馬懿的肩膀,並對其勸說道:“仲達,此戰做到這種程度,已經很完美了。”

沮授頓了口氣,便開始語重心長的說道:“戰爭,從來都沒有天從人願的,大多數的結果都是事與願違的。

我們身為謀士,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地多想一些,減少己方士兵們的傷亡,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此戰的勝利。”

司馬懿聽完沮授的話之後,只在短短的幾個呼吸間,就恍然大悟了,恭敬的對著沮授說道:“謝長史大人的教誨,仲達受教了。”

沮授見司馬懿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明白了自己說的話的含義,不由地在心中讚道:“此人如此聰慧明事理,以後的成就不可限量啊!”

大約過了一盞茶的時間,主公韓成來了。

見眾人都已經到齊了,韓成便不客氣的坐了下來,然後輕鬆地說

道:“此戰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司馬懿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功臣。

除此之外,趙雲等武將也是功勞豐厚。

請大家放心,該升職的升職,該賞錢的賞錢,我韓成絕不吝嗇。”

眾人也收到了韓成這種輕鬆的心情的感染,皆行禮並大聲呼道:“謝主公!”

韓成接著說道:“先別著急,此戰尚未結束。

若我所料不假,此戰過後,袁紹必然會選擇退軍,並會在我兩方地盤的交接之處步下重兵。然後派遣大軍,全力圍剿趙孚將軍率領的一萬人馬。”

韓成說到這裡,便停了下來。

因為下面這種出謀劃策的事情,就是謀士們的工作了。

身為長史的沮授,早就成竹在胸了。

司馬懿的策略,確實不錯,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應該可以說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了。

只是按照司馬懿的策略進行,必然會出現袁紹兵敗,然後率領大軍兵圍趙孚的情況。

這不是沮授能掐會算,提前知曉;而是因為沮授作戰經驗豐富,推算出來。

但當時沮授可不能說,一是因為事情沒有發展到現在的這一步,存在著許多的變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二是因為沮授說出這番話,是要考慮司馬懿以及主公韓成的感受了。

但現在可以了,因為主公已經替沮授定下了格局。

沮授對著韓成行了一禮,然後說道:“剛剛情報營傳來的訊息有兩個,壞消息的是:袁紹此人,面子重於一切,大敗於我們之手後,便帶領軍隊直奔黑鴨山而去了。

這一萬將士,皆是有功之人,我們必須要將他們救出來。

好消息是:這一萬將士已經選好了地理位置優越的地方,並備好了足夠一個月的糧食和水源。我們還有很多時間。

鉅鹿郡,位於冀州中心,四周都是袁紹的勢力範圍。

我們若強行進攻的話,不僅損失慘重,而且也很難在一個月之內攻到黑鴨山下,救下這一萬將士。

不如採用聲東擊西的方法。”

韓成聽後不解的問道:“怎麼個聲東擊西法?”

沮授回道:“袁紹此番進軍,留守鄴城之人乃是袁尚。

袁尚是袁紹的第三個兒子,勇而無謀且好大喜功,但相貌英俊,故而袁紹十分喜歡他。

並想讓他繼承大統,導致袁紹手下的許多人對此不滿。

此戰中,又因為袁尚在趙郡貽誤戰機,不滿之人便更多了。

若我們能令一支人馬佯攻鉅鹿郡,卻暗令一支精兵火速行軍,迅速攻到魏郡鄴城下。

對袁尚的聲望將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同時也有利於袁紹麾下不同意袁尚繼承大統的人和袁尚之間的矛盾加劇。

最重要的是若能將袁尚拿下的話,袁紹必然會投鼠忌器,放過趙孚將軍等人,或者用趙孚將軍等人的生機來換取袁尚的性命。

即使我們沒能拿下袁尚,我們也可從佔領的魏郡地盤中,北上鉅鹿郡,從而救下黑鴨山下的趙孚將軍。”

司馬懿聽後,心中讚歎:“這才是一個完整的計劃,將所有情況都分析到了。自己引以為傲的計劃,在這個計劃面前,顯得有點單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