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鐵騎南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章落下帷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章落下帷幕

擔任呼廚泉護衛任務的是大將赤牛靈。

此將經過雁門關一戰後,穩重了許多。

要是以前,二話不說,早就帶領一隊人馬和呼楚寒對向衝鋒了,打仗的事,我赤牛靈必須衝在最前面。

現在卻只是對著護衛軍的將士們說道:

“列陣迎敵,現在他們已經不是我們的兄弟了,都是叛逆,不要讓一個敵人過來。我們的援軍一會就到了。”

隨著剛才呼楚寒的一聲令下後,胡楚寒的兩千親信緊緊地跟在呼楚寒身後,向著呼廚泉所在地衝去。

左王劉能對呼廚泉的怨恨,可是比胡楚寒還多。

在前後兩次大戰中,呼廚泉對他的算計最多。要說這兩次大戰誰吃虧最多?絕對是南匈奴左部的劉能。

劉能對著自己身後的五千士兵說道:“兄弟們跟我衝鋒啊,我們左部的兄弟們的仇,今天就可以報了。我定手刃呼廚泉,為死去的兄弟們報仇。”

待劉能喊完,剛轉過身,卻突然感覺眼前一黑,只見一柄利刃從胸口中穿了出來。

殺他者,正是劉豹,呼廚泉的另一個暗子。呼廚泉給他的命令是見機行事。

劉豹見劉能轉過身就要往前衝,此時不動手,還待何時?便舉槍刺出,將劉能斬於馬上。

劉豹殺死了劉能,攔住想要衝鋒的眾人。殺氣騰騰地說道:

“各位別在被劉能迷惑了。這是南匈奴中部的家事,我們左部插手幹嘛?

劉能不知規矩,死了也就死了。以後的左部,我說的算。

呼廚泉大首領已經答應我了,只要我們呆在原地,就不會有性命之憂。至於想要衝鋒者,劉能就是下場。”

左部眾人見劉豹對劉能說殺就殺,一點都不猶豫,被劉豹的果斷殺戮所震懾,再加上感覺劉豹說的很有道理,便靜靜地站在原地,等著不遠處的胡楚寒和呼廚泉決出勝負。

而南匈奴北部的三千人馬,都靜靜地站在原地。北王圖安,可不會在這個時候,發出任何一點聲音。

三千精銳對兩千普通騎兵,結果可想而知。

況且正

在雙方交戰的時候,右王烏骨和南王蘇素帶領著兩萬大軍到來。

呼楚寒心中大驚,“若烏骨和蘇素再加入戰鬥,那麼自己就真的沒有翻盤之力了。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斬殺呼廚泉,則有最後的可能挽回此局。”

遂對著呼廚泉大聲喊道:“堂堂的南匈奴大首領,只會躲在士兵後面嗎?”

呼廚泉給了赤牛靈一個眼色,赤牛靈會意,提著自己的鑌鐵狼牙棒便迎上了了呼楚寒。

說道:“想和大首領交戰,看看我的狼牙棒同意不?”

赤牛靈的力量大,而胡楚寒的槍法精;兩人錘來槍往的大戰了三十多個回合,仍然不分勝負。

這時,烏骨和蘇素的大軍加入戰鬥,呼楚寒的親信手下被斬殺的已經不到三百人了。

呼廚泉見胡楚寒仍然依靠自己的武力在負隅頑抗,大聲對著胡楚寒說道:

“弟弟啊,你就認命吧。看看你費力聯絡的左部和北部,有幾個人跟著你衝鋒啊?”

胡楚寒本來內心就急,再看看左部和北部的人馬均無動彈,內心大慌,這是為什麼呀?不都說好的嘛?

正在思考時,手上的動作也慢了一拍,被赤牛靈一棒打於馬下。

胡楚寒已經落馬,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了。但仍然昂起頭,對著天空大喊道:“我不服,我這麼勇猛,怎麼可能輸呢?”

呼廚泉以一副勝利者的姿態對著胡楚寒說道:“行軍打仗,腦子比武力更加重要。你是我的親弟弟,我給你個體面的死法,你自裁吧。”

胡楚寒拿出自身攜帶的短刀,說道:“大哥,我輸了,來世我不要在做你的弟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隨著胡楚寒的自裁和劉能的死亡,匈奴五部中只剩大首領呼廚泉的一個聲音了。

而奮武軍得到這場叛亂的情報,已經是四月初了。

......

奮武軍在普通士兵之上,有著兩大精銳之營:全是騎兵組成的青龍營;全是善射者組成的強弓營。

強弓營是黃忠一手帶出來的,各個精通箭術;而青龍營,卻無精通之人訓練。

雖然潘鳳

,張郃,魏延能帶領青龍營作戰,但讓青龍營變成像“幷州狼騎”一樣的精銳之師,還是差點火候。

奮武軍自從有了張遼的加入,可以說是如虎添翼,正好彌補了騎兵戰術上的短板。

張遼出自有“幷州狼騎”之稱的幷州軍,對騎兵的戰法,瞭解深刻。

韓成對張遼也是極其信任,讓張遼任青龍營別部司馬一職,全權訓練青龍營。

張遼也不負所托,到了三月末的時候,青龍營的樣貌煥然一新,每個士兵從原來的老實本分,變得像狼一樣充滿著野性,韓成對此大為滿意。

...

與此同時,雁門郡四縣之地的土地分配也已經接近了尾聲,四縣之地處處都是百姓開墾荒地,打理莊稼的身影。

韓成對徐邈的能力十分滿意,升徐邈為雁門郡郡丞,主要掌管雁門郡的百姓之事。

...

韓成的岳父大人—蔡邕,不僅一次的提出想回長安,畢竟蔡邕還是朝廷的正式官員,出來幾日散散心,看望家人是可以的,但一下子出來好幾個月,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韓成不想蔡邕回去,一是自己在長安毫無勢力,二是韓成隱約記得,就這一年,但具體不知道是幾月,董卓死,長安亂。

這時的長安確實不是平靜之地,這時回去,無異於找死的行為。

蔡邕以忠義著稱,怎麼可能是韓成所能攔住的,執意要走,韓成無可奈何。

正在韓成鬱悶不已時,徐邈心生一計。

雁門郡四縣內很多孩童不認字,很多學子出路無門,蔡邕學富五車,名揚天下,若出任雁門郡主薄,正好可以處理這件事情了。

這樣蔡邕不但走不了了,還能幫上韓成的大忙。韓成一聽,此計妙啊。

於是乎,蔡中郎搖身一變,成了蔡大主薄,而整個雁門郡的教育,都成了蔡邕的事。

蔡邕雖然整天忙得暈頭轉向,但依然很快樂。充實的生活比在長安默默地受著冷板凳舒服的多。

正在雁門郡的一切都有序的進行之時,韓成收到了來自冀州的信,是喜,還是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