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一章自以為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一章自以為是

沮授,可是從很早的時候就跟隨韓成的‘老人’了。

有句俗話說的好:“下屬中的‘老人’,也許能力不行,也許人脈不行,但一定很懂主人的心思。”

因為不懂的,就不是‘老人’了,那是‘新人’。

即使已經工作了很多年,也仍然是‘新人’。

沮授的這個‘老人’身份,可是能力很高的‘老人’了。

因為在奮武軍,很多人都明白一個道理:沮授的意思,很多情況下都是代表了主公韓成的意思。

在某些程度上,沮授就是韓成的‘代言人’。

從最開始的發展幷州五郡戰略,到後來的北上抗擊少數民族戰略,在到最後的南下長安迎接漢獻帝的戰略。

即是韓成的戰略思想,也是沮授的想法。

包括這一次,也是一樣的。

表面上是沮授提出南下趙郡、魏郡,攻打鄴城,行聲東擊西之計;實際上也是韓成的意思。

趙孚所率領的這一萬奮武軍,是一定要救的。

從個人感情上講,不能恩將仇報;從利益上講,不救的代價大於救的代價。

只是救的方法,從一開始,司馬懿巧布疑兵之計,然後夜襲大營,到現在的沮授的聲東擊西之計。

永遠都是用計取勝的,不能‘正面槓’。

原因只有單純且唯一的一個:打不過。

若是韓成的勢力和袁紹同等強大,何須如此?直接大軍壓境,兵臨城下,什麼問題解決不了?

聽到沮授的話後,韓成的內心是十分滿意的。

因為韓成只是將大體的思路告訴了沮授,剩下的具體步驟,都是沮授自己的安排。

不僅合情合理,而且環環相扣。

韓成見眾人並無反對之意,在思索了片刻之後,便對著眾人接連下了兩道命令:

“劉豹和扶羅韓,你二人帶領尖刀軍和利刃軍的兩萬騎兵,即刻啟程,回到幷州北部,並隨時做好支援幽州代郡的準備;

黃忠,你帶領一萬士兵,也即刻啟程,趕往幽州代郡,徐庶隨軍而行。

據情報營的可靠消息得知:鞠義已經啟程回到了幽州,代郡對我們至關重要,不容有失。”

韓成說完之後,劉豹,扶羅韓,徐庶,黃忠四人接了命令之後,紛紛告退。

一個時辰之後,點齊了人馬,直奔幷州北部和幽州的代郡而去。

韓成看著此刻剩餘的將領,心中產生了一個計劃,便再次下令道:

“此次南下的軍隊,主將為趙雲,司馬懿為軍師,張燕為先鋒,韓浩負責接應,共帶領兩萬青龍軍,按照沮授長史剛剛所說的計劃,直襲魏郡鄴城。”

四人領命之後,便出了大廳。

但韓成又將軍師司馬懿叫了回來。

韓成對著司馬懿說道:“仲達,現在的袁尚在趙郡中丘縣。

關於袁尚的所有資訊,我已經派人放到你的車駕上了。

若有袁尚在手,鄴城便不是問題,至於怎麼拿下袁尚,就看你的本事了。”

司馬懿聽

到韓成已經將話說到了這種程度,便知道應該怎麼做了。

微微一躬身,恭敬的回道:“謝主公信任,仲達定不負主公所望,讓趙孚將軍及其麾下的一萬將士,平安歸來。”

韓成用充滿信任的眼神看著司馬懿,說道:“仲達,我相信你!”

......

袁紹率領大軍趕到黑鴨山下,已經是一日之後的事情了。

到達之後,身體力行的袁紹便在數千名精銳士兵的護送下,親自前往黑鴨山下觀察地形。

三個時辰之後,袁紹回到了自己的大營中。

這一路,確實看見了黑鴨山的地形複雜和道路難行,確實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長期圍而不打,將其糧草耗盡,確實是上上之策。

派兵強攻,也是能攻下的,只是必將會損失慘重,是下下之策。

現在戰事不急,袁紹便採用了損失最少的上上之策—圍而不打。

待吃過晚飯之後,袁紹難得一個清淨的時刻,便靜下心來,對繼承人的人選,做了一番的思考。

袁紹可是堂堂的一州之主,手下人馬不下三十餘萬,怎麼可能會因為相貌性格等外在的因素而決定繼承人的人選呢?

就算是十分喜歡相貌和性格十分像自己的袁尚,想把自己的位置傳給他。

最起碼也不會讓能對袁尚的地位產生威脅的袁譚及袁熙領兵,佔據一方的。

有兵就是有實力,有了實力就會有野心,袁紹不會不知道這個問題的。

故而,袁紹之所以選擇袁尚,只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袁尚的母親,是袁紹的正妻劉氏,袁尚是理所當然的嫡子。

袁紹是庶子出身,知道庶子成功的艱辛與不易,故而能選嫡子,也絕不想選庶子。

因為那時候的人可不知道什麼舉賢任能,只知道嫡庶之分。

況且劉氏的背景深厚,和冀州的世家大族間有著數不清的關聯。

並且在去年,大力促成了袁尚與‘天下七商’的巨頭—冀州鉅商甄家的當代家主甄逸的小女兒甄宓的婚姻,讓袁尚獲得了甄家的財力支援。

這時的袁尚,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財力上,在袁紹的兒子中,都已經佔有了極大的優勢,實在不是袁譚和袁熙所能比擬的。

雖然袁紹不想承認,但此時的袁尚像極了前幾年的袁術。

彷彿一出生,就是最耀眼的那顆星星一樣,讓人氣憤且又不能言語。

摒棄一切外在因素,發自心底的說,袁紹是十分喜歡自己的大兒子,能攻城略地的袁譚。

因為袁譚是袁紹的寵妾所生,是個庶子,而且袁譚的能力也很不錯,自己率人拿下了青州,這可是袁紹現在的三分之一的地盤啊。

袁譚無論在出身上還是能力上,像極了曾經的袁紹。

......

奮武軍的大軍自常山郡的上艾縣而出,便直奔趙郡而來。

一路上,司馬懿將關於袁尚的資訊反覆看了好多遍。

便對袁尚的性格及能力做出了一個判斷—好大喜功

,有勇無謀,自以為是。

既然這樣,司馬懿微微一笑,計上心來。

第二日清晨,五千奮武軍騎兵出現在趙郡伯人縣城外。

領軍之人,正是此次南下的軍隊的先鋒大將—張燕,張燕對著伯人縣城中的守軍,大聲喊道:

“我乃張燕,你們應該都認識我,聽說過我的事情吧。然而現在,我是奮武軍青龍軍的一個校尉。

我們的大軍已經來到你們的城下,只要你們出城投降,我便保證你們的安全。

否則的話,城破之日,雞犬不留。”

伯人縣守將吳建知道州牧袁紹的三兒子袁尚便在不遠的中丘縣中,聽說是奉命前來對戰奮武軍的,既然現在奮武軍來了,那麼此事理應由袁尚出面。

於是乎,吳建便派出多批探馬,前往中丘縣報信。

中丘縣城中的袁尚,正因為無所事事而悶悶不樂,突然接到如此訊息,大喜過望。沒想到奮武軍的領軍之人,竟然是張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鄴城,眾百姓也許不知道在幽州百戰百勝的鞠義,但一定知道張燕。

不是因為張燕的能力比鞠義的大,而是因為張燕曾經佔領過鄴城,能決定鄴城中所有人的生死。

對於袁家來說,張燕簡直罪無可恕的人。

憑藉山賊的身份,俘虜了袁紹的家眷,是袁紹這一生中的恥辱。

邯鄲縣城外的一戰之後,袁紹一直沒有找到張燕的訊息,便將報仇雪恨、洗刷恥辱的心思先放在一旁了。

但袁紹的心中,一直記著偷襲鄴城這件事情。

現在,張燕突然出現在袁尚面前,袁尚怎麼能不高興?

於是袁尚立即點齊一萬五千餘人,直奔伯人縣城外的奮武軍而去。

袁尚的幕僚,逢紀的好友李圖對著袁尚出言勸道:“主公。州牧大人曾經下令,各郡嚴防死守,我們貿然出兵,就算是打勝了,怕也會讓州牧大人不悅啊。”

袁尚不以為意的對著李圖說道:“你就放心吧!我一萬五千的精銳大軍,對陣五千騎兵,怎麼可能會輸?你不知道我父親對張燕的恨,等我把張燕的人頭放到我父親的面前,我父親誇我還來不及呢,怎麼可能會不悅呢?”

李圖仍不死心,對著袁尚繼續說道:“主公,奮武軍突然出現,恐怕有詐啊。”

袁尚哈哈大笑道:“你就是太小心了,有詐怎麼了?我的身邊可是有一萬五千大軍的。”

然後拍了拍李圖的肩膀,說道:“你的忠心,我是知道的。你就放心吧,待我立了大功,一定表你為州牧府的從事中郎。”

李圖見自己勸不動袁尚,便不在說話了。

這是司馬懿的策略,用張燕來激起袁尚的內心憤怒,待袁尚出城之後,事情就好辦了。

果不其然,袁尚收到‘報信’之後,立即率兵出戰。

司馬懿收到袁尚出兵的訊息之後,便讓傳令兵對著張燕傳令道:“一切按計劃行事!”

又對著一旁的趙雲說道:“趙將軍,生擒的事情,就靠你的了。”

趙雲回道:“請軍師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