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四章荊州之戰(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八十四章荊州之戰(八)

平春縣荊州水軍大營內外,到處都是血流成河,屍山血海的景象。

由此可見,這場戰爭進行的是多麼慘烈!

在江東軍的進攻陣型中,有一名小將,身先士卒,帶領百餘名精銳的江東軍士兵,正在進攻著荊州水軍那岌岌可危的大營門。

此小將名為淩統,是曾經的江東軍的‘第一先鋒’—凌操的兒子。

為什麼是‘曾經’呢?

凌操,年輕之時,便以有膽氣而著稱。早年曾跟隨孫策轉戰江東各地,每有征戰,必奮勇當先。孫策對他十分喜愛,故任命其為破賊校尉。

公元二零三年十一月,凌操跟隨孫權向西征伐江夏郡太守黃祖,凌操依舊駕一輕舟,一馬當先,殺入夏口。就在破敵之時,卻不幸被黃祖的部將甘寧射殺了。

江東軍的‘第一先鋒’就此隕落。

不是你不夠勇,只是你不夠強。

其子淩統,年約十八,繼承了其父‘勇猛’的風格,每有戰事,必衝鋒在前,以身作則,鼓舞士兵進攻。

孫權愛惜淩統的‘勇猛’,便將其父破賊校尉的官職贈予了他。

這一戰,淩統大發神威,即使已經征戰了三個時辰之久,依然矯健如初,殺得荊州軍節節敗退。

這讓對面的霍峻苦不堪言。

你這丫的,怎麼這麼猛呢?不知道累嗎?

淩統作為先鋒,當之無愧;但作為一軍主帥,就差了許多。

畢竟,主帥率人到前面衝鋒去了,哪裡還有人指揮軍隊啊!

幸而周瑜深知淩統‘勇猛’的性格,便派了老成持重的黃蓋與凌統一同前來。

是而,此時還有人指揮軍隊作戰。

要不然,真不敢想象,此時的江東軍是個什麼樣子呢。

黃蓋見天色已晚,在加上荊州水軍大營的防禦工事俱在,依然是那副堅不可摧的模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便對著一旁的傳令兵說道:“鳴金收兵吧!”

“鐺”、“鐺”、“鐺”......一陣鳴金之音響起。

正在前方拼殺的淩統聽到鳴金之聲,心中是大失所望啊!

但軍令不得不從,誰知道後方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是而,淩統對著身邊的將士們說道:“你們快撤!我來斷後。”

這些將士們,都已經跟隨凌操父子兩人征戰多年了,故而深知這對父子的脾氣。

於是乎,大家二話不說,撇開自己的對手,便匆匆撤退了。

對別人來說,斷後是件危險的事情,但對淩統來說,斷後是件榮耀的事情。

因為......又可以多廝殺一會兒了。在撤退之前殺幾名敵軍,這是‘傳統’。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的時間,淩統跑到黃蓋的戰船之上,一副氣勢洶洶的模樣,對著黃蓋責問道:“黃將軍,我們在前方殺得好好的,後方也安然無事,你為何要鳴金收兵?

你不知道,敵方已經後繼無力了。只要在給我一個時辰......哦,不,半個時辰的時間,我就能帶領我江東軍的勇士們,攻進荊州軍的大營了。

你這是耽誤軍情啊!回去之後,我定然要在主公面前告你一狀。”

能將告狀之事,說的這麼直白的人,大概也只

有這‘直愣愣’的淩統了吧。

黃蓋深知淩統的性格,也知道主公孫權對凌統的喜愛,更知道淩統會來發難。

故而對於淩統的這番表現,並沒有生氣,反而耐心地勸道:“公績啊,你說的這種情況,我是知道的。

準確的說,是你殺進去了,然後我們在救你。

對此,我想你應該是沒有異議的才對。畢竟,你的勇猛,在我們江東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是,不是每個人的武藝,都像你這麼出眾啊。

你能殺的進去,不代表別人也能殺的進去啊。

現在天色已晚,並不利用我方作戰,故而我才選擇退兵的。你若覺得我錯了,可以在主公面前告我,我聽從主公的安排,絕無二話。”

黃蓋的話,說的語重心長,更說的淩統心花怒發。畢竟,黃蓋承認了他的勇猛不是。

是而,即使淩統這直率的性子,聽完之後,也是怒意漸消。

但凌統還是在嘴上‘不服輸’地說道:“黃將軍,我和你說,我剛才都已經快衝進大營了。可惜啊!就差那麼一步。要是天色能在早一個時辰,現在的我們,就應該‘就著’荊州水軍主將的首級喝‘慶功酒’了。”

黃蓋聽後,也不揭穿淩統,畢竟剛才淩統的位置,他看的是清清楚楚。

能不能進大營還兩說呢,在這嗚嗚喳喳的!

是而,黃蓋便順著淩統的話說道:“哈哈,我可不要!這可是你公績的功勞,與我無關。今天的這場大戰,我們的士兵也都損失慘重!我要給大都督去信一封,說明情況。”

淩統聽後,一邊露出一臉苦悶之色的對著黃蓋說道:“黃將軍,你快寫吧!寫這東西,我不擅長。我先去傷兵營看看傷兵們,他們都是我江東的大好兒郎。為了我們的大業,付出了慘重的身體代價,我要去安慰安慰他們。”

一邊朝著傷兵營匆匆而去。

對凌統來說,寫信這件事,可比衝鋒陷陣難多了。

......

江夏郡東側,緊靠的便是揚州的廬江郡。

一個時辰之後,身在廬江郡最西側舒縣的江東軍大都督—周瑜,收到了黃蓋的來信。

周瑜看罷,考慮片刻,便拿起筆,給黃蓋回了一封信。

信很短,只有幾句話而已。

但黃蓋收到了之後,卻猶如吃了一顆‘定心丸’一樣。

周瑜此子,雖然年齡不大,但其智謀超絕,大都督之位,名副其實。

不一會的功夫,聞訊而來的淩統再次來到了黃蓋的戰船之上。

黃蓋將周瑜的信拿給淩統觀看,看罷,兩人便針對明日的作戰計劃,進行了一番詳細的部署安排。

與此同時,身在江夏郡西陵縣的諸葛亮,也接到前線主將—霍峻的軍報。

一番思索之後,諸葛亮讓人叫來了軍中的大將劉封,並對其說道:“劉將軍,請你率領七千人馬立即啟程,前往蘄春縣。

若明日,江東軍繼續猛攻平春縣的水軍大營,你一定不要前去援助他們,只要你能守住蘄春縣,便是大功一件;

若江東軍沒有猛攻平春縣,那麼你便在蘄春縣留下副將和兩千人馬,率領剩下的五千人馬,來到距離平春縣很近的下雉縣駐守。萬一霍峻不敵

,你也好接應他。”

劉封聽後,雖然心中很是疑惑不解,但依然還是領命而去。

待劉封走後,馬良對著諸葛亮好奇地問道:“軍師大人,你的這個命令,我有點看不懂了:敵人猛攻而不去救援,敵人不攻而前去接應?”

只見諸葛亮擺出一臉嚴肅之狀,對著馬良說道:“此事事關重大,暫時不便說於你聽。明日一切,自見分曉!”

然後自己小聲的喃喃自語道:“希望我的考慮方向是對的。”

......

翌日,江東軍在淩統的率領之下,再次朝著荊州軍的大營殺來。

今天的淩統,已經不像是昨天的那樣意氣奮發、大展神威了。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在昨日的那場大戰中,表現的十分耀眼的淩統,自然被荊州軍主將霍峻,強行的記在了心中。

是而,今天的大戰剛一開始,霍峻便讓手下的弓箭手們,重點‘照顧一下’淩統。

別的地方的箭矢,零零散散的;而凌統周圍的箭矢,則是箭如雨下一般。

幸而淩統武藝高強,將手中的兵器舞動的密不透風,才勉強擋下了這些箭矢。

只是,淩統無法上前一步,形成了‘寸步難行’的局面。

對別的武將來說,遇到此番場景,考慮的應該是我如何擋下這些箭矢。

但此時的淩統,並不考慮這些。因為他沒空!

他正被氣的怒髮衝冠,一邊抵擋著箭矢,一邊對著荊州水軍的大營罵道:“霍峻你個龜兒子,只知道躲在大營之中,算什麼本事。有種出來啊!我一隻手打死你。”

霍峻對於淩統的辱罵,並不做任何回應之句。

只是對著身邊的弓箭手們再次下令道:“不管是誰,只要射中那個哇哇大叫的‘敵將’,賞錢一百文。”

是而,淩統周圍的箭矢,又密集了一些。

淩統是‘勇猛’,但不是‘傻子’。看到這越來越多,馬上就要擋不住的箭矢,只能一邊繼續咒罵,一邊朝著後方退去。

這件事情告訴了我們:當對手罵你的時候,不要客氣,狠狠地揍他,揍到他不能罵為止。那時候,他就真的不罵了,世界將會變得特別安靜。

淩統被逼退了,但別的地方的江東軍殺上來了。

一時間,荊州軍和江東軍短兵相接,廝殺一片,雙發的戰爭,再次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

......

而這時,蘄春縣外五十裡處,周瑜對著身邊的兩名大將說道:“董襲,蔣欽。你兩人率領兩萬兵馬,直襲蘄春縣。

荊州軍的主力在平春縣,正和黃蓋等人交戰。

我料定,這蘄春縣定然沒有守軍。就算有守軍,也不會在意我們這個方向,他的精力,必然會在平春縣的方向。”

“諾!屬下遵命!”董襲和蔣欽聽到周瑜的命令之後,立即回道。

一個時辰之後,蘄春縣城牆之上

劉封看著遠道而來的大軍,心中感嘆道:“軍師真是料事如神啊!這江東軍,果然還是來了!”

便對著自己的士兵們下令道:“兄弟們,準備戰鬥!敵方遠道而來,定然是疲憊不堪。正是我們痛打落水狗的時候,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