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六章李儒和賈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六章李儒和賈詡

常山郡一戰之後,戰略要地—壺關重新回到了韓成的手中,韓成的心中充滿了放心的感覺。

這種感覺,就像是一把懸在腰間的刀,終於握到了自己的手上,就是放心!

壺關丟失之後,韓成曾多次的問自己,用黃忠之命來換壺關到底值不值得?

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值得!

在難攻的關卡,也總有被攻破的一天;但救人的機會若錯過了,可就真的沒有了。

沒了後顧之憂的韓成,便假借漢獻帝的名義,一邊不斷地在自己的地盤上尋找具有真才實學的大才,一邊招兵買馬,訓練軍隊。

漢獻帝,果然是此時最大的政治資源。

當漢獻帝在太原縣的訊息傳遍整個漢朝大地的時候,很多忠於漢室之人紛紛慕名來投,其中不乏有真才實學者。

最出名的莫過於孔融,王粲、阮瑀、應瑒、劉楨等文學大家。

這些文學大家的到來,韓成皆以禮相待,讓這些人十分滿意;

韓成又借漢獻帝之口,給他們每個人都封了高官,這些人更是喜出望外,對韓成充滿感激之情。

其中,孔融被封為將作大匠,又升任少府,同時也見到了昔日的好友蔡邕以及親眼見到了惠及百姓的‘分地令’和不論出身的幷州學院,瞬間在心中對韓成刮目相看了。

在袁術稱帝之時,韓成手中的兵馬也已經壯大到十六萬之巨。

青龍軍發展到了三萬餘人,朱雀軍發展到了一萬五千餘人,玄武軍也達到了五千之數,在幷州北方的南匈奴族的尖刀軍和鮮卑族的利刃軍都擁有了不下兩萬之數的可戰之士,剩下的普通士兵也足有七萬多人。

於是乎,糧食充足,財物豐厚的韓成便打算出征幽州。

先是命張郃為主將,熟知幷州、冀州兩地的張燕為其副將,共同率領一萬五千大軍駐守壺關,扼住幷州和冀州的交通咽喉。

然後又在幷州的北方,除了給兩大部落各留下一萬尖刀軍和一萬利刃軍之外,還在雁門郡的婁煩關和雁門關上,各自留下五千人馬駐守,分別由杜襲和劉虎率領。

至於韓成的‘根據地’—常山郡,則由大將徐晃,司馬審配以及主薄趙儼三人率領三萬兵馬,五千朱雀軍以及五千青龍軍防守。

幷州再往南就是司州了。

但現在的司州仍然由李傕和郭汜佔領,此兩人只知道在長安享樂,並不想擴充套件自己的地盤,故而韓成只留下了韓浩帶領五千人馬防守幷州南部的三郡之地。

在幷州四周安排妥當之後,韓成便帶領著手下的眾多武將和謀士以及六萬大軍,親自趕往幽州,再次會戰袁紹。

這六萬大軍有一萬五千青龍軍,一萬朱雀軍,五千玄武軍,一萬尖刀軍、一萬利刃軍以及一萬普通大軍;

眾武將有黃忠,趙雲,魏延,潘鳳,張遼,趙孚,劉豹,扶羅韓等;

謀士只有三人:徐庶,司馬懿和耿武。

至於長史沮授,則帶領一萬青龍軍在幷州內籌集糧食,並隨時應對各地的突發狀況。

韓成最喜歡的謀士李儒,則在情報營的安排之下,悄悄的南下南陽郡了。

李儒此番南下,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南陽郡中的張繡。

袁術稱帝之後,很多人都開始為自己打算了。

韓成對這段歷史不是很瞭解,但韓成知道,雖然袁術稱帝之後,曹操,劉備和呂布三方勢力聯合起來攻打袁術,但呂布卻比袁術死得早。

先是有白門樓曹操斬呂布,然後才有劉備出兵,半路劫殺袁術,並且半途改路,再次佔據徐州。

故而在袁術剛剛稱帝之時,韓成便將李儒叫來,對其說道:“文優啊!我們和袁紹就是一座山中的兩隻‘猛虎’,勢必不能和平相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我們和袁紹的大戰,也不是一年兩年就能打完的。

放眼天下,我最擔心之人便是兗州的曹操,你有什麼辦法可以限制曹操的發展嗎?”

上一次的兗州叛亂,韓成便毫不猶豫的援助給呂布五萬石糧食,李儒透過此事嗅到了其中不一樣的味道—主公對曹操的重視有點過分了。

便讓情報營的人馬重點打探關於曹操的訊息。

短短幾年間,兗州就發生了軍隊屯田之創舉;而曹操更是一代梟雄之姿,唯才是舉,致使眾多的謀士,猛將來投。

不知不覺中,曹操的勢力迅速壯大,已經成為了天下中僅次於袁紹的勢力了。

韓成的發展雖然也很迅速,但幷州的地理位置限制了韓成的發展。

畢竟兗州之地屬於中原地區,而幷州只屬於北方之地。

故而韓成的勢力和此時曹操的勢力相比起來,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李儒透過判斷,知道了曹操必會成為‘人中之龍’的存在,故而在心中也有著想限制曹操勢力發展的意思。

當韓成提出此問題之後,李儒便將心中早已準備好的想法說了出來:“主公曾經對張繡有過不殺之恩,若屬下出使一趟南陽郡,必然會為主公爭來一位強力的外援。”

韓成看著李儒會心一笑,心道:“知我者,李文優也。”

嘴上說道:“文優,出使張繡,你確實是最適合的人選。

你就辛苦一下,去一趟南陽郡吧。

我不求張繡立即歸順於我,我只想讓張繡在南陽郡多撐一些時間,最少也要撐到劉備佔據徐州的時候。”

最後一句—‘劉備佔據徐州的時候’,李儒是真的聽不懂啊。

李儒在心裡分析道:“難道劉備還能再次佔據徐州不成?

可是無論從那方面看,此時兵微將少的劉備也不可能再次佔據兵強馬壯的徐州啊。

再說了,曹操率兵攻打徐州,最後讓劉備摘了‘果子’。

不僅摘了一次,還來第兩次,難道曹操傻嗎?”

但主公韓成未卜先知的能力,讓李儒對此話不得不信。

於是乎,李儒領了命令,喬裝打扮一番之後,便帶領十幾名親信隨從南下了。

經過了半個月的奔波,李儒經司州的河東郡和弘農郡,終於到達了南陽郡的宛城。

休息一日之後,李儒便命隨從遞上拜帖。

不出片刻,張繡便親自到大門口處出迎,並熱情地對著李儒說道:“李侍中,我就知道你沒死。貴客來臨,快進來坐,我在介紹一個人給你認識。”

李儒在西涼霸主董卓身邊的時候,便是以侍中的身份為董卓處理事務,故而西涼人都喜歡稱李儒為李侍中。

李儒毫不客氣,徑直隨著張繡進到府中。

當李儒來到大廳之後,小坐了片刻

,便見到張繡帶著一中年男子出現在大廳外。

李儒仔細打量此人。

只見此人一副文士打扮,身穿灰色布衣,臉上充滿著涼州人特有的皺紋,那是常年風沙所致,無法掩蓋。

此人除了一雙滿含睿智的眼睛之外,並無奇特之處,屬於那種丟到人群中,絕對找不出來的‘普通人’。

李儒心中詫異:“此人有什麼過人之處,能讓張繡親自引薦於我?”

在李儒思索的同時,只見此人上前一步,行了一禮後,對著李儒恭敬的說道:“賈詡拜見李侍中。”

然後接著微微一笑,但這微笑給人感覺,好像是笑中帶著點挑釁的味道。

賈詡接著說道:“若文和所料不假,李侍中是從幷州來的吧?”

賈詡說完此話之後,便站在一旁,默不作聲,臉上掛著‘看你怕不怕’的表情。

而李儒聽到賈詡之語後,毫不猶豫的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驚訝的對著賈詡說道:“賈文和?你就是一計亂長安的‘賈文和’?”

賈詡謙虛的說道:“都是別人胡亂吹噓的,我可沒有那麼厲害。”

李儒心中默道:“哼!真能裝點!我掌管幷州的情報營,你有沒有這麼厲害,我能不知道?”

在嘴上卻說道:“文和莫要謙虛了!剛才一語之間識破我的來處,我就知道你的能力了。”

李儒抿了一口茶,接著說道:“既然被你識破了,我也不藏著掖著的,我開門見山的說。

我此番前來,是給張繡將軍找一條出路的。而出路,就是我家主公—並州牧韓成。”

賈詡毫不客氣的回道:“李侍中此言就有些偏激了。我家張繡將軍在南陽郡頗有一些成就,而南陽郡四周並沒有想致我們於死地的敵人,暫時的我們還不需要投靠他人,寄人籬下。”

賈詡將寄人籬下四個字,說的非常重。

好似在說張繡,也好似在說自己。

李儒微微一笑,也不生氣。

一臉風輕雲淡的樣子,平靜的說道:“賈文和,若這是你的真心話的話,那麼我還真的看不起你。目光短淺之輩,完全不像是敢於勸人反攻長安之人。”

賈詡依然面不改色的說道:“隨便你怎麼說,我好也罷,不好也罷。誰會比我自己知道的更加清楚?”

張繡見兩人竟有一分高下,劍拔弩張之意,便趕緊出言勸道:“兩位可否給我一個面子,先吃飯可好?”

李儒怕耽誤正事,便對著張繡說道:“謝張將軍款待!”

而賈詡也不好駁了主公的面子,只好說道:“文和聽令。”

所謂‘武人相惜,文人相輕’,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李儒和賈詡同是出身於西涼之地的寒門文士,對於文士稀缺的西涼之地的‘第一謀士’的稱號十分在意。

曾經的李儒是西涼霸主董卓之下的第一人,而賈詡只是一個小吏。

賈詡一直在心中不服,憑著我的才華,怎麼會趕不上李儒呢?

若我有機會,必然會比李儒做的更好。

故而在第一次見面之時,心中爭強好勝之心漸起,便不由自主的走到了李儒的對立面,用語言挑釁了這個‘西涼曾經的第一謀士’。

同時,這種心態也影響了賈詡的人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