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九章顛倒黑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九章顛倒黑白

幽州,這個讓袁紹又愛又恨的地方。

曾幾何時,袁紹打敗了佔據幽州的不可一世的公孫瓚,那時的袁紹意氣奮發,豪氣萬丈,頗有一番指點江山之意,愛極了這片讓自己倍有面子的土地;

曾幾何時,袁紹軍的眾多糧食被燒,精銳大軍被奮武軍打的落花流水,這時的袁紹懊惱不已,悔之無及,恨極了這片讓自己沒有面子的土地。

在袁紹的世界裡,勝利可以,失敗就不行。

其實不光袁紹這樣,很多人都是一樣的。

雖然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我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叫做‘成功’的兒子。

對於他的母親‘失敗’,我們欣喜若狂地把他交給了我們的敵人。

愛極了面子的袁紹,自然接受不了這個失敗的事實,便下令將田豐,辛評留在幽州,並讓其兩人指揮幽州全域性。

袁紹自己則稱冀州有緊急事情處理,便帶著高幹,郭圖,鞠義等人火速返回冀州。

袁紹帳下的各位謀士熟知袁紹的為人,表面上寬厚大量,內心裡卻是一肚子的小肚雞腸。

當見到袁紹回冀州的車隊時,每個人都是一副想說但又不能說的樣子。

郭圖和高幹跟著袁紹返回冀州並沒有什麼不妥,畢竟這麼大的敗仗,總需要人出面來承擔責任。

而眾所周知,大敗的結局和這兩個人有著密不可分的責任。

故而袁紹要帶著郭圖和高幹回去,給冀州和青州中支援袁紹的世家大族一個合理的解釋。

但‘河北第一戰神’鞠義也一起同行,這裡面就有點貓膩了。

鞠義的能力是在戰場上的,此時的戰事雖說不是十分緊張,但也不是很清閒。

憑著鞠義的能力,必是鎮守一方,保一方安定的統軍主將,怎麼可能因有事而回冀州呢?天大的事,能比打仗的事情還重要?

故而此時讓鞠義回去,要麼是當‘頂罪羊’,要麼是另有安排。

眾謀士皆是心思靈敏之輩,都知道第一種的可能性會大一些。

田豐和鞠義曾經一起在幽州並肩作戰過。

故而在離別之時,田豐深情脈脈地對著鞠義說道:“鞠義將軍,希望我們後會有期。”

鞠義看著滿含深情的田豐,不以為意地說道:“元皓兄,我們認識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了,不用這麼深情吧。”

田豐見鞠義大大咧咧,不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便一本正經地說道:“鞠義將軍,你回到鄴城之後,千萬不要說關於幽州戰事的任何話題。

你的能力,主公是知道,主公離不開你。

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要你能少說話,必然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我迫切的希望我們可以再次並肩作戰。”

鞠義在戰場上,如有神助;但在政治上,如是白痴。

聽了田豐的話後,在心中並沒有升起一絲警惕性,反而感覺田豐說的些什麼亂七八糟的,不知所云。

但是鞠義知道這是田豐的一片好意。

故而柔聲地對著田豐說道:“元皓兄,你的話我記下了。待我再次來到幽州之時,定會和你一起並肩作戰,將奮武軍殺個片甲不留。”

田豐聽見了鞠義的準確回答,便對著鞠義抱拳行禮,嘴上說道:“鞠義將軍,我等待著這一天。一路順風,多保重!”

鞠義也對著田豐抱拳回禮,嘴上說道:“元皓兄,保重!”

田豐不知道,自己和鞠義此一別,就是永生。

田豐只知道看著漸漸遠去的車隊,竟然在心中莫名的升出了一股‘兔死狐悲’的悽

涼。

......

田豐掌管了幽州的防禦大權之後,便讓大將鮮于銀,王摩、夏昭等人各帶三千騎兵,三千步兵固守一座縣城。

自己率領三萬大軍固守漁陽郡的戰略要地—狐奴縣。

當此種防禦方式被奮武軍的探馬打探到之後,奮武軍的三大謀士李儒,徐庶,司馬懿竟然無一人能在短時間內想出破敵之策。

這種防守方式,看似漏洞百出,好像會被各個擊破一樣,但實際上卻是防範森嚴。

三千步兵可以保證縣城短時間內不失,三千騎兵可以讓袁紹軍的防守軍隊擁有了強大的機動性。

當袁紹軍的探馬打探到奮武軍有所動作之時,步兵負責防禦縣城,騎兵負責通風報信,伏擊敵人。

若事不可為,騎兵便會直接放棄糧食,帶著步兵迅速撤退。

畢竟六千士兵每月所消耗的糧食也不會是一個巨大的數目,棄了就棄了,並不影響大局。

這樣做就會留下一個空城給奮武軍。

若奮武軍派兵進攻漁陽郡時,會在每一縣都會留下兵力防守這些新佔的‘空城’,那麼奮武軍的兵力就會分散。

等到奮武軍的大軍攻到狐奴縣城下之時,奮武軍兵力上的優勢就已經蕩然無存了。

若奮武軍派兵進攻漁陽郡時,不派兵防守這些新佔的‘空城’,那麼他們就會受到田豐麾下騎兵的威脅,田豐隨時可以將這些‘空城’奪回來。

這種方式,既能最大程度的儲存兵力,又能減少糧食被偷襲的風險,更能有效的分散敵方的兵力。

是現階段,袁紹方所能採用的最好的防守方式。

故而讓奮武軍眾人對此計劃一籌莫展。

......

在回冀州的路上,郭圖被袁紹狠狠地痛罵了一路。

袁紹每天都是罵到口乾舌燥,渾身疲憊才肯罷休。

袁紹之所以這麼做,大概是人的通性吧。

自己感覺重要的東西,以為別人也感覺很重要。

比如說對袁紹來說,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名聲和面子。

袁紹可以死,但面子不能丟。

故而袁紹也以為對別人來說,最重要的東西也是名聲和面子。

每天狠狠地痛罵郭圖,讓郭圖面子掃地,大概是袁紹所能想到的不殺郭圖的最狠的處罰方式了吧。

也許這種處罰方式,真能解除內心的憤怒一樣。

袁紹之所以把面子看著的這麼重要,和其出身是分不開的。

袁紹雖然是‘汝南袁氏’的庶出子弟,但是被其父親袁逢過繼給大伯袁成一房之後,成為了袁家的嫡子。

但庶子就是庶子,雖然成了嫡子,但本質上還是庶子。

故而袁家嫡子也就是袁紹生父的正房所生的孩子—袁術,便對袁紹橫豎看不順眼,處處針對他。

袁紹為了出人頭地,不得不奮起反擊。

長期的鬥爭生活,讓袁紹逐漸自立,甚至自立到了自負的地步。

在鬥爭的過程中,袁紹的才能也逐漸地展露了出來,受到眾人的一致推捧,

當推捧袁紹的人越來越多,自負的袁紹就越感覺到了面子的重要性。

以至於現在,袁紹到了為了面子什麼事情都能幹的地步。

然而袁紹是不知道的,對於普通人來說,最重要的東西並不是面子,而是一口糧食。

因為糧食可以活命。

而名聲和面子,是在吃飽肚子的前提下才附帶的東西。

郭圖每天被袁紹責罵,臉上都是一副委屈,知錯就改

的樣子,只是靜靜的聽著,不敢反駁一句。

郭圖心裡知道:“袁紹這麼痛罵自己,是在救自己的性命。”

因為自己的出謀劃策,讓袁紹軍大敗,死傷幾萬軍隊。

按照軍法,自己必死無疑。

但袁紹不一定這麼想。

袁紹不想自己死,才會每天罵自己,讓眾人知道,自己已經受到了責罰。

雖然責罰的方式讓郭圖丟了很多面子。

但面子這種東西,對於郭圖來說,是可有可無的。

活著,比什麼都好。

行了整整十五天的路,郭圖也整整被罵了十五天。

到達鄴城的時候,郭圖如釋重負。

幽州之事,自己的這一關總算是熬過了。

若不出自己所料,最遲明天,袁紹便會問自己此次戰敗如何收尾?

想到這裡,郭圖陰險地看著鞠義,在心中喃喃道:“嘿嘿,鞠義將軍,要想我不再受牽連,只能委屈你了。誰讓你沒事和主公打賭呢?”

......

是夜,袁府書房。

袁紹坐著上首,對著坐在下首,一副小心翼翼地模樣的郭圖說道:“公則,這一路上的事情,你可清楚?”

郭圖謹小慎微地回道:“主公,你的愛護之情,公則能感受到。公則莫不敢忘,只有竭盡全力,方能報答主公的恩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袁紹面不改色地說道:“知道就好!”

抿了一口茶之後,再次說道:“公則,你說此次戰敗,如何收尾是好?田元皓讓我追究高幹的責任,對將士們說明情況,必要時,還可以斬殺高幹,以定軍心。你覺得呢?”

郭圖聽後,雖然心中早有對策,但仍在仔細思考。

袁紹的話很明白,就是不想依照田豐的想法實施唄,要是想的話,現在的高幹早死了,自己也要跟著進大牢不是。

大約過了半盞茶的時間,郭圖才對著袁紹說道:“主公,田別駕的方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屬下以為其說的並不夠全面。

此次戰敗,高幹身為主帥,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是,其行為是一心一意的為了主公啊。

那種情況下,將士們損失多少並不重要,能拿下大營,擊敗韓成才是最重要的。

高幹只是忠心可嘉,能力不佳罷了。

我認為可懲罰他,降其軍職,罰其俸祿,但最好留下其性命。這樣,忠於主公的人才不會寒心不是?”

袁紹聽完郭圖的話,臉上陰晴不定。

不知道是郭圖說中了袁紹的心思,還是袁紹的想法被郭圖改變了。

大約過了幾十個呼吸的時間,袁紹對著郭圖說道:“那麼你說,誰來承擔此次戰敗的主要責任?”

郭圖不客氣地說道:“鞠義!”

袁紹面色大驚的問道:“為什麼是他?”

郭圖心道:“你都心知肚明了,還問個屁啊。”

但嘴上卻只能回道:“鞠義是有能力破開奮武軍大營的,但其貽誤戰機,畏戰不前,這才導致高幹出馬的。故而屬下認為罪魁禍首應該是鞠義。”

郭圖的話,前後呼應,說的十分巧妙。

高幹是有忠心但能力不行的那種;鞠義是能力可以但忠心不夠的那種。

兩者相比,那個可惡?不就一目瞭然了。

袁紹聽完郭圖的話,在心中考慮:“公則說的理由能服眾嗎?”

又過了大約半個時辰,袁紹好像下定了決心一樣。

對著門外的親兵喊道:“來人,將眾人聚在議事廳,我有事情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