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七章荊州之戰(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七十七章荊州之戰(一)

王朗,字景興,徐州東海郡郯縣人士。

年少時的王朗師從太尉楊賜,因通曉經籍而被拜為郎中,任菑丘縣縣令。

公元一八五年,楊賜逝世,王朗便放棄菑丘縣縣令一職,為楊賜服喪。

服喪期滿之後,王朗獲舉孝廉,被官府徵辟,但他都拒不受命。

直到徐州刺史陶謙親自上門拜訪,他才出仕,任陶謙的治中從事。

公元一九三年,漢獻帝被李傕和郭汜等人控制,王朗便與徐州別駕趙昱一起,建議陶謙遣使向漢獻帝進貢,以表示對漢室的忠心與支援,以此來獲取‘大義’。

陶謙聽後,大喜之。

立即任命趙昱為‘朝聖使’,帶奏章與重禮到長安拜見漢獻帝。

漢獻帝接到奏章之後,心中頗感欣慰;李傕和郭汜等人接到重禮之後,心中也是頗感欣慰。

於是乎,陶謙被‘名正言順’的升任為徐州牧、安東將軍。

與此同時,王朗也是‘水漲船高’,被任命為會稽郡太守。

王朗在治理地方方面,也是頗具才能的。

他到會稽郡上任,並在在任四年之間,獲得了當地人民的愛戴。

公元一九六年,橫掃江東的孫策率兵進攻會稽郡,王朗的幕僚、會稽郡功曹虞翻建議王朗避其鋒銳,據城而守之。

但王朗認為自己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官吏,應該保護城池和百姓,於是乎,王朗便在固陵列陣,與孫策軍交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得不說,固陵這個地方的地利優勢,讓王朗佔盡了優勢。

孫策軍數次渡水作戰,皆被王朗的軍隊所擊退。

後來,孫策採用其叔父孫靜的‘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計策,向南繞路數十裡,在一個叫做查瀆道的地方,攻入王朗的後方—高遷屯,導致王朗兵敗,只能在無奈之下,逃亡交州。

但當王朗逃到東冶之時,便被孫策軍追上了,王朗只好投降。

孫策十分看重王朗的才華,故而只對王朗進行詰問斥責而不作任何加害,並派遣重臣張昭勸王朗為他效命,但王朗堅決不肯。

於是乎,王朗便被孫策流放偏僻之地。

曹操求賢若渴,便派人暗中聯絡王朗。

王朗便暗中從曲阿縣出發,奔赴許昌縣。

各地因久經戰亂,道路不通,以至於王朗輾轉數年,才到達許昌縣。

王朗抵達許昌縣之後,曹操十分高興,便任命其為諫議大夫。

正值奮武軍南下徐州,曹操無法分身乏術之際,便派王朗出使江東,勸說孫權出兵,北上徐州,共戰韓成。

此事,讓王朗頗有一種載譽而歸的滿足感,故而一路之上,順風順水。

並在奮武軍到達廣陵郡的同時,也到達了江東。

只是王朗不知,在他行路的這段時間裡,荊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荊州的變化,就要從公元二零八年說起了。

這一年,江夏郡太守黃祖因抵擋孫權的江東大軍西進而戰死。

深受後母蔡氏以及蔡瑁等人陷害的劉琦

聽從了諸葛亮‘外出避難’的建議,上表其父,自告奮勇地請求擔任江夏郡太守之職,劉表欣然應允。

年末之時,劉表病重,劉琦急歸襄陽縣看望其父。

蔡瑁和張允等人知道劉表將要不久於人世,擔心劉琦與劉表相見之後,觸動父子感情。

萬一,讓臨危之時的劉表改變初衷,立劉琦為繼承人,這可如何是好?

於是乎,兩人就對劉琦說道:“劉州牧委派你鎮守荊州的‘東門戶’—江夏郡,你的責任是十分重大。

如今的你,擅離職守。你的父親見到你之後,一定會十分生氣的。

傷害親人的感情,增重他的病勢,這不是孝順之道。你還是回去吧!”

劉琦就被這樣的理由關在了門外,內心極度失望。

這一切,都如諸葛亮所預測的一般,蔡瑁和張允等人不允許他與劉表見面。

劉琦只好一邊流著眼淚,一邊匆忙離開了。

不久之後,劉表去世了。

蔡瑁和張允等人立即擁立劉琮繼任荊州牧之位,想快速的將‘生米煮成熟飯’。

劉琦聽到訊息之後,勃然大怒。把印信扔到地上,準備借‘奔喪’的名義起兵討伐劉琮。

本來的歷史是:曹操的大軍已經南下荊州,劉琦無奈,只好避走江南。

但此時的歷史,因為韓成的崛起,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曹操無力一統北方,仍然和韓成處於爭奪北方的大戰之中,故而,也就無法南下。

是而,劉表之子劉琮也未向曹操投降,反而在蔡瑁和張允等人的蠱惑之下,出兵剿滅在江夏郡宣佈獨立的兄長劉琦,妄想完成荊州的統一。

然而,出兵這件事情的結果,完全出乎劉琮等人的意料之中。

若把此次出兵的勝算分為十分,那麼‘兵強馬壯’的劉琮大概能佔到七分左右,而‘地小人少’的劉琦最多只能佔三分。

但是,此時的劉琦,並不是只有他一個人啊!他的身後有劉備,還有剛剛投靠於他的黃氏家族等人。

劉備手下的諸葛亮,生生的為劉琦增加了兩分勝算;劉備手下的猛將關羽和張飛,又為劉琦增加了兩分勝算。

總的算了下來,劉琦的勝算佔了七分,劉琮的勝算僅僅佔了三分。

局面產生了大大的反轉。

幾個月之後,劉琦佔據了荊州的江夏郡,長沙郡,零陵郡和桂陽郡四郡之地。而劉琮的手中,僅僅只剩下南郡和武陵郡了。

同時,隨著戰爭勝利的次數的越來越多,劉備在軍中的威望也是越來越高的,已經到了完全取代了劉琦的地位。

但劉琦卻渾然不知,依然將劉備視為自己的心腹重臣。

又過了幾日,劉備見時機成熟,便上書太原縣的朝廷,上表劉琦為荊州刺史。

當韓成接到劉備的‘上表’之後,心中是憂慮萬分。

劉備這個‘打不死小強’,最終還是讓他佔據了荊州。但是,我既然知道了他的將來,焉能讓他得逞?

單論政治方面,雖說韓成的心中有上下五千年的經驗,但在

此時,他還真的不是劉備的對手。

沒有什麼辦法之下,韓成只能尋找他人求助。

玩政治的高手,韓成的手下也是有一些的:司馬懿,趙溫等漢室的臣子。

但是,韓成並不想求助於他們!

這些人,心思太多了,若讓他們知道了自己的‘所作所為’,難免會作出不利於自己名聲的事。

於是乎,韓成思前想後。終於讓他想到了一個最佳人選—董昭。

董昭歸順了自己之後,做事井井有條,可圈可點,對自己更是忠心耿耿,正適合為自己謀劃此事。

是而,韓成一紙令下,讓身在太原縣的董昭,日夜兼程地趕來鄴城下相見。

董昭接到韓成的命令之後,立即放下手中之事,快馬加鞭的趕往鄴城。

三日之後,當韓成看到董昭的樣子,不由地生出了一陣心疼的感覺。

只見董昭面容消減,身上的衣服沾滿了泥土,一看就是風塵僕僕而來。

韓成於心不忍,對其說道:“公仁,你一路辛苦了。先休息一日,明日再來我的帳中議事吧。”

董昭立即跪拜在地,對著韓成說道:“主公,你讓我趕來,定然是有重要的事情。若等到明日,豈不是又耽誤了一天?

因為屬下的原因,而耽誤主公的大事,是屬下的罪過啊!屬下請求主公立即將此事告於屬下,屬下為主公分憂之後,在休息也不遲啊。”

劉備上表之事,確實很急。

是而,韓成扶起董昭,對其說道:“公仁如此說了,那我也不好推脫,我確實有一件大事,需要公仁為我出謀劃策。”

董昭再次跪拜在地,對著韓成說道:“主公請講!哪怕屬下殫精竭慮,也要為主公分憂解難!”

韓成聽到之後,便再次扶起董昭,然後一本正經的說道:“左將軍劉備上表,請求冊封劉表之子劉琦為荊州刺史。

據手下之人打探,劉備在荊州頗有威望,明面上,是為劉琦請求的;實際上,只是為他自己割據荊州找個藉口罷了,我不想答應他。

一旦答應他,就是‘養虎為患’啊!

但我若不答應他的請求,對荊州之地的安穩無益。同時,若惹惱了劉備,讓其公然反叛,對我此時和曹操的大戰也無益處。你說,我該怎麼辦啊?”

董昭聽明白了韓成的話後,心中也是左右為難。這事,確實是個棘手的問題。

答應的話,就表明了支援劉備的割據,以後收服荊州,也是件難事;不答應的話,劉備便會和曹操等人一起上表譴責韓成,對韓成的名聲不利。

很為難啊!

然而,董昭是誰?在歷史上,這可是謀劃曹操受封魏公、魏王的最主要的人物。

政治手段,被他玩的爐火純青。

故而,在一刻鍾......半個時辰......一個時辰的時間之後,董昭便有了主意。

只見董昭深思良久之後,突然抬起頭來,對著韓成說道:“主公,我有一計,可解此局!”

韓成雙目放光,對著董昭說道:“公仁,你快說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