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影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0636章 萬里海疆萬里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636章 萬里海疆萬里航

總是引起大家關注的東西,就是老百姓們最想知道的東西。

這就是一個供需關係的佔比,沒有人會忽略這樣的事情。

在第二天的時候,大明報就公佈了,第一天皇家軍事學院招生的訊息。

大明報花了很大的版面介紹裡面所考核的內容。

包括新出現的那些規則,還有之前他們考核的專案。

這本來就不是什麼太過神秘的事情,再加上方中愈本來就想把這些東西大量推廣的,所以大明報接到之後一直都在快速的整理著他們的東西,所以在第二天就開始印刷向外販賣了。

大街上隨處都可見,拿著大明報報紙的行人。

如今他們已經習慣生活中有這樣東西了,或者說。現在都已經成為了他們不可或缺的東西。

沒有人敢小看這張紙,這張紙可是透露著不少的訊息呢。

很多人都從這上面來打聽朝廷最近的政策,還有方中愈最近要做了什麼?

別的他們不知道,只要關注與方中愈有關的,他們就大概能猜測到最近有什麼不一樣的變化。

“看到沒有,昨天居然出現了那麼多新專案,不過這好像有些不公平啊,畢竟很多人都沒有用過這些東西。”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對於他們來說,不是只有他們自己沒有用過呀,其他人都沒有用過,大家這樣看來的話,就是在同一起跑線上。不過我倒是覺得,這些專案對於那些讀書人來說都是一道門檻,畢竟他們可不一定有力氣,甚至是比如說這個長跑,要考慮他們的耐力的話,這些人還真沒有這樣的本事。”

“不用高興的這麼早吧,你也不看看,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後面還要考自己的文化知識呢,這麼多人,可有好多都是大老粗呢,啥都不懂,到時候可有的虧要吃啦,畢竟要做陛下的學生多少還得有點本事不行,別到時候見了陛下,陛下提的問題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回答。”

“沒關係的,不懂就要學嘛,況且陛下所教授的課程一定是比較簡單的,畢竟陛下以前可能也沒有學過,再加上不是說得分都是要佔比重的嘛,咱們這麼多人總會分出個上下高低的。”

其實拿到這些東西的人,他們心裡都很清楚,不管是怎麼做,都必須要把這件事情做下去。

因為披露了足夠多的細節,所以那些老百姓們對這個問題並不是太多的擔心,對於他們來講。

京師裡的人越來越多,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人越來越多的話,消費也就越來越多了,他們現在可以提供的物料也越來越多,別忘了,人們相互交換訊息的也很多,雖然之前有商人從北方過來說草原上如今不太平,但是只要還沒有干涉到他們,這些人也不會太介意。

各個考點的考核仍然在進行之中,有人高興,有人難受,但大家心裡都沒有太多的怨言,畢竟能夠成為皇帝的學生本來就已經夠困難了,但是如果只要努力的做這件事情的話,就是可能真正的成為皇帝的學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怎麼看,都是一筆划算的買賣。

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這一場選拔,對於他們來說,那裡面有很多都是他們家鄉來的子弟,甚至是由他們宗族裡的子弟兵。

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能看到一個後輩,如果能夠成為皇帝陛下的學生的話,對於他們家以後是很有大的幫助的,所以這件事情一直都在成為每個人關注的重點,不管是什麼人,只要他們家有這個需求,就一定會有人關注。

不過好在如今成績還沒有出來所以這些人只能受關注。

他們的關注甚至不低於那些學子,畢竟對於那些學子們來說,這是他們改變命運的一次機會。

有的人能夠把握住,有的人不能夠把握住,就算是他們如今討論的再多,也不能改變他們的成績,不理想的情況。

建文皇帝朱允文昨天回宮之後,一直都很亢奮似的,他今天去看了很多之前沒有看到過的事情,而且對自己的計劃也越來越發的看重,對於其他人來說,這是一種值得高興的事,特別是方中愈。

對於很多百姓來說,朝廷裡發生的事情如今都已經公佈得差不多了,當然是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只要是能夠促進整個社會發展的,現在公佈都沒有什麼問題,當然那些機密是不能公佈的。

甚至是連朝廷官員中,也有一些人不能知曉。

琉球和倭國的來使人員,如今仍在鴻臚寺住著,他們並沒有被限制住自由,所以當他們在京師裡閒逛的時候,看到京師裡跟他們之前那些前輩們描述的不一樣,心裡也一陣詫異。

不過這個事情並不能說明什麼,只能說明大明的變化如今是非常的大了,不管是之前還是現在,每一天都有著變化,讓他們感覺到整個大明的氣氛都是不一樣的。

雖然他們知道自己的國家做不到這個樣子,要是能做到,又怎麼會讓這些人來到這裡學習呢,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啊。

派來的人員仍然在等待國內的訊息,所以他們都在暗自記錄著關於他們在大明所看到的一切。

對於如今京師裡發生的大事,他們其實也能夠瞭解的,當他們看到那一份報紙,還有能夠在朝廷的監督下,看到皇家軍事學院的招生,更是讓他們感到不可思議,畢竟他們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一種盛況。

錦衣衛基地他們自然是進不去的,畢竟他們不是學生,也不是錦衣衛內部人員,所以只能在遠遠的觀望著,當看到那一片片整齊的房屋的時候,他們心裡都有一種不可描述的感覺。

畢竟從皇城到那裡,如今都是寬闊的水泥大道,這就更讓他們驚奇不已了他們整個國家也沒有幾條像樣的大道,就算是那幾條像樣的大道,也是用青石板鋪築的,而不是像如今大明的主要幹道都開始用水泥進行修復了。

工部的技術現在正在用的很快。

整個工部如今將所有的工匠都編排在案,讓他們學習工部的技術,錦衣衛內部將作司的最新技術,當然越高層次執掌的東西也越多。

幹活還是要有積極性的。

啥都不幹,似乎也不太好。

不管怎麼說,想要得到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著急還在努力著學這些東西,有些東西是他們平常都接觸不到的,控制的太嚴了,錦衣衛那邊他們沒有能力結束其他人那裡,他們照樣沒有能力接觸。

其實這些海外的國家派人過來,已經在整個大明都出現了,聲音很多人都知道,大明的海疆之外,還有其他的國家,再加上大明混一圖的廣泛宣告,已經讓更多的人知道,大明之外還有很多很多和他們一樣生活的人。

往北走,有蒙古人,這是他們之前就知道的往西走,有那些以前的突厥人,回鶻人很多很多的人種,當然他們只能這樣稱呼,他們,根本就搞不清楚,那裡面到底是什麼個狀況?西域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對於他們來講。

往南走,還有不少的族群在那裡生活著。總之,對於大明的百姓來講,大明之外,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索,但同時也能告訴他們,大明,確確實實非常的強大。

其實對於大明的建立到如今,大明的領土很多地方都是變化的,因為都是羈縻統治區。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明朝的中央政府沒有辦法設立正式的行政管理機構,只能委任當地的那些民族的首領管理這些區域。

之前方中愈不斷的派人去南方,也是為了這件事情。

今天建文皇帝朱允文也叫來了六部尚書和其他的大臣們。

叫他們來的原因是,方中愈之前提到了大明水師。

對於中愈來說,之前他確確實實有這樣的想法,這一次如此公開的向建文皇帝朱允文提建議,也是因為琉球和倭國的來使,讓他看覺到了現在可能是一個時機要把水師重新訓練起來了。

大明水師是當今世界第一的中國海軍。

在這個時代,它的強大毋庸置疑,因為他曾經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所部的兩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師。

現在他們依然還很強大,不過因為沒有太大的對手,所以如今其實已經在慢慢走向衰落。

這個原因是很多的,但他最嚴重的致命弱點就是那個時候朝廷還沒有海權的觀念,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是航海國家沒有太強大的海洋戰略價值的重視,沒有戰略眼光,所以如今,大明水師幾乎處於一種癱瘓的狀態,雖然還有不少戰船,雖然還有造船的技術,但是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再加上太祖高皇帝,下令禁止貿易。

也讓許多人,那些有技術的船工們,沒有了生計,所以只能把那些技術都快爛掉了。

“陛下萬萬不可,朝廷實施海禁,是當年太祖高皇帝立下的政策,如今陛下想要改變這個政策,恐怕不太合適。”

黃子澄,黃大人一直都在反對,這一次,他首先出來反對,原因也是很重要的,畢竟方中愈如今的聲勢浩大,但是他還是要發揮自己的作用。

其他的幾位六部尚書看這黃子澄黃大人這樣的說法。

心裡也不住的點頭,就算是兵部尚書齊泰,如今也覺得方中愈的想法太膽大了。

如今大明水師雖然還沒有完全廢掉,但是還是有一定的戰鬥力的,這個時候再加大投資的話,恐怕根本就支撐不住,整個朝廷本來就缺錢。

方中愈心裡知道,現在只有他來堅持才可以改變現狀,不然的話,以後如果整個大明朝廷都放了,放棄了海上的權力。

以後將會帶來更大的麻煩。

他大聲說道。

“陛下,諸位大人,我說這些話總是有原因的,其實大部分原因我已經在這一份奏摺上都說清楚了,大人們之前也看過了。你們選擇支援和反對,其實我還是會建議陛下堅持下去。如今看來,諸位大人似乎都想反對,那麼我也能猜到諸位大人的意思。無非就是擔心錢糧不夠,養出來的是一個無底洞,不斷的消耗錢糧。但是如果我能告訴朱偉,如果大明水師強大了,又開放海禁的話,很多東西就不是如今這方面貌了。”

聽到這裡,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看著方中愈炯炯有神的樣子。

兵部尚書齊泰直接問道:“怎麼還有些說道,不成,繼續說:”

“現在朝廷實施海禁,貨物不能出入,百姓們也沒有辦法透過海陸運輸貨物只能走陸路,雖然如工部不斷的在修建京師通往,全國各地的大路,但那畢竟需要時間,而且各地的財政不一樣,支撐不起那麼大的消耗。大家擔心的是,這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政策,但是方中愈要說太祖高皇帝的政策,陛下和臣已經改變了很多,如今再多改一下,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聽到方中愈把太祖高皇帝的政策說得如此的不在意,其他人都皺著眉頭,就連兵部尚書也覺得方中愈今天的做法似乎有些奇怪,以前他都是可以很好的把道理講清楚,讓大家支援他的行為,怎麼今天頗有一些急切的意思,而且這種說法不太具有說服力。

“陛下還請治方中愈不敬之罪,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祖制,咱們確確實實已經改變了許多,但是這一條恐怕恐怕難以支援。太祖高皇帝為什麼要禁海,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區海盜頗多,百姓們如果在海陸運送貨物甚至是有船毀人亡的危險,再加上朝廷沒有辦法管控所有的百姓,也沒有能力去護衛他們,將貨物從南方運往北方。如果出了問題的話,朝廷實在是承擔不起這個責任,太祖高皇帝因此才會做這樣的決定。如果如今朝廷貿貿然的改變這個政策的話,要是南方出現了一些問題,北方如今咱們又不太穩定,到時候朝廷腹背受敵,恐怕有滅國之禍。”

禮部尚書陳迪說道。

對於其他人的做法和之前方中愈的事情,他也能夠接受,而且這一段時間來里布所做的事情也有很多。

所以當他出言反對的時候,其他人也認為他說的有道理。

“陛下,其實諸位大人表達的意思也很簡單,一是沒錢,二是怕會給大明疆域帶來危害,但是如果陳來說,如果諸位大臣還是堅持的話,那成換一個說法,如果朝廷能夠預設錦衣衛做這件事情的話,臣保有辦法籌措出更多的錢糧來,這樣也可以讓諸位大臣不用擔心,更能保衛好整個大明的海疆疆域。”

其他人不知道,方中愈可是知道的,那可是制海權啊。

縱然現在大明水師依然窩在大明,少有的幾個港口之類,但是只要大力發展,投錢了,自然是能夠得到回報的。

那可是海上貿易呀,這才是真正的關鍵,當初太祖高皇帝獲得大明水師,那是為了給北方的軍馬作戰,因為沒有水師,他只有馬軍和步軍。

後來因為有了水師,才奠定了最後幾場大戰的勝利。

而如今建水師是為了什麼?雖然大明也有守護的需求,現在也確確實實有,畢竟海盜還是存在的,就算是遠在京師他們也知道,南方一些沿海的地區還是會經常受到騷擾的。

大明的水師既可以守禦國土,又可以保障海上通道,這也是有必要的一環,一旦保障了這些南來北往的航道,要是不從裡面做一點生意就實在是說不過去了,這不是白白的浪費好東西嗎?

對於方中愈來講,他可是知道的,互通有無自然是最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如今他鼓勵商人們在大明境內南來北往運送貨物,大明貨棧為什麼這麼快就可以集攢起更多的利潤,那是因為這真的是十分暴利啊,南方有的北方沒有就運到北方去,北方有的南方沒有就運回來,這是對於雙方都有事,事實好處的呀,而且利潤特別的大,五倍十倍已經是最小的利潤了。

這也是為什麼到了後期,瓷器運到了其他的國家,比如說倭國,那就是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潤,而那些南陽地區的香料運送到了大明,也是數十倍的利潤,這就是金錢啊,就用傳送來的,金錢或利益實在是太大了。

海盜走私在那個年代一點都不少,所以跑一趟船的話簡直是金銀財寶撈到手軟。

方中愈現在確確實實需要錢,所以在整個大明的內部環境收為穩定的時候,他就想考慮一下能不能獲得海貿的權利。

一聽說方中愈說其他人不願意摻合這個事兒,有錦衣衛來做的話,六部尚書可就不願意幹了。

之前方中愈所做的決定,大明報或者是貨站,都是由他自己做主的。

大明報如今帶來了多少利潤,看建文皇帝朱允文就知道了,當初他們是知道的,建文皇帝朱允文在裡面給了份子,雖然只是一個意思意思,但是最後獲得的回報卻是大的,這裡面有不少人也是當初讓自己家人去參與了方中愈的,各種各樣的投資如今也能獲得利潤,但是如今想讓這個海上貿易完全歸於錦衣衛的話,他們可有些不願意幹了,不僅僅是因為,可能會帶來大的利潤,而且是因為如果錦衣衛越來越強大的話,對於他們這些文官來講,可能就有問題了,更何況如今方中愈因為幫助建文皇帝朱允文成立的皇家軍事學院,在民間的威望越來越高,以後方中愈要是做的更多的事情的話,恐怕整個朝廷都將會是方中愈的人嗎?

這並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支援歸支援,理解歸理解,但是一家獨大的話,並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他們希望的是朝廷內部可以透過團結,透過協調合作來把事情處理好,而不是一家人一個人說了算。

就算是建文皇帝朱允文,他是當今大明天子也會被條條框框限制住,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隨隨便便做這事情,這也就是為什麼如今朝廷這麼強大,但在很多事情還是要透過大家的討論。

當然,這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大家決定的事情最後出了問題,大家共同承擔責任,分擔責任,但是如果沒有問題,那功勞也是大家的,大家可以完全按照這個功勞去劃分自己所應得的那一部分。

“諸位愛卿怎麼看呢?對於這件事情。”

建文皇帝朱允文也沒有去想方中愈為什麼要這麼做?對於這件事情其實也是突然發生的,昨天他跟方中愈在錦衣衛基地檢視了那些學子們的情況之後,方中宇似乎就有一些心不在焉,晚上他剛回到宮裡,立馬這份奏摺就送上來了,看到上面方方中愈洋洋灑灑寫了將近上千字,他才知道也許在方中愈心中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本來以為這一段時間就夠折騰了,畢竟每一個部門都在快速的做著事情,就連工部那些修路的工匠們都知道,朝廷現在似乎非常的急躁,但是他們又確確實實能夠看到好處,比如那些他們修建的公路,現在真是越看越喜歡,路邊還種著樹,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工藝是越來越好了,而且還具有一種美感。

“陛下,既然小方大人有這個想法,可以支援,但是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臣並不建議錦衣衛一家獨掌。”

兵部尚書拱手道。

對於他來講,畢竟大明水師還是屬於兵部和大都督府共同管轄的,要是如今錦衣衛插手了之後,恐怕這一份權利又將會被分走一大半,竟然如此,那就沒有必要完全要讓錦衣衛來做這件事情了。

“哦,那你想怎麼辦。”

建文皇帝朱允文來了興趣,對於手下人來講,如今越來越多的思想衝擊著他們,現在他們處理事情的方法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那個時候大家能推脫就推脫,能保持原樣就保持原樣,不願意做絲毫的改變,但是自從方中愈的出現,打亂了他們的幾乎所有的步驟,不管他們怎麼做,好像都沒有方,中醫的方法簡單粗暴,所以就那樣,很容易的就擊潰了他們所有的手段。

所以就連兵部尚書齊泰,其他人這個時候也只能選擇妥協,但妥協之中肯定要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

況且還有一種想法,兵部尚書齊泰,其他人沒有告訴其他人,他得保護主方中愈。

方中愈怎麼看做事都是有一些急躁的,或許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並不尚書,齊泰並不知曉,但是他知道,方中愈如果再這樣下去,很可能會招來一些罵名,甚至是全天下百姓的反彈,畢竟他現在所做的事情都已經表面上看起來是在幫助所有的人,但是慢慢的就會發現,可能會損害一大批人的利益,到那個時候,一丁點的問題都可能把方中愈也從年輕人的這個神壇上拉下來。

再說了,就算沒有事情,方中愈還太年輕了,這個時候讓他有了越來越大的權力,甚至是一家獨大的話,對於整個方府來說都是禍端。

他相信建文皇帝朱允文和方中愈的交情,他也相信方中愈自己的腦子,不會那麼笨,更相信建文皇帝朱允文是仁慈的,但是他不並不相信朝廷裡的其他人,也就是說,在某些事情上,他們是值得相信的,但在真正的權力和利益上,有些人真的不能夠相信,所以對於這個忘年交,他還是想保護住的,就看方中愈能不能夠理解了。

當然這些話他不能夠對其他人來說,這些人都是心思通透之輩,一點就透,稍微多說幾句,恐怕就會帶來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