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影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0637章 你吃肉來我喝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637章 你吃肉來我喝湯

當一件事情一個人去做的話,說明還有能力把這件事情做好,當然兩個人去做的話可能會有更快的效率,當很多人去做的話,恐怕這件事情就永遠都做不好了,因為人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一個想法就已經夠亂了,而且還有這麼多的人,那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暴利行業誰都想做,只是如今除了方中愈以外,其他人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些東西,但是兵部尚書齊泰意識到了,那就是方中愈所做的事情可能都是有目的的,他不可能無緣無故的要求朝廷繼續對大明水師加大投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其他人的注視中,兵部尚書齊泰緩緩的說出了他的想法。

“臣建議由皇家兵部和錦衣衛共同組建一個新的團體,額,好像稱之為公司,就像是德慶侯府中的貨棧一樣,開始進行海上貿易,同時整頓大明水師。”

公司的名字也是之前大名報上有過宣傳的,當然這只是一種團體組織的模式,如今在朝堂上聽起來似乎有些荒謬。

其他的官員們還沒有意識到,兵部尚書齊泰為什麼會突然做了這個決定,心思裡一直都在猜測到底是怎麼回事。

突然他們意識到,兵部尚書齊泰肯定是發現了什麼,所以急於表態,將兵部摻和了進來,是以兵部的名義,不是以他個人的名義。

刑部尚書暴昭,立馬開口說話了。

“陛下,刑部也願意參與海上貿易,同時整頓大明水師。”

工部尚書鄭賜也立馬說道。

“臣工部願意參與海上貿易,同時整頓大明水師。”

雖然沒有搞清楚怎麼突然風向就變了,在場的其他諸位大臣們立馬開口,按他們各自部門的意願同意參加海上貿易,同時整頓大明水師。

方中愈只能在心裡暗罵一句,老狐狸。

想不到兵部尚書,齊泰齊大人一下子就看透了他的想法。

而且同時一下子讓其他人意識到了,他的做法肯定不簡單,立馬就摻和了進來,本來建文皇帝朱允文還沒有想好,剛剛其兵部尚書,齊泰齊大人說的這番話是什麼意思,要不要讓其他人參與進來,畢竟齊泰齊大人說讓皇室也參與進來。

怎麼突然一下子大家立馬都反應過來,一定要要求參與這個海上貿易,甚至是開始整頓大明水師呢?

看見方中愈一臉驚訝的表情,建文皇帝朱允文也懵逼了。

什麼情況啊?

這是剛剛一個都反對的不得了,怎麼突然一下子就改變方向了,讓他都沒有反應過來。

方中愈心裡暗道一聲,都是一群老狐狸,剛剛那樣說,現在一聽說錦衣衛要獨自一個人做這樣的事,立馬把大家都拉進來。

要是錦衣衛能夠得到海貿的特許經營權,那麼大明的一大部分財富來源就要只靠錦衣衛了。

大明水師和其他部門的開銷再大,又有什麼問題呢?

畢竟這個時代,海洋可是真正的財富來源,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掌控天下財富,莫說是幾百萬兩銀子,就算是這個數在增加,也沒有關係。

方中愈可是知道的,後世的美國可是依靠著航母戰鬥群才最終成為了海上霸主。

成為海上霸主之後,帶來的利潤可是非常驚人的,因為他們控制著航道。

方中愈也知道,現在可能大明朝廷還沒有這樣的能力,航行遠方,但是他可是知道的,鄭和下西洋,也就是當初燕王朱棣登上帝王寶座之後,沒幾年的事情,那既然那個時代都能做到,沒道理,如今大明朝廷已經比之前的環境更好了,做不到啊,所以他還得努力的再刺激一番,讓很多事情都快速的來臨。

方中愈之前想要的是整個海上貿易的經營權,但是對於其他大人來說,並不能把所有的權力都交給方中愈一個人,所以才會迫不及待的參與進來,當然這些人可能自己都是懵逼的,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兵部尚書齊泰齊大人怎麼突然就選擇支援?

但是仔細一想,他們就猜到了這個時候換來的不僅僅是利潤,還是一個海疆的穩定。

當然,前提是大明水師真的拿得出手,未來有保衛海疆的能力。

而且看見文皇帝朱允文的意思,似乎對這個方案還是挺滿意的,只是裡面的分紅利潤要怎麼規定,還得再討論,但是對於他們來講,這都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啊,尤其是在現如今這種情況下既可以滿足方中愈的想法,不把大家的關係鬧的太僵,又可以讓大家都在未來得到利潤,畢竟如今國富開銷很大,完完全全依靠戶部收稅收,根本就是做不到的,所以如果有其他的開支來源,而且因為他們自己投資了,最後會分紅,那豈不是對大家來說都有好處?

縱觀史書,歷朝歷代,凡是定都於中原的中央王朝的敵人,都來自於北方,這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所帶來的大碰撞,所以任何一個中央王朝的使命,基本上都是修理黃河與長江,然後再出現天災的時候賑災,同時又將所有的軍事力量,當然是精銳調集的北方備戰,這也是為什麼燕王朱棣會在北方掌控著那麼多的軍隊,寧王朱權也會在北方。

當然,這都是東北的,西北的肅王也是一樣。

仔細想來好像自從始皇帝一統天下之後,這樣的情況一直都存在,畢竟往北來說,中原王朝的軍事力量一直都在防備北方民族帶來的入侵,比如說漢制匈奴,唐之突厥,趙宋的西夏,大遼。

這樣的方針一直都存在,沒有人會去改變,就算是方中愈如今也不敢放鬆北方的警惕,所以才會不斷的在北方編校新軍,基本上南方的所有的資源都在往北方調,但是他又不能放棄南方那些龐大的地方。

再說了,要是以後海上出現了大量的敵人,當然不是之前那些壟斷海洋貿易的那些賊寇,或者是之前在大明還未穩定的時候出現的那些,在東南沿海割據的那些船老大們。

海上可沒有陸地上的長城,而且北方的長城遠沒有後世中見到的那樣雄偉,畢竟那些都是大明後期建立的,如今是需要修補的。

以後會不會從海上出現敵人,朝廷目前還不知曉。

假如真的出現的敵人,朝廷又有方法應對嗎?

難道要從慢慢的,從衛所裡調兵,然後在慢慢的走過去,這根本就不可能,趕到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吧。

不過如今看來,似乎對於太祖高皇帝的祖制也沒有太大的違背,畢竟都是由朝廷自己人在做。

如今如果他們自己這樣提出來的話,應該也不會給朝廷鬧出太大的風浪,畢竟他們決定的事情上面還不會還有人去阻止,甚至是鬧事。

其他人既然已經表態了,兵部尚書齊泰又說道。

“陛下您覺得怎麼樣?”

他這樣問,自然是已經想好了對策,那就是皇家錦衣衛,還有六部都必須要參與這一次,至於剩下還要不要其他的部門參與進來以後再說。

但是如果真的要做的話,不可能完完全全給方中愈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還真的沒有想好,畢竟他之前是以為方中愈會自己做的,但是如今各部尚書都要讓各部以部門的名義參加一份,這讓他倒真的有些難辦了。

“這個,這個朕也不太懂啊。”

皇帝朱允文看著方中愈說道。

“之前你說讓錦衣衛一個人做,你們就能籌措出水師的軍費,而且還能貼補各部減輕國庫的負擔,如今各個部門都願意參加這項經營,你意下如何,還有就是你剛剛說的啊,是不是能夠真的做到。”

方中愈認認真真的思考了一番之後,說道:“陛下,臣不能完完全全保證大家一定會獲得很多的利潤,但是如果能夠開放海禁,或者說開放海上貿易,臣覺得至少可以保證大明水師自給自足,甚至是可以提供給其他的部門當他們的工作資金,甚至是還可以有助於其他的軍費。”

建文皇帝朱允文有一些心動,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老百姓們的日子可能會好過一些了吧,現目前他還想著的是老百姓,這也就是說建文皇帝朱允文還是很看重老百姓的。

慢慢的,其實大家真的反應過來了,似乎這確實是一個太好的主意,這樣的話能夠減輕國庫的負擔,自然是最好的。

大家都交換了一個眼色,似乎都沒有人反對。

他們對於方中愈急匆匆地提出這個決定,有一些奇怪,但是之前琉球王國和倭國都派人來了,他們也知道那些人來一次不容易,所以對於方中愈現如今的做法也有一些可能猜測的意思,但是,但是他們又想不清楚到底是哪裡不對,哪裡出了問題?

但是啊,以後可能會有利潤啊,光這一條就知道他們是一次,畢竟他們如今可沒有說一定要付出些什麼,或者說多付出些什麼。

對於方中愈來講,不管這些人參與進來有多少對於他來說,錦衣衛肯定是要做壟斷的,而且是**裸的壟斷,帶著皇室,也就是帶著朱允文做壟斷。

本來如今廖氏兄弟的貨棧就已經南來北往,規模越來越大,當然他們並不是要把其它的行商都擠兌的過不了日子,反而是幫助他們建立更有效的手段,因為朝廷的郵政系統,也就是驛站如今可是幫了他們不少的忙,當然這是給他們分子的。

所以他們不需要在各地都需要大量的擴建倉庫,只要藉助一站就可以,所以大明的驛站如今都在統一風格,那就是多大規模的一戰都將會得到一筆錢,然後進行休整。

這也是方中愈之前和廖氏兄弟商量定的事情,當然也給建文皇帝朱允文打好招呼了,對於建文皇帝朱允文來說,他們願意出錢幫朝廷把驛站進行改修裝扮,那自然是好的,他能省下一大筆錢了,所以也就答應了,如今這項活動正在大明的土地上快速的進行著。

想想以後可能獲得的利潤,方中愈便非常的激動。

其他人不知道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利益,但是他多少是可以知道的,那些東西都是好東西呀,南來北往,互通有無才是最重要的,敝帚自珍,藏著好東西不給別人那有什麼用?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做吧,不過具體的方案還需要你們共同討論一下,朕需要一份完整的計劃,就是哪個部門負責什麼,最終會佔據多少的利潤?前期投資要多少這些都要明確,而且大明水師的管轄權依然歸兵部和大都督府這一點是不能改變的。”

建文帝朱允炆說出了他的意見,在他心目中這一切都是必須的,而且對於方中愈來講,他並不擔心中愈的錦衣衛會對大明水師造成多大的影響,但是他知道有些東西還是不能給其他大臣太多的藉口,畢竟這個時候他都給方中愈,一份權力,可能就會讓方中愈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所以提前就把話說清楚。

這是最能夠幫助到兩方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知道,對於其他人來講,這可以是一份功勞,以後也將會是一個分成賺錢的好機會,但是對於他來講,他要保持大明的安定與穩定就算是賺錢,也不應該犧牲大明的穩定,所以他必須要把這些事情都考慮的很清楚。

“陛下,臣一定會和諸位大臣多多商量的,然後與諸位大人拿出一個合理的方案,解決這件事情。”

對於建文皇帝,朱允文這樣的打算,方中愈並不在乎,他要的只是大明水師聽話,就算是歸兵部和大都督府管轄也沒有問題,因為他知道,在關鍵的時刻,那些人還是會聽方中愈和錦衣衛的。

憑錦衣衛的本事要想掌控大明水師,很容易,只是如今組建一個新的公司還需要時間,而且還要考慮其中的佔比。

方中愈不是來給朝廷找麻煩的,也不是想給諸位大臣造成太多的啊,權利分割,他現在只想完完全全的做好這件事情。

在北方的新軍還沒有正式額展現出戰鬥力之前,他只能保持北方的穩定,也就是說之前他那一次試探,已經幫助如今的大明軍隊積攢了不少的經驗,試探了虛實,但是對於南方海疆的事情,他現在說不準,所以只能慢慢的依靠手下人去打聽,現如今他想主辦海上貿易公司,也正是因為這個道理,為後期的海上貿易做準備。

正因為他有這個清晰的認識,所以事情才會一直這樣穩定的發展,而對於其他人來講,他們並沒有這個認識,他們現在的認識還比較淺薄,甚至是根本就沒有,所以還需要一段時間去沉澱。

再加上各個部門,如今都想分一杯羹,分錢也是是要拿成本的。

總不能啥都不幹,就憑一句話就分以後未來可能存在的大利潤吧,所以他們肯定是需要一個具體的談判的。

整個建文朝廷如今所做的事情就是這樣一個事情。

大明的朝廷變換的就是如此之快,想不到正在舉行皇家軍事學院學生選拔的時候,朝廷又做出了這麼一個重大的決定,而這個決定在以後的時間段將影響著整個大明,影響著整個大明百姓。

很多人的命運在這一刻被改變,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改變他們命運的,只不過是因為方中愈這個人突然一時性起的一個想法。

如果不是琉球人,如果不是倭國人突然出現的京師,恐怕他一直都不會想起,要在這個時間段就開始發展海上力量。

整個朝廷沒錢啊,現在方中愈折騰了這麼多東西,哪一項東西不要用錢,哪一項東西不是大家集思廣益,還要不斷的完善才能達到的,而且目前也看不出什麼好的效果。

所以當更多的人在沉浸在皇家軍事學院不再招生的情況下,整個朝廷卻已經在為一件新的事物做準備了,這件事物幾乎超越了他們之前所有部門的計劃,因為之前那些計劃都是不斷的討論完成的,而這件事他們卻沒有徵詢過其他人的意見,自己就在建文皇帝朱允文面前,和方中愈達成了協議,那就是他們必須參與,至於參與拿多少的成本就不得而知了。

對於方中愈來講,他肯定是知道的,投資的越多以後收穫的成本也就越多,甚至是一本萬利的事情,但是他不能把這個話告訴他們,要是他們都瘋狂的追加投資,錦衣衛,哪裡有這麼多錢,所以他不動聲色的也不敢表露得太過厲害,只讓其他人自己去準備,到時候憑藉自己入股的銀子,來確定誰獲得的更多的分紅利潤。

但是有一點肯定是肯定的,那就是建文皇帝朱允文,不論他出多少錢,整個皇室所賺的錢是最多的。

方中愈如今所做的改革,都還沒有太多處理的皇室的權益,所以一直都是朱允文自己在打理。

而且方中愈所做的事情,因為他自己在很多地方都不專業,如今過早的讓這些東西都出現的話,恐怕會帶來一些大的麻煩,所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一些太過跨時代的東西他只能慎重,大明水師這件事情就不那麼突兀了,畢竟大明水師已經存在很多年了,而中原的歷朝歷代,在開國年間都有自己的水師,畢竟南北漕運還是很重要的,所以他們有這樣強大的水上力量也不為過。

所以方中愈為了以後的事情考慮,肯定要謀劃下一步佈局了,至少目前為止,他並不能保證所有的政策都是有益的。

也就是說,他現在所做的事情就是保證現目前的利益,不會被動。但是又能夠促進整個大明朝廷的發展的。

這樣想當然的事情,當然運作起來是非常的困難的,但是因為有著建文皇帝朱允文在其中的結果,所以很多的宗室藩王們都沒有太大的意見並進,他們有很多的俸祿都是由朝廷來頒發的,也就是宗人府負責,所以這個時候要是他們不這樣做的話,恐怕也沒有其他的想法。

建文皇帝平定了燕王朱棣的判斷,也就是最年長藩王的叛亂,這也鎮壓了那些藩王的氣焰。

攜大勢而來,所以眾多的藩王也不敢多說一句話。

再加上如今朝廷並沒有對剩下的藩王作多餘的限制,也就是說,建文皇帝朱允文這個時候已經不太相信那些藩王們願意犯上作亂了,再加上之前恢復了被廢的王爵,曾如今又重新獲得了王爵,而且還有可能獲得一塊更大的封地,當這些消息傳遞到那些之前的王爺們耳邊時,他們就知道,朝廷現在應該是安定下來了,要著重時間搞大發展了,他們並不是沒有人在京師,所以關注得越多,自然也知道朝廷如今最新的動向,對於他們來講,只要朝廷保持著穩定,只要不太對他們做出過分的事情,他們也能夠安安穩穩的在封地裡過一段日子。

方中愈和建文皇帝朱允文自然是不會去管那些人到底是怎麼想的,對於他們來說,如今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把手中的事情處理好,如今各個部門的改革還有皇家軍事學院的招生,各個部門內部的,新開辦的學院的招生,這都會一件一件的完成,但這些都需要時間,需要精力,需要金錢,對於他們來說,目前還承擔不了這麼多,但是事情總要一件一件的做,步子要一步一步的走,他們相信以後終會成功的,特別是方中愈。

總的來說,方中愈現在是給了廣大的年輕學子們一條新的出路,因為以前他們只能參加恩科分科之後才能在朝廷做官,但官員官職並不是很大,比如說很多的狀元都只能擔當一個七品的吸引力,有的甚至還沒有辦法做到這個位置。

但是如今就不一樣了,只要他們能夠入讀任何一個部門開辦的學院以後,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有大幫助的。